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科版)六年級(秋)科學(xué)第二單元測試題(含答案) 班級( ) 姓名( ) 一 填空(每空3分,共21分) 1.霧一般發(fā)生在氣溫較( )(填寫“高”或“低”)的早晨。 2.霧是( )變的。 3.云和霧都是由水蒸氣遇( )后凝成的很多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的。霧在( )空,云在( )空。 4..為了加快云中小水滴的增長速度,人們發(fā)明了增雨火箭。增雨火箭中的碘化銀藥粉,可加快小水滴的( )。 5.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 )(填寫“冷”或“熱”)凝結(jié)附著在地面或物體上的小水珠。 二 選擇(每題4分,共20分) 1.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 )℃。 A 0.5 B 0.6 C 1 D 2 雪是( )水的一種形式,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及其聚合物雪團(tuán)組成。 A 固態(tài) B液態(tài) C氣態(tài) D 都不是 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 )℃以下凝成的小冰晶,附在地面或物體上。 A 0 B 10 C 20 D 30 4.冰雹常見于夏季或( )之交,在強(qiáng)對流天氣條件下形成。 A春夏 B夏秋 C秋冬 D冬春 5.自然界的降水形式不包括( )。 A雨 B雪 C 冰雹 D河水 三 簡答(共分) 雪是怎樣形成的?(8分) 答: 2.如果水循環(huán)出現(xiàn)異常,會造成什么后果?(7分) 答: 3.水的三態(tài)變化原因是什么?(4分)畫出變化關(guān)系圖。(10分) 四 實(shí)驗(每空3分,共30分) 1.霧的形成模擬實(shí)驗 (1)器材:透明杯、熱水、冰袋、冰塊 (2)方法: a.往杯中倒入半杯熱水,用冰袋接近杯口。冰袋下( )小水珠,周圍( )白氣出現(xiàn); b將冰袋換成裝有熱水的塑料袋,( )小水珠和白氣。(填寫“有”或“沒有”) (3)小結(jié):水蒸氣遇( )(填寫“冷”或“熱”)形成許許多多的小水滴漂浮在低空,就成了( )。 2.雨的形成的模擬實(shí)驗 (1)器材:三腳架、酒精燈、石棉網(wǎng)、火柴、燒杯、金屬圓盤、水、冰塊 (2)方法:a.在裝有少量水的燒杯底部加熱,在燒杯頂部放一個盛有冰塊的金屬圓盤。 b.熱的水蒸氣上升遇冷的圓盤,在圓盤底部( )成小水珠。C.當(dāng)小水珠越來越大時,就會降下來。 (3)結(jié)論:當(dāng)空中的水蒸氣較多時,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會不斷增大。當(dāng)小水珠或小冰晶大到上升氣流托不住時就會向下降落,形成( )。 3.模擬水循環(huán)的實(shí)驗 (1)器材:水盆、40℃的水、碗、塑料膜、冰袋、冰塊 (2)方法:a.在水盆中倒入小半盆熱鹽水(40℃)模擬( ),再在盆中倒扣一個空碗,模擬( )。b.將水盆用透明塑料膜蒙住,用冰袋在塑料膜上造成一個下垂的錐,正對著陸地上方。C.將實(shí)驗裝置放在陽光下暴曬,碗蒂的水溢出并流入水盆里。 (3)這個實(shí)驗?zāi)M了大自然的( )現(xiàn)象. 答 案 一 填空 低 2.水蒸氣 3.冷 低 高 4.凝結(jié) 冷 二 選擇 1B 2A 3A 4A 5D 三 簡答 .當(dāng)?shù)涂諟囟仍?℃以下時,云中的水汽可以直接凝成小冰晶及小雪花,當(dāng)這些雪花增大到相當(dāng)程度,上升氣流托不住它時,就會從云層里降落下來,成為雪。 多雨時,就會發(fā)生洪災(zāi);少雨時,就會發(fā)生旱災(zāi)。 溫度的變化 四 實(shí)驗 有 有 沒有 冷 霧 凝成 雨 3.海洋 陸地 海陸水循環(huán)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