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跨學科實踐】(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題)在成都地鐵3號線磨子橋站出口,行人走上“琴鍵”臺階(如圖),臺階亮燈并響起音樂。關于上述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音樂聲由行人振動產生B.該音樂聲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C.樂曲的音色與行人的心情有關D.樂曲的音調越高響度一定越大
【答案】B
【解析】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該音樂聲由“琴鍵”臺階振動產生,故A錯誤;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因此該音樂聲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B正確;
C.樂曲的音色與“琴鍵”臺階的結構等有關,與行人的心情無關,故C錯誤;
D.樂曲的音調越高,是指聲音的頻率大,而響度與聲音的振幅有關,故D錯誤。
故選B。
2.【新中考】(2024·山西·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為科技小組制作的“火焰琴”。展示時,試管中金屬絲和空氣被加熱,堵住或松開塑料管上不同的孔能發(fā)出不同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琴聲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B.琴聲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
C.琴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D.按壓不同的孔可以改變音色
【答案】C
【解析】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所以“火焰琴”的琴聲是由塑料管內空氣柱振動產生的,故A錯誤;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琴聲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B錯誤;
C.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因此琴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故C正確;
D.按壓不同的孔,振動的空氣柱長短不同,因此物體振動的頻率不同,所以改變的是聲音的音調,故D錯誤。
故選C。
3.【科學探究】(2024·上海·中考真題)如下圖所示的風鈴有七根長短不同的小棍,物理王興趣的同學在敲打小棍時,發(fā)現它們發(fā)出的聲音不同,經研究可得:如表一所示是同一鐵棍在不同長度L時敲擊的振動頻率f0。
(1)判斷同一鐵棍長度L與音調的關系,并說明理由 。
(2)要用這種材料做一個樂器,發(fā)出d re mi fa s laxi的音時,re的音小于500Hz,請你判斷該樂器的長度 10cm(選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答案】 L越長音調越低(頻率隨長度增加而減小,頻率小即音調低) 大于
【解析】(1)[1]由表格數據可知,當鐵棒的長度越長時,振動的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當鐵棒的長度越短時,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2)[2]由表格數據可知,當鐵棒的長度為10cm時,振動的頻率為500Hz,當鐵棒的長度小于10cm時,振動的頻率大于500Hz,音調高于re;當鐵棒的長度大于10cm時,振動的頻率小于500Hz,音調低于re;所以,要用這種材料做一個樂器,發(fā)出d re mi fa s la xi的音時,re的音小于500Hz,該樂器的長度應大于10cm。
4.【生活實踐】(2024·江蘇連云港·中考真題)在音樂社團活動過程中,樂器發(fā)出的聲音通過 傳到人耳。人耳能區(qū)分鋼琴和長笛發(fā)出的聲音,是由于它們所發(fā)出聲音的 不同(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聲吶是利用 (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等特點制成的。
【答案】 空氣 音色 超聲波
【解析】[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作為傳播聲音的介質,在音樂社團活動過程中,樂器發(fā)出的聲音通過空氣傳到人耳。
[2]不同的發(fā)聲體音色不同,人耳能區(qū)分鋼琴和長笛發(fā)出的聲音,是由于它們所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3]聲吶是利用超聲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等特點制成的,利用超聲波能夠傳遞信息。
5.【新中考·科技創(chuàng)新】(2024·四川瀘州·中考真題)2024年4月10日,雪龍?zhí)枅A滿完成中國第40次南極科考任務。雪龍?zhí)栐诳瓶蓟顒又薪涍^某海洋區(qū)域時,利用回聲定位原理從海面豎直向海底發(fā)射超聲波,從發(fā)射到接收到回聲所用的時間為4s,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該處海洋的深度為 m;探測器發(fā)出的超聲波由聲源的 而產生的;在月球表面不能用超聲波代替激光來探測距離,原因是 。
【答案】 振動 真空不能傳聲
【解析】[1]聲音傳播到海底所用的時間為
該處海洋的深度為
[2]一切聲音都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探測器發(fā)出的超聲波由聲源的振動而產生的。
[3]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月球表面沒有空氣,是真空,真空不能傳聲,所以,在月球表面不能用超聲波代替激光來探測距離。
考點1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1.(2024·江西·中考真題)在50m短跑測試現場,考生聽到發(fā)令聲立刻起跑,說明聲音能傳遞 (選填“信息”或“能量”),發(fā)令聲是由物體的 產生的。
【答案】 信息 振動
【解析】[1]考生聽到發(fā)令聲立刻起跑,這說明聲音能傳遞信息。
[2]根據聲音的產生特點可知,發(fā)令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2024·江蘇蘇州·中考真題)為了研究聲波、電磁波能否在真空中傳播,小明將手機A的“背景燈光提示”功能(手機接收到信號后有燈光顯示)和“來電鈴聲”功能打開后懸掛在密閉的真空罩中罩好。連接抽氣機抽氣一段時間后,用手機B呼叫手機A,發(fā)現手機A燈光亮了卻幾乎聽不到鈴聲。由此,小明得出結論: 能在真空中傳播, 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小華卻認為小明的證據不足,聽不到鈴聲可能是罩擋住的。為了補足證據,小華的操作是 。
【答案】 電磁波 聲波 空氣放回罩內再撥電話
【解析】[1][2]連接抽氣機抽氣一段時間后,用手機B呼叫手機A,發(fā)現手機A燈光亮了卻幾乎聽不到鈴聲,說明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聲波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
[3]小華卻認為小明的證據不足,聽不到鈴聲可能是罩擋住的。為了補足證據,小華的操作是空氣放回罩內再撥電話,觀察是否能夠聽到鈴聲。
3.(2024·云南·中考真題)某同學計劃將自己練琴的房間改造成隔音房間,以免練琴時打擾鄰居。方案實施前,她設計實驗來測評材料的隔音性能。器材有:一個聲級計(測量聲音強弱的儀器)、毛氈布、泡沫板、鬧鐘和兩個相同的盒子。實驗如下:
(1)用相同的方式把毛氈布、泡沫板分別布置在兩個盒子內;
(2)接下來的操作是: ,讀出聲級計的示數;
(3)比較兩次聲級計的示數,如果 ,則說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好。
【答案】 見解析 見解析
【解析】(2)[1]將鬧鐘分別放在兩個盒子中,將聲級計放在盒子外面相同距離處測量,讀出聲級計的示數。
(3)[2]如果鬧鐘置于毛氈布內時,聲級計的示數更高,置于泡沫板內時,聲級計的示數更低,則說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好。
4.(2023·廣東·中考真題)用古琴彈奏名曲《高山流水》時,琴聲是由琴弦的 產生,經 傳播到聆聽者耳中,演奏者不斷撥動同一根琴弦,使其振幅越來越大,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響度變 。
【答案】 振動 空氣 大
【解析】[1][2]當演奏者用古琴彈奏名曲時,琴弦由于撥動而振動,發(fā)出聲音,在通過空氣傳播到聆聽者耳中。
[3]聲音的響度和發(fā)聲體的振動幅度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演奏者不斷撥動同一根琴弦,使其振幅越來越大,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響度變大。
5.(2022·福建·中考真題)在探究聲音的傳播時,對課本的實驗進行改進,如圖。
(1)為了避免聲音通過底部固體傳出,利用磁懸浮裝置使發(fā)聲體懸浮于空中,A磁體上端為N極,則B磁體下端為 極;
(2)將內部充有少量空氣的氣球口系緊,并懸掛于玻璃罩內壁,實驗過程發(fā)現氣球體積變大,說明罩內氣壓變 ;
(3)罩內空氣不斷減少,最后幾乎聽不到聲音了,但發(fā)聲體上方的輕質小球照舊跳動,說明發(fā)聲體仍在 ;
(4)本實驗無法抽成絕對真空,需在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推理得出:真空 傳聲。寫出一個運用類似研究方法的實驗: 。
【答案】 N 小 振動 不能 探究牛頓第一定律
【解析】(1)[1]磁懸浮裝置是利用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因此A磁體上端為N極,則與之相對的B磁體下端應為N極。
(2)[2]氣球口系緊,氣球內部空氣的質量一定,當體積不變時氣壓不變,當氣球外部氣壓變小時,氣球內部氣壓大于外部氣壓,內部空氣將氣球向外壓,則氣球的體積變大,因此發(fā)現氣球體積變大時,說明罩內氣壓變小。
(3)[3]輕質小球放在發(fā)聲體上,由轉換法可知,輕質小球跳動說明發(fā)聲體在振動。
(4)[4][5]聲音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實驗中得出此結論運用了實驗推理法。在研究牛頓第一定律時,得出“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這一結論,也運用了實驗推理法,因為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
6.(2022·貴州遵義·中考真題)在探究聲音的傳播條件時,老師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抽氣泵將玻璃罩內空氣逐漸抽出,同學們聽到鬧鈴的聲音逐漸減小,但始終可以聽見聲音。請你分析始終可以聽見聲音的原因。
【答案】見解析
【解析】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抽氣泵將玻璃罩內空氣逐漸抽出,同學們聽到鬧鈴的聲音逐漸減小,是因為玻璃罩內的空氣越來越少;但始終可以聽見聲音,是由于玻璃罩內不能完全達到真空的狀態(tài);鬧鈴下面墊的固體與玻璃罩的底座接觸,這些固體和玻璃罩內剩余的極少量空氣可以傳播聲音。
考點2 聲速的計算
7.(2023·安徽·中考真題)圖示為一種身高測量儀,其頂部的感應器豎直向下發(fā)射超聲波信號,經下方物體反射后返回,被感應器接收。某同學站上測高臺,感應器記錄信號從發(fā)射到接收所經歷的時間為。已知感應器距測高臺的高度為2.5m,空氣中的聲速取340m/s,則該同學的身高為( )

A.1.70mB.1.65mC.0.85mD.0.80m
【答案】B
【解析】由得,該同學頭頂距離感應器的高度是
該同學的身高為
故選B。
考點3 聲音的三大特性
8.(2023·廣東廣州·中考真題)如圖,音叉M、N完全相同,M發(fā)出440Hz的聲音,原來靜止的N隨之振動,N也發(fā)出440Hz的聲音,則( )

A.M發(fā)聲時每分鐘振動440次
B.M和N發(fā)出的聲音的頻率相同
C.M和N發(fā)聲時的振幅一定相同
D.M發(fā)出的聲音無需介質就能傳播
【答案】B
【解析】A.頻率表示每秒鐘內振動的次數。已知M發(fā)出聲音的頻率為440Hz,表示該音叉每秒鐘振動440次,故A不符合題意;
B.已知M和N發(fā)出聲音的頻率都為440Hz,所以M和N發(fā)出的聲音的頻率相同,故B符合題意;
C.引起N音叉振動的能量是由M音叉?zhèn)鬟f來的,傳遞過程中存在能量損耗,所以N音叉發(fā)聲振動的振幅應比M音叉小,故C不符合題意;
D.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9.(2023·四川成都·中考真題)繃緊在紙盒上的兩條橡皮筋,粗細不同(如圖),用手撥動橡皮筋可發(fā)出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撥動橡皮筋發(fā)出的聲音,不是振動產生的
B.手撥動越快,橡皮筋發(fā)出的聲音傳播越快
C.撥動兩條橡皮筋,發(fā)出聲音的響度一定不同
D.撥動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調與振動頻率的關系
【答案】D
【解析】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撥動橡皮筋發(fā)出的聲音,也是振動產生的,故A錯誤;
B.手撥動越快,橡皮筋振動得越快,發(fā)出的聲音音調越高,不是傳播越快,聲音傳播的快慢與介質種類和溫度有關,故B錯誤;
C.撥動兩條橡皮筋,因為橡皮筋粗細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調不同,但響度可能不同,當撥動的力度相同時,響度相同,故C錯誤;
D.撥動不同橡皮筋,因為橡皮筋粗細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頻率不同,音調不同,所以可探究音調與振動頻率的關系,故D 正確。
故選D。
10.(2023·山東菏澤·中考真題)1987年我國發(fā)現了公元前6000年前的一支完整骨笛——賈湖骨笛(如圖所示),它是由丹頂鶴尺骨制成的,上有七個音孔。演奏時用手指控制不同音孔的開閉,使它發(fā)出聲音的 變化。我們能夠區(qū)分骨笛和古箏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 不同。

【答案】 音調 音色
【解析】[1]演奏時用手指控制不同音孔的開閉,空氣柱的振動頻率不同,這樣做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
[2]由于不同樂器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音色來分辨出骨笛和古箏的聲音。
11.(2023·重慶·中考真題)揚聲器(喇叭)是可以擴大聲音的設備,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 的作用而運動,“擴大”是指將聲音的 增大。
【答案】 力 響度
【解析】[1]揚聲器的工作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從而帶動錐形紙盆跟著振動,把電信號變?yōu)槁曅盘枴?br>[2]揚聲器(喇叭)是擴大聲音的設備,也就是增大聲音的響度。
12.(2023·江蘇徐州·中考真題)制作一組長度不同的PVC管,用膠板拍擊管口就能演奏簡單的音樂,PVC管發(fā)出的聲音是由空氣 產生的。拍擊不同長度的PVC管,發(fā)出聲音的 不同,由于和其他樂器的材料、結構不同,PVC管發(fā)出聲音的 不同。
【答案】 振動 音調 音色
【解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故PVC管發(fā)出的聲音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
[2]拍擊不同長度的PVC管,管的長短不同,筒內空氣柱的長短就不同,振動時頻率就不同,所以發(fā)出聲音的音調就不同。
[3]音色反映的是聲音的品質與特色,它跟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PVC管和其他樂器的材料、結構不同,所以PVC管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13.(2022·江蘇蘇州·中考真題)昆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她被譽為“百戲之祖”。演唱時以三弦、曲笛等為主要伴奏樂器,撥動三弦時,弦 產生聲音;吹奏曲笛時,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變聲音的 ;兩種樂器相互配合,奏出優(yōu)美的樂曲,通過 可以辨別它們的聲音。
【答案】 振動 音調 音色
【解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撥動三弦時,弦振動產生聲音。
[2]吹奏曲笛時,按住不同的孔,空氣柱長度發(fā)生改變,空氣柱振動的頻率發(fā)生改變,故可以改變聲音的音調。
[3]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兩種樂器相互配合,奏出優(yōu)美的樂曲,通過音色可以辨別它們的聲音。
14.(2022·湖北十堰·中考真題)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銅管樂器(小號)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國》(如圖),小號內空氣柱振動產生的聲音通過 傳入現場觀眾耳朵中;小男孩吹奏時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鍵,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選填聲音的特性),開幕式現場附近,禁止車輛鳴笛,是為了從 處控制噪聲。
【答案】 空氣 音調 聲源
【解析】[1]小號內空氣柱振動產生的聲音通過空氣傳入觀眾耳朵,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介質可以是固體、液體,也可以是氣體,而聲源和人耳之間的介質是空氣,故小號內空氣柱振動產生的聲音通過空氣傳入觀眾耳朵。
[2]小男孩吹奏時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鍵,空氣柱長短不同,空氣柱振動的頻率不同,音調不同。
[3]禁止車輛鳴笛,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
15.(2023·重慶·中考真題)廣泛應用在航海上的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是 ,它推動了地理大發(fā)現、科學技術進步和人類文明發(fā)展。愛華同學想起這些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常常會輕聲哼唱《愛我中華》,“輕聲”的“輕”是指聲音的 小。
【答案】 指南針 響度
【解析】[1]指南針在航海上的應用對地理大發(fā)現和海上貿易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指南針發(fā)明源于中國古人如何定向問題的研究,也表明古人對如何定向問題的重視。指南針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古代中國人將指南針用于軍事和航海的活動。
[2]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輕聲和大聲聲音振動的幅度不同,所以“輕聲”和“大聲”是指聲音的響度?!拜p聲”的“輕”是指聲音的響度小。
考點4 噪聲及其控制
16.(2023·山東煙臺·中考真題)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造福人類,也可能帶來不利影響。生產和生活中產生的噪聲會影響人們的生活,但有些情況下我們也可以利用噪聲。下列現象屬于利用噪聲的是( )
A.摩托車安裝消聲器B.有的道路旁設置隔聲板
C.工廠工人戴著防噪聲耳罩D.飛行員根據發(fā)動機轟鳴聲判斷其運轉情況
【答案】D
【解析】A.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故A不符合題意;
B.道路旁設置隔聲板,是在傳播過程中控制噪聲,故B不符合題意;
C.工廠工人戴著防噪聲耳罩,是在人耳處控制噪聲,故C不符合題意;
D.飛行員根據發(fā)動機轟鳴聲判斷其運轉情況,這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17.(2023·山東菏澤·中考真題)某中學運動會男子400米比賽時,發(fā)令員在起跑線后方某處,運動員在各自賽道的起點處等待發(fā)令,如圖所示。發(fā)令槍響同時有閃光,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槍聲不是振動產生的
B.運動員中在第8賽道的聽到槍聲最晚
C.槍聲和閃光都是依靠空氣傳播的
D.發(fā)令員戴耳塞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答案】B
【解析】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槍聲是振動產生的,故A錯誤;
B.由圖可知,第8賽道的運動員距離發(fā)令員最遠,聲音在各賽道傳播的速度相同,由可知,槍聲傳到第8賽道運動員的時間最長,故運動員中在第8賽道的聽到槍聲最晚,故B正確;
C.聲音傳播需要介質,槍聲是通過客氣傳播的;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故C錯誤;
D.發(fā)令員戴耳塞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D錯誤。
故選B。
18.(2022·貴州黔東南·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的聲現象中,分析正確的是( )
A.甲圖:撥動伸出桌面的鋼尺,鋼尺振動得越快,音調就越高
B.乙圖:將揚聲器對準燭焰,播放音樂,燭焰會跳動,說明聲波能傳遞信息
C.丙圖: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鬧鐘的聲音變小,說明聲音的傳播不是需要介質
D.丁圖:工廠車間工人佩戴耳罩,是為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答案】A
【解析】A.發(fā)聲體的音調與物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的越快,發(fā)出聲音的音調就越高,A說法正確;
B.將揚聲器對準燭焰,播放音樂,燭焰會跳動,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B說法錯誤;
C.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鬧鐘的聲音變小,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C說法錯誤;
D.工廠車間工人佩戴耳罩,是為了在人耳處減弱噪聲,D說法錯誤。
故選A。
考點4 聲音的利用
19.(2023·云南·中考真題)我國自主研制的“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完成了萬米級海試。潛水器配備了國際先進水平的聲學系統(tǒng),聲學系統(tǒng)由母船部分和潛水器本體部分組成,為“奮斗者”號實現了水聲通信、精細探測和定位導航。
水聲通信是“奮斗者”號與母船之間唯一的溝通方式。由于可見光和電磁波在海水中傳播時衰減很快,也無法通過一根連接母船的線纜來進行通信。所以科學家為“奮斗者”號量身定制了一套數字水聲通信系統(tǒng),如圖所示,它將語言和文字等信息編碼調制后,通過換能器進行發(fā)射和接收,實現數據交互,把所有的關鍵數據準確高效地與母船進行溝通。

精細探測為“奮斗者”號在水下航行和作業(yè)提供了安全保障。盡管馬里亞納海溝兩側都是非常陡峭的海山,但是“奮斗者”號安裝有前視成像聲吶設備,可對前方海山的距離和輪廓進行實時探測,幫助它精準避開障礙物。
定位導航使“奮斗者”號水下作業(yè)精準高效。由于水下沒有衛(wèi)星定位,必須使用聲學定位。下潛之前,科學家通過設備的標定實驗,使聲學系統(tǒng)可以輸出精確的速度等關鍵數據,再將定位與多普勒測速儀、慣性導航設備組合后進行導航,就能實現萬米海底“大海撈針”,“奮斗者”號僅半小時就收回了之前在海底布放的一些目標物。
(1)由于可見光和電磁波在海水中傳播時衰減很快,因此 是“奮斗者”號與母船之間溝通的唯一方式;
(2)前視成像聲吶設備能發(fā)出 (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讓潛水器在漆黑的萬米深海中精準避障。這說明聲音能傳遞 (選填“信息”或“能量”);
(3)請寫出“奮斗者”號聲學系統(tǒng)的一個優(yōu)點: 。
【答案】 水聲通信 超聲波 信息 精細探測、導航精準
【解析】(1)[1]由文中可知,水聲通信是“奮斗者”號與母船之間唯一的溝通方式。
(2)[2][3]聲能傳遞信息和能量,聲吶是利用超聲波能傳遞信息的特點。
(3)[4]“奮斗者”號聲學系統(tǒng)“無線鏈路”靈活、方便;精細探測、導航精準等。
實驗序號





L(cm)
5
10
15
20
25
F0(Hz)
700
500
400
300
200

相關試卷

2024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1聲現象:

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1聲現象,共13頁。

專題01 聲現象-2023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項匯編(全國通用):

這是一份專題01 聲現象-2023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項匯編(全國通用),文件包含專題01聲現象-2023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項匯編全國通用原卷版docx、專題01聲現象-2023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項匯編全國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2頁, 歡迎下載使用。

2023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1 聲現象(全國通用):

這是一份2023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1 聲現象(全國通用),文件包含專題01聲現象全國通用解析版docx、專題01聲現象全國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7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2:聲現象

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2:聲現象

2021年中考物理真題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1聲現象(解析版)(第3期)

2021年中考物理真題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1聲現象(解析版)(第3期)

2021年中考物理真題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1聲現象(解析版)(第2期)

2021年中考物理真題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1聲現象(解析版)(第2期)

2021年中考物理真題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1聲現象(解析版)(第1期)

2021年中考物理真題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1聲現象(解析版)(第1期)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