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jié)合注釋了解詩文大意,熟讀成誦。
2.分析詩中意象并結(jié)合時代背景,感悟詩人情感。(重點)
3.比較閱讀領(lǐng)悟“懷古詠史詩”特征及寫作手法,掌握做題方法。(難點)
詩歌給了我們一種重新面對生命真相的視野,這種真相就是無論生活的或泥濘或順?biāo)?,或喜或悲,蒹葭就在湖邊搖曳著,明月就在天上高懸著。一直平凡著,也一直詩意著。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那些星星點點的光讓無望的生活有了一點點希望。
上學(xué)期教材里《天上的街市》這一篇課文后邊的積累拓展選取了以下三首詩詞。
李商隱的《七夕》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杜牧的《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
秦觀的《鵲橋仙》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備課之前,我問了自己一些問題。
1、為什么煙籠寒水月籠沙和夜泊秦淮近酒家這兩句不能換一下位置?
2、煙只能籠罩寒水,月只能籠罩沙?
3、商女不知亡國恨,還有誰不知亡國恨?誰又知亡國恨?
4、后庭花是什么?商女是什么人?她們唱后庭花有何不妥嗎?
一、導(dǎo)入
古人講,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人居于天地之間,他們觀照古往今來,也會感慨家國興亡。杜牧的《秋夕》中有燭光、有流螢(火蟲的)光、有星光。燭火,螢火,星光,都是微光,但足以照亮那個宮女的幽怨。那些星星點點的光讓失意宮女生活的孤寂幽怨也被人看見了。當(dāng)然還有詩人杜牧眼眸中深邃的光。今天我們將繼續(xù)透過詩人杜牧的眼睛,一起去感受月光下秦淮河。
二、師生朗讀
師:朗讀能讓我們通過聲音抵達詩人創(chuàng)作的秦淮河,請同學(xué)們大聲自由地朗讀《泊秦淮》
(學(xué)生朗讀)
師:同學(xué)們在朗讀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這首七絕押什么韻呀?請找出韻腳。
生:沙,家,花。
師:請同學(xué)們再讀詩歌,讀出韻味。感受秦淮河的沙,秦淮河的酒家,秦淮河的《后庭花》。詩人在秦淮河的哪?
生:詩人停泊靠岸秦淮河邊。
師:你從哪里獲得這個信息的?
生:標(biāo)題。
師:讀標(biāo)題是一種很重要的閱讀方法。希望我們每個同學(xué)都能掌握它。那么秦淮河是一個什么地方?
生:秦淮河,相傳是秦時為疏通淮水開鑿,秦淮河流經(jīng)南京夫子廟一帶,在六朝時十分繁華。
師:這位同學(xué)你又從哪里得知的?
生:注釋。
師:閱讀注釋是我們閱讀文言文和詩歌經(jīng)常會使用的方法。我相信同學(xué)們都已經(jīng)很好的掌握了。
三、師生賞讀
1、賞秦淮河的景---朦朧凄清
師:同學(xué)們找到的秦淮河的景是哪一句?
生:煙籠寒水月籠沙
師:你能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常識給大家說一說“煙籠寒水月籠沙”嗎?
預(yù)設(shè):
生1:煙籠罩寒水,月籠罩沙?
師:請問有不同意見嗎?這煙還會不會只籠罩寒水?這月亮?xí)粫换\罩沙?
生2:不會,煙會籠罩寒水,也會籠罩沙。月亮也是。
師:所以我們看到的秦淮河的是這樣子的:煙和月光籠罩寒水和沙。我們之前也遇到過這種句子,比如說,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當(dāng)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木蘭詩》比如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陋室銘》這樣的手法是什么?生:互文。(教師板書)
師:同學(xué)們,你們見過煙嗎?煙給你一種什么感覺?
生:漂浮在空中。
師:對,煙是燃燒時所產(chǎn)生的氣體。能漂浮,說明煙很輕。當(dāng)你像杜牧一樣在欣賞秦淮河的景時,如果眼前有輕煙,你能看得真切清楚嗎?
生:不能,不真切
師:古代可沒有像現(xiàn)在的燈,能照亮黑暗。因而當(dāng)時秦淮河有的只有月光朦朧,空中漂浮的輕煙。輕煙和明月籠罩寒冷的淮河水及岸邊的沙。
景:煙月朦朧、水寒、凄清。(板書)
2、知秦淮河的人---詩人、商女、聽曲的達官貴人
師:朦朧的煙月籠罩秦淮水和沙,這是詩人站在哪里見到的?
生:詩人在秦淮河上的一船上,這船停岸,泊在一個靠近賣酒的商家附近。
師:同學(xué)們,運用你們聰慧的大腦想象一下,當(dāng)時秦淮河邊兩岸除了詩人,還有哪些人也在場。(根據(jù)原詩句)
生:酒家和商女。
師:這兩者,誰是詩人杜牧重點刻畫的。一般情況下,重點的東西,大家都會多花點文字去描寫。
生:商女。即歌女。
師:請同學(xué)們把最后兩句齊聲誦讀一遍。思考:杜牧認(rèn)為商女不懂亡國恨,理由是什么?(請用原句回答)
生:隔江猶唱后庭花。
師:商女不懂亡國恨,因為她們隔著江水仍然在唱后庭花。后庭花是什么歌曲?
生:南朝陳亡國之君陳叔寶所作。歷史上的陳叔寶沉迷享樂最終亡國。
師:歌女唱亡國的曲,詩人杜牧說這些歌女不懂亡國恨,他真的是在批評這些歌女嗎?
回想課前我們所講的那首《秋夕》,杜牧是了解生活在底層女性的悲劇的原因,他才能宮女的幽怨描寫的如此動人,但為什么到《泊秦淮》,就直接批評歌女不愛國了?
師:除了歌女還有誰?酒樓還有誰?這些人并未出場。
生:在酒樓里聽歌女唱《后庭花》的人。
師:他們一邊喝酒一邊聽歌女唱亡國之曲,縱情聲色犬馬,尋歡作樂,放浪形骸。尋常老百姓能大晚上的跑去酒樓喝大酒聽曲子嗎?傳統(tǒng)的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已經(jīng)把人的精力耗盡了。
生:不能,一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師:對,這些人必定是達官貴人。
師:秦淮河所處在今天的南京,大城市。古代也是大城市金陵。并且古代是大城市都有嚴(yán)格宵禁制度的。但是宵禁制度也沒法禁止這些達官貴人尋歡作樂啊!這哪是什么商女不懂亡國恨,明顯就是晚唐時期那些夜生活豐富的官員不懂亡國恨啊,但是杜牧他懂啊,他知道倘若官員們繼續(xù)這樣貪圖享樂,唐朝遲早要完!詩人怎能不為國憂慮?他豈能不憤慨?或許當(dāng)時晚唐的詩人杜牧早已看到了巍巍大唐帝國正在病床上垂死掙扎吧?南朝陳叔寶的《后庭花》,那是歷史深處傳來的亡國之音,他聽到了;他更看到了晚唐的日暮途窮。
思考:這是一位( )的詩人
這是一群( )歌女
這是一群( )的達官貴人
明確:關(guān)心國家前途命運;不懂亡國之恨;不懂亡國之音,只知尋歡作樂。
3、明秦淮河的情
師:詩人杜牧在詩中明說商女不懂亡國恨,事實上是說,這些聽亡國之音的達官貴人們不懂亡國恨,只懂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重。如果你是杜牧,你會帶著什么樣的情感說這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保ò鍟簯嵖?、憂慮、批評、不滿)
師:請同學(xué)們帶著這些心情讀一讀這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分析《泊秦淮》的景,分析《泊秦淮》里的人,體會了《泊秦淮》里的詩人情感。這也是閱讀詩歌的重要方法,板書(方法:賞景---知人---析情)
那么,你們對杜牧的了解又多了一點嗎?我們聯(lián)系詩人簡介,小結(jié)一下。
杜牧,字牧之。出生于803年,是唐朝宰相杜佑的孫子。唐代文學(xué)家。文詩書畫,軍政要略,無一不精。23歲寫的《阿房宮賦》,我們高中時要背誦的篇目。晚唐時,唐朝內(nèi)憂外患,藩鎮(zhèn)宦官爭權(quán)奪利。牛僧孺和李德裕的兩黨之爭。
四、探討創(chuàng)作手法
1、詩人由眼前的景色引發(fā)了情感,這種寫作手法是什么?(板書:觸景生情)
2、煙籠寒水月籠沙和夜泊秦淮近酒家可以換位置嗎?
夜泊秦淮近酒家,煙籠寒水月籠沙。
前兩句換一下位置事實上并不會影響詩歌內(nèi)容的表達,但是會影響詩人的表達情感的氛圍。
起筆是朦朧煙月水寒景,渲染了凄清的氛圍。奠定了整首詩歌的興亡的情感基調(diào)。這首構(gòu)思獨特的地方體現(xiàn)在這。(板書:構(gòu)思獨特)
五、作業(yè)布置背誦并抄寫如下詩歌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xì)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fēng)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泊秦淮教案設(shè)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感受詩歌音韻美,描繪詩歌畫面美,領(lǐng)悟詩歌語言美,品味詩歌情感美,結(jié)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賈生教學(xué)設(shè)計及反思,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由“黑夜”導(dǎo)入,認(rèn)識一個人---賈生,理解一次黑夜君臣會談,人生黑夜---懷才不遇,黑色的眼睛識別手法,教師寄語,布置作業(y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泊秦淮教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xué)目標(biāo),重點難點,教學(xué)流程,教材注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