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點01 分類與推理
考點02 歸納或總結
考點03 實驗設計
考點1 分類與推理
1.(2024四川樂山,9)將充滿空氣的氣球放置在盛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氣球沉入底部(如圖甲)。若要使氣球位置出現(xiàn)圖乙中的變化,可以將密閉容器中的空氣換成下列氣體中的
A.氫氣 B.甲烷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2.(2024四川瀘州,8)向一集滿CO2的集氣瓶中放入一片藍色石蕊試紙,注入適量的蒸餾水,蓋上玻璃片,上下振蕩,再將其倒置(如圖),把手移開,玻璃片沒有掉下來。藍色石蕊試紙在注入蒸餾水并振蕩后變紅。依據(jù)現(xiàn)象一定能得出對應結論的是
A.玻璃片沒有掉下,證明瓶內(nèi)氣壓大于大氣壓
B.玻璃片沒有掉下,證明CO2與水發(fā)生了反應
C.振蕩后試紙變紅,證明CO2與水反應產(chǎn)生了酸
D.振蕩后試紙變紅,證明CO2能與石蕊反應變紅
3.(2024江蘇蘇州,18)某實驗小組設計如圖實驗對過氧化氫分解進行探究。
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對比實驗甲和乙,探究H2O2濃度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
B.對比實驗乙和丁,探究MnO2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
C.對比實驗甲和丙,探究溫度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
D.對比實驗甲、丙和丁,探究MnO2和溫度對H2O2分解速率影響的程度
4.(2024山東濱州,15)分析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確的是
A.中和反應有鹽和水生成,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B.由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則鹽中一定有金屬元素
C.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則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
D.活潑金屬與鹽酸反應有氣泡產(chǎn)生,則與鹽酸反應有氣泡產(chǎn)生的物質一定是活潑金屬
5.(2024山東煙臺,13)利用元素守恒解決問題。將10 g碳酸鈣固體高溫煅燒至部分分解,冷卻后將全部剩余固體與足量稀鹽酸完全反應。下列有關結論正確的是
A.最終生成氯化鈣的質量與煅燒程度無關
B.兩步反應生成CO2總質量與煅燒程度無關
C.煅燒前后固體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
D.煅燒越充分則反應消耗的鹽酸量越小
6.(2024安徽,7)青藏高原積雪冰川廣布,冰雪融水是江河源頭的重要補給水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結冰時,水分子不再運動 B.冰融化時,水分子種類發(fā)生了變化
C.冰升華時,水分子間的間隔增大 D.冰與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7.(2024安徽,10)如圖是我國西漢青銅雁魚燈及其示意圖。燈油燃燒時,煙氣通過魚身和雁頸導入雁體內(nèi)水中,減少對室內(nèi)空氣的污染。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燈使用的青銅是一種金屬材料 B.產(chǎn)生煙塵的原因是燈油不完全燃燒
C.轉動燈罩隔絕空氣,可使燈火熄滅 D.水能吸收煙塵,還能吸收一氧化碳
8.(2024河南,7)某同學在實驗室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氯化鈉溶液,若其他操作均正確,量取水時俯視量筒讀數(shù),會導致所配制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
A.偏大 B.偏小 C.不變 D.無法判斷
9.(2024江蘇連云港,2)黑火藥是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由C、S和KNO3等混合而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S均具有可燃性 B.黑火藥可存放于高溫處
C.黑火藥爆炸時吸熱 D.KNO3屬于氧化物
10.(2024江蘇揚州,14)實驗室用KMnO4制取并用排水集氣法收集較純凈的O2。下列實驗操作的先后順序合理的是
A.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先用手握住試管,再將導管的一端伸入水中
B.先向試管中加入KMnO4固體,再檢查裝置氣密性
C.實驗時,先將導管伸入集氣瓶中,再點燃酒精燈
D.氣體收集完畢后,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
11.(2024安徽,12)某實驗小組按圖a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錐形瓶內(nèi)部分固體變?yōu)榧t棕色。實驗過程中瓶內(nèi)物質或元素質量變化與圖b相符的是
A.鐵粉的質量 B.氮氣的質量 C.氧元素的質量 D.固態(tài)物質的質量
12.(2024四川遂寧,5)邏輯推理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在室溫下,堿溶液的pH>7,但pH>7的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
B.離子是帶電荷的微粒,所以帶電荷的微粒一定是離子
C.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因此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D.硝酸銨與熟石灰混合研磨會產(chǎn)生氨氣,所以用硝酸鈉替換硝酸銨也會產(chǎn)生氨氣
13.(2024四川遂寧,7)下列4個坐標圖分別表示實驗過程中某些量的變化,其中正確的是
14.(2024甘肅白銀,9)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后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
下列關于此反應說法不正確的是
A.表中待測數(shù)值是20B.物質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該反應是分解反應D.反應中甲與丙變化的質量比為5∶2
15.(2024湖北,8)同學們設計的下列實驗方案(夾持裝置已略去),能達到目的的是
16.(2024湖北,12)在探究甲烷的元素組成時,做了如下圖的兩個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燃燒時火焰呈(淡)藍色 B.左側燒杯內(nèi)壁有小液滴產(chǎn)生
C.右側燒杯內(nèi)壁石灰水變渾濁 D.可得出甲烷含有氧元素
17.(2024江蘇連云港,10)利用圖-1所示裝置探究NaHCO3溶液與CaCl2溶液混合后發(fā)生的變化。常溫下,向NaHCO3溶液中勻速滴加CaCl2溶液,pH傳感器測得溶液的pH隨時間變化如圖-2所示。一段時間后,三頸燒瓶和試管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aHCO3溶液顯酸性
B.30 s時溶液顯酸性的原因是CaCl2過量
C.三頸燒瓶中生成的白色沉淀為Ca(HCO3)2
D.實驗表明:2 NaHCO3 + CaCl2 = CaCO3↓ + CO2↑+ 2 NaCl + H2O
18.(2024江蘇鹽城,12)將小塊鈉放入水中,會發(fā)生劇烈反應,原理為2 Na + 2 H2O = 2 NaOH + X↑。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鈉離子的符號為Na+
B.X的化學式為H2
C.小塊鈉放入水中,熔化成閃亮的小球浮游在水面上,說明鈉的熔點很高
D.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觀察到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
19.(2024山東濱州,9)密閉容器內(nèi)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某一化學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B.丙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
C.反應前后乙和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3∶2D.甲和丁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2
20.(2024江蘇鹽城,15)同學們課后走進實驗室,回收處理金屬Mg、Cu與氧氣反應的廢棄物。取MgO和CuO粉末的混合物5 g,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得到100 g含硫元素質量分數(shù)為3.2%的不飽和溶液;經(jīng)多步處理后,得13 g晶體(不含結晶水)。則原混合物中Mg、Cu兩種元素質量分數(shù)之和為
A.32%B.60%C.68%D.80%
21.(2024江蘇揚州,20)過一硫酸鹽(PMS)可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X。為研究多孔陶瓷對PMS降解X的影響,取三份污水,控制其他條件相同,分別進行實驗:①向污水中加入PMS②向污水中加入PMS和多孔陶瓷③向污水中加入多孔陶瓷。測得三個實驗污水中Ⅹ的降解率(降解率)隨時間的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①說明0~20分鐘內(nèi)PMS降解X的能力較弱
B.設計實驗③的目的是比較PMS與多孔陶瓷降解X的能力
C.實驗①、②、③說明0~20分鐘內(nèi)多孔陶瓷能加快PMS對X的降解
D.多孔陶瓷可能對PMS降解X有催化作用
22.(2024四川南充,12)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
A.①表示常溫下,向pH=2的稀鹽酸中滴加pH=12的NaOH溶液
B.②表示在盛有空氣的密閉容器(體積不變)中點燃足量紅磷
C.③表示分別向等質量鎂粉和鋁粉中加入足量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同的稀硫酸
D.④表示向一定量H2O2溶液中加入MnO2制取O2
閱讀下列資料,完成下面第23~24小題:
在我市學生實驗考查中,AI實驗室攝像頭拍攝上傳學生化學實驗過程,現(xiàn)選取部分資料呈現(xiàn)如下。
23.(2024江蘇鹽城,10)實驗1《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通過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四幅畫面中操作規(guī)范的是
A.稱量 B.溶解 C.過濾 D.蒸發(fā)
24.(2024江蘇鹽城,11)實驗2《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本實驗以高錳酸鉀為原料,并采用排水法收集從視頻中看到的下列實驗操作不規(guī)范的是
A.查氣密性:先將導管伸入水中,再用雙手緊握試管外壁
B.固定裝置:將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固定在鐵架臺上
C.加熱藥品:先讓試管底部均勻受熱,再對高錳酸鉀所在部位加熱
D.收集氣體:導管口剛有氣泡冒出就開始收集氣體
25.(2024安徽,15)碳酸鋰(Li2CO3)是制備新能源汽車電池的重要原料。我國鹽湖鹵水中主要含有氯化鋰、氯化鈉、硫酸鎂等溶質,一種以化學沉淀法從鹵水中生產(chǎn)碳酸鋰的工藝如圖: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步驟②操作a的名稱是 。
(3)步驟③中加入草酸鈉,其中草酸根(C2O)的化合價是-2價,則草酸鈉的化學式為 。
(4)濾液2中含有LiCl,步驟④中生成Li2CO3的反應類型是 。
(5)該工藝中用到的氧化物有 (寫1種即可)。
26.(2024河南,24)實驗室里選用如圖所示儀器制取氣體(橡皮塞、導氣管及試劑略去)。
(1)制取一瓶純凈的CO2,若要使用雙孔橡皮塞,需選用的儀器有 (填字母)。
(2)用KMnO4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用該方法制取O2,其發(fā)生裝置需補充一種玻璃儀器,請在虛線框內(nèi)畫出該儀器 。
27.(2024湖南,23)老師和同學們在開展“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的跨學科實踐活動中,選取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利用供氧器制取氧氣。解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析,過氧化氫的質量反應后比反應前 。
(2)現(xiàn)需要制得3.2 g氧氣,至少需要多少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5%得過氧化氫溶液(請寫出計算過程)
28.(2024山東煙臺,20)實驗探究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請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裝置B中儀器①的名稱是 。
(2)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CO2,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字母序號,下同),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固體制取O2,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
(3)實驗室制取CO2和O2,均不能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
(4)興趣小組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不同催化劑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鮮土豆塊和新鮮豬肝塊作催化劑,分別加入10 mL相同濃度的過氧化氫稀溶液后,用傳感器測量裝置中氣壓的變化,如圖乙中曲線a、b所示。
①結合實驗和曲線a、b分析,兩種催化劑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 。
②從曲線a、b的變化可以看出,過氧化氫分解的反應是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加豬肝塊催化的過氧化氫完全反應所用的時間大約是 s(填“30”“65”或“120”)。
③曲線a、b最終達到相同的壓強,說明 。
29.(2024山東煙臺,24)化學興趣小組欲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先將10 g樣品放入質量為50 g的錐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鹽酸充分反應(如下圖所示)。反應過程中測得滴加稀鹽酸的總質量與充分反應后錐形瓶及瓶內(nèi)剩余物質總質量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該石灰石中雜質不溶解于水,也不與酸反應)
回答下列問題:
(1)10 g該石灰石樣品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的稀鹽酸的總質量是 g,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總質量是 g。
(2)該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3)這種測定方法產(chǎn)生誤差的原因可能是 (寫1條)。
考點2 歸納或總結
30.(2024四川達州,3)化學學習過程中,歸納、總結有利于提升學習能力。下列知識歸納有錯誤的一組是
31.(2024四川南充,10)歸納推理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思維方法,下列歸納推理正確的是
A.燃燒都伴有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則有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的一定是燃燒
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則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則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的一定是催化劑
D.常溫下,pH大于7的溶液呈堿性,則堿性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32.(2024四川遂寧,3)歸納總結是學習化學的基本方法,下列知識點歸納有錯誤的一組是
33.(2024河北,6)當前,氨氣(NH3)的能源化應用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工業(yè)上常用氮氣和氫氣合成氨氣,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加入反應物和催化劑進行該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所示,圖中有兩處被墨跡遮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后催化劑的質量為8 g
B.參加反應的氫氣質量為6 g
C.氨氣分子的微觀示意圖為
D.參加反應的氮氣和生成的氨氣分子個數(shù)比為4∶1
34.(2024四川成都,19)空氣中含有多少氧氣呢?學習小組開展“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探究活動。
資料:1.紅磷的著火點是240℃,白磷的著火點是40℃。
2.相同的溫度和體積下,氣體壓強與分子數(shù)成正比。
3.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氣體體積與分子數(shù)成正比。
【史料研究】
二百多年前,化學家拉瓦錫利用汞能和氧氣發(fā)生反應的原理,采用圖1裝置測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1)加熱時,曲頸甑內(nèi)液態(tài)汞表面產(chǎn)生紅色粉末,玻璃鐘罩內(nèi)的現(xiàn)象是 ,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是 。
【設計與實驗】
設計并利用圖2裝置測空氣里氧氣含量。
(2)主要步驟如下,正確的順序為 (填序號)。
①彈簧夾夾緊膠皮管
②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
③點燃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緊塞子
④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將水面上方空間分成5等份
(3)實驗結束,集氣瓶中剩余氣體的主要成分是 。
【優(yōu)化與實驗】
同學們利用圖2裝置多次實驗,水面均未上升到刻度“1”。經(jīng)討論后,分別取足量紅磷、白磷采用圖3裝置進行實驗,記錄并處理數(shù)據(jù)分別如圖4、圖5。
(4)圖4中氧氣含量從8.05%上升到9.26%,原因可能是 。
(5)圖5中BC段壓強增大,原因是 。計算白磷消耗的氧氣占空氣體積的 %(精確到0.01%)。
【反思與交流】
(6)圖2實驗水面未達到刻度“1”,原因是裝置中的氧氣未消耗完。紅磷燃燒不能將氧氣消耗完的主要原因是 。
(7)上述實驗中汞、白磷和五氧化二磷有毒,對環(huán)境“不友好”。結合實驗原理和藥品弊端,可選擇的替代藥品有 (寫一種)。
考點3 實驗設計
35.(2024福建,6)實驗室用于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下列裝置或操作中,錯誤的是
A B C D
36.(2024安徽,11)根據(jù)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37.(2024甘肅白銀,10)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38.(2024江蘇揚州,19)下列實驗方案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39.(2024四川廣安,11)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40.(2024四川南充,11)下列實驗方案設計合理的是
41.(2024四川樂山,10)為探究燃燒的條件,利用可調(diào)節(jié)溫度的電爐設計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已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氯化鈉不是可燃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當溫度為60℃時,只有①處白磷燃燒
B.為控制變量,①②③④處所取白磷、紅磷、氯化鈉的質量應相等
C.當溫度為260℃時,②處紅磷燃燒、③處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氧氣
D.當溫度升至500℃時,④處氯化鈉可能燃燒
42.(2024云南省卷,15)下列實驗不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43.(2024四川宜賓,12)由下列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44.(2024江西,13)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45.(2024安徽,14)甲烷是一種較清潔的能源。小彥同學在實驗室制取甲烷并驗證其組成。
(1)裝置甲可用于制取甲烷,還可以制取氧氣,用該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實驗前,用圖乙所示方法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如果氣密性良好,很快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A.B.C.
(3)甲烷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小,實驗室收集甲烷的方法是 (寫1種即可)。
(4)用裝置丙驗證甲烷的組成時,為保證安全,點燃前應先驗純。下列能證明甲烷中含有碳、氫元素的現(xiàn)象有______(填字母序號)。
A.火焰呈淡藍色
B.干燥的燒杯壁出現(xiàn)水霧
C.倒轉燒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后溶液變渾濁
46.(2024福建,12)請參加“氯化鈉歡樂之旅”的實踐活動。
任務一 參觀鹽場
(1)利用風吹和日曬使海水不斷蒸發(fā)至有晶體析出,此過程溶液中NaCl的質量分數(shù)逐漸 (填“增大”或“減小”)。
任務二 提純粗鹽
(2)粗鹽提純的有關操作如下圖所示。
① 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填標號)。
② 操作A中,當加熱到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 時,停止加熱。
③ 操作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任務三 應用食鹽
(3)農(nóng)業(yè)上常用質量分數(shù)為16%的NaCl溶液選種。若在實驗室中配制該溶液,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和 。
(4)NaCl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從元素守恒的視角,以NaCl為基本原料,可能制取的物質有 (寫一種)。
47.(2024甘肅白銀,15)掌握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方法是必備的化學素養(yǎng)。某化學實驗室現(xiàn)有稀硫酸、稀鹽酸、石灰水、石灰石、氯酸鉀、二氧化錳藥品以及下列儀器,請回答有關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 。
(2)利用上述儀器和藥品可以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氧氣,當集氣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里用玻璃片 (填“磨砂”或“光滑”)一面蓋住集氣瓶口,將集氣瓶移出水面, (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如果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氣不純,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點即可)。
(3)利用上述藥品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 。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小明同學用如圖裝置制取二氧化碳,請你指出該裝置的兩處錯誤: 、 。
48.(2024河北,20)小明觀察到敞口水草缸(水草和魚共存)中不斷有氣體通入,如圖所示,他對此很感興趣,于是跟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Ⅰ:向水草缸中通入的氣體是什么?
【作出猜想】可能是空氣或CO2。
【實驗1】將氣體細化器從水中取出,收集一瓶通入的氣體,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瓶內(nèi),發(fā)現(xiàn)木條立即熄滅,說明猜想不成立。
【提出新猜想】可能是CO2或N2。
【實驗2】
(1)將該氣體通入 中,根據(jù)現(xiàn)象確定通入的氣體是CO2。
【交流討論】
(2)通入CO2有利于水草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放出的氣體為 。
探究Ⅱ:利用生活中的物質自制簡易CO2發(fā)生器并應用于水草缸中。
【回憶舊知】
(3)實驗室制取CO2的反應原理為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選擇藥品】小組討論后選擇了雞蛋殼、小蘇打和白醋等。
【設計裝置】利用塑料瓶、輸液管等材料,設計并制作了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套發(fā)生裝置(乙中的夾持裝置已省略)。
【分析討論】
(4)裝置甲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向裝有白醋的瓶中加入雞蛋殼,擰緊瓶塞,使反應發(fā)生的具體操作為 。
(5)與甲相比,裝置乙既可控制反應的速率,又可得到持續(xù)穩(wěn)定的氣流,故選擇乙與圖所示裝置(用于除雜和觀察氣泡)組裝成CO2發(fā)生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_______(選填字母)。
A.乙中的b口應與圖中的c口相連接
B.為除去CO2中混有的醋酸,X可以是溶液
C.可根據(jù)X中冒出氣泡的快慢來調(diào)節(jié)乙中的流速調(diào)節(jié)器
【實踐應用】
(6)小組同學用自制的CO2發(fā)生器連接氣體細化器向水草缸中通入氣體,實踐效果很好。使用氣體細化器的作用是 。
【反思拓展】
(7)CO2發(fā)生器的不合理使用會影響缸中魚類生存,請寫出使用時的一條注意事項: 。
49.(2024江蘇蘇州,22)實驗室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CO2氣體,并進行相關性質研究。
已知:CO2與飽和NaHCO3溶液不發(fā)生反應。
(1)儀器a的名稱是 。
(2)連接裝置A、B,向錐形瓶內(nèi)逐滴加入稀鹽酸。
①錐形瓶內(nèi)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若裝置B內(nèi)盛放飽和NaHCO3溶液,其作用是 。
③若裝置B用來干燥CO2,裝置B中應盛放的試劑是 。
(3)將純凈干燥的CO2緩慢通入裝置C,觀察到現(xiàn)象:
a.玻璃管內(nèi)的干燥紙花始終未變色;
b.塑料瓶內(nèi)的下方紙花先變紅色,上方紙花后變紅色。
①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得出關于CO2性質的結論是: 、 。
②將變紅的石蕊紙花取出,加熱一段時間,紙花重新變成紫色,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將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該過程參加反應的離子有 (填離子符號)。A
B
C
D
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水
在密閉裝置內(nèi)點燃紅磷
電解水
向一定量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鈣,再恢復至原溫度
物質
甲
乙
丙
丁
反應前質量/g
6
2
14
35
反應后質量/g
待測
2
22
13
目的
A.探究二氧化碳與水反應
B.探究不同催化劑的催化效果
C.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D.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和鐵生銹的條件
方案
加入稀鹽酸的總質量/g
0
10
25
35
錐形瓶及瓶內(nèi)剩余物質總質量/g
60.00
69.12
82.80
92.36
A.化學與健康
B.化學與安全
①人體缺鈣可導致甲狀腺腫大
②不食用過期或霉變食品
①嚴禁品嘗化學藥品
②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
C.化學與資源
D.化學與未來
①回收利用廢舊金屬
②利用海水“制堿”
①“碳中和”有利于減緩溫室效應
②開發(fā)新能源能減輕人類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A.化學與農(nóng)業(yè)
B.化學與能源
①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②合理使用化肥提高糧食產(chǎn)量
①化石燃料使用便捷,我們無需開發(fā)新能源
②煤、石油和天然氣都屬于可再生能源
C.化學與環(huán)境
D.化學與生活
①垃圾分類回收,實現(xiàn)資源再利用
②推行使用可降解塑料,可減少“白色污染”
①洗滌劑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滌劑的乳化作用
②炒菜時油鍋不慎著火,立即蓋上鍋蓋滅火
選項
實驗操作
現(xiàn)象
結論
A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盛有無色氣體的集氣瓶中
木條熄滅
該氣體一定是CO2
B
將打磨后的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
鋁絲上附著紅色固體
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
C
向白醋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不變色
白醋呈酸性
D
向鎂粉中加入稀鹽酸
產(chǎn)生大量氣泡
該反應放出熱量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鑒別氮氣和二氧化碳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熄滅的是二氧化碳
B
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熟石灰
取樣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若變紅說明含有熟石灰
C
除去氯化鈉中少量的碳酸鈉
加入過量的氯化鈣溶液,過濾;濾液蒸發(fā)結晶
D
鑒別硫酸銨和硫酸鈉
加熟石灰研磨,能聞到氨味的是硫酸銨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探究NaOH固體溶解過程的能量變化
將NaOH固體加入水中,攪拌,測量過程中溫度的變化
B
鑒別N2和CO2
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盛有N2和CO2的集氣瓶中,觀察現(xiàn)象
C
除去H2中的少量CO
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
D
測定10%Na2CO3溶液的pH
將濕潤的pH試紙浸入10%Na2CO3溶液中,取出后與標準比色卡對照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鑒別空氣、氧氣、二氧化碳
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
B
探究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是否變質
加過量稀鹽酸,觀察是否產(chǎn)生氣泡
C
除去NH4Cl溶液中混有的(NH4)2SO4
加過量的BaCl2溶液,過濾
D
比較鋁片和硬鋁片(鋁合金)的硬度
互相刻劃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鑒別硝酸銨和氯化鈉固體
分別加適量的水,用手觸摸容器外壁
B
檢驗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氧氣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氣體中
C
除去氯化鈉中的碳酸鈉
加入過量稀硫酸后蒸發(fā)結晶
D
稀釋濃硫酸
將水沿燒杯內(nèi)壁緩慢注入到濃硫酸中
選項
A
B
C
D
實驗目的
檢驗產(chǎn)生的氣體探究水的組成
驗證面粉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爆炸
實驗室制取CO2
比較火焰各層溫度
實驗
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A
將氫氧化鈉固體放在表面皿上,露置于空氣中
固體表面逐漸潮濕
氫氧化鈉固體具有吸水性
B
向某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變紅
該浴液呈酸性
C
將一根用砂紙打磨過的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一段時間
鋁絲表而出現(xiàn)紅色固體,溶液藍色變淺
金屬活動性:Cu > Al
D
向盛有半瓶水的錐形瓶中滴入一滴紅墨水,投入幾塊活性炭,振蕩
溶液的紅色褪去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選項
實驗目的
所用試劑或方法
A
比較鎂、鋅、銀的金屬活動性
鋅片、銀片和氯化鎂溶液
B
除去粗鹽中難溶性雜質
溶解、過濾、蒸發(fā)
C
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
明礬
D
鑒別酒精與白醋
這是一份專題14 化學與生活(教師卷+學生卷)- 2024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文件包含專題14化學與生活教師卷-2024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docx、專題14化學與生活學生卷-2024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8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10 化學與能源(教師卷+學生卷)- 2024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文件包含專題10化學與能源教師卷-2024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docx、專題10化學與能源學生卷-2024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07 物質的分類(教師卷+學生卷)- 2024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文件包含專題07物質的分類教師卷-2024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docx、專題07物質的分類學生卷-2024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4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