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習任務 1.掌握記敘文構思的主要技巧。2.掌握記敘文敘事曲折的技巧。
課前速覽
活動一 記敘文構思技巧
記敘文的謀篇布局可以說是文章的骨架,能夠吸引人的謀篇布局貴在巧設計、妙安排,關鍵在“巧妙”上做文章。巧妙來源于對生活的真正體驗、深切感悟,來源于對真實生活的高度概括或濃縮,來源于人人心中都有但筆下皆無的獨特與新穎。
一、“彩線串珠式”思路導圖
eq \x(開頭?引入人、事、物? 情景故事)
明↓線 暗↓線
eq \x(中間?敘述具體情況? 情景故事)
明↓線 暗↓線
eq \x(結尾?回扣線索,點明中心? 情景故事)
“彩線串珠”,即用彩線將敘述內容組織起來。所謂“線”,即線索;所謂“珠”,即生動典型的材料,即一些情景故事。這種構思必須遵循“線顯珠明,珠不離線”的原則,文中用于連綴材料的線索應該清晰明確,不能含糊,而且要在文中多次顯現(或表現);所寫內容也必須圍繞線索展開,不能游離于線索之外。
采用“彩線串珠式”結構模式,關鍵在于選準可以作為線索的人、事、物等。對于高中生來說,最好選擇某一物象作為線索,不僅好寫,而且容易生發(fā)詩情。一旦選定線索,首先要做到有始有終,前后貫通。其次,除能夠通聯(lián)外,還能起到彰顯文章主旨、體現寫作意圖的效果??傊?,應當在線索設定方面多動腦筋,真正做到科學合理,精彩巧妙。
另外,在使用雙線推進式時應注意:
(1)敘事時,或兩件事并行推行,或兩件事交叉推進,要注意兩件事之間的聯(lián)系,選擇好兩件事的聯(lián)結點。
(2)要從“顯”與“隱”的角度處理好雙線主次,根據故事發(fā)展的需要,該顯則顯,該隱則隱。
(3)要使兩條線索巧妙融合。如果安排明暗兩條線索,需要在交代明線的過程中,對暗線有一些提示。
二、“倒敘式”思路導圖
“倒敘式”結構,是先將事件的結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然后再按照事件發(fā)展的順序來進行敘述的一種結構模式。采用這種結構模式,既能使文章結構富有變化,引人入勝;又能制造懸念,使情節(jié)先聲奪人,激起讀者追根溯源的興趣;同時,又可使文章重點突出,避免語言上的平鋪直敘?!暗箶⑹健苯Y構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
(1)結局提前,后述過程。文章開頭先把事情的結果寫出來,然后再回過頭來敘述事情發(fā)生的原因以及發(fā)展的經過,這樣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質,深化作品的主題。
(2)精彩先置,光彩照人。這種形式的倒敘,一開頭不直接把結局推出,而是把某一個很動人的場面或者事情發(fā)展過程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提到開頭。把動人的片段提前,就要描寫好這個動人的片段,使文章開篇即光彩照人。
(3)引發(fā)回憶,由此及彼。這種形式的倒敘,先寫眼前的事情,由此及彼,引起回憶,追敘往事。總體來說就是文章的開頭部分,不涉及具體的內容,作者由眼前的某一事物引起聯(lián)想,通過一段議論或抒情性文字,導入對往事的回憶,然后再將準備的故事按時間順序原原本本地敘述出來,最后以一段議論或抒情性文字呼應開頭,總結全文。
倒敘時要交代清楚起點。倒敘與順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還要有必要的文字過渡,做到銜接自然。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漫無目的地顛來倒去,反反復復,使文章眉目不清。
三、“對比映照式”思路導圖
“對比映照式”結構是選取有顯著差異的兩組內容(可以是相反或相對的兩個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進行反襯式組合。其基本模式是:開頭(引出材料)→主體(正面材料①、反面材料②對照)→結尾(抒情、議論)。
行文時一定要寫出對比點,為議論、抒情做準備。至于是先寫正面材料還是先寫反面材料,要視作者的構思和材料特點而定。
運用對比手法可產生較強的藝術效果,但不能事無巨細地一味運用。采用“對比映照式”結構模式要注意:
(1)要致力于人物性格的對比,從生活的對立統(tǒng)一中顯示人物,寄托思想。
(2)對比要尖銳、強烈。做到這一點有時可加大對比的分量和力度,使之集聚在一個焦點上,以產生巨大的藝術能量。
(3)對比要真實、自然。既尖銳、強烈,又真實、自然,這才是對比藝術的極致。
邊練邊悟1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作。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路上的情形,可能讓人欣喜,也可能讓人忐忑。你有什么樣的“在路上”的經歷呢?
請以“在路上”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感情真摯,運用上面三種思路導圖中的一種。
寫作指導 關于“路”,可實可虛。實:路,道也。往來通行的地方。道~、~程、公~、水~……虛:思想或行動的方向、途徑。人生之路。可實寫在路上所見到的風景(自然風景、人文風景),也可虛寫在人生路上所遇到的讓人忐忑的挫折和坎坷。一定要寫“在路上”的經歷,寫身體和心靈“在路上”的思考和感悟。
活動二 記敘文敘事曲折技巧
“文似看山不喜平”,敘事要講究波瀾。寫出事件的波瀾就是寫出事件的曲折變化。要寫出事件的波瀾,一是善于選擇本身就曲折復雜的事件來寫;二是善于運用使敘事曲折的技巧。常見的技巧有:
邊練邊悟2 (2021·北京)瓜熟蒂落、羽翼豐滿,這是草木鳥獸成熟的模樣;但對我們而言,真正的成熟卻不僅僅指身體的長成……
請以“這,才是成熟的模樣”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敘事有一定的曲折性,有細節(jié)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不少于700字。
寫作指導 (1)審題:“成熟”是關鍵詞,“但”后一轉,表明“成熟”不只是生物體征方面的成熟,而是指“身體的長成”之外的成熟。這樣一來,“成熟”的立意空間很大。面對成功,謙遜平和是成熟;面對失敗,頑強不屈是成熟;面對問題,沉著冷靜機智應對是成熟;面對苦難,不改初心迎難而上是成熟;面對爭端,內心強大堅定立場是成熟,面對不公,不急不躁隱忍堅持是成熟……甚至,成熟可以是無數救國救民、為理想而奮斗犧牲的革命英烈;也可以是韜光養(yǎng)晦,大智若愚,懂得讓自己位于“低谷”、藏拙守鋒的后起之秀;還可以是余秋雨筆下那個被貶黃州、寵辱不驚的蘇東坡——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
(2)演繹故事要符合“情節(jié)邏輯”。比如因果關系、時空聯(lián)系、人物線索等自然邏輯,又或是作者根據表達需要自行設計的一套關聯(lián),比如象征性事物,作者有意穿插的細節(jié)和線索等。命題“這,才是成熟的模樣”隱含著“那,不是成熟的模樣”的意義。從“那,不是”到“這,才是”,“真正的成熟”轉變是不是具備基本的事理邏輯,轉變是否突兀,是否荒謬,這種意外突轉的故事情節(jié)需要經得住思維的審視與推敲。
敘事技巧
寫作要領
懸念法
引起讀者急切盼望心理的藝術手段稱之為“懸念”。制造懸念的方法,大致是把正在發(fā)展的主要情節(jié)或矛盾沖突阻遏一下,暫時不把情節(jié)發(fā)展的結果或矛盾沖突的結果告訴讀者,使讀者產生強烈的期待或探究心理。
抑揚法
所謂“抑揚法”,就是根據人們認識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將生活素材抑揚交錯地組織在一起,通過前后材料的反差,突出人物性格,揭示主題?!耙帧笔桥?、貶損,“揚”是褒揚、贊美;而“抑揚法”則將貶抑與褒揚在塑造人物、渲染氣氛、抒發(fā)感情等方面對立統(tǒng)一起來,把對生活的錯覺、誤會與正確認識等相互矛盾的兩個方面統(tǒng)一于一個整體之中,使之兩相對照,相互映襯,形成波瀾起伏之勢,從而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
巧合法
“巧合法”指讓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碰巧相遇或相合,使矛盾驟起或突然得到解決,從而使文勢起伏曲折。巧合是發(fā)生在必然之中的偶然,它必須合理、自然、有意義。在具體設計巧合時,最好在前面先用伏筆把后面要發(fā)生的巧合做點暗示或交代,這樣一來,巧合雖在預料之外,但仔細一琢磨,就會覺得又在情理之中了??傊?,運用巧合技巧要從生活出發(fā),如果瞎編亂造,就會弄巧成拙。
誤會法
通常是在文章的開頭部分,有意識地把生活中的一種行為、一種現象、一個事件、一個細節(jié)誤設為另一種行為、現象、事件、細節(jié),以形成誤會,把讀者的思維引向相反的方向,直到文章結尾時才點明真相,這樣文章的前后就會形成一種強烈的反差,從而使文章波瀾起伏,滿足人們“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審美心理。
陡轉法
記敘事件時,順著一個方向鋪陳渲染,把讀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這個方向發(fā)展的一種可能性上去,層層推向高潮,達到頂點時,筆鋒突然一轉,通過另一種結局的突然揭曉,掀起波瀾,把讀者對事件意義的理解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蓄放法
“蓄放法”的運用主要是在組織篇章的過程中,有意將文章的主旨或感情潛藏起來,待行文到適當的時候,積蓄到一定程度,突然間將隱含于文中的主旨或感情爆發(fā)出來。
虛實法
正面直接地寫叫實寫,側面間接地寫叫虛寫。虛寫為實寫服務。文章要以實帶虛,虛中見實,相輔相成,形成一個又一個波瀾。
這是一份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學案寫作突破應用文寫作訓練1掌握“四稿”寫作——針對聽眾,強化現場感,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演講稿寫作,辯論稿寫作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5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復習任務群5寫作專題10文體與構思分點突破2記敘文的文體架構提能訓練,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講義(新教材)第10部分 寫作突破 記敘文寫作訓練1 精巧構思,曲筆敘事——匠心獨運,行文跌宕,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掌握記敘文構思的主要技巧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