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zhàn)國策》, 史書,西漢末學(xué)者劉向加以匯編整理,按西周、東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wèi)、中山十二國次序,編訂為三十三篇。這部書主要記載戰(zhàn)國時期謀臣策士在各國的政治活動和言論,反映了各國之間的政治、軍事、外交上的斗爭。它不僅是研究戰(zhàn)國歷史的重要文獻,也是先秦歷史散文中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xué)作品。
作品以獨特的語言風(fēng)格、雄辯的論說,鋪張的敘事、尖刻的諷刺、耐人尋味的幽默,成為我國古代歷史散文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高度的標志,對后世散文和辭賦的創(chuàng)作有重大影響。著名的寓言“畫蛇添足”“亡羊補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就出自該書。
春秋戰(zhàn)國之際,七雄并立。在激烈動蕩的時代,“士”作為一種最活躍的階層出現(xiàn)在政治舞臺上。他們以自己的才能和學(xué)識,游說于各國之間。他們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張或斗爭策略,為某些統(tǒng)治集團服務(wù),并且往往利用當(dāng)時錯綜復(fù)雜的斗爭形勢進行游說,施展著自己治國安邦的才干。各國統(tǒng)治者爭相招攬人才,虛心納諫,爭取“士”的支持。《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發(fā)生的。
昳麗( ) 朝服衣冠( )窺鏡( ) 暮寢( ) 謗譏( ) 間進( ) 期年( ) 皆朝于齊( )孰( ) 諫( ) 寡人( )
三、字詞學(xué)習(xí),課文范讀
修:昳麗:朝服衣冠:窺鏡:熟與: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與……相比怎么樣,表示比較。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br/>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孰視之:弗如遠甚:美我:私:
仔細地看他。孰,同“熟”,仔細。之,指徐公。
認為我美。美,認為……美。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都認為(我)比徐公美。以,以為,認為。
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地方:左右:莫:四境之內(nèi):蔽:
蒙蔽,這里指所受的蒙蔽。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br/>面刺:謗譏:市朝:聞:
這里指“議論”,沒有貶義。
指集市、市場等公共場合。
這里是“使……聽到”的意思。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門庭:時時:間進:朝于齊:戰(zhàn)勝于朝廷:
在朝廷上取得勝 利。意思是內(nèi)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戰(zhàn)勝敵國。
偶然進諫。間,間或、偶然。
(“孰”通“熟”,仔細。)
(“有”通 “又”,連接整數(shù)和零數(shù)。)
鄒忌諷齊王納諫古義:今義:鄒忌修八尺有余古義: 今義:
諷諫,用含蓄的話委婉地規(guī)勸。
明日徐公來古義: 今義: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古義: 今義:今齊地方千里古義: 今義: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古義:今義:
能謗譏于市朝古義: 面刺寡人之過者古義:
方位詞,大致范圍;或作動詞,控制。
尖銳的東西扎入或穿透。
吾妻之美我者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朝服衣冠吾妻之美我者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聞寡人之耳者
服,名詞用做動詞,穿戴。
面,名詞做狀語,當(dāng)面。
美,形容詞意動用法,認為……美。
聞,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聽到。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欲于我有求也”)
(賓語前置“忌不信自”)
(省略主語“鄒忌”和賓語“客”)
(形容詞用作名詞,所受的蒙蔽)
1.針對鄒忌“我孰與城北徐公美”的問題,妻、妾、客分別是怎樣回答的,這樣回答的原因是什么?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面對妻、妾、客不同程度的贊美,鄒忌從“不自信”到“暮寢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樣的品質(zhì)?
不盲目輕信,對別人的褒獎能理智判斷、冷靜思考,能正視自己。
3.鄒忌認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
因為齊王身邊的人阿諛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聽到真實的情況。
4.鄒忌諷諫齊王,用了邏輯中的類比推理方法,說說鄒忌是怎樣在諷諫中把家事、國事進行類比的?
妻私臣——妾畏臣——客求臣——
5.齊威王下令后,進諫者由“門庭若市”到“時時而間進”再到“無可進者”,這種變化說明了什么?
齊王納諫后,朝政的弊端越來越少。生動地反映了齊威王這一重大舉措的正確性,也從側(cè)面表現(xiàn)鄒忌的精明能干。
三問問其妻問其妾問其客
三答君美甚……君也徐公何……君也徐公不……美也
三比莫不私王莫不畏王莫不求王
三賞面刺,上賞上書,中賞謗譏,下賞
三變令初下,門庭若市數(shù)月后,時時間進期年后,無可進者
6.從這篇課文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體會委婉勸說的方式的重要性。委婉勸說的優(yōu)點在于充分尊重被勸說者,使之受到啟發(fā),明白道理,從而愉快地接受意見,今天的人際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鑒這種做法。
委婉含蓄 點到為止
本文結(jié)構(gòu)奇巧,作品由日常生活小事“窺鏡”寫起,采用“三疊法”構(gòu)思,即處處以“三”層疊加,組成排比,包括三問、三答、三思、三比、三賞、三變。這種結(jié)構(gòu)上下關(guān)照,前呼后應(yīng),層次井然有序、疏密相間,層層推進,形成對稱美。
1.結(jié)構(gòu)精巧,層次清晰。
從內(nèi)容上看,全文可分為兩部分:鄒忌諷諫和齊威王納諫。諷諫詳寫,特別是鄒忌與城北徐公比美的情節(jié),描寫得繪聲繪色且細致入微。齊威王納諫略寫,只是抓住了時間的變化,從“令初下”到“數(shù)月之后”,最后至“期年之后”,概括敘述了納諫的結(jié)果。一詳一略,有力地突出“諷”這一文章的中心。
2.精心剪裁,詳略得當(dāng)。
進諫難,需要勇氣和智慧;納諫也難,需要氣度和胸懷。文中寫鄒忌諷諫,以家事喻國事,以小事與國家大事相類比,將勸諫的意圖隱藏于故事之中,入情入理,讓對方在拉家常、聽故事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就接受了觀點,含蓄委婉,說服力和感染力更強。
3.喻事說理,委婉含蓄。
這篇課文通過鄒忌以身設(shè)喻,規(guī)勸齊王納諫的事,說明了國君廣開言路、虛心接受諫言,對于修明國家政治的重大意義。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鄒忌諷齊王納諫備課ppt課件,共3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xué)習(xí)目標,新課導(dǎo)入,知識鏈接,任務(wù)活動一熟讀課文,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私我也,畏我也,有求于我也,妻私我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鄒忌諷齊王納諫優(yōu)秀課件ppt,共1頁。
這是一份語文九年級下冊鄒忌諷齊王納諫課文配套ppt課件,共5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簡介,鄒忌諷齊王納諫,歷史上的諫臣,出場人物,疏通文義,徐公來孰視之,鄒忌修八尺有余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