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跨學科·古詩詞中的物理】(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題)“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的詩句描繪了成都草堂門前浣花溪秀麗的景色(意境圖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能從各個方向看見黃鸝,是由于光發(fā)生了漫反射
B.看到溪水中的魚比實際位置淺,是光的折射現象
C.陽光下的溪水波光,是水面對光的反射現象
D.目送白鷺高飛遠去的過程中,眼睛的晶狀體變厚
【答案】D
【解析】A.能從各個方向看見黃鸝,是由于黃鸝的表面比較粗糙,光射到黃鸝表面上發(fā)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的緣故。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水中魚反射出的光,在水面處發(fā)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向遠離法線的方向偏折;我們看到水中的魚比實際位置淺,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在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上,因此這就導致了我們看到的魚的位置比實際位置要淺。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水面相當于平面鏡,陽光下的溪水波光,是光在水面發(fā)生反射,反射光線進入眼睛的緣故,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眼睛的晶狀體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目送白鷺高飛遠去的過程中,物距變大,根據“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此時像距應變小,但由于像距(晶狀體到視網膜的距離)不變,此時通過調節(jié)晶狀體的厚度來改變晶狀體的焦距,使得像成在視網膜上,可知焦距應變大,故晶狀體變薄,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2.【新中考·學科思維能力】(2024·上?!ぶ锌颊骖})光具座上有凸透鏡、光屏及發(fā)光源各一個。當光屏和凸透鏡的距離為10cm時,此時在光屏上成縮小的像。物理王把光屏沿著光具座移動5cm后,再次移動光源的位置使成清晰的像。對于該像的情況,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一定成放大的像B.可能成縮小的像
C.成像可能比原來小D.成像一定比原來小
【答案】B
【解析】CD.當光屏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則
f

相關試卷

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1 聲現象(解析版):

這是一份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1 聲現象(解析版),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跨學科實踐】,【新中考】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1 聲現象(原卷版):

這是一份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1 聲現象(原卷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跨學科實踐】,【新中考】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3透鏡及其應用:

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3透鏡及其應用,共2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據晉代張華的《博物志》記載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3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3 透鏡及其應用(全國通用)

2023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3 透鏡及其應用(全國通用)

專題05 透鏡及其應用——【全國通用】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原卷版+解析版)

專題05 透鏡及其應用——【全國通用】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原卷版+解析版)

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4:透鏡及其應用

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4:透鏡及其應用

全國2020年各地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第1期專題05透鏡及其應用含解析

全國2020年各地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第1期專題05透鏡及其應用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