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地球在宇宙中
·結合科學故事、史實材料等,說出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使用數據、類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運用圖片、影視資料以及數字技術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認識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
2.太空探索
·結合圖片、影視資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測以及空間站建設等人類太空探索的進展與意義。
·收集中國航天及太空觀測發(fā)展的相關材料,舉例說出中國太空探索的成就。
【基礎知識預習】
1.地球在宇宙中
(1)恒星:由熾熱氣體組成,能自己發(fā)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我們平時眼睛看到的星星,大多數是恒星。
(2)銀河系組成:由太陽系和眾多恒星組成的龐大恒星系統。
(3)太陽系組成
①行星、小行星、彗星等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
②太陽系的八顆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按距離太陽由近及遠排序)
太陽系和銀河系的位置關系
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由于和太陽的距離適中,形成適合人類生存的溫度、大氣和水等條件,成為迄今人類的唯一家園。
2.人類的太空探索
(1)人類太空探索太空旅程的開始:1957年蘇聯發(fā)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開啟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新紀元。
(2)人類探索太空的進展:太空觀測、月球探測、行星際探測、火星探測、空間站建設等。
(3)中國探索太空的成就
①起步:20世紀60年代起穩(wěn)步發(fā)展
②主要成就:人造地球衛(wèi)星、載人航天與空間站建設、月球與火星探測、太空觀測等。
③我國太空探索成就舉例:
④太空探索的意義和作用
Ⅰ.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動科技進步,促進新資源的開發(fā);
Ⅱ.幫助我們了解宇宙的起源與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認識宇宙環(huán)境對地球的影響;
Ⅲ.通過太空探索,人類能更好地保護地球家園;
Ⅳ.太空探索也體現了人類的探索精神和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⑤航天員在月球上需要克服的困難
Ⅰ.月球的自然環(huán)境和地球有很大不同,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航天員需要克服低重力對身體的影響;
Ⅱ.月球大氣十分稀薄,太空輻射強,易對航天員的身體造成輻射傷害;
Ⅲ.航天員還要面對劇烈的溫度變化,以及沒有水、氧氣、食物、能源等生存必需資源的困難。
⑥我國未來太空探索展望:未來我國將有航天員登上月球。
【鞏固訓練】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有許多美麗而神秘的星球,我們所在的星球——地球,雖只是茫茫宇宙中一粒微細的塵埃,但卻是人類唯一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帶來的驚艷和魅力始終吸引人們不斷探索。下圖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以下不是我國探索太空成就的是( )
A.神舟五號B.嫦娥一號C.帕克太陽探測器D.天宮二號
當行星和太陽都位于地球的同一側且?guī)缀跆幱谕粭l直線上時,叫作行星合日。2021年10月9日16時19分,天空中可見水星合日景觀。下圖為水星合日示意圖。據此完成2~3小題。
2.下列行星中,能出現合日景觀的是( )
A.火星B.金星C.木星D.天王星
3.水星合日證明了行星繞日公轉運動具有( )
A.近圓性B.同向性C.共面性D.隨機性
下圖為太陽系示意圖,其中心是能夠發(fā)光、發(fā)熱的太陽,圍繞太陽公轉有8大行星。人們發(fā)現,太陽系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主要得益于地球表面的溫度適宜,各大行星的熱量主要來自太陽。讀圖,據此完成4~6小題。
4.太陽系中質量和體積最大的是( )
A.太陽B.地球C.木星D.土星
5.八大行星中表面溫度最高的是( )
A.水星B.火星C.土星D.海王星
6.地球表面溫度適宜,主要原因是( )
A.太陽的質量和體積適宜B.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宜
C.太陽和地球的距離適宜D.地球與金星、火星距離適宜
2022年11月20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中國空間站成功對接??臻g站軌道高度為400千—450千米,一天可以繞地球16圈,航天員在空間站進行了大量的科學實驗工作。下圖為中國空間站圖片和航天員在“天宮”號空間站上舉起五星紅旗與地球的合影,據此完成7~10小題。
7.中國空間站在太空中( )
A.繞太陽飛行B.繞地球飛行C.隨意飛行D.繞月球飛行
8.航天員可能觀測到地球上的( )
A.連接南北兩極的經線B.海洋和陸地
C.地球自轉旋轉軸——地軸D.最長的緯線——赤道
9.我國宣布,中國空間站向聯合國所有的成員國開放。這一舉措( )
①展現了中國航天越來越強大的實力
②促進人類競爭利用太空
③彰顯了太空探索的中國責任與擔當
④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人類太空探索的意義有( )
①迅速占領地外空間
②促進科技進步
③尋找地外適合人類生存的家園
④為戰(zhàn)爭做準備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我國太空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先后發(fā)射了神舟五號、嫦娥一號、天宮二號等太空探測器,A、B、D不符合題意;帕克太陽探測器為美國所發(fā)射的,C符合題意。故選C。
2.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出現行星合日景觀時,行星和太陽都位于地球的同一側且?guī)缀跆幱谕粭l直線上,因此能夠出現行星合日景觀的行星公轉軌道位于地球的內側,該行星可能是水星或金星,B正確。故選B。
3.答案:C
解析:水星合日時水星位于地球和太陽中間,三者大致位于同一直線,說明水星和地球的公轉軌道大致位于同一平面,具有共面性,C正確。故選C。
4.答案:A
解析: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是質量和體積最大的,A正確;地球作為我們居住的行星,其質量和體積在太陽系中相對較小,遠小于太陽、木星和土星,B錯誤;木星是行星中質量最大的,它的質量和體積仍然遠遠小于太陽,C錯誤;土星是太陽系中的第二大行星,但其質量和體積也遠小于太陽和木星,D錯誤。故選A。
5.答案:A
解析:由于水星是火星、土星、海王星這些行星中最靠近太陽的,盡管其大氣層稀薄,它仍然會比其他更遠的行星接收到更多的太陽輻射,因此其表面溫度會相對較高,A正確。故選A。
6.答案:C
解析:太陽的質量和體積確實對太陽系內所有行星有影響,主要影響的是太陽的光照強度和輻射范圍。A錯誤;不是由地球的質量和體積直接決定的,B錯誤;地球表面溫度適宜的主要原因是它與太陽的距離適宜,這使得地球能夠接收到適量的太陽輻射,保持適宜的地表溫度,C正確;地球與金星、火星距離適宜,與地球表面溫度沒有直接關系,D錯誤。故選C。
7.答案:B
解析:由題干信息“中國空間站一天可以繞地球16圈”可知,中國空間站在太空中是繞地球飛行的,B正確。故選B。
8.答案:B
解析:航天員可能觀測到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B正確;經線、地軸、緯線是人們?yōu)榱烁玫恼J識地球,為了在地球上確定位置和方向,在地圖和地球儀上繪制和制作的,真實的地球并沒有經線、地軸、緯線,A、C、D錯誤。故選B。
9.答案:D
解析:中國空間站向聯合國所有的成員國開放,展現了中國航天越來越強大的實力,彰顯了太空探索的中國責任與擔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①③④符合題意;中國空間站向聯合國所有的成員國開放,未體現促進人類競爭利用太空,②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D正確。故選D。
10.答案:D
解析:人類太空探索不是為了迅速占領地外空間,①錯誤;太空探索需要極高的空間科技,可以促使科技進步,②正確;人類太空探索是為了尋找地外適合人類生存的家園,③正確;探索太空并不是為了戰(zhàn)爭做準備,④錯誤。綜上所述,D正確。故選D。
這是一份【寒假專項訓練】人教版 初中地理 七年級上冊 專項訓練 1.1 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寒假專項訓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專項訓練11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原卷版docx、寒假專項訓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專項訓練11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1.1 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填圖速記)-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填圖速記與演練手冊(人教版2024),文件包含11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填圖速記-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填圖速記與演練手冊人教版2024原卷版docx、11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填圖速記-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填圖速記與演練手冊人教版2024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一節(jié) 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精品課后復習題,共3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