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樣調查的概念
抽樣調查:就是從調查對象的總體中抽取一部分單位作為樣本,并以對樣本進行調查的結果來推斷總體的方法。
總體:是指所要調查研究對象的全部單位。如,要研究北京市居民戶的生活 質量,那么北京市所有的居民就是此次調查的總體。
抽樣:從總體中選取一部分的方法代表的過程就是抽樣;
抽樣框:編制抽樣單位的目錄,成為抽樣框。抽樣框的范圍與被調查總體的范圍一致。抽樣框可分為
1、名單抽樣框
2、區(qū)域抽樣框
3、時間標抽樣框
樣本:是指從總體中抽取出來進行調查的一部分單位??傮w是所要研究的對象,樣本是所要觀察的對象。樣本的大小,即樣本單位數(shù),稱為樣本容量,用n表示。
抽樣調查的主要特點:
(1)它的調查對象只是作為樣本的一部分單位,而不是全部單位,也不是個別或少數(shù)單位;
(2)調查樣本一般按照隨機原則抽取,而不由調查者主觀確定;
(3)調查目的不是說明樣本本身,而是從數(shù)量上推斷總體、說明總體;
(4)隨機抽樣的誤差是可以計算的,誤差范圍是可以控制的。
抽樣的一般程序
(1)設計抽樣方案
(2)界定調查總體
(3)選擇抽樣方法
(4)編制抽樣框
(5)抽取調查樣本
(6)評估樣本質量
二、非隨機抽樣的具體方法
非隨機抽樣概念:非隨機抽樣又稱非概率抽樣,就是調查者根據(jù)自己的方便或主觀判斷抽取樣本的方法。常見的方法有:
1)任意抽樣,也稱方便抽樣、便利抽樣、偶遇抽樣 。從便利的目的出發(fā),依靠現(xiàn)成的研究對象獲取樣本就是按調查者的方便任意抽樣。如在街頭、路口、商場等,隨便選擇某些行人、顧客等作為抽樣對象進行訪問調查。
2)判斷抽樣,又稱立意抽樣,就是依據(jù)調查者的主觀判斷來選擇樣本 。樣本個體的選擇不是根據(jù)某一概率,而是依據(jù)研究者或調查人員的判斷
3)配額抽樣,也稱定額抽樣,就是根據(jù)統(tǒng)計報表等已知情況,按照一定標準和比例分配樣本數(shù)額,然后由調查者在各個組成部分內根據(jù)配額的多少采用偶遇抽樣或判斷抽樣方法抽取樣本。
4)滾雪球抽樣,它是指由于對調查總體情況不甚了解,根本無法采取上述各種抽樣方法抽取樣本,因而只能先找少量的、甚至個別的調查對象進行訪問,然后通過他們再尋找新的調查對象,這樣就像滾雪球一樣尋找越來越多的調查對象,直至達到調查目的為止
非隨機抽樣調查的優(yōu)、缺點:
缺點:代表性、客觀性較差,樣本調查資料不能從數(shù)量上推斷總體。
優(yōu)點:簡便、易行,可以獲得對于調查對象的大致了解。故在那些不可能或不需要從數(shù)量上推斷總體的調查課題中經常被采用。
隨機抽樣的具體方法
隨機抽樣的概念:所謂隨機抽樣又叫概率抽樣,是指以概率原理為基礎,按隨機原則抽取樣本的抽樣方法。
隨機抽樣的具體方法,主要有下列幾種:
(一)簡單隨機抽樣:有直接抽樣、抽簽法或抓鬮法、隨機數(shù)表法。
(二)等距隨機抽樣
(三)類型隨機抽樣
(四)整群隨機抽樣
多段隨機抽樣
(一)簡單隨機抽樣 :又稱純隨機抽樣,即對總體單位不進行任何組合,僅按隨機原則直接抽取樣本。
1.直接抽樣法
2.抽簽法或抓鬮法
3.隨機數(shù)字表法
簡單隨機抽樣的優(yōu)、缺點:
優(yōu)點:在抽樣中完全排除了主觀因素的干擾,最符合隨機原則,眾多抽樣方法中最簡單,操作方法最容易理解
缺點:(1)簡單隨機抽樣需要把總體中每一個體編上號碼,如果總體很大,這種編號幾乎是不可能的,故它只適用于單位數(shù)量不多的調查對象。(2)這種抽樣方法常常忽略總體已有的信息,降低了樣本的代表性 。如,對某一地區(qū)的學生進行抽樣,測試該地區(qū)學生的智力水平,重點學校與一般學校的學生是有差異的,如果不考慮這個因素,則所抽取的樣本很可能重點學校的學生多些,或根本沒有重點學校的學生。這樣樣本的代表性是不理想的,若充分考慮并利用重點與一般存在差異這一已有信息,可以設計出更好的抽樣方法(見后面的分層隨機抽樣) (3)抽取的樣本可能比較分散或過分集中,這將給實際調查工作帶來許多困難。
(二)等距隨機抽樣 :也叫機械隨機抽樣或系統(tǒng)隨機抽樣。(隨機+等距)它是先將總體各單位按一定標志順序排列,編上號,然后用總體單位數(shù)除以樣本單位數(shù),求得抽樣間隔,并在第一個抽樣間隔內隨機抽取一個單位作為第一個樣本單位,最后按抽樣間隔做等距抽樣,直到抽取最后一個樣本單位為止。
優(yōu)點:樣本在總體中的分布比較均勻,具有較高的代表性,抽樣誤差小于簡單隨機抽樣,而且比較簡單易行,只要確定了第一個樣本單位,整個樣本也就確定了。更適合大樣本的使用;樣本分布比較分散
缺點:調查總體的單位不能太多,而且要有完整的登記注冊,否則難以進行。
但是,如果總體具有某一種周期性變化,則等距抽樣的代表性遠不如簡單隨機抽樣。另外,等距抽樣同簡單抽樣一樣也容易忽略已有信息
(三)類型隨機抽樣 :
又稱分層隨機抽樣。具體做法是按照總體已有的基本特征,將總體分成幾個不同的部分(每一部分叫一層),然后,根據(jù)各類型(或層次)所包含的抽樣單位數(shù)與總體單位數(shù)的比例,確定從各類型中抽取樣本單位的數(shù)量;最后,再分別在每一部分中隨機抽樣
例:要了解某市800個私營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情況,決定分類抽取100個作為樣本進行調查。首先分類,第一產業(yè)80個,占10%;第二產業(yè)320個,占40%;第三產業(yè)400個,占50%。
需要分層的情況
?總體的不同部分(層)之間有明顯差異時
?調查結果中要求有各個子總體的各自結果時
?總體中大部分的差異不大,但極個別的局部與其它部分差異很大時,將這個別的局部單獨作為一個層
類型隨機抽樣的評價:
優(yōu)點:比簡單隨機抽樣更精確
適用于總體單位數(shù)量較多,單位之間差異較大的調查對象
便于管理與實施控制
缺點:必須對總體各單位的情況有較多的了解,否則無法科學分類,抽樣難度加大
分層的收益與組內相關成正比,選擇正確的分層標準很重要
(四)整群隨機抽樣
又叫聚類隨機抽樣或集體隨機抽樣,先將總體各單位按一定標準分成許多群體,并將每一個群體看作一個抽樣單位;然后,按照隨機原則從這些群體中抽出若干群體作為樣本;最后對樣本群體中的每個單位逐個進行調查。
例:某中學有1200個學生,分為6個年級24個班。采取整群隨機抽樣方法調查該校學生健康狀況。隨機抽六個班調查。
優(yōu)點:樣本單位比較集中,調查動作比較方便,可以節(jié)省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
缺點:樣本分布不均勻、代表性差,與上述幾種抽樣方法相比較,在樣本數(shù)量相同的情況下抽樣誤差較大。
(五)多段隨機抽樣
又稱多級隨機抽樣或分段隨機抽樣,就是把從總體中抽取樣本的過程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階段進行的抽樣方法。
方法
第一步:先將總體各單位按一定標志分成若干群體,作為抽樣的第1級單位。然后將第1級單位又分成若干小群體,作為抽樣的第2級單位。以此類推,還可以分為第3級、第4級單位。
第二步:依隨機原則,先在第1級單位中抽出若干群體作為第1級樣本,然后再在第1級樣本中抽出第2級樣本,以此類推,還可以抽出第3級樣本、第4級樣本。
第三步:對最后抽出的樣本單位逐個進行調查。
例:假定某縣有20個鄉(xiāng)鎮(zhèn),平均每個鄉(xiāng)鎮(zhèn)有10個行政村,每個行政村有10個自然村,每個自然村有50戶.這樣全縣共有200個行政村、 2000個自然村、 10萬戶.現(xiàn)在決定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對該縣計劃生育狀況按戶做5%的抽樣調查,共抽取樣本500戶.
首先,確定抽樣單位,根據(jù)該縣社會組織的4個層次,即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自然村、和戶,應采取4段隨機抽樣方法抽取樣本,并確定鄉(xiāng)鎮(zhèn)為第一級單位,行政村為第二級單位,自然村為第三級單位,戶為第四級單位.然后采取不同的抽樣方法,分四階段逐步抽取樣本.
一段抽樣,從縣抽鄉(xiāng)鎮(zhèn).20個鄉(xiāng)鎮(zhèn)經濟發(fā)展較好的4個,一般的12個,較差的4個.
確定樣本數(shù)量.一級單位抽25%的單位即5個鄉(xiāng)鎮(zhèn).
較好1個
一般的3個
較差的1個.
二段抽樣,從鄉(xiāng)鎮(zhèn)抽行政村.采用等距.
5個鄉(xiāng)鎮(zhèn)50個行政村,抽20%,即10個行政村
三段抽樣,從行政村到自然村.整群隨機
10個行政村所屬的100個自然村,兩個臨近50個群體,抽10個群體
四段抽樣,從自然村到戶.簡單隨機抽煙,編制10個群體,20個自然村,1000戶的名單,編號,每個群體抽50戶,10個群體,抽出500戶.
優(yōu)點:
?有利于把各種抽樣方法的優(yōu)點綜合起來,從而達到以最小的人財物消耗和最短的時間獲得最佳調查效果的目的。
?特別適合于調查總體范圍大、單位多、情況復雜的調查對象。
?樣本個體相對集中,易于實施操作
缺點:
樣本量相同的情況下,抽樣誤差較大
這是一份初中數(shù)學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上冊6.2 普查和抽樣調查導學案,共4頁。
這是一份初中數(shù)學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上冊6.2 普查和抽樣調查學案及答案,共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全面調查,數(shù)據(jù)的收集,統(tǒng)計圖,制作扇形統(tǒng)計圖的方法和步驟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上冊6.2 普查和抽樣調查導學案及答案,共1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