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從字順”是寫作的基本要求,意思包含兩個方面:1.用詞恰當、妥帖,作者心里想的是這樣一個東西,所感的是這樣一種情境,而所用的詞語恰好能表達這樣一個東西、這樣一種情境,讀者讀后的感受與作者期望表達的意念完全一致;2.句與句之間順從暢達,文氣貫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地表達出來,沒有任何含混、錯亂和別扭之處。
怎樣才能做到“文從字順”?
“文從字順”是寫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著寫作者駕馭書面語言(即文字)的能力。要想做到文從字順,對初學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語感。語感,即人們對語言的一種敏銳的感覺。它是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經(jīng)聽和讀的反復熏染而逐漸形成的。語感包含的內(nèi)容有:通順、連貫,有分寸(準確),有韻律。
1.文字通順:人們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可以判斷出話怎樣說才算通順,怎樣說就別扭。這種通順感主要表現(xiàn)在對詞語的搭配和詞語的排序正誤的判斷上。漢語用詞有一定的搭配習慣,比如,我們可以說“深情厚誼”,也可以說“深厚情誼”;可以說“濃情蜜意”,卻不可以說“濃蜜情意”。詞語的排序也是如此,先說什么,后說什么,有約定俗成的規(guī)律,我們在寫作中遵循這些規(guī)律,話就會寫得通暢。
2.意思連貫:在向別人陳述一個問題時,注意話與話之間該怎樣銜接別人聽了才會明白,這就是語言的連貫感。例如,上下兩句話的安排要合乎事物發(fā)展變化的過程或人們觀察認識問題的順序;一段話要圍繞一個話題說,說完一個意思再說另一個意思,而不能東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語;講完一個意思再講另一個意思時,銜接處要有過渡詞語。寫作時注意這個問題,也有利于把文章寫得通暢。
3.注意分寸:人們掌握了大量語匯,這些語匯在描繪事物時在范圍、數(shù)量、程度、褒貶上都存在一些細微的差別,若能敏銳地感覺到這些差別,在遣詞造句時表現(xiàn)出精確的分寸感來,將有利于把自己的認識表達得精妙確切。
4.掌握韻律:漢語有音調(diào)上的變化,在人的視覺或聽覺中形成自然的節(jié)律,產(chǎn)生韻律感。例如人們會說“又唱歌又跳舞”或“又唱又跳”,而不會說“又唱歌又跳”或“又唱又跳舞”。這種形式上的勻稱感和語調(diào)上的協(xié)調(diào)感運用在寫作中,也有助于將文章寫得文從字順??偟膩碚f,文從字順可以概括為文章要做到思路清晰,文意連貫,表意明確,語句通順,用詞妥帖。
要做到文從字順,作文完篇后,必須注意檢查:1.自己出聲地讀,看有沒有拗口的地方;2.請別人來讀,自己聽,看是不是句句聽得清;3.對覺得別扭處認真檢查一下,檢查語匯的搭配、詞性,語法的結(jié)構(gòu)、語序等。除了在語言運用上下功夫外,還要注意書寫、行款、標點等。
一、選擇你喜歡的景或物,寫一個片段。想好再下筆,注意語句的連貫、順暢。不少于200字。寫作指導1.審題選材??梢詫懢埃缢募揪吧?、校園景色、田野景色、名勝景色等;可以寫物,如你的寵物、種植的花草、你的收藏等。2.抓住特點。寫景狀物貴在寫出景或物的特點,所謂的特點,就是所寫景或物與其他景或物相區(qū)別的“標志”。如《紫藤蘿瀑布》抓住紫藤蘿旺盛的生命力,采用貼切而又形象的擬人、通感、比喻等修辭手法,把紫藤蘿花描繪得形神俱備,活力四射。3.恰當?shù)厥闱?、議論。在具體的描述中,還應(yīng)恰當?shù)剡\用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①時間順序,條理清晰,文從字順。②描寫櫻花,由近及遠,順序井然。
陽春三月,正是花開遍野的季節(jié)。櫻花自然不甘落后,最初是幾個與眾不同的芽兒先怯怯地探出頭;之后又有幾個冒出來。過幾天再來看,紫褐色的枝丫上,原先那些怯怯的芽兒一下子變成了小巧玲瓏的花苞,有了淡紅的顏色,綴滿了整個枝頭。再然后,花苞綻成一個個緋色的燈籠,含苞吐萼。等到三月末,①滿樹的花苞不知在哪一夜統(tǒng)統(tǒng)炸開,層層疊疊又粉嫩嫩的花瓣可與國色天香的牡丹媲美,黃燦燦的蕊與粉艷艷的瓣相映成趣。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嫣紅如云似霞,吐露著春的氣息。②
[名師總評] 這是一個描繪櫻花綻放過程的片段。作者描寫了櫻花從花芽到花苞再到完全綻放的過程,在描寫時注意抓住不同階段花的特征,選用了恰當?shù)臅r間詞語,明確了寫作的順序。描寫連貫,思路清晰,語言生動,文從字順。
二、在第一題的基礎(chǔ)上,自主立意,自擬題目,將寫景或狀物的片段擴展為一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不少于500字。寫作指導1.寫景離不開抒情,應(yīng)該借景抒情,做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就是在具體的景物描寫的基礎(chǔ)上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如《紫藤蘿瀑布》一文,作者通過對生機勃勃的紫藤蘿花的描寫,贊美生命的頑強與美好,表達自己對生命的熱愛與贊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充分表現(xiàn)在“融”字上。由景生情,融情入景,都應(yīng)該是自然和諧的,不能有絲毫的牽強附會,或是虛情假意。只有寫出真情實感,才能打動讀者,從而引起人們的共鳴。
2.托物言志,即將個人之“志”依托在某個具體之“物”上,于是這個“物”便具有了某種象征意義,成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作者的個人之志借助于這個具體之物,表現(xiàn)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一棵小桃樹》一文,作者通過描寫風雨中的小桃樹暗示自己人生經(jīng)歷的磨難,寫樹即寫人,通過對小桃樹的頑強生命力的贊美,反映了自己對理想和對幸福生活的執(zhí)著追求。
櫻花贊在百花齊放的季節(jié)里,可曾有人從姹紫嫣紅的繽紛中,注意到櫻花如夢如幻的淺紅,并為之再三回眸?①
①以問句的形式引出話題,吸引讀者的注意。
陽春三月,正是花開遍野的季節(jié)。櫻花自然不甘落后,最初是幾個與眾不同的芽兒先怯怯地探出頭;之后又有幾個冒出來。過幾天再來看,紫褐色的枝丫上,原先那些怯怯的芽兒一下子變成了小巧玲瓏的花苞,有了淡紅的顏色,綴滿了整個枝頭。再然后,花苞綻成一個個緋色的燈籠,含苞吐萼。等到三月末,滿樹的花苞不知在哪一夜統(tǒng)統(tǒng)炸開,層層疊疊又粉嫩嫩的花瓣可與國色天香的牡丹媲美,黃燦燦的蕊與粉艷艷的瓣相映成趣。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嫣紅如云似霞,吐露著春的氣息。②
②以時間為序,展示櫻花綻放的過程,由近及遠地描寫櫻花的美麗,文從字順。
這是櫻花一生中最美的時刻,卻也是櫻花生命的盡頭。③俗語說,櫻花七日。櫻花雖美,可從花開到花落通常只有短短七天。七天后,它們像是約好了似的,沒有一絲留戀,滿樹繁花洋洋灑灑、轟轟烈烈地離開枝頭,獻上最后的絕美,而昨日的瑰麗繁華仿佛是轉(zhuǎn)瞬即逝的夢幻。
③承上啟下,引出櫻花的品質(zhì)。
這不正是櫻花令人肅然起敬的美嗎?④即使只有短短七天的光陰,櫻花樹也為之努力奮斗著。這七天之外,它沒有濃綠的樹冠可以與其他樹木相比,也沒有甘甜的果實能奉獻,在不開花的季節(jié)里,沒有人會注意這種平凡的樹。但它沒有放棄,也不在意花期的長短,它每分每秒都在努力著,努力汲取養(yǎng)分,只為在日后能證明自己的價值。終于盼到花開的那七日,它轟轟烈烈地盛放著,用一年的努力換來滿樹繁花,展示著生命的美麗。七天后,它知道,花雖凋謝,但希望還在,明年依舊會花開滿樹。
④感悟櫻花的精神?!懊C然起敬”點明了對櫻花的情感,總領(lǐng)議論、抒情部分。
白居易寫道:“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行便當游?!睓鸦ǖ膵趁膵善G自古以來便令人著迷,而它的精神更令人贊嘆不已,它的努力、堅持,還有那從容態(tài)度都值得我們學習。⑤
⑤點明主旨,深化主題。
[名師總評] 這是一篇成功的擴寫文章。片段只是描寫了櫻花的綻放過程,作者在此基礎(chǔ)上,采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巧妙地抓住櫻花絢爛而花期短暫這一特征,嵌入對生活的思考,表達對櫻花努力、堅持的品格和從容態(tài)度的贊嘆。這篇文章由景及情,先敘后議,文從字順,語言生動。
三、古往今來,月亮一直是人們吟詠的對象,寄托了人們無盡的情思。月亮曾引起你怎樣的遐想?請以“月亮”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寫作指導這是一篇命題作文,題目是“月亮”,可以寫與月亮有關(guān)的故事,可以寫望月的感受,也可以寫有關(guān)月亮的知識等等。1.精細審題。這里的“月亮”既可以是實的,指天上那顆神秘的星球,那是人類神往的地方;也可以是虛的,“月亮”可表團圓,可抒思念,可嘆離愁,可托情思。可以從古代和現(xiàn)代描寫“月”的詩詞名句入手,寫文化內(nèi)涵濃厚的感悟性文章;可以寫與月亮有關(guān)的故事,以月亮寄相思;可以用“月亮”喻人,寫人之品格、精神。
2.精巧構(gòu)思。中心猶如文章的靈魂,必須正確、集中、深刻。本篇習作在立意上應(yīng)盡量脫俗,我們也可以放飛想象,可以描寫抒情,寫中秋望月,游子思鄉(xiāng),佳節(jié)懷人;我們也可以回憶記敘,寫美麗的童年、月下的活動場景以及今天的各奔東西;我們還可以暢游科學之海,說明知識,可以寫“嫦娥在廣寒宮里”,可以寫“月球的新朋友——中國‘嫦娥’”,可以寫“月球上迎來的新客人——宇航員”等。
月 亮中秋節(jié),我約了幾個同學到我家陽臺上賞月。爸爸還為我們準備了月餅、石榴、梨子等食品,為我們賞月做好了準備。傍晚,我邀請的小伙伴陸續(xù)來到我家。大家圍著圓桌坐著,吃著食品,談笑風生。①
①“盼”月——談笑風生,交代了賞月的時間、地點、人物等。
漸漸地夜幕降臨了,這時鐘圓月大叫起來,快看!我們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見月亮像一個害羞的姑娘,羞答答地從一層烏云背后伸出半個腦袋,偷偷地向下俯視,發(fā)現(xiàn)沒有什么動靜,一扭身,就出現(xiàn)在天空中。天空中就像掛著一盞明亮的燈,周圍的景色都被鍍上了一層銀白色。我和伙伴們望著這盞掛在夜空中的明月,暢想著,議論著。過了一會兒,月亮姑娘便在一層白的簇擁下隱沒了。多掃興啊!我們只得耐心地等待著“月亮姑娘”再一次出來。
過了一會兒,月亮出現(xiàn)了,這會兒我們發(fā)現(xiàn)月亮更加晶瑩剔透,它是那樣純潔,那樣明亮,真是美極了。我們凝視明月,隱約發(fā)現(xiàn)月亮里還有無數(shù)灰白的山。我的伙伴周端,情不自禁地講起《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她講得有聲有色,把我們的注意力都吸引過去了。又過了一會兒,天邊飄起一片白云,掩住了月兒的秀麗面容,月兒立即把清輝從白云邊上放射出來,在白云四周形成一個燦爛的光環(huán),光環(huán)托著白云從月亮下面輕輕地流過,月光把半邊天都照亮了,只有在遠遠的天邊,看得見一兩顆星星。②
②“賞”月——情不自禁,依次寫了“夜幕降臨”“過了一會兒”“又過了一會兒”等不同時段的月色,順序井然,文氣貫通。
舉目遠眺皎潔的月光,把湖邊的柳樹照得雪亮,像鋪了一層白霜。月亮的影子像映在湖面上,湖面形成一層亮晶晶的波,閃閃爍爍,好像游龍身上的銀鱗。被大家稱為小文豪的方亮,望著這美麗的景色,詩興大發(fā),雙手后背,踱著小方步,情不自禁地誦起古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③過了一會兒,月光又消失了,夜已經(jīng)很深,可大家仍在一起談?wù)撝?。談到長大后的理想,我們都希望自己當宇航員,坐著宇宙飛船在太空遨游,登上月球開發(fā)寶藏,來為人民服務(wù)。④
③“想”月——詩興大發(fā),情隨景生。④“議”月——遨游太空,意境深遠。
[名師總評] 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美文。作者緊緊抓住“中秋”這一特殊的時令,寫了月之“圓”、月之“羞”、月之“白”、月之“晶”、月之“亮”,共同突出了家鄉(xiāng)中秋月亮的顯著特征,語言優(yōu)美,語句通順。篇末由月亮引發(fā)的想象自然、大膽、豐富,很能撼動讀者;巧借月亮寄托美好理想,更顯寫作之高超,有“情”有“志”,主題鮮明、突出、積極向上,引人思考,令人贊嘆。
1.同桌互評。2.美文展示。3.教師點評。4.修改升格。
1.同桌相互寫出評語。2.各小組推薦出美文后打印張貼在班級“作文園地”,與班級同學分享。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寫作 文從字順精品ppt課件,共5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這段文字有什么問題,什么叫文從字順,故事鏈接,景或物,真題解說,滿分作文,它努力的樣子閃閃發(fā)光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七年級下冊寫作 文從字順完美版課件ppt,共5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這段文字有什么問題,什么叫文從字順,故事鏈接,景或物,真題解說,滿分作文,它努力的樣子閃閃發(fā)光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寫作 文從字順課文內(nèi)容課件ppt,共12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