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體會作者在作品中寄托的理想追求,學習書中賢者奇人的精神品質(zhì)。
◎語言運用:品味通過抓住生活中的細節(jié),以冷峻白描直抒其事的諷刺筆法。
◎思維能力:感受小說中描摹的人物形象和世俗風貌,體會其包含的深刻批判精神。(重點)
◎?qū)徝绖?chuàng)造:感受諷刺作品的藝術(shù)魅力。(難點)
1課時
一、導入
對于《儒林外史》,同學們一定不陌生,之前學過的《范進中舉》就出自此書。這部作品以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為主要描寫對象,以批判科舉制度為中心內(nèi)容,描繪了封建時代廣闊的社會生活圖景,揭露了封建社會末期的種種丑惡現(xiàn)象。對于這樣一部諷刺作品,我們應(yīng)該如何來閱讀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設(shè)計意圖】
通過回顧《范進中舉》和介紹《儒林外史》的內(nèi)容導入新課。
二、閱讀方法指導
1.學生閱讀教材“讀書方法指導”部分內(nèi)容,了解閱讀諷刺文學作品的方法。
2.教師歸納要點。
(1)體會批判精神。
(2)欣賞諷刺筆法。
(3)聯(lián)系現(xiàn)實深入理解。
【設(shè)計意圖】
介紹“讀書方法指導”,了解閱讀諷刺文學作品的方法。
三、了解《儒林外史》
1.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1)作者簡介。
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號粒民,全椒(今屬安徽)人,清代小說家。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號“文木老人”,又因自家鄉(xiāng)安徽滁州全椒移居至金陵秦淮河畔,故又稱“秦淮寓客”。著有《文木山房詩文集》、《文木山房詩說》、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他出身縉紳世家,幼年聰穎,善于記誦。早年生活豪縱,初入學為生員,后屢困科場,家業(yè)衰落,經(jīng)歷世態(tài)炎涼之苦。乾隆元年(1736)被舉薦入京應(yīng)博學鴻詞科考試,托病不赴,晚年研究經(jīng)學,窮困以終。
(2)寫作背景。
吳敬梓的個人經(jīng)歷,令他對功名利祿表現(xiàn)出與當時社會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而在時代背景上,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時,中國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guān)系的萌芽,但社會表面的繁榮掩蓋不了其深處的封建腐朽。統(tǒng)治者鎮(zhèn)壓武裝起義的同時,大興文字獄,以考八股、開科舉、提倡理學等方法統(tǒng)治思想、籠絡(luò)士人。
吳敬梓反對八股文、科舉制,憎惡士子們醉心制藝、熱衷功名利祿的習尚。他把這些觀點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諷刺的手法,對丑惡的事物進行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
2.了解作品內(nèi)容和主題。
(1)作品概述。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識分子為主要描寫對象的長篇章回體小說,也是一部典型的諷刺小說。它描寫了一些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當時世俗風氣的敗壞?!度辶滞馐贰烽L達五十六回,卻沒有一個貫穿全書的主干情節(jié),而是用一系列相對獨立的故事串聯(lián)而成。但吳敬梓在創(chuàng)作此書時,卻有一個完整的創(chuàng)作思路,即以對待功名富貴和文行出處的態(tài)度為中心,貶抑批判士人中的假儒士和假名士,褒揚推崇真儒士和真名士,兩者形成鮮明對比。
(2)作品主題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筆觸對社會現(xiàn)狀和儒士命運進行批判揭露的諷刺小說。小說形象地刻畫了在科舉制度下,知識分子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腐朽糜爛的現(xiàn)狀。它透過眾生百態(tài)揭示了當時士人追逐功名利祿的觀念、官僚制度、人倫關(guān)系和整個社會風氣。
小說一方面真實地揭示了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另一方面則熱情地歌頌了少數(shù)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做的對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3.說說典型人物。
小組合作,選擇作品中的一個或一類人物,簡述其經(jīng)歷,說說其形象特點。
預設(shè) 腐儒的典型——周進、范進。
(1)周進
六十多歲的周進,因未曾進學,不得不卑躬屈節(jié),忍受著新進學的梅玖的嘲笑;還替王舉人掃了一早晨“雞骨頭、鴨翅膀、魚刺、瓜子殼”。后來連教館之職也失去了,只得給商人記賬。一次進貢院參觀,他一見貢院號板,就禁不住萬感俱發(fā),一頭撞去,哭得死去活來。而當商人們答應(yīng)替他捐個監(jiān)生時,他竟爬到地上磕頭說:“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進變驢變馬,也要報效!”不久,周進憑著監(jiān)生的資格竟考中了舉人。頃刻之間,不是親人的也來認親,不是朋友的也來認作朋友。之后,他又中了進士,升為御史,被指派為廣東學道,于是連他教過書的學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大老爺”的“長生牌”。在廣州,周進發(fā)現(xiàn)了范進。為了關(guān)照這個與他有著相似經(jīng)歷的五十四歲的老童生,他把范進的卷子反復看了三遍,終于發(fā)現(xiàn)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間最好的文章,于是將范進取為秀才。
(2)范進
范進是一個連考二十余次未進學的老童生,他是從二十歲考到五十四歲才中舉,而心理慘遭巨大摧殘的典型人物。中舉前,他生活困頓,遭受凌辱,當他要去考試時,岳父胡屠戶罵他是“癩蝦蟆想吃起天鵝肉”,不愿借錢給他。當聽到中舉的消息時,他起初不敢相信,既而歡喜得發(fā)了瘋,直到挨了胡屠戶的耳光之后才清醒過來,從此他平步登天,有許多人來奉承他,沒過多久,他田產(chǎn)房屋、奴仆丫鬟都有了。
貪官污吏的典型——湯奉、王惠。
(1)湯奉
高要縣知縣,為了表示自己為政清廉,對朝廷各項法令嚴加執(zhí)行。朝廷有禁殺耕牛的禁令,湯奉不問因由,竟然將做牛肉生意的“老師夫”活活枷死,鬧得群眾義憤填膺,鳴鑼罷市。事發(fā)后,按察司不僅沒有處罰湯奉,反而將受害的人家問成“奸民挾制官府”之罪。如此“清廉”的知縣,一年下來居然也搜刮了八千兩銀子。
(2)王惠
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詢問當?shù)氐闹伟?,不是詢問黎民生計,不是詢問案件冤情,而是查詢地方人情,了解當?shù)赜惺裁刺禺a(chǎn),各種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著定做了一把頭號的庫戥,將衙門中的六房書辦統(tǒng)統(tǒng)傳齊,問明了各項差事的余利,讓大家將錢財歸公。從此,衙門內(nèi)整天是一片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衙役和百姓一個個被打得魂飛魄散,睡夢中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條卻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朝廷考察他的政績時,竟然一致認為他是“江西第一能員”。
八股迷的典型——馬二先生、魯編修。
(1)馬二先生
一個為舉業(yè)而耗盡終生的受害者,但他始終把舉業(yè)視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業(yè),他說:“舉業(yè)二字,是從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時候,那時用‘言揚行舉’做官,故孔子只講得個‘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這便是孔子的舉業(yè)?!褪欠蜃釉诙?,也要念文章、做舉業(yè),斷不講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話。何也?就日日講究‘言寡尤,行寡悔’,那個給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馬二先生是一個出入考場許多年仍未中舉的選書人,但他仍執(zhí)著地做舉業(yè)的熱衷鼓吹者,他“勸導”匡超人說:“古語道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裆趺词菚??就是我們的文章選本了?!边@不僅寫出馬二先生之流受害而不自覺,而且也點出了他們不自覺的原因——舉業(yè)是他們能做官的唯一途徑,這就觸及了封建社會的根本弊端——以腐朽的科舉制度選拔人才的不合理性。
(2)魯編修
一個貧困潦倒的“窮翰林”。魯編修官至翰林,五十歲離京返家,有一妻一女。因沒有兒子繼承舉業(yè),便把女兒當作兒子一樣培養(yǎng),從小教魯小姐作八股文章。在他心中,一切詩詞歌賦都不過是野狐禪,唯有舉業(yè)才是正經(jīng)學問。他認為蘧公孫有才華,便擇他為婿,希望他能繼承事業(yè)。但在女兒完婚后,他見女婿只會詩詞歌賦,不通八股,便出兩個題讓他作文章,結(jié)果蘧公孫寫出來的都是些詩歌上的話,又有兩句像《離騷》,又有兩句“子書”,不是正經(jīng)文字,因此,心里著氣。他與妻子商量再娶一個如君,早養(yǎng)出一個兒子來叫他讀書,接進士的書香。妻子說他年紀大了,勸他不必,他就著了重氣,跌了一跤,半身麻木,口眼也有些歪斜。魯編修是科場上的成功者,也是科舉制的維護者,但作品通過寫他晚年的凄涼,對他進行了深刻的諷刺。
正面的知識分子典型——王冕、杜少卿。
(1)王冕
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經(jīng)史上的大學問無不精通;而又安于貧賤,以賣畫為生,不與權(quán)貴相與。作者通過他的嘴抨擊了科舉制度:“這個法卻定的不好!將來讀書人既有此一條榮身之路,把那文行出處都看得輕了。”在作者看來,文士們只有像王冕那樣講求“文行出處”,才能跳出“功名富貴”的牢籠,堪稱“品地最上一層”。這在當時是有一定的批判意義的。
(2)杜少卿
貴公子,他不熱衷功名,反對八股科舉,不愿做官,被視為“自古及今難得的一個奇人”。他慷慨好施,仗義疏財,有人向他求助,他就捧出大量的銀子來幫助,錢花完了,就變賣產(chǎn)業(yè)。朝廷征辟,他裝病拒絕應(yīng)征出仕。他反對三妻四妾,輕視禮教,反對歧視婦女,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敢于懷疑權(quán)威,對儒家經(jīng)典的解釋者朱熹提出大膽的挑戰(zhàn)。
【設(shè)計意圖】
通過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了解作品內(nèi)容和主題,逐步了解《儒林外史》。
四、專題探究
(一)活動準備
活動安排:
1.課外閱讀《儒林外史》,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某個專題進行探究,教材P66中的專題供參考,也可以自行設(shè)計專題。
2.選擇同一專題的同學組成專題學習小組,每個小組5~8人左右,每小組一名組長。
3.各學習小組自主安排閱讀計劃,在兩周內(nèi)閱讀完《儒林外史》,并完成專題探究任務(wù)。
4.兩周后,以組長為代表,匯報本小組的探究結(jié)果。
(二)活動指導
1.專題一:故事會
學生讀教材“專題探究”的專題一,了解專題一的探究任務(wù),自主探究。
專題一:故事會
《儒林外史》這部小說寫了許多人物的故事。其中有些故事篇幅稍長,展現(xiàn)了人物多個性格側(cè)面,有些故事則寥寥數(shù)筆,但都含意深遠,韻味悠長。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師:在講故事時我們要注意以下三點。
(1)梳理情節(jié),準備提綱。
(2)抓住梗概,注意細節(jié)。
(3)體會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
預設(shè) 【示例】鄉(xiāng)紳嚴監(jiān)生節(jié)儉吝嗇。臨死時,他的臥房里擠滿了子侄后代,他臥在床上話也說不出,就只是伸出兩根手指,眾人不解其意。大侄子問嚴監(jiān)生是不是有兩個親人還沒見面,他搖頭。二侄子又問嚴監(jiān)生是不是有兩筆銀子不曾交代家人,他頭搖得更厲害。奶媽推測是因為兩個舅爺不在眼前,嚴監(jiān)生還是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待到其妻子趙氏擦擦眼淚對他說,他是因看到那燈里有兩根燈草怕費了燈油,然后挑掉一根燈草,他才點頭咽了氣。
2.專題二:《儒林外史》諷刺藝術(shù)探究
學生讀教材“專題探究”的專題二,了解探究任務(wù),自主探究。
《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shù)一向為人稱道,突出表現(xiàn)在對人物的刻畫上。小說寫了數(shù)百個人物,上至達官顯宦,下至販夫走卒。他們行藏不同,性格各異,而“其人性情心術(shù),一一活現(xiàn)紙上”(清閑齋老人語),讓讀者一見而洞徹其靈魂。選擇書中的一個主要人物,細讀有關(guān)章節(jié),看看作者在刻畫人物的過程中,運用了哪些諷刺手法,產(chǎn)生了怎樣的諷刺效果。寫一篇小論文,談?wù)勀銓δ銓Α度辶滞馐贰分S刺藝術(shù)的體會。
師:我們在探究這個專題時應(yīng)該注意以下幾點。
(1)抓住意蘊豐富的細節(jié),把握作者對人物的態(tài)度。
(2)邊讀邊做批注,閱讀前人的評點或相關(guān)研究著作,深化理解。
(3)從眾多人物形象體會作者對封建社會的批判。
預設(shè) (1)【示例】對《范進中舉》的諷刺藝術(shù)探究:
①用夸張的描寫進行諷刺。作者用了極度夸張的手法,將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特征盡力擴大,從而達到諷刺的目的。如對范進中舉后表現(xiàn)的夸張描寫,“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里,掙起來,頭發(fā)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見范進正在一個廟門口站著,散著頭發(fā),滿臉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著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
這幾段描寫中,有語言,有動作。一個“噫”字,表現(xiàn)了范進出乎意料的興奮;一句“好了”,說明范進三十多年寒窗苦學、窮困潦倒的生活終于一去不復返,新的榮華富貴馬上就會從天而降;三個“中了”,揭示了范進追求功名利祿的內(nèi)心世界。作者運用了極度的夸張,把范進中舉時的神態(tài)、表情描繪得栩栩如生,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②用對比的手法進行諷刺。作者圍繞范進中舉,采用了鮮明的對比,對文中人物、社會以及科舉制度都進行了淋漓盡致的諷刺。如胡屠戶對范進中舉前后的態(tài)度對比:在范進中舉之前,胡屠戶對他的態(tài)度是居高臨下,見面就罵,罵他是“爛忠厚沒用的人”,罵他“尖嘴猴腮”“不三不四”,罵他“想天鵝屁吃”“癩蝦蟆想吃起天鵝肉”,還說自己“倒運,把個女兒嫁與你這現(xiàn)世寶窮鬼,歷年以來,不知累了我多少”。范進向他借盤纏應(yīng)試,被他罵得狗血淋頭,甚至還罵范進的母親是“老不死的”??墒?,當范進終于等來了時來運轉(zhuǎn)的一天,這時的胡屠戶對范進的態(tài)度立即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彎,由原來的“居高臨下,見面就罵”變成了“畢恭畢敬,逢人便夸”,夸他是“賢婿老爺”“天上的星宿”,夸他是“才學又高”“品貌又好”,還說“我小老這一雙眼睛,卻是認得人的,……女兒像有些福氣的,畢竟要嫁與個老爺”,并主動送肉送錢表示祝賀,對范進的母親也恭敬地稱之為“老太太”了。
作者運用鮮明的對比手法,將胡屠戶這樣一個嫌貧愛富、趨炎附勢、庸俗自私的小市民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取得了辛辣的諷刺效果?!斗哆M中舉》一文就是這樣,以極度的夸張描寫和鮮明的對比手法為主要藝術(shù)手段,把人性的丑惡、世態(tài)的炎涼以及科舉制度的腐朽全都揭示了出來,其諷刺藝術(shù)的運用可謂是爐火純青。
(2)小論文示例:
簡析《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shù)
《儒林外史》是我國古代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其諷刺藝術(shù)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善于通過人物的外貌、言行描寫,表達對人物的諷刺。如第二回里,薛家集的一個小鄉(xiāng)官夏總甲,作者把他寫成了一個鄉(xiāng)間土皇帝形象。你看他:“兩只紅眼邊,一副鍋鐵臉,幾根黃胡子,歪戴著瓦楞帽,身上青布衣服就如油簍一般;手里拿著一根趕驢的鞭子,走進門來,和眾人拱一拱手,一屁股就坐在上席?!?br>“拱一拱手,一屁股就坐在上席”,兩個動作形象地表現(xiàn)出了夏總甲在鄉(xiāng)民面前的傲慢自大。作者接著寫他的一番話語:“俺如今倒不如你們務(wù)農(nóng)的快活了。想這新年大節(jié),老爺衙門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來。我怎好不去賀節(jié)?每日騎著這個驢,上縣下鄉(xiāng),跑得昏頭暈?zāi)X?!薄皬男履赀@七八日,何曾得一個閑?恨不得長出兩張嘴來,還吃不退。”這幾句巧妙地揭示了他為何目中無人。
二、通過故事情節(jié)的前后對比來表達諷刺。第二回中,周進六十多歲了,還以老童生的身份在薛家集觀音庵教私塾,一年才十二兩館銀,生活窘困,地位低下,村中新中秀才的青年梅玖也奚落他。到第七回中,周進中了進士,做了官以后,梅玖就無恥地冒充周進的學生,薛家集的觀音庵里也供起了周進的長生牌位。梅玖見了周進早年寫的一副對聯(lián),貼在墻上,紅紙都發(fā)白了,竟吩咐和尚用水噴了,剝下來裝裱收藏。這一對比既寫出了周進做官前后迥然不同的境遇,也寫出了秀才梅玖的庸俗勢利以及社會上一些人的趨炎附勢。
所以,《儒林外史》的諷刺,不僅僅是對人物的諷刺,更是對當時社會中各種現(xiàn)象的揭露、控訴和批判。
3.專題三:續(xù)寫故事
《儒林外史》中沒有貫穿全書的核心人物。書中的人物常常在登場數(shù)回之后,旋即退場,從此不再出現(xiàn)。他們退場之后的生活將會如何?又會有哪些故事?選擇書中的一個人物,發(fā)揮想象,續(xù)寫他的故事。
(1)打開思路,天馬行空,盡情想象,不妨設(shè)置一些懸念,讓故事更吸引人。
(2)人物刻畫和情節(jié)設(shè)計要符合其性格特征,不能脫離原著。
(3)《儒林外史》特別善于通過富有意味的細節(jié)來塑造人物,揭示主題,嘗試在自己的寫作中學習這種筆法。
提示:先選擇人物,然后在了解人物主要故事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合理想象。
預設(shè)
少卿重游清涼山 荊元撫琴別故友
廿年光陰轉(zhuǎn)瞬即逝。荊元依舊開著裁縫鋪,一日做工完畢,他抱了琴,踱步到清涼山,要去后山尋于老者,請他聽自己新彈會的《瀟湘水云》。
山道綠柳掩映,頗為清涼。迎面一翁一嫗,古稀花甲年紀,布衣木釵,極為樸素。他們手挽手,緩步登山,沿途欣賞風光。
路上行人注目二老,議論紛紛,二老笑談如故,不以為意。荊元猛然憶起,二十年前杜少卿攜夫人游園,傳為此方奇聞。
荊元迎面上前作揖,自報姓名。這二老,正是杜少卿夫婦。
二十年來,少卿仗義輕財如故。錢財散盡,仆從便遣散了,家什也陸續(xù)典當,親朋以他為敗家兒,與他斷絕了往來。他便攜夫人在城西陋巷住下,給人寫字營生,并無余財。
三人相談甚歡,分道而別。
荊元徑自向后山走去,隱約聞聽喪樂,心下一沉。走近園圃,見鄰里皆披麻——于老者已于兩天前無疾而逝。靈堂內(nèi),哀號慟天。
荊元并不進靈堂,只將琴放在慣常撫琴的石凳上,默默彈起《瀟湘水云》。琴音悠遠,聲動林木,鳥雀俱來相和。
于老者長子聞琴聲而出,待荊元彈畢,對他一鞠躬,道:“父親二三百畝田園,已分給我兄弟五人。您常撫琴的石凳,恰在我園內(nèi)。多年來聽你們論琴,我也知一二,若不嫌棄,您以后可以常來。我已年邁,不敢違逆父親意愿,科考已然無望,兄弟兒孫卻還能有為??茍鑫蹪?,卻也能通青云之路,于家不久將能振興!”
荊元神情漠然,收琴入囊,遠遠向老友拜了三拜,轉(zhuǎn)身走了。
結(jié)束語:《儒林外史》是我國諷刺小說的代表,其中的人物到今天還是有其意義和魅力的,在課余時間多讀讀這本書,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獲。
【設(shè)計意圖】
本環(huán)節(jié)先引導學生做好探究活動的準備,再指導學生分專題探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入品讀和理解作品。
五、布置作業(yè)
課外閱讀教材“自主閱讀推薦”中的《圍城》《格列佛游記》。
【設(shè)計意圖】
通過作業(yè)的形式,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自主閱讀推薦”中的兩部名著。
本名著導讀教學設(shè)計以學生合作、自主探究為主,教師引導為輔。教師先引導學生了解閱讀諷刺文學作品的方法,再介紹作者、寫作背景、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及主題,讓學生對作品有初步的把握。之后再進行專題探究活動。將小組探究的活動任務(wù)、活動安排交代清楚,接著便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訂小組內(nèi)的閱讀計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最后讓各小組代表在課堂上展示探究成果,教師再指導。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以學生探究為主,充分鍛煉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

相關(guān)教案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名著導讀 《儒林外史》:諷刺作品的閱讀教案: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名著導讀 《儒林外史》:諷刺作品的閱讀教案,共9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教學開展,作業(yè)布置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名著導讀 《儒林外史》:諷刺作品的閱讀教案: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名著導讀 《儒林外史》:諷刺作品的閱讀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及重難點,了解內(nèi)容,整體感知,整體感知 了解內(nèi)容,回顧課文 學習方法,自主學習 探究諷刺,布置作業(yè),板書設(shè)計,閱讀建議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名著導讀 《儒林外史》:諷刺作品的閱讀教學設(shè)計: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名著導讀 《儒林外史》:諷刺作品的閱讀教學設(shè)計,共2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教案 更多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名著導讀 《儒林外史》:諷刺作品的閱讀教案及反思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名著導讀 《儒林外史》:諷刺作品的閱讀教案及反思

語文第三單元名著導讀 《儒林外史》:諷刺作品的閱讀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

語文第三單元名著導讀 《儒林外史》:諷刺作品的閱讀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

2021學年名著導讀 《儒林外史》:諷刺作品的閱讀教案設(shè)計

2021學年名著導讀 《儒林外史》:諷刺作品的閱讀教案設(shè)計

2020-2021學年第三單元名著導讀 《儒林外史》:諷刺作品的閱讀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

2020-2021學年第三單元名著導讀 《儒林外史》:諷刺作品的閱讀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九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名著導讀 《儒林外史》:諷刺作品的閱讀

版本: 人教部編版(2024)

年級: 九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