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2·河北省模擬](多選)帶電粒子在電場中會受到電場力的作用而進(jìn)行加速或偏轉(zhuǎn),從而可以檢驗帶電粒子的性質(zhì),某平行板兩極間存在一勻強電場,其電壓與時間關(guān)系如圖所示,當(dāng)t=0時,在平行板中間由靜止釋放一個帶負(fù)電粒子,設(shè)帶電粒子只受電場力的作用,粒子在運動過程不會碰撞極板,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帶電粒子做單向的勻變速直線運動
B.4 s末帶電粒子回到原出發(fā)點
C.0~3 s內(nèi),電場力的沖量為零
D.0~3 s內(nèi),電場力做的總功為零
2.[2022·江蘇南通期末]如圖甲為一對長度為L的平行金屬板,在兩板之間加上如圖乙所示的電壓.現(xiàn)有兩個質(zhì)子以相同的初速度分別從t=0和t= eq \f(T,2) 時刻水平射入電場,已知兩質(zhì)子在電場中的運動時間均為T,并從右端離開電場,則兩質(zhì)子在電場中的偏轉(zhuǎn)位移大小之比是( )
A.1∶1 B.2∶1
C.3∶1 D.4∶1
3.[2022·四川成都七中期中](多選)如圖甲所示,兩平行極板P、Q的極板長度和板間距離均為l,位于極板左側(cè)的粒子源沿兩板的中軸線向右連續(xù)發(fā)射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速度相同、重力不計的帶電粒子.在0~3t0時間內(nèi)兩板間加上如圖乙所示的電壓(不考慮極板邊緣的影響).已知t=0時刻進(jìn)入兩板間的帶電粒子恰好在2t0時刻經(jīng)極板邊緣射出.上述m、q、l、t0為已知量.(不考慮粒子間相互影響及返回極板間的情況)則( )
A.該粒子在平行板間一直做曲線運動
B.該粒子進(jìn)入平行板間的初速度v0= eq \f(l,2t0)
C.該粒子在平行板間偏轉(zhuǎn)時的加速度a= eq \f(l,3t eq \\al(\s\up1(2),\s\d1(0)) )
D.兩平行板間所加電壓大小U0= eq \f(ml2,2qt eq \\al(\s\up1(2),\s\d1(0)) )
4.[2022·云南景東彝族自治縣練習(xí)]如圖甲所示,A、B是真空中平行放置的兩個等大金屬板,加上電壓后,它們之間的電場可視為勻強電場.A、B兩極板間距離d=20 cm.今在A、B兩極板上加如圖乙所示的交變電壓,交變電壓的周期T=1.0×10-6s;t=0時,A板電勢比B板電勢高,電勢差U0=1 080 V.一個荷質(zhì)比 eq \f(q,m) =1.0×108C/kg的帶負(fù)電的粒子在t=0時從B板附近由靜止開始運動,不計重力.求:
(1)當(dāng)粒子的位移為多大時,粒子速度第一次達(dá)到最大值及該最大值;
(2)粒子運動過程中將與某一極板相碰撞,粒子撞擊極板時的速度大?。?br>專題52 帶電粒子在交變電場中的運動
1.CD 作出帶電粒子在交變電場中的v-t圖像如圖所示,不難發(fā)現(xiàn),3 s末粒子回到了出發(fā)點,3 s后重復(fù)這樣運動,一直做往復(fù)運動,并非單向的勻變速直線運動,A、B錯誤;0~3 s內(nèi),對粒子由動量定理得I電場力=0-0,故0~3 s內(nèi)電場力的沖量為零,C正確;0~3 s內(nèi),對粒子由動能定理得W電場力=0-0,故0~3 s內(nèi)電場力做的總功為零,D正確.
2.C 粒子在兩板之間的運動時間均為T,在t=0時刻進(jìn)入的粒子在前半個周期豎直方向是加速,后半個周期豎直方向是勻速,設(shè)加速度為a,則位移為y1= eq \f(1,2)×a×( eq \f(T,2))2+a× eq \f(T,2)× eq \f(T,2)= eq \f(3,8)aT2,在t= eq \f(1,2)T進(jìn)入的粒子,豎直方向上在前半個周期是靜止,后半個周期是勻加速,則位移為y2= eq \f(1,2)a( eq \f(T,2))2= eq \f(1,8)aT2,故y1∶y2=3∶1,C正確.
3.BC 由題圖乙可知,t0~2t0時間內(nèi)場強為零,則該粒子在t0~2t0時間內(nèi)做直線運動,A錯誤;該粒子進(jìn)入平行板間水平方向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粒子水平方向的初速度v0= eq \f(l,2t0),B正確;設(shè)該粒子在平行板間偏轉(zhuǎn)時的加速度為a,豎直方向,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速度達(dá)到at0之后做勻速直線運動,有 eq \f(1,2)l= eq \f(1,2)at eq \\al(\s\up11(2),\s\d4(0)) +at eq \\al(\s\up11(2),\s\d4(0)) ;可求得a= eq \f(l,3t eq \\al(\s\up1(2),\s\d1(0)) ),C正確;兩平行板上所加電壓大小U0=El,又Eq=ma,解得U0= eq \f(ml2,3qt eq \\al(\s\up1(2),\s\d1(0)) ),D錯誤.
4.(1)3 cm 1.8×105 m/s (2)6 eq \r(6)×104 m/s
解析:(1)粒子經(jīng)過 eq \f(T,3)時第一次達(dá)到最大速度,根據(jù)
a= eq \f(qU0,md)
解得a=5.4×1011 m/s2
此過程粒子的位移為x1= eq \f(1,2)a( eq \f(T,3))2=3 cm
粒子速度的最大值為v=a· eq \f(T,3)=1.8×105 m/s
(2)0至 eq \f(T,3)時間內(nèi),粒子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向A板運動了x1=3 cm,根據(jù)對稱性可知, eq \f(T,3)至 eq \f(2T,3)時間內(nèi),粒子向右做勻減速運動減到速度為零,粒子又向A板運動的位移大小為
x2=x1=3 cm
eq \f(2T,3)至 eq \f(5T,6)時間內(nèi),粒子反向向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粒子向B板運動的位移大小為
x3= eq \f(1,2)a( eq \f(T,6))2=0.75 cm
根據(jù)對稱性可知, eq \f(5T,6)至T時間內(nèi),粒子向左做勻減速運動減到速度為零,粒子又向B板運動的位移大小為x4=x3=0.75 cm
粒子在一個周期內(nèi)向右運動的位移為Δx=x1+x2-x3-x4=4.5 cm
可知經(jīng)過4個完整的周期后粒子向右前進(jìn)的位移大小為18 cm,與A板的距離為
s=d-4Δx=2 cm,
因此粒子撞擊A板時的速度即為由初速為0,經(jīng)過s=2 cm加速后獲得的速度,則有
2as=v′2
解得v′=6 eq \r(6)×104 m/s.
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考點鞏固練習(xí)專題67帶電粒子在疊加場中的運動(含解析),共7頁。
這是一份2025版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微專題小練習(xí)靜電場專題52帶電粒子在交變電場中的運動,共3頁。
這是一份2024年《微專題·小練習(xí)》·高考物理·新教材專題52帶電粒子在交變電場中的運動,共2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