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預習導學
自主梳理
一、氫氣的性質
1. 物理性質:氫氣是無色、無臭、難溶于水 的氣體,密度比空氣,是最輕的氣體。
2. 氫氣的燃燒
文字、符號表達式:
(1)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安靜地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2)混有一定量空氣或氧氣的氫氣遇明火會發(fā)生爆炸。
3. 氫氣的驗純
(1)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純度。
(2)驗純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滿氫氣的試管口,口朝下,靠近火焰,移開拇指。若發(fā)出尖銳爆鳴聲,表明氫氣不純;若聲音很小,表明氫氣較純。
二、水的電解實驗
1.儀器:水電解器(如右圖)
2.反應條件:通 直流 (填“交流”或“直流”)電。 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鈉或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是 增強導電性 。
3.實驗現(xiàn)象及分析:
(1)兩電極上都 產生氣泡 ,速率快的是 負 極,一段時間后,正極與負極生成氣體的體積比約為 1∶2 。
(2)正極產生的氣體使燃著的木條 燃燒更旺 。(正極產生的是 氧氣 )
(3)負極產生的氣體能 燃燒 ,火焰呈 淡藍色 。(負極產生的是 氫氣 )
4.反應表達式:
文字表達式: 水氫氣 + 氧氣 ;符號表達式:H2O H2 + O2 。
5.元素種類分析:
生成物中有 氫、氧 元素,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 不會 (填“會”或“不會”) 變化。
6.實驗結論:
(1)水由 氫元素和氧元素 組成。
(2)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發(fā)生了 分解 反應,生成了 氫氣 和 氧氣 ,且體積比約為 2∶1 。
三、單質、化合物和氧化物
1.概念:
(1)單質:由 同種 元素組成的 純凈物 。
(2)化合物:由 不同種 元素組成的 純凈物 。
(3)氧化物:由 兩種 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種是 氧 元素。
【討論】
(1)單質中 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只有一種元素,但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 不一定 是單質。(如 氧氣和臭氧 組成的物質是混合物)
(2)化合物中 一定 含不同種元素,但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 不一定 是化合物。(如 氧氣和氮氣 組成的物質是混合物)
(3)氧化物 一定 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化合物 不一定 是氧化物。(如 高錳酸鉀KMnO4 不是氧化物)
2.物質的簡單分類:
混合物 氧化物
物質 化合物
純凈物 其他
單質
(1)純凈物、混合物是根據(jù)組成 物質 種類多少來分的;(純凈物都可以用 化學式 表示,而混合物沒有 化學式 );而單質、化合物是根據(jù)組成 元素 種類多少來分的。
(2)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下圖表示,在橫線上寫出其中A、B、C分別對應的物質類別。
A 單質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預習檢測
1.下列關于氫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在標準狀況下,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B.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時,產生淡藍色火焰
C.氫氣難溶于水D.點燃氫氣時一定會發(fā)生爆炸
2.下列用途,利用氫氣物理性質的是( )
A.還原金屬氧化物B.制取鹽酸
C.充填探空氣球D.高能燃料
3.氫氣難溶于水,氫氣密度為0.089 g/L,空氣密度為1.29 g/L,且與氧氣在常溫下不反應,收集此氣體可使用的方法是( )
A.只可用排水法
B.只可用向下排空氣法
C.既可用排水法,又可用向下排空氣法
D.既可用排水法,又可用向上排空氣法
4.有關電解水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一段時間后產生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B.該實驗證明水由H2和O2組成
C.正極產生的氣體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旺D.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鈉以增強導電性
5.下列有關電解水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證明水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B.甲、乙兩管產生的氣體的體積比約為2∶1
C.乙管產生的氣體能燃燒,火焰為淡藍色D.水電解過程中,水分子沒有發(fā)生變化
6.下列關于“電解水”和“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點燃氫氣前不用檢驗純度B.b管氣體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
C.干冷燒杯內壁無明顯變化D.兩個實驗均可證明水的組成
7.如圖是電解水實驗,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試管2中得到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B.該實驗生成氣體主要是由于水沸騰產生的水蒸氣
C.該實驗所發(fā)生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D.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元素、氧元素組成的
8.分類法是研究化學的方法之一.下列選項中,“O”“●”分別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9.分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質屬于氧化物的是( )
A.B.C.CaOD.
10.(2022·內蒙古呼倫貝爾·統(tǒng)考中考真題)下列各圖中“”和“”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則其中表示單質的是( )
A.B.
C.D.
11.下列圖中“”“”和“”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1)表示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下同);表示純凈物的有___________;
(2)表示單質的有___________,可以表示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
12.如圖是電解水實驗的簡易裝置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由實驗現(xiàn)象可以確定:試管a連接電池____極,若試管a中得到10mL氣體,則試管b中得到____mL氣體,寫出驗證試管b中氣體的方法:____。
(2)小麗同學將純凈的氫氣點燃,觀察到管口有__火焰,將冷而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xiàn)___;據(jù)此,她發(fā)現(xiàn)氫氣的一個化學性質是____;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該反應的基本類型為____。
13.下列是兩個關于水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試管2中得到的氣體能燃燒B.實驗二中水變化前后分子的種類不變
C.實驗一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shù)均改變D.1、2兩玻璃管中產生的氣體質量之比是2:1
03
探究提升
?環(huán)節(jié)一 探究水的組成
問題探究1 氫氣燃燒實驗
討論:1.上述實驗中有無新物質生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2.上述實驗中是否有水滴生成?有水滴生成
問題探究2 水的電解實驗
問題探究3 水的組成
根據(jù)精確的實驗測定:
1. 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因此水可表示為H2O
2. 當水分子分解時,生成了氫原子和氧原子,2個氫原子結合成1個氫分子,很多氫分子聚集成氫氣;2個氧原子結合成1個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氣。
要點歸納
探究水的組成實驗:
純凈物分類:
典例精講
【例1】(2023年海南省瓊海市二模)實驗小組為驗證水的組成元素,進行如下實驗。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實驗2中a和b的氣體質量比為2:1
B. 實驗2中a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 實驗1、實驗2都不能驗證水的組成
D. 實驗利用了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推測物質的組成
【例2】(2022秋·廣東茂名·九年級統(tǒng)考期中)興趣小組通過研究水的電解了解水的組成,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
(2)此過程中沒有發(fā)生改變的微粒是___________。
(3)玻璃管b中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___(填化學式)。
(4)此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水是由___________組成的。
【例3】(提出問題)水的化學式是H2O,它能不能是HO、HO2或其他呢?
(探究課題)水化學式的推導過程。我的假設:水的化學式是H2O或HO或HO2。
(探究準備)精密電解水設備。
(探究過程)
①用精密的電解水設備電解水,同時測定兩試管中逸出氣體的體積,記錄在下表中:
②分析上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電解水時,與電源負極相連的試管中收集到的氫氣的體積較多,與電源正極相連的試管中收集到的氧氣的體積較少,從第4min開始生成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________。
③查閱資料可知:在標準狀況下,氫氣的密度是0.089g/L,氧氣的密度是1.429g/L。由此可計算出生成的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約為_____________(填最簡整數(shù)比)。
④利用化合物各元素質量比的算法,設水的化學式為HxOy,根據(jù)各元素的質量比=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相應原子個數(shù)乘積之比,得出x:y=__________。
(探究結論)水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同學們又查閱到了如下資料:
a 氫氧化鈉是一種強堿,具有腐蝕性。
b 舊版教材中,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如圖丙所示。
c 給含有氯化鈉的水通電,會發(fā)生如下反應:氯化鈉+水→氫氧化鈉+氫氣+氯氣(條件為通電)。
請你分析思考:和圖丙所示的裝置相比,現(xiàn)行教材(圖丁)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進行實驗時,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將氫氧化鈉換為氯化鈉。
(總結交流)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通過上述實驗的分析對比,請寫出在改進實驗時需考慮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點即可)。
同學們不但成功探究了水的組成,得出了正確的結論,還對“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的素養(yǎng)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期待在今后的學習中解決更多問題!
?環(huán)節(jié)二 水的組成探究史
問題探究2
閱讀化學史,回答下列問題。
(1)“易燃空氣”屬于__________(填“單質”或“化合物”)。
(2)1782年拉瓦錫實驗獲得的黑色固體是Fe3O4,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3)1800年尼克爾森的電解水實驗中,需加入氫氧化鈉,目的是:___________。
(4)1800年尼克爾森的實驗,得到了“易燃空氣”和氧氣,推測“易燃空氣”和氧氣的的體積比為__________。
要點歸納
水的組成研究時間軸
典例精講
【例4】(2023年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C20”教育聯(lián)盟第二次學業(yè)水平檢測)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命活動離不開水,某興趣小組以“生命之源——水”為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學習水組成的發(fā)現(xiàn)史
(1)1783年,英國科學家卡文迪什實驗發(fā)現(xiàn)氫氣和氧氣點燃后生成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1800年,英國科學家尼克爾森和卡里斯特爾在常溫下利用“伏打電池”給水通電進行電解水實驗,制得氫氣和氧氣,分析得出水不是一種元素,而是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______(填“混合物”或“化合物”)。
【任務二】模擬實驗探究
興趣小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電解水實驗。
(2)實驗前,小明準備在水中添加氫氧化鈉溶液增強導電性,若要檢測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可取少量待測液滴加足量稀鹽酸,若觀察到______,則說明氫氧化鈉溶液已經(jīng)變質;若用硫酸鈉增強導電性,實驗結束后,硫酸鈉的質量______(填“增多”“不變”或“減少”)。
(3)電解水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______。
(4)微觀過程分析:電解水的微觀過程模擬示意圖如下,請補充完整。
(5)反思交流:學習小組記錄了四組兩管收集的氣體體積,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同學們發(fā)現(xiàn),每組收集到的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不同,隨著氣體量的增加,氧氣體積始終比氫氣體積的一半少0.2mL,產生此現(xiàn)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例5】(2023年江蘇省蘇州市中考二模)人們對于物質組成與構成的認識經(jīng)歷了曲折的過程。自古以來,人們認為水是組成世間萬物的一種元素,不可再分。
(1)18 世紀中葉,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里用鋅加入稀硫酸中制得“可燃空氣”,將少量“可燃空氣”與空氣通入鐵質容器混合點燃,能產生劇烈的爆鳴,并產生水霧。該“可燃空氣” 應該是_________ (填化學式)。
(2)1781 年,英國化學家卡文迪許加熱汞鍛灰(HgO)后得到了一種液態(tài)金屬單質和一種氣體——“脫燃素空氣”,蠟燭在這種氣體中燃燒更明亮。請寫出卡文迪許制得“脫燃素空氣” 的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
(3)卡文迪許認為普利斯特斯的實驗并不能證明水的組成,于是用“脫燃素空氣”代替空氣重做了實驗,目的是_________。
(4)1783 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將水加熱成蒸氣通過高溫的鐵管,一段時間后,在出口處收集到一種可燃性氣體。實驗后稱量發(fā)現(xiàn)水的質量減少,鐵管的質量增加,經(jīng)研究證明鐵轉化為四氧化三鐵,裝置如題 24 圖-1 所示。其反應原理為_________ (寫化學方程式)。至此,水不是單一元素物質,而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觀點得到了化學界公認。
(5)180 年,英國化學家尼科爾森通過伏打電池在常溫下對水進行通電分解,得到氫氣和氧氣,再次確認了水的組成。某同學在實驗室模擬了尼科爾森用電分解水的實驗(題 24 圖—2), 得到不同電極的電解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不同電極在相同條件下的的電解結果(以氣柱高度表示電解產生的氣體體積)
已知:多孔碳棒使用一段時間后會因質量減少而需更換。
結合圖表信息回答,用多孔碳棒作電極時,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總是大于 2:1 的原因可能有哪些:____________。
(6)在整個發(fā)現(xiàn)過程中,科學家利用了“分合”思想證明了水的組成。下面實驗中屬于“分” 思想的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a.氫氣燃燒實驗 b.鐵管實驗 c.水通電實驗
04
課堂總結
一、氫氣的性質
研究氫氣的燃燒實驗是人們認識水的組成的開始
1.物理性質:氫氣是一種無色、無臭、難溶于水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 。
2.化學性質(可燃性):
【討論】氫氣燃燒生成水的實驗,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二、水的電解實驗
實驗結論:水由 氫元素和氧元素 組成。
三、單質、化合物和氧化物
物質的簡單分類:
混合物 氧化物
物質 化合物
純凈物 其他
單質
05
強化訓練
1.(2023·廣東廣州·中考真題)用電解水實驗探究水的元素組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管和b管中氣體體積比約為2:1
B.b管中的氣體能使燃著的木條燒得更旺
C.該探究說明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D.該探究的依據(jù)是化學變化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2.(2023·廣東深圳·中考真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和b質量比為2:1B.H2具有助燃性
C.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D.水的電解是物理變化
3.(2023·河南·中考真題)2023年5月30日,我國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三位航天員順利進入空間站??臻g站內航天員吸入的氧氣可由電解水提供,水通電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運載火箭使用的燃料中有液氫,氫氣作燃料的優(yōu)點是_____(答出一條即可)。
4.(2023江蘇蘇州市吳中、吳江、相城區(qū)一模)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電解水實驗(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鈉溶液以增強導電性),反應一段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球形容器內液面下降
B. 液體中硫酸鈉的濃度不變
C. 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質量約為負極的八倍
D. 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5. (2023年江蘇省泰州市中考二模)水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物質之一,也是實驗室常用的試劑。
(1)長期飲用硬水會影響人體健康,檢驗自來水是否為硬水常用的物質是___。
(2)某工廠用電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氣,發(fā)現(xiàn)氧氣的產量略小于理論值,且所得氧氣中有淡淡的魚腥氣味(每個具有魚腥氣味的氣體分子由三個原子構成)。從元素守恒角度分析,該魚腥氣味的氣體是____(填化學式)。
(3)硫酸鈉溶于水能離解出自由移動的____、____(填符號),因此硫酸鈉溶液能導電。
(4)電解水時,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鈉可增強導電性。某興趣小組把4.0g硫酸鈉固體加入86.8g水中,充分溶解后進行電解。一段時間后停止通電,在試管A中收集到1.2g氣體(裝置如圖)?;卮鹣铝袉栴}:
①B管中收集到的氣體是____。
②結合方程式計算,電解后溶液中硫酸鈉質量分數(shù)____。(寫出計算過程)
6.(2023·黑龍江綏化·??寄M預測)如圖是初中化學常見實驗,請回答有關問題。

(1)實驗一的集氣瓶中預先加入了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
(2)實驗二為電解水的實驗,其中A是與電源的______極相連。實驗剛開始時,X和Y氣體的體積比>2:1,則可能原因是______(填序號);
①氧氣溶解的更多
②氫氣溶解的更多
③氧氣密度大
④氫氣密度小
⑤氧氣與電極發(fā)生了反應
⑥水中未加入少量硫酸鈉或氫氧化鈉
(3)實驗三是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假如集氣瓶容積為100mL,實驗前已經(jīng)裝水20mL,則實驗后集氣瓶內的水約是______mL。
7.(2023·福建泉州·統(tǒng)考模擬預測)請回答下列問題。

(1)某實驗小組用圖1所示裝置完成電解水的實驗并收集產生的氣體(U型管中預先加入了少量氫氧化鈉)。a管應連接電源的______極(填“正”或“負”),用______檢驗d管產生的氣體,該實驗可以過確定水由_____組成。
(2)在探究水的組成中,科學家做出巨大貢獻,拉瓦錫曾讓水蒸氣通過一根燒紅的鐵質槍管,得到“易燃空氣”,同時生成四氧化三鐵,如圖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3)某種光分解水的過程如圖3所示,能產生H2。轉化過程中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有Fe3O4和___;與電解水相比,該方法的優(yōu)點是_______。
8.(2023·福建廈門·廈門一中??级?愛護水資源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

(1)圖1為居民飲用水的處理過程,其中步驟①網(wǎng)格凈水原理類似于實驗操作________。
(2)圖2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理論上當電源正極產生8mL氣體時,負極產生_____mL氣體。
(3)有些村民直接用地下水作生活用水,人們常用_______檢驗地下水是硬水還是軟水,生活中可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①用自來水清洗餐具上的油污需添加洗滌劑,這是利用了洗滌劑的_________作用。
②稀醋酸可用于除去水壺中的水垢,把100g20%的醋酸稀釋為10%的稀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質量為________。
9.(2022秋·遼寧沈陽·九年級??茧A段練習)實驗課上,同學們做了電解水的實驗
(1)電解水時,通常要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或稀硫酸,目的是_______。
(2)寫出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3)某同學在做電解水實驗時,向水中加入氯化鈉,發(fā)現(xiàn)與正極相連的石墨電極上出現(xiàn)黃綠色氣體。
[提出問題]加入氯化鈉的水通電時,石墨電極上分別生成了什么氣體?
[查閱資料]
①氯氣(Cl2)是一種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常溫下1體積水里能溶解2體積的氯氣;
②氯化鈉溶液就是在水中加入氯化鈉固體。
[提出假設]假設I:氧氣和氯氣;
假設Ⅱ:氫氣和氧氣;假設Ⅲ:氫氣和氯氣。
[設計實驗]用如圖所示裝置來電解氯化鈉溶液,并收集兩個電極上產生的氣體。
[實驗反思]氯化鈉溶液通電時,氯化鈉和水反應除了生成兩種氣體外,還生成了氫氧化鈉,想要測定電解后生成的氫氧化鈉質量,需進行蒸發(fā)操作,進行該實驗時要用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
[反思與評價]
1 聯(lián)系電解水的實驗,要證明水的組成,你認為在電解水時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加氯化鈉溶液。
2 我們的生活用水都是從自來水廠生產制得的,本市某水廠生產自來水的凈化步驟如下表示:
(4)向水中通入氯氣,發(fā)生的是_______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5)硬水對人體,生活都有一定危害,因此生活中將硬水轉化為軟水,常用方法是_______。
(6)淡水資源緊缺的當下,請給出一點節(jié)水建議_______。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1.探究水的組成及變化。
2.初步學習利用物質的性質和化學反應探究物質組成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3.認識水的組成,知道水是一種重要的溶劑。
4.認識依據(jù)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可以對物質進行分類,知道物質可以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單質和化合物等;
1.通過電解水實驗認識水的組成。
2.進一步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3.從物質的元素組成上識別氧化物,區(qū)分單質和化合物。
4.知道氫氣的可燃性以及驗純的重要性和方法;
5.結合化學史料,從科學家認識水的組成的過程中體會科學家研究物質組成的思路和方法。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反應表達式)
在帶尖嘴的導管口點燃純凈的氫氣,觀察火焰的顏色。
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小燒杯,過一會兒,觀察燒杯壁上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產生淡藍色火焰
觀察燒杯壁上出現(xiàn)水霧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反應表達式)
在電解器玻璃管內加滿水,接通直流電源,觀察并記錄兩個電極附近和玻璃管內發(fā)生的現(xiàn)象。
切斷上述裝置中的電源,用燃著的木條分別在兩個玻璃管尖嘴口檢驗電解反應中產生的氣體,觀察并記錄發(fā)生的現(xiàn)象。
兩個電極上有氣泡產生,負極和正極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約為2:1。
正極氣體使燃著的木條更旺,證明是氧氣;
負極氣體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證明是氫氣。
(正氧負氫、氫二氧一)
1.氫氣的燃燒
2.電解水實驗
3.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也可以證明水的組成
結論: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1. 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2. 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3. 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實驗1
實驗2
實驗證明無色液滴為水
實驗證明a,b中氣體分別為、
時間/min
1
2
3
4
5
6
7
8
連電源負極的管(A)中 氣體/ml
6
12
20
29
39
49
59
69
連電源正極的管(B)中 氣體/ml
2
4
7
11
16
21
26
31
【資料】
人類對水的組成的認識經(jīng)歷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古人認為,水是一種元素。1766年英國化學家卡文迪許把鋅粒加到稀硫酸中,發(fā)現(xiàn)了“易燃空氣”。同一時期,普利斯特里發(fā)現(xiàn)這種氣體可以在玻璃容器內燃燒產生水珠。1781年卡文迪許用純氧代替空氣,發(fā)現(xiàn)“易燃空氣”可以在純氧中燃燒,并且生成物只有水??上晌豢茖W家受當時“燃素說”的影響,沒能認識到水不是一種元素。1782年,拉瓦錫重復了他們的實驗后,又將水蒸氣通過高溫金屬鐵管,獲得“易燃空氣”和一種黑色固體,由此他認為水不是一種元素,而是“易燃空氣”和氧的化合物。1787年,拉瓦錫將“易燃空氣”命名為氫氣,正式提出了氫這種元素。1880年英國科學家尼克爾森用伏打電池進行了水的電解實驗,進一步證明了拉瓦錫的結論。
氫氣體積(mL)
氧氣體積(mL)

5
2.3

10
4.8

15
7.3

20
9.8
電極
時間
H2體積
O2體積
V(H2):V(O2)
多孔碳棒
4’28”
66
25
2.6:1
鍍鎳回形針
2’22”
66
31
2.1:1
銅絲
2’15”
66
33
2:1
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氫氣燃燒
點燃氫氣,用干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
產生 淡藍 色火焰,放熱,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有水霧產生
符號表達式:
H2 + O2 eq \\ac(\s\up11(點燃),\s\d4(——→),\s\d5()) H2O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反應表達式)
兩個電極上有氣泡產生,負極和正極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約為2:1。
正極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負極氣體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
(正氧負氫、氫二氧一)
(1)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
(2)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
(3)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種是氧元素。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解釋或結論
①按照如圖裝置,通電一段時間后,用a、b兩只試管分別收集兩根石墨電極上產生的氣體,觀察氣體顏色
試管a收集到黃綠色氣體,試管b收集到無色氣體
假設_______錯誤
②用拇指堵住試管b,移近點燃的酒精燈,移開拇指點火
聽到爆鳴聲
證明b試管中收集到的氣體為_______

相關試卷

化學九年級上冊課題3 元素優(yōu)秀當堂檢測題:

這是一份化學九年級上冊課題3 元素優(yōu)秀當堂檢測題,文件包含第3單元課題3元素教師版-2024年初中化學同步人教版docx、第3單元課題3元素學生版-2024年初中化學同步人教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9頁, 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3 水的組成優(yōu)秀精練:

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3 水的組成優(yōu)秀精練,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05 MPa,374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3 水的組成優(yōu)秀達標測試: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3 水的組成優(yōu)秀達標測試,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05 MPa,374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3 水的組成課時練習

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3 水的組成課時練習

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3 水的組成同步訓練題

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3 水的組成同步訓練題

九年級上冊課題3 水的組成綜合訓練題

九年級上冊課題3 水的組成綜合訓練題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3 水的組成隨堂練習題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3 水的組成隨堂練習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化學人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課題3 水的組成

版本: 人教版(2024)

年級: 九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