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與其受力情況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
小球下落受到了什么的作用?秋千向前運動又受到了什么的作用?
飛機原來處于靜止狀態(tài),后來為什么會運動?
如果壯漢不再用力,飛機還能運動嗎?
一、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思考:你可以從這個例子中得出什么?
你能用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解釋以下現(xiàn)象嗎?
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運動的物體之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阻力。
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阻力對物體的運動有何影響?
阻力可能是使物體速度減小直至停下來的原因。
只探究阻力的影響,需要用到什么物理方法?
我們以同一個小車為例進行研究,怎么讓小車不受推力自己運動?如何使小車每次都獲得相同的運動狀態(tài)。如何改變小車所受的阻力?
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下滑
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觀察其運動情況,并記錄其停下的位置。更換水平面類型,再次實驗。
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遠,速度減小得越慢。
1.換成粗糙程度更小的水平面會怎樣?
2.如果小車運動時不受阻力會怎樣?
如果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速度就不會減小,它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只要物體開始運動,就將繼續(xù)以同一速度并沿著同一直線方向運動,直到遇到某種外來原因造成的阻礙或偏離為止。
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要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頓
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
1.牛頓第一定律說明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2.“一切”表示這個定律具有普遍性,沒有例外。
3.“總保持”是指物體不受外力時只有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要改變這種狀態(tài),物體必須受力的作用。
4.強調(diào):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分析事實,再進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不是直接的實驗結(jié)論,但其中符合邏輯的科學推理是非常重要的。
關于牛頓第一定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牛頓第一定律可以通過大量的實驗直接證明B.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叫作牛頓第一定律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D.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1.如圖所示,踢出的足球在空中飛行時,若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則足球?qū)ⅲā 。〢.繼續(xù)做曲線運動 B.豎直向下做加速運動C.靜止不動 D.做勻速直線運動
2.豎直上拋一顆石頭,石頭上升至最高點時,如果突然失去一切外力作用,它將( ?。〢.靜止 B.勻速直線運動C.豎直下落 D.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3.如圖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實驗中該同學先后三次將同一木塊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別用大小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塊,使其沿斜面向下運動,逐漸減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觀察木塊移動的距離,從而得出力和運動的關系。
(1)實驗中,斜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阻力對木塊運動的影響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顯示的;操作中“讓同一木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塊在水平面上移動的距離
使木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
(2)在實驗操作中有一處明顯的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正錯誤后進行實驗,從實驗中觀察到,木塊在三次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逐漸________,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逐漸______。(后兩空均選填“減小”或“增大)
(3)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可以推測:如果阻力減小為零,水平面足夠長,木塊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你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嗎?
掌握了本課的知識你也可以做到!
實驗中,物體在受力之前處于什么狀態(tài)?
受到力的作用的瞬間,物體的運動情況分別是怎樣的?
原來靜止的物體有保持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
小車和小球在受力之前都處于什么狀態(tài)?
后來小車遇到障礙物受力停下來,小球依然?
原來運動的物體,具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
慣性:物體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作慣性。
(1)慣性是物體固有的屬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2)慣性與運動狀態(tài)無關,物體不論處于怎樣的運動狀態(tài),慣性總是存在的。
(3)慣性與物體是否受力無關,與速度大小無關。
一切物體都有慣性,即無論是什么物體,在任何時候、任何狀態(tài)下都具有慣性。
注意:慣性不是力,在解答問題時,只能說“由于慣性”“具有慣性”;而不能說“受到慣性”“由于慣性的作用”“克服慣性”等,否則就將慣性和作用混為一談。
實驗:使兩個相同的易拉罐(一個空、一個滿)從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滑下,撞擊擺放在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木塊。觀察現(xiàn)象。
滿的易拉罐更不容易停下來,是因為滿的易拉罐_______大,所以它的慣性大。
物體的慣性只與質(zhì)量有關,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大。
因為牛奶具有慣性,要保持靜止狀態(tài),所以相對杯子向右側(cè)灑出。
在杯子中盛滿牛奶,突然急速拉動杯子,會看到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
牛奶開始處于靜止狀態(tài)。
當杯子突然向左運動時,
解釋方法交代研究對象初始狀態(tài);物理過程(突然發(fā)生的情況);研究對象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狀態(tài)。
人原來處于向前運動的狀態(tài)。當汽車剎車時,人的腳底由于阻力而隨之靜止,人的上身由于慣性,會保持繼續(xù)向前運動的狀態(tài),所以剎車或減速時,人會向前傾。
汽車突然剎車,為什么人會向前傾?
人原來處于靜止狀態(tài)。當汽車突然加速時,人的腳底由于受力而隨之一起運動。人的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靜止的狀態(tài),所以當汽車加速時,人會向后仰。
汽車突然啟動,為什么人會向后仰?
跑動中的人原來處于向前運動的狀態(tài),腳被絆住停止,而身體由于慣性,要保持向前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向前運動,所以人向前摔倒。
跑動中的人,腳被絆住,為什么會向前倒?
貨車的集中箱為什么會從它的左側(cè)甩出?
慣性和慣性定律的區(qū)別及聯(lián)系:
活動:生活中如何區(qū)分生雞蛋和熟雞蛋呢?
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利用物體慣性的是( ?。〢.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塵B.運動員采用助跑跳遠C.騎自行車時為了減速捏剎車閘D.冰壺運動員投出冰壺后,冰壺仍能前進一段距離
自學:教材P22-汽車安全帶與安全氣囊
阻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定律的內(nèi)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
定律的意義:是在大量的實驗基礎上,經(jīng)過推理而得出的。
定義:物體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
影響因素:慣性的大小由質(zhì)量決定。
應用:慣性的利用與防止。
1.關于慣性現(xiàn)象的解釋:①小汽車關閉發(fā)動機后還能繼續(xù)前進是由于汽車的慣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②跳遠運動員助跑起跳是為了增大慣性;③小汽車配置安全帶可以減小慣性帶來的危害;④拋出去的實心球會在空中繼續(xù)運動一段距離是因為實心球具有慣性,以上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如圖(a)所示,木塊與小車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觀察到如圖(b)所示的現(xiàn)象。由此可以判斷( )A.小車突然加速B.小車突然減速C.小車保持勻速運動D.小車可能做加速、也可能做減速運動
3.如圖所示,飛機要在飛行過程中將救災物品投至目標處,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拋投位置應是( )A. A點 B. B點C. C點D. 三個位置都可以
這是一份物理8.1 牛頓第一定律課前預習免費ppt課件,共1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理解牛頓第一定律,教學難點,牛頓第一定律的運用,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水平面,牛頓第一定律,概念2應用,教學小結(ji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8.1 牛頓第一定律圖片課件ppt,共3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控制變量法,轉(zhuǎn)換法,靜者恒靜動者恒動,一切物體,液體氣體,任何情況,同一位置,受到了阻力,距離越遠,實驗+推理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下冊8.1 牛頓第一定律示范課ppt課件,共1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分析論證,實驗結(jié)論,牛頓第一定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