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只有一個答案正確,每小題4分,共48分。)
1. 下列比賽中可把研究對象看成質(zhì)點的是( )
A. 研究蘇炳添在百米跑比賽時的起跑技術(shù)
B. 研究乒乓球男子單打冠軍馬龍的發(fā)球動作
C. 研究女子3米板冠軍施廷懋的跳水動作
D. 研究女子50米步槍三姿比賽中杜麗射出的子彈軌跡
【答案】D
【解析】
【分析】
A.研究蘇炳添在百米跑比賽時的起跑技術(shù)時,不能把蘇炳添看做質(zhì)點,否則就沒起跑動作可言了,A錯誤;
B.研究乒乓球男子單打冠軍馬龍的發(fā)球動作時,不能把馬龍看做質(zhì)點,否則就沒發(fā)球動作可言了,B錯誤;
C.研究女子3米板冠軍施廷懋的跳水動作時,不能把施廷懋看做質(zhì)點,否則就沒跳水動作可言了,C錯誤;
D.研究女子50米步槍三姿比賽中杜麗射出的子彈軌跡時,子彈的大小可忽略不計,可看做質(zhì)點,D正確。
故選D。
2. 金秋十月,長征中學(xué)第51屆運動會如期舉行,在田徑比賽中400m賽道的起點不在同一直線上,而終點設(shè)在同一直線上。400m賽道起點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原因是( )
A. 為了讓參賽運動員所用時間相同
B. 為了讓參賽運動員通過的路程大小相同
C. 為了讓參賽運動員發(fā)生的位移大小相同
D. 其實并不公平,明顯對外跑道的運動員有利
【答案】B
【解析】
為了比賽的公平,應(yīng)使運動員跑相同的路程;因內(nèi)道的半徑小,故為了讓所有人路程相同,內(nèi)道的運動員要在后面,而外道上的運動員要在前面
故選B。
3. 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 “第3s內(nèi)”是一個時刻
B. 汽車以20km/h的速度通過一段平直公路,這個速度是汽車行駛的平均速度
C. 位移大小總是等于路程大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D.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大小的物理量,它是矢量
【答案】B
【解析】
A.“第3s內(nèi)”是一個時間間隔,選項A錯誤;
B.汽車以20km/h的速度通過段平直公路,這個速度是汽車行駛的平均速度,選項B正確;
C.位移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大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選項C錯誤;
D.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矢量,選項D錯誤。
故選B。
4. 表是濟南至煙臺的N923次列車運行時刻表的一部分,則( )
A. 表中的“3”指的是時刻
B. 表中的“12:05”指的是時間間隔
C. 從濟南到煙臺,列車通過的路程為524 km
D. 從濰坊到藍村,列車的平均速度為101
【答案】C
【解析】
A、表中的“3”指的是火車停在站內(nèi)的時間,故選項A錯誤;
B、表中的“12:05”指的是列車發(fā)車的時刻,故選項B錯誤;
C、從濟南到煙臺列車通過的路程為524Km,故選項C正確;
D、從濰坊到藍村位移為,時間為:1小時18分鐘=1.3h,列車的平均速率為,故選項D錯誤;
5. 打點計時器是中學(xué)研究物體運動時常用的實驗器材,常見的有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計時器兩種。關(guān)于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計時器的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直流電源,電火花計時器使用交流電源
B. 它們都是使用10V以下的交流電源
C. 如果紙帶上從A點到B點共有6個點,則從打A點到打B點經(jīng)歷的時間為0.12s(設(shè)打點計時器所接電源的頻率為50Hz)
D. 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工作時,紙帶運動受到的阻力較小,所以實驗誤差也較小
【答案】D
【解析】
A.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都使用交流電源,A錯誤;
B.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10V以下交流電源,電火花打點計時器使用220V交流電源,B錯誤;
C.如果紙帶上從A點到B點共有6個點,則有5個時間間隔,頻率為50Hz,則每兩個點間隔0.02s,所以從打A點到打B點經(jīng)歷的時間為0.1s,C錯誤;
D.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工作時是放電產(chǎn)生火花,在紙帶上留下點跡,不是直接打在紙帶上,所以紙帶運動受到的阻力較小,實驗誤差也較小,D正確。
故選D。
6. 下列關(guān)于加速度和速度、速度變化量的認(rèn)識正確的是( )
A. 物體做減速運動時,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量方向相反
B. 物體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也就越大
C. 物體的速度為零,加速度一定為零
D. 物體的速度在減小,但加速度可能在變大
【答案】D
【解析】
A.物體做減速運動時,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而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量方向始終相同,A錯誤;
B.物體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越大,物體速度變化大只能說速度變化量大,不能說加速度大,B錯誤;
C.物體的速度為零,加速度可能不為零,C錯誤;
D.物體速度在減小,加速度可能在變大,是加速度增加減速運動,D正確。
故選D。
7. A和B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兩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B. 第2s末兩物體速度相同
C. 運動過程中A和B的加速度相等
D. 第2s末B追上A
【答案】B
【解析】
A.v-t圖像縱坐標(biāo)表示物體的速度,如圖可知速度均為正值,表示兩物體運動方向相同,A錯誤;
B.第2s末兩物體速度均為2m/s,相同,B正確;
C.圖線斜率表示物體的加速度,A物體加速度為正,B物體加速度為負值,斜率大小相同,所以兩物體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C錯誤;
D.若A、B從同一地點出發(fā),則第2s末速度相等時相距最遠,D錯誤。
故選B。
8. 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的x-t圖像如圖所示。關(guān)于物體在前8s內(nèi)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在第6s末改變速度方向
B. 0~4s內(nèi)的速度大于6~8s內(nèi)的速度
C. 前4s內(nèi)的速度為1m/s
D. 后4s內(nèi)的路程為10m
【答案】C
【解析】
A.x-t圖像斜率表示速度,所以物體第4s末改變速度方向,A錯誤;
B.x-t圖像斜率表示速度,0~4s內(nèi)圖線的斜率小于6~8s內(nèi)圖線的斜率,所以0~4s內(nèi)的速度小于6~8s內(nèi)的速度,B錯誤;
C.x-t圖像斜率表示速度,可以算出速度為
C正確;
D.后4s物體從4m處運動到-4m處,路程為8m,D錯誤。
故選C。
9. 如圖所示,將彈性小球以的速度從距地面處的點豎直向下拋出,小球落地后豎直向上反彈,經(jīng)過距地面高的點時,向上的速度為,從到過程,小球共用時,則此過程中( )
A. 小球的位移大小為,方向豎直向上
B. 小球速度變化量的大小為,方向豎直向下
C. 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為,方向豎直向下
D. 小球平均加速度的大小約為,方向豎直向上
【答案】D
【解析】
A.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從題中可以看出,小球從A到B位移為0.5m,方向指向末位置,即方向豎直向下,A錯誤;
B.速度變化量等于末速度減初速度,規(guī)定向下為正,則
Δv=?7m/s?10m/s=?17m/s
負號表示與規(guī)定方向相反,即速度變化量的方向豎直向上,B錯誤;
C.平均速度等于位移與時間的比值,小球的位移為0.5m,方向豎直向下,所以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
方向豎直向下,C錯誤;
D.規(guī)定向下的方向為正方向,由加速度公式可知
小球平均加速度的大小約?56.7m/s2,負號表示方向豎直向上,D正確。
故選D。
10. 某人在醫(yī)院做了一次心電圖,結(jié)果如圖所示。如果心電圖儀卷動紙帶的速度為,圖中方格紙每小格長1 mm,則此人的心率為( )
A. 80次/ minB. 70次/ minC. 60次/ minD. 50次/ min
【答案】C
【解析】
兩次峰值之間距離L=25mm,心率
次/ min
11. 一質(zhì)點以初速度沿x軸正方向運動,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軸正方向,當(dāng)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漸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漸減小到零的過程中,該質(zhì)點( )
A. 速度先增大后減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為止
B. 速度一直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為止
C. 位移先增大,后減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為止
D. 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為止
【答案】B
【解析】
AB.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漸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漸減小到零的過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一直在增大,加速度減小到零時速度最大,故A錯誤,B正確;
CD.由于質(zhì)點做方向不變的直線運動,所以位移一直在增大,加速度減小到零之后質(zhì)點做勻速直線運動,位移仍然增大,故CD錯誤。
故選B。
12. 做加速度恒定的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某時刻的速度大小為4m/s,2s后速度大小為6m/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做加速運動B. 速度的變化一定為2m/s2
C. 加速度可能大于2m/s2D. 加速度可能大于5m/s2
【答案】C
【解析】
A.因為速度方向未知,物體速度可能有4m/s增加到6m/s,或從-4m/s增加到-6m/s,也可能從-4m/s先減速到0,再增加大6m/s,或從4m/s先減速到0,再增加大-6m/s,所以不能確定運動狀態(tài),A錯誤;
B.速度變化可能為
B錯誤;
CD.加速度可能為
C正確,D錯誤。
故選C
二、實驗題(每空3分,共計15分)
13. 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獲得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選A點作計時起點(t=0),然后每隔相同的時間間隔T選取一個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如圖乙所示。
測得x1=1.50cm,x2=3.51cm,x3=5.49cm,x4=7.51cm,x5=9.48cm,x6=11.50cm。計算得到在打B、C、D、E、F點時小車的速度,分別記作vB、vC、vD、vE、vF。以速度V為縱軸、時間t為橫軸建立直角坐標(biāo)系,在坐標(biāo)紙上描點,如圖丙所示。
結(jié)合上述實驗信息,請你完成下列任務(wù):
(1)為了完成實驗,除了圖甲中的實驗器材,還需要使用下列儀器和器材中的_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
A. 電壓合適的50Hz交變電源
B. 電壓可調(diào)的直流電源
C. 刻度尺
D. 秒表
(2)某同學(xué)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操作:
A.換上紙帶重復(fù)做三次,選擇一條較為理想的紙帶;
B.將電磁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鋁板上沒有滑輪的一端,接上電源;
C.把小車停在靠近電磁打點計時器的地方,先放開小車,再啟動電磁打點計時器;
D.?dāng)嚅_電源,取下紙帶;
E.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前端,繩跨過滑輪掛上槽碼,把紙帶固定在小車后端并讓紙帶穿過電磁打點計時器。
以上步驟有錯誤的是______(填步驟前的字母),應(yīng)更正為______;步驟合理的順序是______(填步驟前的字母)。
(3)根據(jù)紙帶上的數(shù)據(jù),計算打C點時小車的速度,填入表中相應(yīng)位置。
(4)將打C點時小車的速度標(biāo)示在圖丙坐標(biāo)圖中,并作出小車的圖像。
(5)根據(jù)v-t圖像求得加速度為_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答案】(1)AC(2) ①. C ②. 先啟動電磁打點計時器,再放開小車 ③. BECDA
(3)0.45(4)
(5)2.0m/s2
【解析】
【小問1】
AB.打點計時器使用交流電源,A正確,B錯誤;
C.需要用刻度尺測量距離,C正確;
D.用打點計時器可以測量時間,不需要秒表,D錯誤。
故選AC。
【小問2】
[1][2]C選項錯誤,應(yīng)該先啟動電磁打點計時器,再放開小車
[3] 正確的步驟為BECDA
【小問3】
C點的瞬時速度為
【小問4】
將C點速度標(biāo)在圖中,將各個點連成一條傾斜的直線,如圖
【小問5】
加速度為圖線的斜率,即
三、計算題(本大題共4小題,14題8分,15題8分、16題10分,17題11分,共37分。解答應(yīng)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4. 如圖所示,為了測定氣墊導(dǎo)軌上滑塊的加速度,滑塊上安裝了寬度為3.0cm的遮光板?;瑝K向右勻加速直線運動依次通過兩個光電門A和B。光電門上的黑點處有極細的激光束,當(dāng)遮光板擋住光束時開始計時,不遮擋光束時停止計時?,F(xiàn)記錄了遮光板通過第一個光電門所用的時間為Δt1=0.30 s,通過第二個光電門所用的時間為Δt2=0.10s,光電門從第一次計時結(jié)束到第二次計時開始經(jīng)歷的時間為Δt=0.30s。求:
(1)滑塊通過第一個光電門的速度是多少?
(2)滑塊通過第二個光電門速度是多少?
(3)滑塊的加速度是多少?
【答案】(1)0.10 m/s;(2)0.30 m/s;(3) 0.40m/s2
【解析】
【分析】
(1)根據(jù)題意,遮光板通過單個光電門的短暫時間里視滑塊為勻速運動,據(jù)
得,遮光板通過第一個光電門的速度
(2)遮光板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速度
(3)滑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兩個光電門的平均速度等于各自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則從第一個光電門到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間隔為
滑塊的加速度
15. 已知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的v-t圖如圖所示,求:
(1)從開始計時到3s末物體的加速度?
(2)從3s末到6s末物體的位移大???
(3)從6s末到7s末物體的加速度?
【答案】(1)1.33m/s2,方向沿正方向;(2)12m;(3)-2m/s2,方向沿負方向;
【解析】
【分析】
(1)從開始計時到3s末物體的加速度
方向沿正方向;
(2)從3s末到6s末物體的位移大小
(3)從6s末到7s末物體的加速度
方向沿負方向。
16. 為確保安全,在鐵路與公路交叉的道口處需裝有自動信號燈。當(dāng)列車還有一段距離才能到達公路道口時,道口應(yīng)亮起紅燈,警告未越過停車線的汽車迅速制動,已越過停車線的汽車趕快通過。如果列車速度為v1=180km/h,汽車通過道口的速度v2=36km/h,停車線至道口攔木的距離x0=5m,道口寬度x=26m,汽車長l=15m(如圖所示),并把火車和汽車的運動都看成勻速直線運動。問:列車離道口的距離l'為多少時亮紅燈,才能確保已越過停車線的汽車安全駛過道口?
【答案】230m
【解析】
為確保行車安全,要求列車駛過距離l'的時間內(nèi),已越過停車線的汽車的車尾必須能通過道口。
汽車從越過停車線至車尾通過道口,汽車的位移為
x'=l+x0+x=(15+5+26)m=46m
汽車速度
v2=36km/h=10m/s
通過這段位移需要的時間
t=s=4.6s
高速列車的速度
v1=180km/h=50m/s
所以汽車離道口的距離為
l'=v1t=50×4.6m=230m
17. 有些國家的交通管理部門為了交通安全,特別制定了死亡加速度為500g,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車加速度超過此值,將有生命危險。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況下車輛是達不到的,但如果發(fā)生交通事故,將會達到這一數(shù)值。試問:
(1)一輛以72 km/h的速度行駛的貨車與一輛以54 km/h的速度行駛的摩托車相向而行發(fā)生碰撞,摩托車駕駛員被以與貨車相同的速度撞飛,碰撞時間為2.1×10-3 s,通過計算說明摩托車駕駛員是否有生命危險。(提示:摩托車與貨車相撞瞬間,貨車速度幾乎不變,摩托車反向,速度大小與貨車相等)
(2)為了防止碰撞,兩車的駕駛員同時緊急剎車,貨車、摩托車從急剎車到停止所需時間分別為4 s、3 s,貨車的加速度與摩托車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多少?
【答案】(1)摩托車駕駛員有生命危險;(2)1∶1
【解析】
(1)兩車碰撞過程中,取摩托車的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摩托車的速度變化量為
兩車相碰撞時摩托車的加速度為
因此摩托車駕駛員有生命危險。
(2)設(shè)貨車、摩托車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1、a2,根據(jù)加速度定義得
車站
到達時間
開車時間
停留時間/min
里程/km
濟南
始發(fā)站
08:12
0
淄博
09:15
09:18
3
110
濰坊
10:44
10:47
3
210
藍村
12:05
12:08
3
341
煙臺
14:35
終點站
524
位置編號
A
B
C
D
E
F
G
時間t/s
0
0.1
0.2
0.3
04
0.5
0.6
瞬時速度v(m/s)
0.25
______
0.65
0.85
1.05
這是一份江蘇省常州市龍城高級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10月月考物理試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江蘇省常州市金壇第一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9月月考試題(有答案),共8頁。
這是一份江蘇省常州市金壇第一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二上學(xué)期9月月考物理試題,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實驗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