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運用結(jié)構(gòu)與功能觀,概述疫苗的作用及疫苗發(fā)揮作用的機理。2.能夠向家人及他人宣傳預防流感等傳染病的知識,結(jié)合自身情況選擇接種流感疫苗及其他疫苗。3.理解器官移植面臨的問題,并認識到僅靠目前的醫(yī)療技術(shù)和科技發(fā)展水平,并不能解決供體器官的短缺問題,認同器官捐獻。
一、疫苗1.概念通常是用 滅活的或減毒 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2.作用原理接種疫苗后,人體內(nèi)可產(chǎn)生相應的 抗體 ,從而對特定傳染病具有抵抗力。3.特點特異性和 記憶 性。
4.應用機理人們根據(jù) 免疫反應 的規(guī)律來設計的,促進對機體有利的免疫反應,從而維護人體健康。
5.實例(1)目前,預防傳染病的疫苗有天花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質(zhì)炎疫苗和麻疹疫苗等。(2)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可以預防由HPV引起的幾種子宮頸癌,是世界上第一個預防癌癥的疫苗。(3)2018年5月,我國首個DNA疫苗獲得新獸藥證書,用于預防某個亞型的禽流感。
微思考1 人體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時間內(nèi),當H1N1侵染機體時,機體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機體產(chǎn)生了抗體和記憶B細胞。記憶B細胞受到H1N1刺激后,會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漿細胞,進而產(chǎn)生相應的抗體,從而使人體對H1N1具有抵抗力。
微判斷11.疫苗必須包含一個完整的病原體。( )2.疫苗只能用于一種傳染病的預防。( )3.患免疫缺陷病的兒童,依然可以通過接種疫苗預防相關(guān)疾病。( )
微訓練1 下列有關(guān)疫苗的敘述,錯誤的是( )A.疫苗可有效預防自身免疫病B.可用滅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疫苗C.有些疫苗可通過口服方式給藥D.疫苗可誘導機體產(chǎn)生特定的抗體答案:A
解析:疫苗對自身免疫病無效,A項錯誤。疫苗通常用滅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B項正確。有些疫苗可通過口服方式給藥,如脊髓灰質(zhì)炎疫苗,C項正確。疫苗屬于抗原,能誘導機體產(chǎn)生特定的抗體,D項正確。
二、器官移植1.概念醫(yī)學上用正常的器官置換 喪失功能的器官 ,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術(shù)。2.器官移植面臨的問題: 供體器官短缺 和免疫排斥的問題。3.器官移植容易失敗的原因進行器官移植手術(shù)后,免疫系統(tǒng)會把來自其他人的器官當作“非己”成分 進行攻擊。
4.器官移植的條件只要供者與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 ,就可以進行器官移植。5.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大大提高了 器官移植 的成活率。
微思考2 白細胞為什么能夠識別并攻擊移植的外來器官?提示:白細胞能夠識別移植器官的組織相容性抗原。微判斷21.只有供者與受者的主要HLA完全相同,才可以進行器官移植。( )2.器官移植存在的普遍問題包括免疫排斥和供體器官短缺等。( )3.在進行器官移植時,使用免疫抑制劑可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
微訓練2 醫(yī)生給一個腎衰竭病人移植了一個健康的腎。盡管手術(shù)做得很成功,但幾周后,這個移植的腎仍然壞死了。這里所提到的移植的腎屬于( )A.病原體 B.吞噬體C.抗體D.抗原答案:D
一 免疫預防與免疫治療問題探究《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疫苗和公眾健康直接相關(guān),涉及公共安全和國家安全,和一般藥品相比具有特殊性。下表是某公司生產(chǎn)的人用狂犬病疫苗(Ver細胞)說明書(部分)。
請回答下列問題。(1)為什么注意事項中特別強調(diào)“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本疫苗絕不能使用同一支注射器,也絕不能在同一部位注射”?提示: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屬于抗體,該公司生產(chǎn)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屬于滅活的病原體,屬于抗原,如果使用同一注射器或在同一部位注射,可能直接引起抗原、抗體的特異性結(jié)合,失去效果。
(2)患有免疫缺陷病的兒童,能否接種疫苗?尤其是減毒疫苗?提示:患有免疫缺陷病的兒童接種疫苗時應使用滅活疫苗,切忌接種各種減毒疫苗。滅活疫苗和減毒疫苗的差別在于滅活疫苗中的病毒不具有感染性,在體內(nèi)不能增殖,已喪失或減弱致病性,但仍然保持免疫原性,接種后可以刺激機體產(chǎn)生免疫應答,達到保護作用。減毒疫苗可以在接種者的體內(nèi)增殖,長時間和機體細胞發(fā)生作用,誘導產(chǎn)生較強的免疫力,然而患免疫缺陷病的兒童自身的免疫力不足,接種減毒疫苗后可能會感染病毒導致嚴重后果。
歸納總結(jié)1.免疫預防與免疫治療的比較
2.區(qū)分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1)自然免疫:在自然狀態(tài)下病原體感染而使機體獲得的針對相應病原體的免疫能力。如人體感染天花病毒后不再患天花。(2)人工免疫:由人工注射相應抗原或抗體而獲得的免疫能力,即預防接種獲得的免疫力。如人工注射天花疫苗可預防天花。
3.使人體獲得免疫力的方法曲線解讀
(1)方法①表示免疫治療,是給患者注射抗體,以消滅抗原,如當某人患甲型肝炎時,由于已經(jīng)感染病原體,此時最好采用方法①。(2)方法②表示免疫預防,是在患病前給個體注射疫苗,使機體產(chǎn)生抗體和記憶細胞。這種方法要比直接注射抗體獲得的免疫力更持久。
典例剖析【例1】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種需在一定時期內(nèi)間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機體積累更多數(shù)量的疫苗B.使機體產(chǎn)生更多種類的淋巴細胞C.使機體產(chǎn)生更多數(shù)量的抗體和記憶細胞D.使機體產(chǎn)生更強的非特異性免疫答案:C
解析:接種乙型肝炎疫苗之所以要在一定時期內(nèi)間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激發(fā)機體的二次免疫反應,使機體產(chǎn)生更多數(shù)量的抗體和記憶細胞。
學以致用1.下圖是一正常人接種疫苗后體內(nèi)抗體產(chǎn)生的反應記錄。
下列有關(guān)疫苗接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A.接種不同的疫苗,具有使抗體甲產(chǎn)量增加的作用,使免疫反應加強B.疫苗接種追加第二劑,短時間內(nèi)即可產(chǎn)生大量抗體C.疫苗接種追加第二劑后,非特異性免疫發(fā)揮功能,使體內(nèi)產(chǎn)生大量抗體D.疫苗接種追加第二劑后,第一劑殘留的具有專一性的抗體大量增生答案:B
解析:接種不同的疫苗,只會產(chǎn)生不同種類的抗體和記憶細胞,不會使抗體甲產(chǎn)量增加,A項錯誤。產(chǎn)生抗體的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C項錯誤。同種疫苗再次接種后,再次免疫產(chǎn)生的抗體大量增加,D項錯誤。
二 器官移植及免疫學的其他應用問題探究目前,我國有尿毒癥患者數(shù)百萬人,治療尿毒癥的有效手段是腎移植。請回答下列問題。(1)在進行腎移植前,為什么都要先進行配型,檢查供體和受體之間的組織相容性呢?提示:若配型不合適,移植的腎會被免疫系統(tǒng)當作抗原進行攻擊。
(2)若移植的腎由于免疫排斥而死亡,在此過程中哪種免疫細胞起主要作用?提示:細胞毒性T細胞。(3)在進行器官移植時,如何減輕或消除免疫排斥反應,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提示:盡量讓HLA配型一致;服用免疫抑制藥物;利用自體干細胞培養(yǎng)出來的器官進行移植。
歸納總結(jié)1.器官移植面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1)免疫排斥問題:使用免疫抑制劑。(2)供體器官短缺問題:加大自愿捐獻器官的宣傳力度;利用自體干細胞培養(yǎng)組織、器官。
2.免疫診斷(1)概念:應用免疫學的理論、技術(shù)和方法診斷各種疾病和測定免疫狀態(tài)。(2)方法:免疫診斷包括放射免疫、酶聯(lián)免疫、化學發(fā)光等。酶聯(lián)免疫試劑具有成本低、可大規(guī)模操作等特點;而化學發(fā)光試劑具有靈敏、快速、穩(wěn)定、選擇性強、重現(xiàn)性好、易于操作、方法靈活多樣的優(yōu)點。
典例剖析【例2】 甲型肝炎病毒的抗體在機體內(nèi)可維持5年左右。下列關(guān)于甲型肝炎免疫檢測的敘述,正確的是( )A.某人甲型肝炎抗體檢測為陽性,則此人為甲型肝炎患者B.某人甲型肝炎抗體檢測為陽性,抗原檢測為陰性,則此人已痊愈但仍攜帶甲型肝炎病毒C.某人甲型肝炎抗原檢測為陰性,則此人未接觸過甲型肝炎病毒,且抗體檢測必為陰性
D.某人甲型肝炎抗體檢測為陰性,則此人不可能患有甲型肝炎答案:D
解析:某人甲型肝炎抗體檢測為陽性,則推測此人接種過甲型肝炎疫苗,或曾經(jīng)感染過甲型肝炎病毒,但不一定是甲型肝炎患者,A項錯誤。某人甲型肝炎抗體檢測為陽性,抗原檢測為陰性,則說明其不攜帶甲型肝炎病毒,B項錯誤。某人甲型肝炎抗原檢測為陰性,則說明其不攜帶甲型肝炎病毒,不能說明其未接觸過甲型肝炎病毒,抗體檢測也未必為陰性,C項錯誤。某人甲型肝炎抗體檢測為陰性,則此人沒有患甲型肝炎, D項正確。
學以致用2.注射疫苗、抗體可以預防和治療慢性疾病,而應用免疫抑制劑及免疫增強劑可以控制機體的免疫狀態(tài)。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接種疫苗的目的是使機體產(chǎn)生更強的特異性免疫B.利用免疫增強劑可增強體液免疫對癌變細胞的清除功能C.免疫抑制劑能使輔助性T細胞的增殖受阻,有利于器官移植D.免疫排斥和供體器官短缺是器官移植普遍存在的問題
解析:接種疫苗的目的是使機體產(chǎn)生更強的特異性免疫,A項正確。利用免疫增強劑可增強細胞免疫對癌變細胞的清除功能,B項錯誤。器官移植存在免疫排斥反應,而免疫抑制劑能使輔助性T細胞的增殖受阻,有利于器官移植,C項正確。免疫排斥和供體器官短缺是器官移植普遍存在的問題,D項正確。
1.我國科研工作者研發(fā)了針對乙型肝炎患者的“三明治”療法,即先注射強效抗體(G12),再注射疫苗以激活宿主的體液免疫反應。保證“三明治”療法后終身免疫機制的是( )A.外源抗體G12 B.內(nèi)源抗體C.記憶B細胞D.T細胞答案:C解析:記憶B細胞可以長時間具有記憶功能,甚至使機體“終身”免疫。
2.有一種生物活性繃帶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細胞標本,再讓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將膜片敷到患者傷口上,膜片會將細胞逐漸“釋放”到傷口處,并促進新生皮膚層生長,達到愈合傷口的目的。下列有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 )A.膜片“釋放”的細胞能與患者自身皮膚愈合,與兩者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關(guān)B.種植在膜片上的細胞樣本最好選擇患者本人的干細胞C.若采用異體皮膚移植會導致排斥反應,主要是因為抗體對移植的皮膚細胞有殺傷作用
D.人的皮膚燒傷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非特異性免疫機能受損所致答案:C
解析:膜片“釋放”的細胞能與患者自身皮膚愈合,與兩者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的識別功能有關(guān),A項正確。種植在膜片上的細胞樣本最好選擇患者本人的干細胞,這樣不會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B項正確。若采用異體皮膚移植會導致免疫排斥反應,主要是因為細胞毒性T細胞對移植的皮膚細胞有殺傷作用,C項錯誤。皮膚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因此人的皮膚燒傷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非特異性免疫機能受損所致,D項正確。
3.下圖中的曲線顯示了兩種使人體獲得免疫力的方法。據(jù)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某人被患狂犬病的狗咬傷時采用方法②進行免疫比較好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獲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②使人體獲得抗體的過程屬于細胞免疫D.醫(yī)學上一般采用方法②進行免疫預防答案:D
解析:人被患狂犬病的狗咬傷后,需要抗體盡快與抗原結(jié)合,而采用方法②進行免疫需要較長的時間,故用方法①較好;方法②是通過注射抗原刺激機體產(chǎn)生抗體和記憶細胞,會獲得比方法①更持久的免疫力;產(chǎn)生抗體的過程屬于體液免疫。
4.禽流感病毒易在鳥類中暴發(fā),人類也可能感染該病毒。經(jīng)研究,可將禽流感病毒分為16個H亞型(H1~H16)和9個N亞型(N1~N9)。請回答下列問題。(1)禽流感病毒侵入人體內(nèi)環(huán)境后, 細胞產(chǎn)生抗體,當其侵入細胞后,需通過 免疫釋放病毒,再由體液免疫發(fā)揮作用。?
(2)H5N1滅活疫苗和H5N2滅活疫苗是常用的兩種禽流感疫苗,請你以家鴿為材料設計一組實驗,比較兩種疫苗的免疫效果(僅寫出設計思路)。設計思路:? 。?(3)研究發(fā)現(xiàn),輔助性T細胞數(shù)量減少會導致血清中抗體的量減少,請分析原因:?? 。?
答案:(1)漿 細胞(2)取大小和生理狀況相似的家鴿若干,隨機平均分為3組,分別注射等量且適宜的H5N1滅活疫苗、H5N2滅活疫苗和生理鹽水,一段時間后測定3組家鴿血清中禽流感病毒抗體的濃度并進行對比(3)輔助性T細胞的數(shù)量減少,分泌的細胞因子減少,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產(chǎn)生的漿細胞減少,最終產(chǎn)生的抗體減少
解析:(1)禽流感病毒侵入人體內(nèi)環(huán)境后,漿細胞產(chǎn)生抗體,當其侵入細胞后,需通過細胞免疫釋放病毒,再由體液免疫發(fā)揮作用。(2)題干中實驗的目的是“以家鴿為材料設計一組實驗,比較兩種疫苗的免疫效果”,自變量是疫苗的種類,根據(jù)實驗設計的對照原則、單一變量原則和等量原則,設計思路是取大小和生理狀況相似的家鴿,隨機平均分為3組,分別注射等量且適宜的H5N1滅活疫苗、H5N2滅活疫苗和生理鹽水,一段時間后,測定3組家鴿血清中禽流感病毒抗體的濃度并進行對比。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4節(jié) 免疫學的應用教學課件ppt,共1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情境探究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4節(jié) 免疫學的應用多媒體教學ppt課件,共2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知識點一疫苗,減毒的,DNA,特異性,記憶性,免疫反應,知識點二器官移植,正常的,生理功能,組織相容性抗原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4章 免疫調(diào)節(jié)第4節(jié) 免疫學的應用課文配套課件ppt,共2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免疫接種,滅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和麻疹疫苗,人乳頭瘤病毒,免疫反應,正常的器官,喪失功能的器官,HLA,一半以上,免疫抑制劑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