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He-4 C-12 N-14 O-16 Mg-24 Al-27 Zn-65 S-32 Na-23 Cl-35.5 Fe-56
第一部分選擇題
1. 當光束通過下列分散系時,可觀察到丁達爾效應(yīng)的是
A. 乙醇溶液B. 氯化鈉溶液
C. 硫酸銅溶液D. 氫氧化鐵膠體
【答案】D
【解析】
【詳解】當光束通過膠體時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yīng),即有一條光亮的通路,通過其它分散系時沒有這種現(xiàn)象。在給定的四個選項中,前三個都是溶液,只有D氫氧化鐵膠體屬于膠體,符合要求。選項為D。
【點晴】本題考查膠體的性質(zhì),注意膠體的本質(zhì)特征是:膠體粒子的微粒直徑在1-100nm之間,這也是膠體與其它分散系的本質(zhì)區(qū)別。區(qū)分膠體和溶液最簡單的方法是利用丁達爾現(xiàn)象。膠體具有丁達爾現(xiàn)象是指當光束通過膠體分散系時能看到一條光亮的通路,丁達爾效應(yīng)的是膠體特有的性質(zhì),所以只要判斷各分散系是否是膠體即可。
2.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標準狀況下,22.4 L·ml-1就是氣體摩爾體積
B. 1 ml H2的質(zhì)量只有在標準狀況下才約為2 g
C. 標準狀況下,18 g水的體積為22.4 L
D. H2和O2的混合氣體1 ml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22.4 L
【答案】D
【解析】
【詳解】A.氣體摩爾體積是指一定溫度和壓強下,單位物質(zhì)的量的氣體所占有的體積,22.4 L·ml-1僅是標準狀況下氣體摩爾體積的近似值,A項不正確;
B.1 ml H2的質(zhì)量與是否是標準狀況無關(guān),B項不正確;
C.標準狀況下,水不是氣體,18 g水的體積不是22.4 L,C項不正確;
D.1 mlH2和O2的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22.4 L,D項正確;
故選D。
3. 下列關(guān)于物質(zhì)的量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1 ml任何物質(zhì)都含有6.02×1023個分子
B. 0.012 kg 12C中含有約6.02×1023個碳分子
C. 1 ml水中含有2 ml氫和1 ml氧
D. 1 ml Ne中含有6.02×1024個電子
【答案】D
【解析】
【詳解】A項,因為有些物質(zhì)是由分子構(gòu)成的(例如水、硫酸等),有些物質(zhì)是由離子構(gòu)成的[例如NaCl、Ca(OH)2等],還有些物質(zhì)是由原子直接構(gòu)成的(例如金剛石等),A錯誤;
B項,12C是由原子構(gòu)成的,B錯誤;
C項,“2 ml氫”和“1 ml氧”沒有指明粒子的種類,C錯誤;
D項,氖原子核外有10個電子,則1 ml Ne含有10×602×1023個電子,D正確;
答案選D。
4. 下列各物質(zhì)所含原子數(shù)按由多到少順序排列的是
①②4gHe③時④
A. ①④③②B. ④③②①C. ②③④①D. ①④②③
【答案】A
【解析】
【詳解】①NH3含有4個原子,0.5mlNH3含有原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0.5ml×4=2.0ml,原子數(shù)為2NA;
②4gHe的物質(zhì)的量為 =1ml,含有原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1ml,原子數(shù)為NA;
③4℃時9mLH2O的物質(zhì)的量為 =0.5ml,含有原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0.5ml×3=1.5ml,原子數(shù)為1.5NA;
④H3PO4含有8個原子,0.2mlH3PO4含有原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0.2ml×8=1.6ml,原子數(shù)為1.6NA;
綜上所述,所含原子數(shù)由多到少的順序是①④③②,故選A。
5.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樹狀分類法是唯一能表示物質(zhì)分類的方法
B. 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是單質(zhì)
C. 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夠?qū)щ姷奈镔|(zhì)是電解質(zhì)
D. 金剛石、石墨和C60三者互為同素異形體
【答案】D
【解析】
【詳解】A.根據(jù)分類標準不同,物質(zhì)分類方法有多種,如樹狀分類法和交叉分類法等,故A錯誤;
B.同種元素可以組成多種單質(zhì),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zhì)混合在一起即成為混合物,故B錯誤;
C.電解質(zhì)必須是化合物,能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下導電的物質(zhì)不一定是電解質(zhì),如銅、氯化鈉溶液均不屬于電解質(zhì),故C錯誤;
D.金剛石、石墨、C60是碳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zhì),互為同素異形體,故D正確;
故選D。
【點睛】本題的易錯點為C,要注意電解質(zhì)屬于化合物,單質(zhì)和混合物一定不是電解質(zhì)。
6. 按一定的特點或規(guī)律對物質(zhì)進行分類,給化學學習與研究帶來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符合“氧化物—酸—堿—鹽”順序排列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詳解】A.是氧化物,是酸,是堿,是鹽,故A正確;
B.不是堿,是鹽,故B錯誤;
C.不是氧化物,是酸,故C錯誤;
D.不是酸,是鹽,故D錯誤;
答案選A。
7.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溶液都是純凈物 ②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③能電離出的化合物都是酸 ④能電離出的化合物都是堿 ⑤能電離出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都是鹽 ⑥酸和堿的中和反應(yīng)一般都是復分解反應(yīng)
A. 全部B. ⑤⑥C. ③④D. ①②
【答案】B
【解析】
【詳解】①溶液是由溶質(zhì)、溶劑組成的混合物,故①錯誤;
②若含氧化合物中只有兩種元素,則該化合物為氧化物,否則不屬于氧化物,如屬于氧化物,而中雖然含有氧元素,但不屬于氧化物,故②錯誤;
③電離出的陽離子只有的化合物屬于酸,但能電離出的化合物不一定屬于酸,如屬于鹽,故③錯誤;
④電離出陰離子只有的化合物屬于堿,但能電離出的化合物不一定屬于堿,如堿式鹽,故④錯誤;
⑤能電離出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屬于鹽,故⑤正確;
⑥酸堿發(fā)生中和反應(yīng)生成鹽和水,屬于復分解反應(yīng),故⑥正確;
綜上所述,⑤⑥正確,選B。
8. 同溫同壓下,用等質(zhì)量的、CO2、、四種氣體分別吹出四個氣球,其中氣體為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詳解】在同溫同壓下,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越大,氣體所占的體積越大;對于等質(zhì)量的氣體,摩爾質(zhì)量越小,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越大。四種氣體中,的摩爾質(zhì)量最小為g/ml,相等質(zhì)量的四種氣體中,其物質(zhì)的量最大,故其體積最大;
故選D。
9. 1 ml?L?1硫酸溶液的含義是
A. 1L水中含有1ml硫酸
B. 1L溶液中含有1ml氫離子
C. 將98g硫酸溶于1L水中配成溶液
D. 1L硫酸溶液中含98g硫酸
【答案】D
【解析】
【詳解】A.1L水中不含有1ml硫酸,應(yīng)該是1L溶液中含有1ml硫酸,故A錯誤;
B.1L溶液中含有1ml硫酸,2ml氫離子,故B錯誤;
C.將98g硫酸溶于水配成1L溶液,不是溶于1L水中配成溶液,故C錯誤;
D.1L硫酸溶液中含1ml硫酸,質(zhì)量為98g,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D。
10. 分類是重要的化學研究方法,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A. 、、均屬于酸性氧化物
B. 酒精、蔗糖、均屬于非電解質(zhì)
C. 、、均屬于鹽
D. 淀粉溶液、蛋清溶液、蔗糖溶液均屬于膠體
【答案】C
【解析】
【詳解】A.SO2屬于酸性氧化物,NO2和堿反應(yīng)發(fā)生的是氧化還原反應(yīng),不是酸性氧化物,CO是不成鹽氧化物,故A錯誤;
B.酒精、蔗糖均屬于非電解質(zhì),CH3COOH水溶液導電,屬于電解質(zhì),故B錯誤;
C.NaHCO3、AgNO3、均符合鹽的概念和組成,屬于鹽,故C正確;
D.淀粉溶液、蛋清溶液均屬于膠體,蔗糖溶液屬于溶液,故D錯誤;
答案選C。
11. 取2gNaOH固體配成250mL溶液,取出50mL,則這50mL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詳解】2gNaOH的物質(zhì)的量為=0.05ml,所以溶液的濃度為=0.2ml/L,溶液具有均一性,則取出其中50mL,濃度仍為0.2ml/L;
答案選C。
12. 已知12.3gA與4.6gB恰好完全反應(yīng)生成了3.2gC、4.5gD和0.2mlE,則E的摩爾質(zhì)量是
A. 46B. 46g/mlC. 64g/mlD. 64
【答案】B
【解析】
【詳解】12.3gA與4.6gB恰好完全反應(yīng)生成了3.2gC、4.5gD和0.2mlE,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可得E的質(zhì)量為(12.3+4.6-3.2-4.5)g=9.2g,所以E的摩爾質(zhì)量為=46g/ml;
故選B。
13. 硫酸鉀和硫酸鐵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的濃度為0.5 ml/L,硫酸根離子濃度為0.9 ml/L,則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A. 0.1 ml/LB. 0.15 ml/LC. 0.3 ml/LD. 0.2 ml/L
【答案】C
【解析】
【分析】
【詳解】忽略水電離出的氫離子和氫氧根,根據(jù)電荷守恒可知鉀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0.9ml/L×2-0.5ml/L×3=0.3 ml/L,答案選C。
14. a ml H2SO4中含有b個氧原子,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可以表示為
A. ml-1B. ml-1C. ml-1D. ml-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詳解】每個H2SO4分子中含有4個氧原子,a ml H2SO4中含有b個氧原子,則,ml-1;
故選B。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15. 填空
(1)請?zhí)顚懴卤恚?br>(2)和是氧元素的兩種單質(zhì)。等質(zhì)量的和所含分子數(shù)之比為_____,原子個數(shù)比為_____。
(3)1.28g某氣體含有的分子數(shù)目為,則該氣體的摩爾質(zhì)量為_____。
(4)用濃硫酸配制稀硫酸,應(yīng)量取濃硫酸的體積為_____mL;取10mL上述稀硫酸與足量鋅反應(yīng),生成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_____L,消耗鋅的質(zhì)量為_____。
【答案】(1) ①. 64g/ml ②. 128g ③. 1.204×1024 ④. 44.8L ⑤. 96g/ml ⑥. 0.1ml ⑦. 9.6g ⑧. 32g/ml ⑨. 0.25ml ⑩. 1.505×1023 ?. 8.96L
(2) ①. 3:2 ②. 1:1
(3)64g/ml (4) ①. 2.8 ②. 0.112 ③. 0.325g
【解析】
【小問1詳解】
SO2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32+16×2=64,則摩爾質(zhì)量為64g/ml,2mlSO2的質(zhì)量為2ml×64g/ml=128g,其分子數(shù)為2ml×6.02×1023=1.204×1024,標況下氣體體積為2ml=44.8L;
的相對離子質(zhì)量為32+16×4=96,則摩爾質(zhì)量為96g/ml,其物質(zhì)的量為=0.1ml,則質(zhì)量為0.1ml×96g/ml=9.6g;
O2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32,則摩爾質(zhì)量為32g/ml,其物質(zhì)的量為=0.25ml,其分子數(shù)為0.25ml×6.02×1023=1.505×1023,標況下氣體體積為0.25ml=8.96L;
【小問2詳解】
設(shè)其質(zhì)量為m,等質(zhì)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個數(shù)比==3:2,一個氧氣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一個臭氧分子中含有3個氧原子,所以其氧原子個數(shù)=(3×2):(2×3)=1:1;
【小問3詳解】
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為=0.02ml,則該氣體的摩爾質(zhì)量為=64g/ml;
小問4詳解】
設(shè)需要濃硫酸體積為V,則依據(jù)溶液稀釋過程中所含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得:V×18ml/L=0.5ml/L×0.1L,解得V=0.0028L,即為2.8mL;10mL該稀硫酸中H2SO4的物質(zhì)的量為0.5ml/L×0.01L=0.005ml,根據(jù)關(guān)系式:,則n(H2)= 0.005ml,在標況下體積為0.005ml=0.112L,消耗的n(Zn)=0.005ml,質(zhì)量為0.005ml=0.325g。
16. 實驗室用綠礬()配制溶液,實驗操作步驟有:
①在天平上稱出_____g綠礬,把它放在燒杯里,用適量的蒸餾水使它完全溶解。
②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_____mL容量瓶中。
③繼續(xù)向容量瓶中加蒸餾水至液面距刻度_____cm處,改用膠頭滴管小心滴加蒸餾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與刻度線相切。
④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滌的液體都轉(zhuǎn)入容量瓶并輕輕搖勻。
⑤將容量瓶塞塞緊,充分搖勻。
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br>(1)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為_____(填序號)。
(2)將上述操作步驟中橫線部分補充完整_____、_____、_____。
(3)轉(zhuǎn)移過程中玻璃棒作用是_____。
(4)分析下列情況對所配溶液濃度有何影響?(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①稱量時將藥品和砝碼位置放反_____。
②沒有進行操作步驟④_____。
③定容時俯視刻度線_____。
【答案】(1)①②④③⑤
(2) ①. 27.8 ②. 500 ③. 1~2
(3)引流 (4) ①. 偏低 ②. 偏低 ③. 偏高
【解析】
【分析】實驗室用綠礬()配制的溶液,配制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轉(zhuǎn)移、洗滌、定容、搖勻,用到的儀器:托盤天平、藥匙、燒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根據(jù)c=可得,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液配制的誤差都是由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n和溶液的體積V引起的,誤差分析時,關(guān)鍵要看配制過程中引起n和V怎樣的變化,以此解答。
【小問1詳解】
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液的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轉(zhuǎn)移、洗滌、定容、搖勻等,所以操作步驟和正確順序為:①②④③⑤。
【小問2詳解】
實驗室用綠礬()配制的溶液,需要用到500mL容量瓶,需要的質(zhì)量為0.5L×0.2ml/L×278g/ml=27.8g,定容時,向容量瓶中加蒸餾水至液面距刻度1~2cm處,改用膠頭滴管小心滴加蒸餾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與刻度線相切。
【小問3詳解】
轉(zhuǎn)移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小問4詳解】
①需要稱取的質(zhì)量為27.8g,在使用托盤天平稱量藥品時,正確的操作是“左物右碼”,即左盤放藥品,右盤放砝碼,若稱量時將藥品和砝碼位置放反,會導致稱取的質(zhì)量偏小,所配溶液濃度偏低;
②沒有進行洗滌操作會導致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偏小,所配溶液濃度偏低;
③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會導致溶液的體積偏小,所配溶液濃度偏高。
17. 草木灰中富含鉀鹽,主要成分是碳酸鉀,還含有少量氯化鉀和硫酸鉀等?,F(xiàn)從某草木灰樣品中提取鉀鹽,并檢驗其中的和。
(1)從草木灰中提取鉀鹽的實驗操作步驟如下:①溶解②過濾③蒸發(fā)濃縮④冷卻結(jié)晶⑤過濾。上述操作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_____(填序號)。
(2)將制得的少量晶體加水溶解后,分別置于兩支試管中。
①向第一支試管中先加入足量稀鹽酸,可觀察產(chǎn)生大量氣泡;再加入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存在。
寫出上述過程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_____。
②向第二支試管中先加入足量溶液,過濾后,再向濾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可觀察到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存在。加入足量溶液的目的是_____。
資料:部分電解質(zhì)的溶解性表
【答案】(1)①②③⑤
(2) ①. 2H++=H2O+CO2↑、 ②. 將和除去,以防干擾Cl-的檢驗
【解析】
【小問1詳解】
溶解、過濾、蒸發(fā)濃縮時都需要使用玻璃棒,溶解時玻璃棒起攪拌作用,加速固體的溶解,過濾時玻璃棒起引流作用,蒸發(fā)濃縮時玻璃棒起攪拌作用,答案選①②③⑤。
【小問2詳解】
①加入少量稀鹽酸,可觀察到產(chǎn)生大量無色無味的氣泡,說明溶液中存在,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2H++=H2O+CO2↑,再加入溶液,產(chǎn)生硫酸鋇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存在,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
②由于、干擾Cl-的檢驗,所以先加入足量將和除去,再用HNO3酸化的AgNO3檢驗Cl-。物質(zhì)
摩爾質(zhì)量
物質(zhì)的量
質(zhì)量
分子或離子數(shù)目
氣體體積(標況)
_____
2ml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8.0g
_____
_____
不
不
溶
不
微
不
這是一份北京市中關(guān)村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中關(guān)村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中關(guān)村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北京市中關(guān)村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中關(guān)村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化學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中關(guān)村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化學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北京市廣渠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廣渠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廣渠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