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
物質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
1.由分子構成的物質:_____、過氧化氫、__________、二氧化硫、氫氣、氧氣、氮氣……
2.由原子構成的物質:_____(如鐵、銅等)、氦氣、氖氣、氬氣、硅、石墨、金剛石……
3.物質構成的描述:物質由××分子(或原子)構成。如:鐵由鐵原子構成;氧氣由氧分子構成;水由水分子構成。
二、微粒的性質(以分子為例)
1.分子很?。浩鋉____和_____都很小。
2.分子在____________
(1)特征:溫度越高,分子受熱能量越_____,運動速率越_____。
(2)應用:
= 1 \* GB3 ①用“分子不停地運動” 解釋:聞到氣味、溶解、擴散、揮發(fā)、蒸發(fā)等生活現(xiàn)象。
= 2 \* GB3 ②用“分子運動受溫度的影響”解釋:“太陽下曬濕衣服比陰涼處干得快”、“品紅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得快”。
3.分子間__________
(1)分子間間隔有大小:一般情況下,氣體物質分子間的間隔_____,固體和液體物質分子間的間隔_____。
解釋生活現(xiàn)象:氣體_____被壓縮,固體和液體較_____被壓縮。
(2)分子間間隔隨溫度升高而_____。
解釋生活現(xiàn)象:物質的熱脹冷縮、物質三態(tài)變化、給自行車胎打氣、等體積的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如夏天車胎、籃球等打氣太滿容易爆炸,酒精溫度計測溫度。(給自行車胎打氣,分子間隔變?。?br>(3)分子間間隔隨壓強增大而_____。
解釋生活現(xiàn)象:液化氣、天然氣、氧氣、氮氣等其他都可以加壓裝在鋼瓶中。如:加壓可以讓6000mL氧氣裝進40mL鋼瓶。
4.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化學性質_____,不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化學性質_____。
如:氧氣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構成的,氧氣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氧氣由氧分子構成,氫氣由氫分子構成,氧氣不具有可燃性;氫氣具有可燃性。
三、探究分子運動現(xiàn)象的實驗
資料:濃氨水顯堿性,有強烈的揮發(fā)性。酚酞試液是酸堿指示劑,遇到堿性溶液變紅。
四、分子可以分為原子
分子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
= 1 \* GB3 ①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_________,不能保持物質的_________。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沸點等宏觀性質,是由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現(xiàn)的性質,不是單個分子表現(xiàn)的性質。
= 2 \* GB3 ②由______構成的物質,其化學性質由分子保持;若物質直接由原子構成,則化學性質由_____________
來保持。即:物質的化學性質由構成它的粒子來保持。例如:氧氣的化學性質由_______來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由_______保持;鐵的化學性質由_______保持。
分子的構成
(1)有些分子是由_______原子構成;如O2
(2)大多數(shù)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構成;如CO2、NH3
(3)相同的原子也可構成不同的分子;如O2和O3、H2O和H2O2
五、原子
1.原子的概念: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單質,如:鐵、銅、金等
2.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 固體非金屬單質,如:碳(金剛石、石墨)、硅
稀有氣體單質,如:氦氣、氖氣、氬氣
3.化學變化的實質:在化學反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學變化中,原子種類和數(shù)目不發(fā)生改變,只是組合方式發(fā)生改變
例如:過氧化氫分解的微觀過程:
4.分子和原子的比較
六、從分子和原子角度(微觀角度)認識物質的組成和變化
一、判斷題
(1)分子大,原子小。( )
(2)分子能直接構成物質,原子不能直接構成物質。( )
(3)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
(4)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原子不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 )
(5)分子在不斷地運動,原子不運動。( )
(6)原子很小,不可再分。( )
(7)分子間有間隔,原子間沒有間隔。( )
(8)當液態(tài)水變成冰,水分子間不存在間隔( )
(9)變癟的乒乓球放在熱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體積變大( )
(10)通過氣味辨別酒精和水—分子不斷運動,不同分子的性質不同( )
(11) “酸、苦、甘、辛、咸”,不同的食品給我們不同的味覺,是因為物質不同,構成物質的微粒不同,性質不同( )
(12) “5L黃豆和5L芝麻均勻混合,體積小于10L”,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 )
(13)氣體易被壓縮是因為氣體分子間隔很小( )
(14)品紅分子在熱水中的運動速率比在冷水中快( )
(15)燒水時“壺蓋被沖開”這一現(xiàn)象說明,沸騰時,水分子變成了其它分子( )
(16)水沸騰時,能掀起壺蓋,說明水分子的體積隨溫度升高而變大( )
(17)香煙燃燒時,能產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氣體,說明在化學變化中分子發(fā)生變化( )
(18)分子和原子都很小,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
(19)氧化汞加熱生成汞和氧氣可以證明分子可分( )
(20)H2O和H2O2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 )
(21)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 )
(22)分子與原子的區(qū)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
2.從分子的角度解釋下列現(xiàn)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
(2)壓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重新鼓起來。
3.下圖是探究分子性質的兩個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甲可以觀察到酚酞溶液變紅,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
(2)同學們發(fā)現(xiàn)兩個實驗均有明顯的現(xiàn)象,都能得出結論,達到實驗目的。但同學們一致認為實驗甲更好,其優(yōu)點是 (寫出一點即可)。
(3)利用實驗甲裝置,只要對濃氨水進行一個簡單操作,便可觀察到酚酞溶液變色的速度加快,由此可探究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一個因素,請推測該因素為 。
4.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并進行合理的分析、總結是學習化學特有的思維方式。下圖是加熱氧化汞時發(fā)生反應的微觀模擬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使上圖完整準確,應在圖丙中補充 (填“A”或“B”)。
(2)從圖甲到圖丙的過程中不發(fā)生改變的粒子是 (填名稱)。
(3)圖甲到圖乙變化的微觀實質是 。
(4)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5.科學家曾研發(fā)的“人工樹葉”在光照條件下放入水中就能不斷產生氣泡,將水轉變?yōu)闅錃夂脱鯕?。如圖是“人工樹葉”工作時化學原理的微觀示意圖。
(1)上圖中表示生成物的是 (填序號)。
(2)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 。
(3)甲、乙、丙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填序號)。
(4)依據(jù)此圖,從微觀角度揭示化學反應的本質: 。
?問題一 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
【典例1】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
A.水B.鋁C.石墨D.氫氧化鉀
【變式1-1】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的,下列物質由原子構成的是
A.硅B.氯化鈉C.氨氣D.干冰
【變式1-2】宏觀和微觀是化學學習的兩個角度,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
A.硫酸銅B.水銀C.干冰D.氯化鈉
?問題二 用微粒的觀點解釋現(xiàn)象
【典例2】下列現(xiàn)象中,能充分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的是
A.春天,塵土飛揚B.冬季室外電線繃緊
C.夏季自行車輪胎易爆胎D.在遠處我們可以聞到花香
【變式2-1】下列客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A.聞到遠處花香——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B.水可以通電分解——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C.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形狀復原——分子的體積變大
D.6000L氧氣加壓后可裝入40L的鋼瓶中——分子間的間隔變小
【變式2-2】化學學習使我們學會了從微觀角度認識宏觀現(xiàn)象。下列有關分子的性質不正確的是
A.熱脹冷縮——溫度升高,分子間間隔變大
B.1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C.在一定條件下,CO2氣體會變成固體——此時,CO2分子停止運動
D.氧氣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燒——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
?問題三 分子和原子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典例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qū)別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C.原子可以構成分子D.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而原子不能
【變式3-1】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B.分子的質量比原子的質量大
C.相同原子可以構成不同分子D.化學反應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種類保持不變
【變式3-2】化學反應的實質是
A.分子間隔改變B.分子的運動速度改變
C.原子的種類發(fā)生改變D.原子重新組合
?問題四 從微觀角度認識物質的分類和變化
【典例4】從分子、原子視角認識物質是化學科學的重要特征。圖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其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
【變式4-1】如圖是某密閉容器中物質變化的微觀示意圖(“”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不變
②過程Ⅱ后的分子之間沒有空隙
③過程Ⅰ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
④過程Ⅱ發(fā)生了物理變化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③④
【變式4-2】下列各圖中和分別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該物質由原子構成的是
A.B.
C.D.
?問題五 微粒圖像的分析與應用
【典例5】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時,將氧化汞(HgO)收集后加強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B.分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
C.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沒有改變D.該反應既不是化合反應也不是分解反應
【變式5-1】在通電的條件下,甲酸與氧氣的反應微觀圖如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由此實驗可知,分子是化學變化的最小粒子
B.反應前后分子種類和數(shù)目發(fā)生變化
C.在反應中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分子結合形成
D.催化劑在反應前后的性質和質量不變
【變式5-2】如圖是某個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從圖中獲得的有關信息錯誤的是
A.分子由原子構成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發(fā)生了改變
C.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D.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1.冬天,打開裝有熱水的保溫杯杯蓋,有“白氣”冒出(如圖所示)。形成“白氣”的變化過程中,水分子的
A.數(shù)目增多B.質量減小C.間隔減小D.運動停止
2.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xiàn)象,不正確的是
A.水結成冰—分子發(fā)生變化
B.墻內開花墻外可聞到花香—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C.水壺中的水燒開沸騰后,壺蓋被頂起—水分子間的間隔增大
D.氧氣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燒—構成物質的分子相同,其化學性質相同
3.通常情況下,丁烷是一種無色氣體,具有可燃性,其化學式為C4H10,生活中常將其液化后充入打火機中。下列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A.將丁烷氣體壓縮在打火機中——分子停止運動
B.點火時液態(tài)丁烷汽化噴出——分子體積變大
C.液態(tài)和氣態(tài)丁烷都能燃燒——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
D.丁烷燃燒時放出熱量——分子種類沒有改變
4.下列有關微觀粒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熱脹冷縮說明溫度能改變分子大小B.墻內開花墻外香,說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C.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5.化學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礎上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一門科學。下列有關分子和原子的認識正確的是
A.分子是運動的,原子是靜止的
B.只有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C.分子質量和體積一定比原子的大
D.同種原子可以構成分子,不同種原子也能構成分子
6.下圖是氧化汞分解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根據(jù)圖示的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反應中,發(fā)生變化的是汞原子和氧原子
B.反應中,氧化汞分子可以再分,汞原子、氧原子不能再分
C.氧化汞是由汞和氧氣組成的
D.氧化汞分子是由汞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
7.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問題:
(1)一滴水中大約含有1.67×1021個水分子,說明 。
(2)自行車輪胎在陽光下暴曬而炸裂是因為 。
(3)過氧化氫和水的化學性質不同。其判斷的依據(jù) 。
8.為了探究分子運動情況,小宇參照教材實驗重新設計實驗如下圖所示
(1)與教材原實驗相比,小宇設計的實驗具有的優(yōu)點是 。
(2)小宇同學想進一步探究溫度對分子運動的影響,請你幫他設計實驗。寫出你設計的實驗操作 。
(3)氨分子能使酚酞溶液變紅,但氯化氫分子不行。微角度分析,原因是 。
9.“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索養(yǎng)之一、請結合圖示從微觀角度回答問題:
(1)變化Ⅰ說明 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
(2)變化Ⅰ和變化Ⅱ的本質區(qū)別是 。
(3)由變化Ⅱ可知:由于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原子是 。
10.下圖是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微觀模擬圖,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在D圖中將相關粒子圖形補充完整(在圖中完成)。
(2)由圖可知此化學變化中不發(fā)生改變的粒子是 。
(3)通過上圖分析,過氧化氫分解過程的微觀實質是:在一定條件下,過氧化氫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 。
11.根據(jù)物質組成種類的多少可以把物質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F(xiàn)有以下物質:①空氣②氫氧化鈉溶液③氧氣④加碘食鹽⑤礦泉水⑥水
其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屬于混合物的是 (以上填寫序號)。
從微觀分析,混合物中含有不同種物質的分子。如圖中的“○”和“●”表示不同原子。其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屬于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代號)。

12.某興趣小組探究分子的特性時做了以下三組實驗,請回答實驗中的有關問題:
(1)已知:堿性溶液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而氨水呈堿性,打開盛裝濃氨水的試劑瓶時能夠聞到強烈刺激性氣味。如圖1所示,將無色酚酞溶液分別倒入A、B兩個小燒杯中,另取一個燒杯C,向其中加入約5mL濃氨水。用個大燒杯罩住A、C兩個小燒杯,燒杯B置于大燒杯外(如圖1),觀察幾分鐘,燒杯A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 ,燒杯B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 ,這一現(xiàn)象說明分子的性質是 ;B燒杯的作用是作 實驗。
(2)根據(jù)圖2實驗可以得出結論:分子的運動速率與 有關。
(3)如圖3所示,先在一支試管中裝一半紅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滿酒精(緩緩注入),加蓋密封后靜置,2小時后觀察到液面位置下降。此實驗可以說明分子的性質是 ,混合均勻后分子 (填“繼續(xù)”或“停止”)運動。
(4)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
13.某興趣小組設計如下圖實驗裝置探究“分子的運動”。
資料信息:酚酞溶液遇堿性物質變紅,遇酸性物質不變色;氨水呈堿性。
【實驗過程】
(1)圖I所示實驗的現(xiàn)象是 , 此實驗說明分子 。 但是在實驗時同學們聞到了一股難聞的刺激性氣味,于是小明對原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裝置如圖1所示,并進行如下操作:
a.向B、C、E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5mL的蒸餾水,各滴入2滴無色酚酞溶液,振蕩,觀察溶液顏色。
b.在A、D試管中分別加入2mL濃氨水,立即用帶橡皮塞的導管按實驗圖II連接好,并將D試管放置在盛有熱水的燒杯中,觀察幾分鐘。
【分析討論】
(2)E試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3)圖II所示實驗的現(xiàn)象是 ;由圖II實驗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
(4)對比改進前的實驗,改進后實驗的優(yōu)點是 。
(5)氨氣由分子構成,其化學符號為NH3,下列表示氨分子的模型是____________。(填序號)
A.B.
C.D.
1.我國自主研發(fā)出超流氦大型低溫制冷裝備,打破了發(fā)達國家的技術壟斷,液氦是制造超低溫的“神器”。下列有關液氦制冷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A.分子的種類變多B.分子的間隔變大
C.每個分子體積變大D.每個分子質量變大
2.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下列宏觀現(xiàn)象與微觀解釋不一致的是
A.CO能燃燒,不能燃燒——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同
B.水通電分解有氧氣產生——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C.火鍋店門口香氣襲人——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D.水銀溫度計放入熱水中,水銀柱升高——原子體積受熱變大
3.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下列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一組是
A.硫酸銅、液氧B.氨氣、干冰
C.汞、黃銅D.氯化鈉、金剛石
4.藍冰現(xiàn)象是在漫長的嚴寒條件下,使結成的冰變得越來越密實堅硬,內部的空隙會不斷縮小,在陽光照射下呈現(xiàn)出水晶般美麗的藍色現(xiàn)象,以下關于藍冰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藍冰形成過程中分子種類變多B.藍冰的分子間隔比普通冰要大
C.藍冰現(xiàn)象與太陽光的色散無關D.藍冰的形成需要持續(xù)低溫環(huán)境
5.如圖是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微觀模擬圖,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氫原子
(1)在D中應補充的微觀圖示______(選填A或B)。
A.B.
(2)由圖可知此化學變化中不發(fā)生改變的粒子是 (填符號)。
(3)通過上圖分析,過氧化氫分解過程的微觀實質是:在一定條件下,過氧化氫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 。
(4)該反應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5)水分子和氧分子的相同點 。
6.我們用化學學科認識事物的方式全面了解認識“空氣 ”。
(1)從物質分類角度:新鮮的空氣屬于 (填“混合物 ”或“純凈物 ”)。
(2)從構成物質的微粒角度用“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氮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 (寫名稱)。
②同溫度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分子數(shù)目比。若空氣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計,下列可表示空氣微觀模型的是 (填序號)。
A、 B、 C、
③如圖是電解水中水分子分解過程示意圖:
由該反應可知,化學變化中 可分, 不可分,同時也說明化學變化的實質是: 。
(3)從實驗的角度:某同學利用燃磷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①用圖 1 進行實驗,若該實驗沒有達到試驗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
②圖 1 燃燒結束時,試管里剩余氣體主要是 (填化學式),根據(jù)實驗該氣體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答一點即可)。
③圖 2 實驗中的符號表達式: ,圖 1 實驗代替課本實驗圖 2 的優(yōu)點是 (答一點即可)。
④已知金屬鎂在空氣中燃燒,可分別與氧氣與氮氣反應,都生成固體物質,該實驗中的紅磷 (填“能 ”或“不能 ”)用鎂來代替。
(4)從污染角度:
①下列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大霧天氣導致呼吸道感染病人增多是因為霧霾可使空氣中增加大量的 。(以上均填字母)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可吸入顆粒物 D.二氧化硫
②請你提出一條防治空氣污染的合理建議: 。
7.如圖是密閉容器物質變化過程的微觀示意圖(●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

(1)變化I所表示的變化類型是 ,依據(jù)是 。
(2)微觀上看,變化I中發(fā)生根本改變的微粒是 (填名稱)。
(3)下列關于變化Ⅱ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填寫序號)。
A.分子的數(shù)目增多B.分子變小
C.分子間距離變小D.分子的種類發(fā)生改變
(4)根據(jù)圖中信息能得到變化I的一條微觀信息是 。
(5)A圖中物質屬于 (物質類別)微觀依據(jù) 。
(6)變化I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8.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家用制氧機日漸普及。
(1)如圖為某種分子篩型家用制氧機工作時氣體變化的微觀示意圖,空氣經過分子篩時氮氣被吸附,氧氣通過,請在方框中畫出微粒圖示 。
?
(2)分離過程中的變化屬于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據(jù)如圖所示工作原理推測氮分子比氧分子體積 (填“大”或“小”),空氣經過制氧機分子篩吸附氮氣以后,剩余氣體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3)某簡易制氧機利用過氧化氫的分解反應制氧,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
結合圖示分析,丙中物質都是由 構成的(填“分子”或“原子”),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 發(fā)生變化(填“有”或“沒有”),該化學變化中沒有發(fā)生改變的粒子是 。(填微粒名稱)
9.“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請結合圖示回答問題:
(1)該變化的反應類型是______(選填序號)。
A.化合反應B.分解反應C.氧化反應
(2)該變化中,發(fā)生變化的微粒是______(選填序號)。
A.過氧化氫分子B.氫原子和氧原子C.氧氣
(3)為使圖示完整準確,應在丙中補充______(填“A”或“B”)。
A.B.
(4)由圖示得出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在化學變化中, ,原子又可以結合成新分子。
10.實驗分析和探究是獲得化學知識的重要途徑。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并動手完成如圖所示的實驗,請回答有關問題:(查閱資料:氨氣是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1)小連同學做了圖I的對比實驗,取兩支大小相同的醫(yī)用注射器,將栓塞向外拉,分別吸入等體積的空氣和水,用手指頂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將栓塞慢慢推入,發(fā)覺空氣容易被壓縮,水不不容易被壓縮,該實驗從微觀角度證明了相比較而言,氣體分子間隔比液體分子間隔 (選填“大”或者“小”)。
(2)小江同學用圖Ⅱ實驗探究分子的知識,觀察到乙燒杯中的酚酞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該實驗無法說明的有 (填字母)。

A.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B.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C.氨分子質量很小
(3)小組同學討論后,共同設計了如圖Ⅲ實驗,在實驗中觀察到a處的棉花團先變成紅色,據(jù)此現(xiàn)象推測氨氣的密度 (選填“大”或“小”)于空氣的密度。
(4)針對圖Ⅱ實驗進行改進后如圖IV,改進后的優(yōu)點 (答出一點即可),為了更快速觀察到無色酚酞遇氨水變紅的實驗現(xiàn)象,可進行的操作是 。
(5)小組同學對氨水的制取產生了興趣,查閱資料后獲悉,氨氣溶于水可制得氨水,而氨氣的一種合成方法微觀示意圖如下圖所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其中氮氣可用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獲得,氮氣約占空氣 (選填“體積”或“質量”)的78%。

11.化學指導我們用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視角認識世界。
(實驗準備)向盛有約20mL蒸餾水的小燒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攪拌均勻,觀察溶液顏色為 色;從燒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試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濃氨水,觀察溶液的顏色變?yōu)? 色。以上現(xiàn)象說明,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的物質是 (填“空氣”、“水”或“氨水”)。
(進行實驗)另取一個小燒杯B,加入約5mL濃氨水。用一個大燒杯罩住A、B兩個小燒杯(裝置如下圖)。觀察幾分鐘,填寫下表:
(實驗分析與結論)通過以上實驗,主要能證明分子在不斷運動。小陳發(fā)現(xiàn)氣溫較高時做這個實驗能夠更快的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從分子的角度解釋是: 。
(思考與拓展)微觀示意圖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宏觀現(xiàn)象與變化。
①下圖是氫分子和氧分子運動的示意圖,在A、B和C中,通過比較能得出“分子種類不同,分子運動速率也不同”的是 (填字母)。
②觀察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請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
12.設計對比實驗是實驗探究的重要方法同學們進行了下列探究實驗。
實驗一(見圖1):探究影響品紅擴散快慢的因素。
發(fā)現(xiàn)兩杯水都變紅,且整杯熱水變紅時間比冷水要短。由此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影響分子運動快慢的一個因素是 。
實驗二(見圖2):同學們用如圖所示裝置,對分子運動現(xiàn)象進行了以下探究。
操作a:向B、C、E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5mL蒸餾水,各滴入2滴無色酚酞溶液,振蕩,觀察溶液顏色。
操作b:在A、D兩試管中分別加入2mL濃氨水,立即用帶橡膠塞的導管按圖2所示裝置連接好,并將D試管放置在盛有熱水的燒杯中,觀察幾分鐘。E試管中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進行操作b時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與教材實驗相比,圖2實驗裝置有什么優(yōu)點? (寫一點)。
實驗三(見圖3):探究分子之間的間隔。
取兩支大小相同的醫(yī)用注射器,將栓塞向外拉,分別吸入等體積的空氣和水,用手指頂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將栓塞慢慢推入,較難被壓縮的是 (填“空氣”或“水”),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
實驗拓展
在化學課外活動中,小豪同學為大家演示了如圖4所示的趣味實驗—“魔棒生煙”,該實驗原理的微觀示意圖如圖5所示。
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反應,該趣味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
一、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
物質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
1.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水、過氧化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氫氣、氧氣、氮氣……
2.由原子構成的物質:金屬(如鐵、銅等)、氦氣、氖氣、氬氣、硅、石墨、金剛石……
3.物質構成的描述:物質由××分子(或原子)構成。如:鐵由鐵原子構成;氧氣由氧分子構成;水由水分子構成。
二、微粒的性質(以分子為例)
1.分子很?。浩滟|量和體積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1)特征:溫度越高,分子受熱能量越大,運動速率越快。
(2)應用:
= 1 \* GB3 ①用“分子不停地運動” 解釋:聞到氣味、溶解、擴散、揮發(fā)、蒸發(fā)等生活現(xiàn)象。
= 2 \* GB3 ②用“分子運動受溫度的影響”解釋:“太陽下曬濕衣服比陰涼處干得快”、“品紅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得快”。
3.分子間有間隔
(1)分子間間隔有大?。阂话闱闆r下,氣體物質分子間的間隔較大,固體和液體物質分子間的間隔較小。
解釋生活現(xiàn)象:氣體容易被壓縮,固體和液體較難被壓縮。
(2)分子間間隔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解釋生活現(xiàn)象:物質的熱脹冷縮、物質三態(tài)變化、給自行車胎打氣、等體積的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如夏天車胎、籃球等打氣太滿容易爆炸,酒精溫度計測溫度。(給自行車胎打氣,分子間隔變?。?br>【易錯提醒】
水銀是金屬,由原子構成;水銀溫度計測溫度,是因為受熱汞原子間隔變大。)
(3)分子間間隔隨壓強增大而減小。
解釋生活現(xiàn)象:液化氣、天然氣、氧氣、氮氣等其他都可以加壓裝在鋼瓶中。如:加壓可以讓6000mL氧氣裝進40mL鋼瓶。
【易錯提醒】
分子的大小不會改變,物質體積的變化是分子間隔在改變。
4.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化學性質不同。
如:氧氣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構成的,氧氣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氧氣由氧分子構成,氫氣由氫分子構成,氧氣不具有可燃性;氫氣具有可燃性。
三、探究分子運動現(xiàn)象的實驗
資料:濃氨水顯堿性,有強烈的揮發(fā)性。酚酞試液是酸堿指示劑,遇到堿性溶液變紅。
四、分子可以分為原子
分子
(1)概念: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2)解釋:
= 1 \* GB3 ①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不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沸點等宏觀性質,是由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現(xiàn)的性質,不是單個分子表現(xiàn)的性質。
= 2 \* GB3 ②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化學性質由分子保持;若物質直接由原子構成,則化學性質由構成它的原子來保持。即:物質的化學性質由構成它的粒子來保持。例如:氧氣的化學性質由氧分子來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由水分子保持;鐵的化學性質由鐵原子保持。
分子的構成
(1)有些分子是由同種原子構成;如O2
(2)大多數(shù)分子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原子構成;如CO2、NH3
(3)相同的原子也可構成不同的分子;如O2和O3、H2O和H2O2
五、原子
1.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金屬單質,如:鐵、銅、金等
2.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 固體非金屬單質,如:碳(金剛石、石墨)、硅
稀有氣體單質,如:氦氣、氖氣、氬氣
3.化學變化的實質: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化學變化中,原子種類和數(shù)目不發(fā)生改變,只是組合方式發(fā)生改變
例如:過氧化氫分解的微觀過程:
4.分子和原子的比較
六、從分子和原子角度(微觀角度)認識物質的組成和變化
一、【答案】(1) × (2) × (3) √ (4) × (5) × (6) × (7) × (8)× (9) × (10) √ (11) √ (12)×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20) √ (21) × (22) √
2.【答案】(1)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2)分子間有間隔,溫度升高,分子間的間隔變大
3.【答案】(1)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2)氨氣逸散較少(或氨水用量少等)
(3)溫度
4.【答案】(1)A
(2)汞原子、氧原子
(3)分子分成原子
(4)分解反應
5.【答案】(1)丙
(2)水分子/H2O
(3)丙
(4)分子分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結合成新分子
?問題一 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
【典例1】【答案】A
【變式1-1】【答案】A
【變式1-2】【答案】C
?問題二 用微粒的觀點解釋現(xiàn)象
【典例2】【答案】D
【變式2-1】【答案】C
【變式2-2】【答案】C
?問題三 分子和原子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典例3】【答案】B
【變式3-1】【答案】C
【變式3-2】【答案】D
?問題四 從微觀角度認識物質的分類和變化
【典例4】【答案】D
【變式4-1】【答案】D
【變式4-2】【答案】C
?問題五 微粒圖像的分析與應用
【典例5】【答案】A
【變式5-1】【答案】C
【變式5-2】【答案】B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1)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2)溫度升高,分子間的間隔增大
(3)分子構成不同
8.【答案】(1)環(huán)保,不會污染空氣
(2)將等量的品紅分別滴加到溫度不同的等量水中,觀察品紅的擴散速度(或將左側的濃氨水試管放置在裝有不同溫度水的燒杯中,觀察酚酞變紅的速度)
(3)分子構成不同
9.【答案】(1)分子間間隔
(2)分子是否發(fā)生改變
(3)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10.【答案】(1)
(2)氫原子、氧原子
(3)每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結合成1個水分子,每2個氧原子結合成1個氧分子
11.【答案】 ③⑥/③⑥ ①②④⑤ B ACD
由微觀示意圖可知,B是由一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ACD中存在多種分子或原子,屬于混合物。
12.【答案】(1) 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 無明顯現(xiàn)象 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對比
(2)溫度
(3) 分子之間存在間隙 繼續(xù)
(4)水分子
13.【答案】(1) 甲燒杯酚酞試液變紅 不斷運動
(2)與B、C中的酚酞溶液作比較
(3) C試管中的酚酞溶液先變紅,B試管中的溶液后變紅,E中的酚酞溶液不變紅 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
(4)能夠防止氨氣擴散到空氣中,污染大氣
(5)D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1)A
(2)H、O
(3)每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組合成1個水分子,每2個氧原子組合成1個氧分子
(4)分解
(5)都含有氧原子
6.【答案】(1)混合物
(2) 氧分子 B 分子 原子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3) 裝置漏氣 N2 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更環(huán)保 不能
(4) A C 不焚燒秸稈和垃圾(合理即可)
7.【答案】(1) 化學變化 分子種類改變
(2)氫分子和氧分子
(3)C
(4)化學變化中,原子種類不變(合理即可)
(5) 混合物 含有多種分子
(6)化合反應
8.【答案】(1)
(2) 物理 大 混合物
(3) 分子 有 氫原子與氧原子
9.【答案】(1)B
(2)A
(3)B
(4)分子分解為原子
10.【答案】(1)大
(2)C
(3)小
(4) 節(jié)約藥品或利于環(huán)境保護 加熱濃氨水的試管
(5) 體積
11【答案】 無 紅 氨水 因為在受熱情況下,分子能量增大,運動速率加快 AB/BA 氫氣+氯氣→氯化氫
12.【答案】 溫度 與B、C中的酚酞溶液做對照或者對比 B、C試管內溶液變紅,且C先變紅 比較環(huán)保,且可以探究溫度對分子運動速率的影響 水 氣體分子間隔比液體分子間隔大 化合 分子具有不斷運動的性質
1.了解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
2.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3.以分子為例,能用微觀粒子運動的觀點解釋生產、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xiàn)象。
重點:
1.微觀粒子的基本特征。
2.從微觀角度認識物質變化的本質,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難點:
從微觀角度認識物質的變化。
實驗1
實驗2
實驗3
實驗圖示
實驗步驟
在盛有20ml 蒸餾水的燒杯A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攪拌均勻,觀察現(xiàn)象。
取A中少許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濃氨水,觀察現(xiàn)象。
另取一個小燒杯B,加入約5ml 濃氨水。用一個大燒杯罩住A,B兩個小燒杯,一段時間后觀察現(xiàn)象 。
實驗現(xiàn)象
_______________
溶液由_______________
燒杯A中_______________,
燒杯B中__________
實驗結論或解釋
水不能使酚酞變色
氨水能使酚酞變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使酚酞溶液變成紅色。
分子
原子
相同點
1.質量和體積都____;2.都在__________;3.微粒間都______;4.同種微粒,化學性質相同
不同點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__________最小粒子
相互關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質區(qū)別
在化學變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分子可以構成物質,原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分子只比構成它的原子大;物質由哪種微粒構成,就由該微粒保持化學性質;
宏觀
微觀
示例
純凈物
只含有_____物質
物質中只含有_____分子
、
混合物
含有_____________的物質
物質中含有_____分子
、
物理變化
__________生成的變化
分子______,只是分子__________
水分子不改變,不同狀態(tài)下的水轉化只是水分子間隔的改變
化學變化
__________生成的變化
_____改變,__________,__________
燒杯 A
燒杯 B
現(xiàn)象
溶液變紅色
溶液不變色
實驗1
實驗2
實驗3
實驗圖示
實驗步驟
在盛有20ml 蒸餾水的燒杯A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攪拌均勻,觀察現(xiàn)象。
取A中少許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濃氨水,觀察現(xiàn)象。
另取一個小燒杯B,加入約5ml 濃氨水。用一個大燒杯罩住A,B兩個小燒杯,一段時間后觀察現(xiàn)象 。
實驗現(xiàn)象
無明顯現(xiàn)象
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
燒杯A中酚酞溶液變紅,
燒杯B中無變化
實驗結論或解釋
水不能使酚酞變色
氨水能使酚酞變色
濃氨水有揮發(fā)性,從燒杯B揮發(fā)出的氨氣分子不斷運動,進入燒杯A中,形成氨水,使酚酞溶液變成紅色。
分子
原子
相同點
1.質量和體積都很小;2.都在不停的運動;3.微粒間都有間隔;4.同種微粒,化學性質相同
不同點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相互關系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構成分子
本質區(qū)別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注意
分子可以構成物質,原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分子只比構成它的原子大;物質由哪種微粒構成,就由該微粒保持化學性質;
宏觀
微觀
示例
純凈物
只含有一種物質
物質中只含有一種分子
、
混合物
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
物質中含有多種分子
、
物理變化
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分子不改變,只是分子間隔在改變
水分子不改變,不同狀態(tài)下的水轉化只是水分子間隔的改變
化學變化
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分子改變,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

相關學案

人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2024)課題3 元素學案: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2024)課題3 元素學案,共27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元素,元素符號,元素周期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2024)課題1 水資源及其利用學案設計: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2024)課題1 水資源及其利用學案設計,共20頁。學案主要包含了人類擁有的水資源,保護水資源,自來水廠凈水過程,常用的凈水方法,硬水和軟水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1 分子和原子導學案:

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1 分子和原子導學案,共5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分子,原子,從分子的觀點理解有關概念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學案 更多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1 分子和原子學案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1 分子和原子學案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1 分子和原子學案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1 分子和原子學案及答案

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課題 1 燃燒和滅火學案

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課題 1 燃燒和滅火學案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1 分子和原子導學案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1 分子和原子導學案及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化學人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2024)電子課本 新教材

課題1 分子和原子

版本: 人教版(2024)

年級: 九年級上冊(2024)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