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胞通過分解有機分子獲取能量
陽光不僅給我們帶來光明和溫暖,更是生命活動的能量源泉。 陽光下,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吸收 CO2,合成糖并釋放出 O2。此過程發(fā)生在植物細胞的什么結構中?植物吸收的 CO2 如何轉換為糖分子?光合作用的發(fā)生需要哪些條件?
探究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條件
思考與討論:1. 你的預測與實際結果相同嗎?為什么?2. 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的條件和發(fā)生的部位,并說明理由。
取6支大試管,按照表的處理方法分別添加試劑和材料,放入燒杯中進行35℃水?。粚舴胖迷诰酂s10cm處,模擬光照。觀察并記錄各個試管中的氣泡產生量(反映光合作用強弱)。
1.葉綠體是植物光合作用場所
光合作用主要發(fā)生在植物的綠色部位:這些部位有葉綠體1.葉綠體的形態(tài):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1)結構 ↓決定(2)功能:類囊體膜上分布著豐富的與光合作用有關的色素和蛋白質,是光能吸收和轉換的場所。
葉綠體捕獲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物質基礎
(1)在葉綠體內部巨大的膜表面上,分布著許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 (2)在類囊體膜上和葉綠體基質中,還有許多進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補充:(3)穩(wěn)定的反應場所(雙層膜保護內部,控制物質進出)。(4)極大的受光面積(類囊體結構)
高等植物葉綠體中的色素
①葉綠素:包括葉綠素a和葉綠素b; ②類胡蘿卜素:包括胡蘿卜素和葉黃素。
恩格曼的光合作用光譜實驗
1883年 , 德國科學家恩格曼利用水綿和需氧的運動細菌,對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源進行了探索。恩格曼把一束絲狀的水綿放在顯微鏡的載玻片上,同時在水綿周邊滴加含有需氧細菌的溶液。通過調整棱鏡,將照射在水綿上的可見光束分成不同顏色的光,就像彩虹一樣穿過這束絲狀的水綿。
恩格曼的結論是:藍紫光和紅光是水綿光合作用中最有效的光源。
補充:(1)光譜:陽光是由不同波長的光組合成的復合光,在穿過三棱鏡時,不同波長的光會分散開,形成不同顏色的光帶,稱為光譜。(2)色素的吸收光譜:
葉綠體色素能吸收可見光中特定波長的光:主要集中在藍紫光和紅橙光區(qū)域,幾乎不吸收綠光。 葉綠素主要吸收紅橙光和藍紫光,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
實驗4-3 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分離及葉綠素含量的測定
實驗目標 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并學會測定葉綠素含量的方法。實驗目標 葉綠體色素分布于類囊體膜,具有親脂性,能溶于有機溶劑,可用乙醇或丙酮將它們從葉片中提取出來。不同色素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不同,在吸附載體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因此,不同色素隨著有機溶劑在吸附載體上擴散的速率也就不同,這樣就可將它們彼此分離,這種方法稱為層析法。葉綠素具有特定的吸收波長,且吸光度值與葉綠素a、葉綠素b的含量有關。分別測定葉綠素在649nm和665 nm處的吸光度,根據相關公式,可計算出其含量。
經干燥處理(65℃,24h)的綠色菠菜(或青菜等)的葉片、95%乙醇、剪刀、脫脂棉、聚絆胺薄膜、封口膜、研體、量簡、玻璃漏斗、試管、燒杯、玻璃毛細管、分光光度計、電子天平等。
(2)實驗步驟 ①層析薄膜準備:將層析用的聚酰胺薄膜剪成2cm×8cm的長條。 ②點樣:用玻璃毛細管取色素提取液,于距層析薄膜底邊1.5cm處劃線,晾干。重復點樣3~5次。
注意:一次劃線溶液不可過多,否則會導致線條過相或液滴過大,使色素起始位置不一致:每次等風干后再重復劃線。
④觀察和記錄:持續(xù)觀察色素在薄膜上的分離現象,直至各色素帶的相對位置不變后,取出晾干。記錄薄膜上各色素帶的顏色和位置。
葉綠素a濃度(mg/L) =13.70A665nm - 5.76A649nm;葉綠素b濃度(mg/L) =25.80A649nm - 7.60A665nm;總葉綠素濃度(mg/L) = 葉綠素 a 濃度 + 葉綠素 b 濃度。
1. 你們小組的實驗結果中分離出了幾種葉綠體色素?如何進行區(qū)別和判斷?將本小組的層析結果及記錄的數據與其他小組進行交流和分享。2 . 根據色素條帶結果,請推測從盛夏到深秋,銀杏葉片中色素種類會有怎樣的變化?3 . 比較同種植物不同部位的葉片中葉綠素 a、葉綠素 b和總葉綠素濃度的差異,分析其有何生物學意義?
光合作用的過程可以概括為下面的反應式: (1)光反應:類囊體膜上的光合色素捕獲光能,并將光能轉變成活躍化學能、釋放O2。 ①條件:光 ②場所:類囊體膜
2. 光合作用是物質和能量的轉換過程
③物質變化 a.將H2O分解為氧和H+,其中H+與NADP+結合形成NADPH。 b.使ADP和Pi反應形成ATP。④能量變化:類囊體膜上的光合色素捕獲光能,并將光能轉變成活躍化學能、釋放O2。
光反應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
⑤光反應過程: 1)光能的捕獲與轉換:類囊體膜上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并傳遞到特定的葉綠素a上,使葉綠素a分子激發(fā)釋放出高能電子。
2)水的光解:失去電子后的葉綠素a分子具強氧化性,從類囊體腔內的H2O中奪取電子,葉綠素a分子被還原,繼續(xù)參與光反應;失去電子后的H2O分子裂解為H+和O2。O2可以自由穿過各級膜釋放到細胞外,H+留在類囊體腔內。
⑤光反應過程: 3)高能化合物的形成:葉綠素 a 釋放的高能電子在類囊體膜上傳遞,最終與基質中的氧化型輔酶Ⅱ(NADP+)以及H+結合形成高能的還原型輔酶Ⅱ(NADPH);
電子傳遞過程:類囊體膜蛋白將葉綠體基質中 H+泵入類囊體,使類囊體腔中H+濃度高于類囊體外基質。H+順濃度梯度穿過類囊體膜上的ATP合酶,驅動ATP的形成。光反應產生的ATP、NADPH推動葉綠體基質中碳反應的進行。
(2)碳反應:葉綠體利用ATP、NADPH將CO2合成為糖的過程。又稱卡爾文循環(huán)。①條件:有沒有光都能進行②場所:葉綠體基質
③過程(卡爾文循環(huán)): (1)CO2的固定:植物吸收的CO2與葉綠體基質中的五碳糖結合,在酶的催化下形成2個三碳化合物(C3)。 (2)C3的還原:C3在ATP的驅動下,接受NADPH提供的H+和電子,形成三碳糖(磷酸甘油醛);
(2)C3的還原: ①一部分三碳糖再生為五碳糖; ②另一部分三碳糖從葉綠體轉運到細胞質基質中轉變成蔗糖,并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或變成淀粉暫時儲存在葉綠體中,因此光照條件下在葉片中能檢測到淀粉的存在。
④能量變化:NADPH、ATP中活躍的化學能變?yōu)橛袡C物中穩(wěn)定的化合能。光反應為碳反應提供NADPH和ATP,暗反應為光反應提供ADP和Pi、NADP+。
光反應減慢,提供的ATP和NADPH減少,碳反應中固定CO2的速率也會隨之降低。如果CO2供應量減少,ATP和NADPH消耗降低,可提供給光反應的ADP和NADP+不足,同樣制約光反應進行的速率。中午陽光直射條件下,一些陸生植物關閉氣孔以減少蒸騰,CO2吸收下降,光反應速率也會降低。
光合作用:C3和C5含量變化
光合作用的強度,又稱為光合速率,可以用單位面積葉片在單位時間內進行光合作用釋放的O2量或消耗的CO2量來表示。植物的光合速率不僅受內在因素的控制,還受多種環(huán)境因索的影響。
3. 光合作用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光照強度
凈光合作用:實際光合作用消耗CO2量—呼吸作用釋放CO2量。
弱光下光合速率會隨光照強度增大而提高,但是當光合作用達到最大速率后,再提高光照強度,光合速率不再提高。
3. 光合作用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CO2濃度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大氣中CO2濃度約為 0.03%,基本穩(wěn)定。在人工溫室栽培時補充室內CO2的濃度,可使一些作物生長加快,增產效果明顯。 原理:CO2影響碳反應階段,制約C3的形成。 限制因素,光照強度,酶,色素等。
3. 光合作用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水和無機鹽
水:光合作用的原料,缺水會導致光合作用速率的減慢甚至停止。許多陸生植物葉片表面有厚的蠟質層,還有一些植物在中午陽光直射時會關閉氣孔,從而減少水分蒸騰。 補充:無機鹽:缺鎂葉綠素的形成,影響光反應,缺氮(酶不能形成,光碳反應都有酶)、缺磷(ATP、NADPH不能合成),所以都會影響光合作用。
3. 光合作用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溫度
溫度主要影響酶的活性和蛋白質的功能。熱帶、溫帶和寒帶植物都有各自適合生存的溫度范圍,低于或高于這個范圍,光合作用效率降低。不同地區(qū)植物光合作用的適合溫度范圍有所差異。
影響光合總用的因素總結
1.下列實驗或操作中,采用的技術手段相似的一組是( ) ①證明光合作用過程中釋放的氧氣來自水 ②利用大腸桿菌生產人的胰島素③單克隆抗體的制備 ④T2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⑤鑒定乳制品和飲水中是否含有大腸桿菌 ⑥探明CO2轉化為有機物的途徑A.②③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①②④
2.某科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將小鼠放在不同的密封、恒溫的鐘罩內,實驗處理方案如表1,小鼠最先死亡的一組是( )A.甲B.乙C.丙D.丁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滬科技版(2020)必修1第1節(jié) 細胞通過分裂實現增殖獲獎教學課件ppt,共3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成長中的變化,有絲分裂基本定義,從染色質到染色體,染色體被平均分配,有絲分裂的特點,細胞周期的表達方式,課堂練習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滬科技版(2020)必修1第3節(jié) 細胞通過分解有機分子獲取能量精品教學課件ppt,共2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ATP的結構組成,ATP的兩種供能方式,ATP,ATP合成酶,ATP水解酶,有氧呼吸場所,有氧呼吸過程,有氧呼吸總結,無氧呼吸過程,無氧呼吸總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滬科技版(2020)必修1第2節(jié) 酶催化細胞的化學反應精品教學課件ppt,共2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觀察酶的催化作用,酶是生物催化劑,酶的本質,酶活性,酶的特性,活性中心,廣角鏡酶抑制劑,實驗材料,分析結果,課堂練習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