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荚O問】1.詩(詞)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2.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營造了怎樣的氛圍?3.詩(詞)人通過哪些意象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2023·福建)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遙碧亭楊 杰幽鳥①無心去又還,迢迢②湖水出東關③。暮云留戀飛不動,添得一重山外山④?!咀⑨尅竣儆镍B:鳴聲幽雅的鳥。②迢迢:水流綿長的樣子。③東關:關隘名。④暮云留戀飛不動,添得一重山外山:日暮云還,戀山不動,遠望如山外又添一山。
1.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表達了什么情感?2.請發(fā)揮聯想與想象,描繪你從三、四兩句中體會到的情境。
1.結合全詩內容可知,全詩寫了幽鳥、湖水、暮云、重山等景物。這首詩的大意是:從幽深林中無心飛去的鳥兒,不知為什么又飛了回來。但見茫茫碧綠湖水,遠遠地流出東關之外。日暮云還,戀山不動,遠望如山外又添一山。幽鳥去又還,暮云飛不動,這些景物都富有人情,從側面烘托了詩人沉醉山水的愉悅和閑適自得之情。2.夕陽落山,暮色漸重。天邊的云彩好象留戀這美麗的晚景似的紋絲不動,在那遠山之外似乎又增加了一層山巒一般。詩句描狀暮色中的白云。暮云本無情,詩人卻想象其有情,不然為何不飛動呢?正因其不動,才會有后句,使人錯認是一層遠山。從后句又可看出云在天邊地平線上不高之處悠游、徘徊、停駐,其形狀起伏不平,儀態(tài)萬千,像一重新的山一樣。
1.景物:幽鳥、湖水、暮云、重山等。情感:表達了詩人沉醉山水的愉悅和閑適自得之情。2.示例:比我更喜歡這湖光山色的,是暮云,它悠游、低回、停駐,在山的后面呆呆地依偎成了一重溫柔的新山。
描述意境所營造的氛圍特點常用的詞語: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壯闊蒼茫、蒼涼悲壯、閑適恬淡、清新明麗、雄奇瑰麗、浩瀚遼闊、寧靜恬淡、凄清冷落、清新自然、凄苦悲涼、清幽寧靜。
【??荚O問】1.詩(詞)中加點的“×”字用得好,請加以賞析。2.詩(詞)中的“××”詞用得好不好?為什么?(直接鑒賞關鍵詞)3.詩(詞)中“×”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直接鑒賞關鍵字)4.詩(詞)中的“詩(詞)眼”/“關鍵詞”是哪一個?為什么?(找出關鍵字或 詞并鑒賞)5.××詞與××詞相比,哪個更好?為什么?(比較鑒賞)6.請從煉字的角度賞析詩(詞)句。7.這兩句詩(詞)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好在哪里?8.這首詩(詞)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2023·恩施州)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晚 春韓 愈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①,惟解②漫天作雪飛。【注釋】①才思:才氣,才情。②解:懂得,知道。詩中“知”“斗”二字用得極妙,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
詩句“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用“知”和“斗”,賦予了草木和鮮花以人的情態(tài),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晚春的景色,使無情的花草樹木變得有情。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留戀之情。 此處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草樹”人格化,使無情的花草樹木變得極為有情,生動活潑。從花草樹木的角度寫出了詩人對春天的留戀之情。
(2023·瀘州)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秋 夜[唐]方干度鴻驚睡醒,欹【注】枕已三更。夢破寂寥思,燈殘零落明。空窗閑月色,幽壁靜蟲聲。況是離鄉(xiāng)久,依然無限情?!咀⑨尅快?qī):依靠,倚靠。請簡要賞析詩句“空窗閑月色,幽壁靜蟲聲”的妙處。
“空窗閑月色,幽壁靜蟲聲”意思是:透過空窗子看著高懸寂寥的月亮,蟲兒靠著墻壁悉悉索索地叫著。聯系“度鴻驚睡醒,欹枕已三更”可知,這時候是半夜三更,深夜本就寂靜,能夠清楚地聽到蟲鳴聲,運用以聲襯靜(動靜結合)的手法,表現夜之寂寥;聯系“況是離鄉(xiāng)久,依然無限情”可知,詩人離家很久,漂泊在外,表現了詩人的孤苦,以及詩人的思鄉(xiāng)念親的情感。 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窗外明月高懸,聽著蟲叫聲,表現了詩人的孤苦,觸發(fā)思鄉(xiāng)之情。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問題。行香子[北宋]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李白詩歌灑脫飄逸,杜甫詩歌沉郁頓挫,請舉例賞析這首詞的語言特色。
這首詞寫景抒情樸質自然,語言生動清新,句式整齊,語調輕快流暢。詞的上片中“樹繞村莊,水滿陂塘”表現的是一處靜態(tài)風景,如同口語;“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主要描寫小園和各種色彩繽紛的春花,在簡單的色彩景物與色彩列舉中,鮮明地寫出農家景物的本色。這體現了本詞語言通俗生動、樸素清新、質樸自然的特色。 “倚東風,豪興徜徉”,意思是沐浴著東風,帶著豪興我信步而行?!昂琅d”說明游興正濃,“徜徉”則顯示詞人只是信步閑游?!昂琅d”“徜徉”這兩個詞準確地寫出詞人怡然自得的神態(tài)?!罢L兒啼,燕兒舞,蝶兒忙”中的“啼”“舞”“忙”三字概括準確,通過動物的活動寫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盡致。這些詞語體現本詞用詞準確的特點。 這首詞上下片形式完全相同,句式整齊。句子全都是三字或四字的短句,節(jié)奏分明,語調輕快,流暢自然,也是一大特色。
①通俗生動,樸素清新,質樸自然?!皹淅@村莊,水滿陂塘”如同口語,生動自然。寫景如“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香”,色彩簡單鮮明又顯出農家本色。②用詞準確?!耙袞|風,豪興徜徉”中“豪興”點明心情,“倚”“徜徉”則寫出詩人怡然自得的神態(tài)?!罢L兒啼,燕兒舞,蝶兒忙”,“啼”“舞”“忙”與三個動物的活動特點相對應,寫出了春天的生命活力。③句式整齊,格調輕快。本詞句式都是三、四字句式,輕快流暢。
(一)煉字類1.解釋該字(詞)在詩(詞)中的含義,或指出這個字(詞)的特殊用法或 運用的手法,如比喻、擬人、化靜為動等。2.展開聯想,把該字(詞)放入原句中去描述景象。3.點出該字(詞)烘托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或有什么藝 術效果等。4.思考該字(詞)在結構上所起的作用?!敬痤}模板】解釋含義+描繪景象+點明作用(考慮主旨、思考結構)。
(二)詩句賞析類1.明確詩句的表達技巧(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或其他的表達技巧)。2.解釋該句的含意。用具體的語言,展開聯想或想象,描繪詩意。3.點出該句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或抒發(fā)了作 者怎樣的志向。 【答題模板】表達技巧+詩句含意+意境、主旨、情感。(三)語言特色類1.用一兩個詞或一兩句話,準確點明語言特色。2.結合詩(詞)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闡述詩(詞)中用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答題模板】這首詩的語言特點是……,如……,這種風格很好地表達 了作者……的情感。
描述語言風格常用的詞語:清新自然、平淡質樸(樸實無華)、華麗絢爛、簡潔明快、精練含蓄、明白曉暢、委婉含蓄、生動形象、雄渾豪放、沉郁頓挫
【??荚O問】1.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詩歌中,為什么說……?3.請結合詩歌分析,為什么……?
(2023·綏化)賞析杜甫的《石壕吏》,按要求回答問題。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1.下列對古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詩的前四句寫“致詞”的由來,也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B.“吏呼一何怒”,從“呼”“怒”中可見差役兇橫殘暴的形象。C.詩人憎恨統治階級壓迫人民的行徑,不滿那場平叛戰(zhàn)爭。D.這首古體詩主要內容是敘事性的,但又帶有比較強的抒情色彩。2.從整首詩看,你覺得“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中人物“泣”的原因是 什么?從“如聞”二字中你感受到了杜甫怎樣的形象呢?
1.《石壕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詩人的思想矛盾。詩人一向憎恨統治階級壓迫人民的行徑,但當前這場平叛戰(zhàn)爭是國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敵當前,人民應當為此做出犧牲。正是出于這種考慮,他贊揚老婦自請應役的精神,而對統治階級爪牙的殘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不滿那場平叛戰(zhàn)爭”有誤。2.“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意思是:夜深了,說話的聲音逐漸消失,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xù)的哭泣聲。聯系“老翁逾墻走”可知,公公不在家;根據“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可知,丈夫死了,孩子尚年幼;“出入無完裙”,表現了生活的貧困;根據“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可知,婆婆被拉走,苦不堪言。據此可總結“泣”的原因?!叭缏劇敝鸽[隱約約聽到,詩人難以入眠聽著動靜,展現了詩人關切人民痛苦的形象。 1.C2.原因:婆婆被拉走,公公不在家,丈夫又死了,孩子尚年幼,生活很貧困,苦不堪言,所以“泣”。形象:關切人民痛苦的形象。
(一)選擇題 常見的設誤角度:形象特點概括不準、語言賞析不當、表達技巧確認不準、效果分析不當和情感分析不當。1.讀懂詩歌,疏通詩意,把握、理解詩歌中的“景”和“情”。2.熟知考點(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思想內容和觀點態(tài)度)。3.找易錯點,抓三個關注: (1)關注術語——技巧術語、情感術語、詩歌專門術語(如送別詩、律詩等)。 (2)關注修飾詞——對景物特點、人物特點等進行概括的形容詞,對語言特 色進行概括的修飾詞等。 (3)關注命題語——如范圍、程度詞(只、都、全、一些)、是非詞(無、沒 有)、關聯詞、術語連接詞(和、或、還有)等;“表現出”“表達了”“描 繪了”“營造了”“運用了”……。
(二)簡答題1.看標題,抓題眼。看標題是否顯示事件、情感,是否交代寫作目的和寫作 背景;是否點明詩歌中心。2.看注釋,抓暗示信息。介紹疑難詞語、地名,幫助讀懂詩(詞)句;介紹寫 作背景,暗示本詩(詞)的思想主旨;介紹相關詩(詞)句,暗示本詩(詞)的 用典或寓意;提供與“此詩(詞)作于貶官或流放之際”類似的注釋,與詩 (詞)人仕途失意、對現實不滿,或報國無門、壯志難酬、憤懣孤寂等深層 原因有關。3.看作者,知人論世。要了解作者的生平與經歷,以更好地把握其作品的寫 作角度、寫作風格。4.看字詞,把握“情感關鍵字”。準確抓住情感關鍵字,對正確理解分析詩 歌的思想內容有重要的作用。5.看意象,把握特定含義。在詩歌中,總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義, 也往往寄托著特定的情感。6.看尾句,卒章顯志。尾句往往蘊含詩歌的主旨。
【??荚O問】1.這首詩(詞)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2.請分析這首詩(詞)的表達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3.詩人(詞人)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4.這首詩(這句詩)在寫景(抒情)、描寫人物上有什么特點?
(2023·廣安)閱讀下面這首詞,按要求回答問題。卜算子·詠梅陸 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全詞用了什么寫法?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這首詞以清新的情調寫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堅貞不屈,筆致細膩,意味深雋,是詠梅詞中的絕唱。詩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飽受摧殘、花粉猶香的梅花,比喻自己雖終生坎坷,絕不媚俗的忠貞。詞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寫出險惡仕途中(歷經艱辛、屢遭排斥)堅持高潔志行;不媚俗,清真脫俗,忠貞不渝的情懷與抱負。 運用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手法。詞人借飽受摧殘、香氣不改、精神猶存的梅花,抒發(fā)自己雖歷經艱辛,屢遭排斥,仍堅守節(jié)操、矢志不渝的情懷。
1.首先,準確指出詩(詞)句運用的表達技巧。(1)修辭手法角度①比喻:將……比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突出了……的特點,表達(表現)了……。②擬人:將……人格化(或賦予……以人的動作或情態(tài)),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突出了……的特點,表達了……。③對偶:寫出了……的特點,表達了……。句式整齊,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2)表達方式角度,主要有描寫(包括正面、側面、白描)、議論、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而間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
(3)表現手法角度,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動靜結合、虛實相間、以小見大、借景抒情、烘托渲染、雙關、對比映襯、多角度描寫等。①托物言志:借物……的特點,表達了詩人……的志向(追求)。②借景抒情:借……的景,抒發(fā)了……的感情。③反襯:用……的……反襯了……,表現了……。④動靜結合:……是動,……是靜,動靜結合,描寫了……,表達了……。⑤虛實結合:……是虛寫,……是實寫,虛實結合,描寫了……,表達了……。⑥視聽結合:……是從視覺來寫的,……是從聽覺來寫的,視聽結合,描寫了……,表達了……。
2.結合詩(詞)句內容,分析其表達效果。 必須結合詩(詞)句和具體詞語作分析,指出表現了什么內容,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題模板】這首(句)詩(詞)用了……的表現手法(藝術手法、修辭手法),突出了(強調了、更有效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心情或心境)。
【??荚O問】1.這首詩歌體現了詩(詞)人怎樣的情感?2.這首詩歌[或這句詩(詞)]表達了詩(詞)人怎樣的心情?3.這首詩(詞)表現了怎樣的主旨?
(2023·黃岡)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甲】望岳 【乙】望薊門① 杜 甫 祖 詠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燕臺一去②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③曙色動危旌④。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少小雖非投筆吏⑤,論功還欲請長纓⑥?!咀⑨尅竣偎E門:唐朝屯兵之地。②燕臺一去:一到燕地。③三邊:泛指當時東北、北方、西北邊防地帶。④危旌:高揚的旗幟。⑤投筆吏:指東漢人班超。他投筆從戎,后來因功封為定遠侯。⑥請長纓:纓,繩子。西漢人終軍曾向漢武帝主動請纓,出使南越,后常用來指請求殺敵或請求給予任務。 兩首詩都緊扣“望”字,寫望中所見,抒望中所感。請結合兩詩的最后兩句內容,說一說兩位作者分別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
【甲】詩結尾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意思是:終要登上泰山的頂峰,俯瞰在泰山面前顯得渺小的群山。本句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寫詩人由望岳而產生的登岳的意愿,表現出詩人對泰山的喜愛;將泰山與眾山進行對比,凸顯出泰山的巍峨高大,然而作者不懼艱險打算登上泰山之巔,表現了詩人不怕艱難險阻,敢于攀登絕頂,志向遠大,具有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疽摇吭娊Y尾兩句“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意思是:少年時雖不像班超投筆從戎,論功名我想學終軍自愿請纓。聯系注釋“投筆吏”“請長纓”可知,末聯詩人連用了兩個典故,第一個是“投筆從戎”,第二個是“終軍請纓”,表現了自身也能夠像班超一樣投筆從戎,為國效力,建功立業(yè);也希望像終軍一樣平定邊患,實現抱負。據此概括作答即可。 【甲】詩結尾兩句既寫出了作者對泰山高大雄偉的喜愛,也表達了詩人不怕艱難險阻,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疽摇吭娊Y尾兩句表現了詩人投筆從戎、平定邊患、為國立功的壯志。
1.結合背景,把握古詩(詞)的情感、主旨。這里的背景,一指詩(詞)反映的廣闊社會現實,二指作者的人生經歷。2.分析詩(詞)眼,透視古詩(詞)的情感、主旨。詩(詞)眼是解讀詩歌主旨的一把鑰匙。閱讀詩歌,如果能抓住詩(詞)眼,就容易體會作者的情感。3.解讀意象,挖掘古詩(詞)的情感、主旨。詩(詞)人總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風花雪月等意象中,這些意象往往寄托著詩(詞)人特定的情感。
4.借助典故,探尋古詩(詞)的情感、主旨。運用古籍中的逸事、趣聞、寓言、傳說人物或有出處的句子來以古比今,借古抒懷。 【答題模板】(1)抒發(fā)情感:通過……(內容)+抒發(fā)(寄寓)了作者……的情感。(2)概括主旨:這是一首……的詩(詞),通過……手法,抒發(fā)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描述古詩詞情感常用的詞語:離愁別緒、恬淡閑適、清高孤傲、孤寂惆悵、凄苦煩悶、傷感不平、苦悶無聊、樂觀曠達、輕松愉悅、壯志未酬、憂國憂民、懷古傷今、寄情山水、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古典詩歌常見的五種情感類型:(1)人生志向,包括建功立業(yè)的渴望,壯志難酬的悲嘆,宦海沉浮或仕途失意的苦悶,潔身自好的追求,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志向,等等。(2)憂國傷時,包括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表現山河淪喪的痛苦,反映邊塞征戰(zhàn)的壯烈,憂慮百姓離亂,擔心民族命運,感嘆昔盛今衰,等等。(3)人生感受,包括傷春悲秋,嘆息人生短暫、韶光易逝,感傷世事多變,抒寫告慰平生的喜悅,等等。(4)思鄉(xiāng)懷人,包括羈旅愁思、思念親友、邊關思鄉(xiāng)、閨中感懷等。(5)送別感懷,如依依不舍、情深意長、坦陳心志等。
【??荚O問】1.請結合全詩(詞)簡要分析×××形象。2.這首詩歌中的×××有什么特點?3.作者為什么塑造×××這一形象?
(2023·株洲)古詩鑒賞。遭田父泥飲①美嚴中丞(節(jié)選)[唐]杜甫田翁逼②社日,邀我嘗春酒。朝來偶然出,自卯將及酉③。高聲索果栗,欲起時被肘④。指揮過無禮,未覺村野丑。月出遮⑤我留,仍嗔問升斗。【注釋】①遭:遇。田父:農民。泥飲:痛飲。②逼:近。③卯:上午五點到七點。酉:下午五點七點。④肘:拉住胳膊。⑤遮:攔。 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田父形象。
“朝來偶然出,自卯將及酉。高聲索果栗,欲起時被肘”意思是清晨出游,偶然來到他家,卻從卯時到酉時喝了一天酒。他高聲叫人拿取果栗,我?guī)状胃孓o他又拉住我的臂肘?!霸鲁稣谖伊?,仍嗔問升斗”,田父意在盡醉,所以當杜甫最后問到今天喝了多少酒時,他還生氣。意思是說:“酒有的是,你不用問?!睒O寫田父的真樸慷慨,表現出田父的熱情好客和淳樸。 熱情好客、淳樸。(言之有理即可)
1.人物形象概括及作用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詩(詞)中的“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詩(詞)人自己。另一種是詩(詞)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第一步,找。找到詩(詞)人描繪形象的有關詩句。第二步,析。分析形象的基本含義(表層含義+深層含義);組織語言的格式一般為“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第三步,聯。結合詩歌主旨分析詩人為什么要描繪這一形象。分點說明概括,切忌以譯代析。?第四步,明。指出描繪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就是分析形象中詩(詞)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蘊含的哲理??捎靡痪湓捀爬偸?,也可以放到步驟里回答。
2.物象概括及作用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詩歌中的物象,一般都浸染了作者的感情,經過作者獨特的情感活動從而創(chuàng)造出的藝術形象,即意象。第一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態(tài)、色澤、特征)和環(huán)境特點。第二步,挖掘物象的內在品質,抓住物與志的“契合點”[結合詩(詞)句分析運用的表達技巧及其所表現的具體內容]。第三步,塑造此形象的意義(體現作者的某種情操或情感,表達作者的某種向往或追求)。
【答題模板】1.人物形象概括及作用:找詩(詞)句+析性格+聯主旨+明目的。2.物象概括及作用:這首詩(詞)描繪了物象……的特點,營造了一種……的氛圍,從而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附錄六 詩歌的分類及古詩詞鑒賞要點
1.(2023·濰坊)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千里思鄭錫①渭水通胡苑,輪臺望漢關。帛書秋海斷,錦字夜機②閑。旅夢蟲催曉,邊心雁帶還。惟余兩鄉(xiāng)思,一夕度關山。【注釋】①鄭錫:唐朝登寶年間進士,官至禮部員外。②機:原意是弩機,代指武器。
(1)下面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用“通”和“望”連接四個地方,緊扣詩題“千里思”?!巴笔恰八肌? 的具體表現。B.頷聯意為:家鄉(xiāng)來信被深秋大漠阻斷;想寫封家書,卻戰(zhàn)事不斷、枕戈 達旦。C.“兩鄉(xiāng)思”是“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羈旅之人的思鄉(xiāng)之情?!拔┯唷睒O 言思鄉(xiāng)之切。D.“一夕度關山”與“關山度若飛”都寫出了迅速越過關山、立即奔赴戰(zhàn) 場的狀態(tài)。
【解析】“惟余兩鄉(xiāng)思,一夕度關山”的意思是:只剩下兩地鄉(xiāng)思之情,想一天晚上快速度關山。因此,“一夕度關山”寫出了詩人想快速回到家鄉(xiāng)的思鄉(xiāng)之情,并不是寫詩人立即奔赴戰(zhàn)場的狀態(tài)。
(2)請簡要分析“蟲”和“雁”兩個意象在表達思鄉(xiāng)情感方面的作用。
示例:羈留異鄉(xiāng),好夢難圓,伴隨著秋蟲的鳴叫,天已經破曉了?!跋x”鳴“催曉”,以動襯靜渲染了凄涼孤寂的氛圍,抒發(fā)了詩人內心的凄苦之情。身在他鄉(xiāng),真希望鴻雁盡快將書信傳遞給家人?!把恪备玫乇磉_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2.(2023·煙臺)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岳州晚景[唐]張籍晚景寒鴉集,秋聲旅雁歸。水光浮日去,霞彩映江飛。洲白蘆花吐,園紅柿葉稀。長沙卑濕地,九月未成衣【注】?!咀⑨尅烤旁挛闯梢拢悍从谩对娊洝贰捌咴铝骰?,九月授衣”之意,意思是天冷卻沒有加衣服。
(1)下列對詩歌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中對“晚景”“秋聲”的描寫,體現了詩人的心境,為全詩抒情奠 定基調。B.頷聯寫景,動中有靜,虛實結合,由太陽浮在水面聯想到天空彩霞飛舞, 江面也如同天空一樣。C.頸聯中“洲白蘆花吐”寫蘆花開放,使小洲看上去是白的。這種倒著寫 的手法是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例如“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D.尾聯寫天冷未加衣,而古時裁衣、授衣多是家婦所為,由此可知,此句 委婉地表達了詩人對家人的思念。
【解析】“虛實結合”有誤。頷聯寫景,均為實寫。“水光”“霞彩”二句,一是由地及天之景,一是由天及地之景,且都是“晚景”的遞進。
渲染環(huán)境的氛圍,寄托人物的愁緒。
(2)請根據下列詩句,探究“鴉”這一意象在古詩詞中寄托的情感。晚景寒鴉集,秋聲旅雁歸?!獜埣对乐萃砭啊分型サ匕讟錀f,冷露無聲濕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3.(2023·濟寧)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訪登子重到故居①(其一)張 岱里②中曾屢到,不忍看荒廬。喬木驚新伐,齋名想舊除。猶思牽幌入,恍憶出門初。牖③下三竿竹,依依尚識余?!咀⑨尅竣購堘范軓埖亲幼≡诟魂?,那里有張家田產,張岱常前往探親。本詩為明亡之后,詩人重游舊地之作。②里:住宅。③牖:窗。
(1)下列詩句與本詩的情感基調最為接近的一項是( )A.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C.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解析】此詩寫了作者張岱探望弟弟張登子,重游故居,看到舊日茅屋以及周圍荒涼的景象,抒發(fā)國破家亡之苦。A.寫出了詩人罷官回鄉(xiāng)后處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現狀,但詩人“不自哀”,展現出一種樂觀豪放之氣,深沉地表達了詩人希望收復國土、報效祖國的壯志。B.表現了詞人對世事滄桑的感喟:經歷國破家亡的流離之苦,看破爾虞我詐的宦海沉浮。C.表達思鄉(xiāng)之情。D.抒發(fā)友人遲到,詩人等待之中的心煩意亂之感。
這是一份中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課件:《古詩詞鑒賞》課件,共3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中國詩歌發(fā)展,按音律分類,古體詩古風,近體詩,絕句四句,十句以上,七言律詩,五言律詩,七言絕句,五言絕句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九 古詩詞鑒賞 課件中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唐李白,登幽州臺歌,唐陳子昂,唐杜甫,游山西村,宋陸游,清龔自珍,使至塞上,唐王維,渡荊門送別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語文一輪復習優(yōu)化設計專題課件12古詩詞鑒賞 (含解析),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題型一,題型二,題型三,題型四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