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園地二
主備教師
【核心素養(yǎng)目標】
文化自信:感受語言文字的獨特價值,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
語言運用:能借助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體會排比句和設問句的表達效果。
思維能力:能結合閱讀體驗,培養(yǎng)學生積極提問、敢問、善問的習慣,學會從不同角度提問,學會篩選最值得思考的問題并嘗試解決。
審美創(chuàng)造:在對比品讀中,能結合自己的經驗,理解與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感悟古人名句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價值,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和精神世界。
【課前解析】
關注內容:《語文園地》包括“交流平臺”“識字加油站”“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四個板塊?!敖涣髌脚_”是讓學生閱讀時養(yǎng)成一邊讀一邊提問題的好習慣?!白R字加油站”意在讓學生發(fā)現(xiàn)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并且在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同時積累詞語?!霸~句段運用”安排了兩部分,一部分是讓學生體會排比句的表達效果,另一部分是讓學生明白什么是設問句。“日積月累”是讓學生積累關于質疑的名人名言,豐富自己的語言庫,提高認知能力。
關注學情:“交流平臺”揭示了一邊讀一邊提問的讀書方法和習慣,這是精讀文章的重要方法。讀文章時一定要潛下心來,仔細體會、揣摩文章中的詞語、句子以及文章描寫的細節(jié),這樣才有可能深入地理解文章,并在語言表達方面有所收獲。所以,教學時引導學生交流這方面的讀書體會是非常重要的?!叭辗e月累”安排的是一些關于質疑的名句,閃耀著古人的智慧,展現(xiàn)了他們對于成長、對于人生的一些積極向上的看法。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還可以談談各自對這些名句的理解,或聯(lián)系生活中自己或他人的例子談談體會。
【教學目標】
1.能結合閱讀體驗,梳理學到的提問策略以及運用策略進行閱讀的好處,知道在閱讀中要自覺運用提問策略。
2.能借助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認識“駐、鈔”等12個字。
3.能體會每組兩個句子在表達上的不同效果。
4.能體會自問自答的表達效果。
5.朗讀、背誦有關“提問”的名句。
【教學重點】
1.能體會每組兩個句子在表達上的不同效果。
2.能體會自問自答的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能結合閱讀體驗,梳理學到的提問策略以及運用策略進行閱讀的好處,知道在閱讀中要自覺運用提問策略。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電子版教案
授課教師“二次備課”(手寫)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結合閱讀體驗,梳理學到的提問策略以及運用策略進行閱讀的好處,知道在閱讀中要自覺運用提問策略。
2.能借助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認識“駐、鈔”等12個字。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的教學
1.談話導入,明確主題。
宋代理學家、教育家陸九淵曾說“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告訴大家學習最怕沒有疑問,能夠提出問題并積極思考,就會有所進步。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對提問有了很多的認識,讓我們一起回顧本單元的學習,交流自己的學習感受吧。(出示課件3)(板書:語文園地 提問)
2.自由交流,暢談收獲。(出示課件4、5)
預設:①學習了《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我知道既可以針對局部,也可以針對整體來提出問題。
②學了《夜間飛行的秘密》,我知道還可以從內容、寫法和啟示等角度來提問。但是,從文章的“寫法”角度提問太難了,我常常不知道怎么提。
③學了《呼風喚雨的世紀》,我明白了要提出對理解課文有幫助的問題。
④我覺得在學課文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地提出問題。閱讀的過程,好像就是提問的過程。
(板書:整體-局部 內容-寫法-啟示 有意義、有價值)
過渡:大家談到了自己在這個單元學習的收獲,也談到了自己的困惑??磥硗瑢W們確實是很有感受。讓我們看看書上的學習伙伴又有些什么體會呢?(出示課件6、7)
3.自讀“交流平臺”,啟發(fā)收獲。
(1)學生自讀“交流平臺”,勾畫關鍵信息,說說學習伙伴都交流了哪些內容。
(2)啟發(fā)思考:閱讀時,積極提出問題究竟有什么好處?(出示課件8)
預設:能讓我的閱讀更加主動;能讓我對課文的思考更深入,理解也更全面。
小結:邊讀邊思考,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能保持一種較為專注的閱讀狀態(tài),學習的效率會很高。
(3)回顧:本單元的一個學習收獲,就是知道了要從不同的角度提問,這意味著閱讀能力的提升。不過,從寫法的角度提問,確實比較難。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提出了哪些有關寫法的問題?(出示課件9)
學生根據學習實際自由交流。
(4)學習伙伴提出“要篩選出最值得思考的問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那么,什么樣的問題對理解文章作用更大呢?(出示課件10)
全文的問題,有啟發(fā)的問題。
(5)教師總結:我們提出的問題可能比較多,但并不意味著越多越好。因此,我們還需要進行比較,根據文章的需要篩選出最值得思考的問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出示課件11)敢于提問、善于提問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習慣,學習伙伴提醒我們以后也要多用提問策略進行閱讀,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出示課件12)(板書:敢于 善于)
二、“識字加油站”的教學
1.過渡:認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白R字加油站”又迎來了12位客人,他們和老朋友們手牽手,排著整齊的隊列,向我們走來了。和他們打打招呼吧。(出示課件13)
2.出示12個生字(出示課件14),學生自由認讀。
3.仔細觀察這兩組生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出示課件15)
第一組是讀音相同的形近字,前面是熟字,后面注音的是生字。第二組漢字偏旁相同,讀音和字形都不同。
4.利用形聲字構字規(guī)律識字,學習第一組生字。(出示課件16)
學習“駐”“鈔”。
根據形旁猜測“駐”的意思是“馬停下來,停留”,根據意思組詞語,如“駐扎”“駐足”“進駐”。
(出示課件17)為什么“駐”是馬字旁?(結合古代的交通工具理解。)“鈔”為什么是金字旁?(結合古代錢幣來理解。)
(2)自主學習“培、賭、媒、氛”4個生字。(出示課件18)
5.利用偏旁了解字義識字,學習第二組生字。(出示課件19)
(1)說說形旁“貝”“木”“犭”表示的意義。
(2)嘗試組詞,理解字義。
(3)查字典驗證。
6.積累詞語。(出示課件20)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體會每組兩個句子在表達上的不同效果。
2. 能體會自問自答的表達效果。
3. 朗讀、背誦有關“提問”的名句。
【教學過程】
一、“詞句段運用”第一題的教學
1.自由朗讀兩組句子,比較每組中兩個句子表達的主要意思是不是一樣,這兩個句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出示課件21)
(1)比異同:第一組的第一句反復運用“沒有”,一共在句中出現(xiàn)了四次,第二句中只有一個“沒有”。第二組中的第一句反復使用“叫”,第二句沒有反復使用。(出示課件22)(板書:反復)
(2)體會表達的妙處:讀每組中的兩個句子,說說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出示課件23)
第一組的第一句更能凸顯那時候什么也沒有,十分落后。第二組中的第一句更能凸顯那條狗十分愛叫。
2.小練習:運用反復的方法改寫句子。(出示課件24)
二、“詞句段運用”第二題的教學
1.讀題中的句子,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出示課件25)
在同一個句子里,自己回答自己提的問題。(板書:設問 自問自答)
2.出示非自問自答的句子,與原句比較,體會到表達上有什么不同。
◇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
人類呼風喚雨。
◇靠什么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
人類靠現(xiàn)代科學技術呼風喚雨。
◇竺可楨每天去北海公園,單是為了觀賞景物嗎?不是。他是去觀察物候,作科學研究的。
竺可楨每天去北海公園為的是觀察物候,作科學研究。
自問自答的句子表示“強調”。(板書:強調)
3.在學過的課文里找出自問自答的句子,并讀一讀。(出示課件26)
4.抄寫句子,進一步體會自問自答的表達效果。(出示課件27)
三、“日積月累”的教學
過渡:“疑是思之始,學之端?!鄙朴谔釂?,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品質。我國古人就很重視“問”,來看一些名句。(出示課件28)
1.自由朗讀名句,注意“裕、慎、篤、孰、惑”等字的讀音。
2.你對這些名言是怎樣理解的呢?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出示課件29)
大意:喜歡思考問題會變得聰明,剛愎自用,自以為是使自己狹隘、渺小。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出示課件30)
大意:要廣博地學習,要對學問詳細地審辨、追問,要慎重地、深入地開展思考,要明白地辨別真?zhèn)?、美丑、善惡,要切實地身體力行,這樣才能收獲人生真諦。
◎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出示課件31)
大意:即便是聰明智慧的人,也是不學習就不會懂得, 不求教就不會明白的。說明學習是獲得知識、增長智慧的必由之路。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出示課件32)
大意:人不是生下來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誰能沒有疑難問題?告訴我們不用為自己不懂得一些道理而感到羞恥,告誡我們要虛心學習,不能有了問題不去向老師請教。
3.熟讀成誦。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
提問 整體-局部 敢于
內容-寫法-啟示
有意義、有價值 善于
強調
反復
設問(自問自答)
【教學反思】
在本次語文園地的教學中,我注重了知識的落實,在扎實上下了功夫,進行了拓展,并設計了合理的練習形式,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如在“識字加油站”的練習中,我設計了讓學生舉形聲字的詞語,讓他們循序漸進地掌握了知識。
在“詞句段運用”的授課中,我通過對比朗讀、講解,讓他們體會表達效果的不同,這樣學生們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該表達方式的作用,并讓學生們運用,加以鞏固。
美中不足的是,在講授“日積月累”句子時,講得不夠詳細,沒有照顧到學困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有的同學沒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讓自己的教學有較大幅度地提高。
通觀兩節(jié)課,教學目標準確清晰,教學方法靈活務實,既有對前面知識的復習鞏固,又有對新知識的理解認知,形成了一個動態(tài)的知識鏈,教學任務完成得較為理想。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統(tǒng)編版(2024)四年級上冊精衛(wèi)填海教案及反思,共8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養(yǎng)目標,課前解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課前準備,課時安排,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統(tǒng)編版(2024)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教學設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養(yǎng)目標,課前解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課前準備,課時安排,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統(tǒng)編版(2024)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語文園地教案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養(yǎng)目標,課前解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課前準備,課時安排,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