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謝徵,作者的朋友。中書,是謝徵的官職。
信,是古代的一種應用性文體
解題:回復給謝徵的一封信
“書”是一種什么樣的文體? “書” 即書信,一種應用性文體,古代書信多記事陳情,實用性和審美性完美結(jié)合。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又被稱為“山中宰相”,丹陽秣陵(現(xiàn)江蘇南京)人。有《陶隱居集》,中國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思想家、文學家、醫(yī)藥家、煉丹家,卒謚貞白先生。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梁武帝遇有國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詢他的意見,時人稱為“山中宰相”。
《答謝中書書》寫自南北朝,這個時期,因政局動蕩,矛盾尖銳,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陶弘景就是因看透了黑暗的人世,而隱居茅山。這些文人在他們的書信中,常常描山畫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為對友人的安慰,此文正是如此。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譯文]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贊嘆的啊。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清澈的溪流明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林,四季長存。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譯文] 清晨的薄霧將要散盡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不再有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的人了。
與陶淵明差不多同時的謝靈運(385--433)是開創(chuàng)山水詩派的第一人。原名謝公義,字靈運。東晉末年劉宋初年的文學家,詩人。祖父謝玄,晉車騎將軍;父謝瑍;其母劉氏為王羲之外孫女。東晉時,他18歲襲封康樂公,劉氏南宋朝建立后,按例被降為康樂侯,故又稱“謝康樂”。 謝靈運以他的創(chuàng)作極大地豐富和開拓了詩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寫從玄言詩中獨立了出來,從而扭轉(zhuǎn)了東晉以來的玄言詩風,確立了山水詩的地位。從此山水詩成為中國詩歌發(fā)展史上的一個流派。 對于自己的才華,謝靈運曾說過一句很狂放的話:“天下才共一石(即十斗),子建(即曹植)獨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才共分一斗”。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1、本文雖屬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講了什么內(nèi)容?
1、開篇“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總領全文。
2、中間具體描繪山川之美(寫景)。
3、最后抒發(fā)感受,總括前文。
1、文中具體描寫景物的句子是哪些?作者都描寫了哪些景物?2、請自選角度賞析美景。 提示:感官角度、修辭角度、煉字角度、表現(xiàn)手法角度(動靜、正側(cè)、虛實、對比、襯托、想象、象征等)3、文章最能表現(xiàn)作者思想感情的是哪一句?試分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仰視:高峰入云俯視:清流見底平視:兩岸石壁 ,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色彩:“五色”“白云”“青林”“翠竹”寫出了色彩之美;
“猿鳥亂鳴。”猿猴和鳥兒的鳴叫聲此起彼伏,寫出了黃昏時的熱鬧歡樂的氣氛。
“亂”是“此起彼伏”之意,寫出了猿鳥“鳴”的狀態(tài),寫出了熱烈歡樂的氣氛。 “競”是“競相”之意,寫出了魚“躍”的狀態(tài),寫出了熱烈歡樂的氣氛。
②“高峰入云”的“入”字
“入”是“聳入”之意,化靜為動,將景物寫活了,寫出了高峰聳入云端的雄偉氣勢。
高峰為靜, 流水為動;青林翠竹為靜,五色交輝為動;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動靜結(jié)合,構(gòu)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①夸張:高峰入云②擬人:沉鱗競躍
3、文章最能表現(xiàn)作者思想感情的是哪一句?試分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自康樂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北磉_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答謝中書書 說課ppt課件,共1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實是欲界之仙都,疑義相與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人教部編版答謝中書書多媒體教學ppt課件,共5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學習目標,重點字注音,文體知識,答謝中書書,陶弘景,作者簡介,背景材料,走進課文,高峰入云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答謝中書書教課ppt課件,共4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答謝中書書》,跟讀注意字音,課文譯文,看畫面配句子,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夕日欲頹沉鱗競躍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