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點02 化學與材料、環(huán)保
考點1 化學與人體健康
1.(2024福建,2)生活中常接觸到的“加鐵醬油”“含氟牙膏”中的鐵、氟是指
A.單質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答案】B
【解析】“加鐵醬油”、“含氟牙膏”等用品中的“鐵”、“氟”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離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選B。
2.(2024安徽,2)某校開展“采摘節(jié)”勞動實踐活動,同學們收獲了大豆、花生等作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大豆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B.花生可用來獲取油脂
C.勞動時人體所需的能量主要來自維生素
D.勞動出汗后應適當補充無機鹽
【答案】C
【解析】大豆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A正確;花生富含油脂,可用來獲取油脂,B正確;勞動時人體所需的能量主要來自糖類,C錯誤;勞動出汗后導致人體流失部分無機鹽,應適當補充無機鹽,D正確。
3.(2024福建,3)下列物質可制造用于治療癌癥等疾病的納米酶,其中屬于單質的是
A.金 B.氧化鐵 C.氧化鈰 D.四氧化三鐵
【答案】A
【解析】金是由金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A符合題意;氧化鐵是由Fe、O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B不符合題意;氧化鈰是由鈰、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C不符合題意;四氧化三鐵是由Fe、O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D不符合題意。
4.(2024安徽,1)下列展示我國古法釀酒的工序中,以發(fā)生化學變化為主的是
A.搗碎酒曲 B.谷曲混合 C.發(fā)酵成酒 D.泉水勾兌
【答案】C
【解析】搗碎酒曲過程中是將酒曲物理性地破碎成更小的碎片,以便在后續(xù)的釀酒過程中更好地發(fā)揮作用,沒有新物質的生成,屬于物理變化,A不符合題意;谷曲混合過程中是將谷物(如大米、小麥等)與酒曲混合在一起,沒有新物質的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不符合題意;發(fā)酵成酒過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會分解谷物中的糖類,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質,有新物質的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符合題意;泉水勾兌過程中是將不同批次或不同口感的酒進行混合,以達到特定的風味或標準,沒有新物質的生成,屬于物理變化,D不符合題意。
5.(2024安徽,6)端午時節(jié),粽葉飄香。粽葉中的異葒草苷(C21H20O11)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強免疫力等作用。下列關于異葒草昔的說法錯誤的是
A.屬于有機物 B.由52個原子構成
C.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D.有益于人體健康
【答案】B
【解析】根據(jù)異葒草苷化學式可知,異葒草苷含碳化合物,屬于有機物,A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異葒草苷是由異葒草苷分子構成,1個異葒草苷分子是由21個碳原子、20個氫原子和11個氧原子構成,總共是21+20+11=52個原子,B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根據(jù)異葒草苷化學式可知,異葒草苷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C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題目中提到異葒草苷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強免疫力等作用,有益于人體健康,D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6.(2024甘肅白銀,3)2024年3月,天水麻辣燙火爆出圈,吸引全國各地游客前來品嘗。下列關于天水麻辣燙常用食材富含糖類的是
A.菠菜 B.土豆 C.豆腐 D.油潑辣子
【答案】B
【解析】菠菜富含維生素,故A錯誤;土豆富含淀粉,屬于糖類,故B正確;豆腐富含蛋白質,故C錯誤;油潑辣子富含油脂,故D錯誤。
7.(2024甘肅白銀,5)人體缺乏下列哪種元素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A.碘 B.鐵 C.鋅 D.氟
【答案】A
【解析】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會患甲狀腺腫大,A符合題意;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元素,缺鐵會患貧血,B不符合題意;鋅影響人的生長和發(fā)育,缺乏時食欲不振,生長遲緩,發(fā)育不良,C不符合題意;氟能防治齲齒,缺乏易患齲齒,D不符合題意。
8.(2024甘肅白銀,6)從安全的角度考慮,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過的海產品不能食用
B.霉變的大米經(jīng)洗凈、高溫蒸煮后也不能食用
C.遇到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離開現(xiàn)場
D.濃硫酸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再涂上氫氧化鈉溶液
【答案】D
【解析】甲醛有毒,用甲醛水溶液浸泡過的海產品不能食用,A做法合理,不符合題意;霉變的大米中含有黃曲霉毒素,即使洗凈、高溫蒸煮也不能消除其毒性,不能食用,B做法合理,不符合題意;遇到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離開現(xiàn)場,可減少有害氣體吸入和防止吸入高溫氣體灼傷呼吸道,C做法合理,不符合題意;濃硫酸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但不能涂上氫氧化鈉溶液,因為氫氧化鈉溶液也有強腐蝕性,會對皮膚造成二次傷害,應涂上 3%~5%的碳酸氫鈉溶液,D做法不合理,符合題意。
9.(2024河北,9)如圖所示為我國唐代名畫《搗練圖》。畫卷呈現(xiàn)的工序中一定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捶打織品 B.梳理絲線 C.縫制衣物 D.燒炭熨燙
【答案】D
【解析】捶打織品是改變織品的形狀,沒有產生新物質,不屬于化學變化,A錯誤;梳理絲線,改變了絲線的纏繞狀態(tài),沒有產生新物質,不屬于化學變化,B錯誤;縫制衣物,改變了絲線的空間位置,沒有產生新物質,不屬于化學變化,C錯誤;燒炭熨燙,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產生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D正確。
10.(2024河南,1)我國的古代發(fā)明及應用所包含的下列物質變化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糧食釀酒 B.陶瓷燒制 C.活字印刷 D.火藥爆炸
【答案】C
【解析】糧食釀酒,有酒精等新物質生成,A屬于化學變化;燒制陶瓷,發(fā)生了燃燒,一定有新物質生成,B屬于化學變化;活字印刷,無新物質生成,C屬于物理變化;火藥爆炸,有二氧化硫等新物質生成,D屬于化學變化。
11.(2024河南,2)中原大地物產豐富。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質的是
A.原陽大米 B.靈寶蘋果 C.葉縣巖鹽 D.固始雞蛋
【答案】D
【解析】原陽大米富含糖類,A不符合題意;靈寶蘋果富含維生素,B不符合題意;葉縣巖鹽富含無機鹽,C不符合題意;固始雞蛋富含蛋白質,D符合題意。
12.(2024湖南,9)新切的藕片上滴加幾滴碘液后變藍,說明藕片中含有淀粉。從化學角度看,淀粉屬于
A.水B.油脂C.糖類D.無機鹽
【答案】C
【解析】新切的藕片上滴加幾滴碘液后變藍,說明藕片中含有淀粉,淀粉屬于糖類,選C。
13.(2024江蘇連云港,6)服用葡萄糖酸鋅(C12H22O14Zn)可以給人體補鋅。已知人體內水的質量分數(shù)為65%~70%,下列關于C12H22O14Zn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由四種元素組成
B.H、O元素的質量比為11∶7
C.C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
D.O、Zn元素均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答案】A
【解析】由化學式可知,葡萄糖酸鋅由C、H、O、Zn四種元素組成,A符合題意;葡萄糖酸鋅中H、O元素的質量比為22∶(16×14) = 11∶112,B不符合題意;葡萄糖酸鋅中C、H、O、Zn元素的質量比為:(12×12)∶22∶(16×14)∶65 = 144∶22∶224∶65,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C不符合題意;氧元素屬于常量元素,鋅元素屬于微量元素,D不符合題意。
14.(2024江蘇蘇州,9)硒元素是人體健康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硒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B.硒的元素符號為Se
C.硒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34 D.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 g
【答案】B
【解析】硒元素名稱中含有“石”字旁,硒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A錯誤;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硒的元素符號為Se,B正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原子序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34;不是硒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34,C錯誤;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寫,D錯誤。
15.(2024江蘇鹽城,3)下面是小明同學某次午餐的部分食物,其中主要提供蛋白質的是
A.米飯B.青菜C.牛肉D.蘋果
【答案】C
【解析】米飯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A不符合題意;青菜中富含維生素,B不符合題意;牛肉中富含蛋白質,C符合題意;蘋果中富含維生素,D不符合題意。
16.(2024山東濱州,8)人體中各元素的含量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下列元素中,因攝入量不足而容易異致貧血癥的是
A.鐵B.碘C.鈣D.鋅
【答案】A
【解析】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會患貧血,故A選項正確;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會患甲狀腺腫大,故B選項錯誤;鈣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使骨和牙齒具有堅硬的結構支架,缺乏幼兒和青少年會患佝僂病,老年人會患骨質疏松,故C選項錯誤;鋅影響人體發(fā)育,缺鋅會引起食欲不振,生長遲緩,發(fā)育不良,故D選項錯誤。
17.(2024山東濱州,10)“糖醋鯉魚”是一道傳統(tǒng)名菜,其烹飪過程中用到了黃酒和食醋。黃酒中的乙醇與食醋中的乙酸發(fā)生反應生成乙酸乙酯(C4H8O2),使烹飪出的菜品別具香味。下列關于乙酸乙酯的說法正確的是
A.乙酸乙酯屬于氧化物
B.乙酸乙酯由4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
C.乙酸乙酯的相對分子質量是88 g
D.乙酸乙酯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6∶1∶4
【答案】D
【解析】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據(jù)乙酸乙酯(C4H8O2)的化學式可知,乙酸乙酯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A項錯誤;乙酸乙酯由乙酸乙酯分子構成的,一個乙酸乙酯分子由4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B項錯誤;乙酸乙酯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2×4+1×8+16×2=88,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C項錯誤;乙酸乙酯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是(12×4)∶(1×8)∶(16×2)=6∶1∶4,D項正確。
18.(2024山西,1)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五谷豐登”不僅代表農業(yè)生產的一種結果,更是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期許?!拔骞取狈謩e指稻、黍、稷、麥、菽這五種糧食,小麥中含量最高的營養(yǎng)物質是
A.糖類B.水C.油脂D.維生素
【答案】A
【解析】小麥中富含淀粉,含量最高的營養(yǎng)物質是糖類,選A。
19.(2024山西,6)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會面臨來自環(huán)境、資源、健康和公共衛(wèi)生等方面的不確定性挑戰(zhàn),以下不會對人們造成威脅的一項是
A.疾病防控 B.資源匱乏 C.火山噴發(fā) D.洪澇災害
【答案】A
【解析】疾病防控是維護公眾健康的重要責任和意義,不會對人們造成威脅,A符合題意;資源匱乏將可能引發(fā)諸如能源短缺、糧食緊缺等事態(tài),從而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進步,故B不符合題意;火山噴發(fā)會造成人員傷亡、毀壞家園、導致地震等其他災害,故C不符合題意;洪澇會威脅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故D不符合題意。
20.(2024四川廣安,5)作為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的端午節(jié),不僅承載著“端午安康”“一舉高‘棕’”等美好祝愿,而且其中的節(jié)日習俗還蘊含著化學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答案】A
【解析】懸掛艾葉:聞到艾葉清香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構成艾葉清香的分子運動我們周圍,聞到艾葉的清香,A說法正確;賽龍舟:運動員大量出汗后需及時補充蛋白質,仍需補充水分和無機鹽,B說法錯誤;包粽子:糯米中主要含有大米,大米富含糖類,糯米中營養(yǎng)素含量最多的是糖類,C說法錯誤;喝雄黃酒: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機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鈣等除外),酒精屬于有機化合物,D說法錯誤。
21.(2024四川樂山,1)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人體中鈣元素含量過低會引起貧血
B.可以用食鹽腌制魚和肉等,以延長保存時間
C.食用蔬菜和水果等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維生素
D.用新能源汽車代替燃油汽車,以減少對空氣的污染
【答案】A
【解析】鈣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使骨骼和牙齒具有堅硬的結構支架,幼兒和青少年缺鈣會患佝僂病,老年人會患骨質疏松;鐵是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人體中鐵元素含量過低會引起貧血,故A說法錯誤;食鹽腌制具有抑菌作用,可以用食鹽腌制魚和肉等,以延長保存時間,故B說法正確;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食用蔬菜和水果等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維生素,故C說法正確;用新能源汽車代替燃油汽車,可以減少傳統(tǒng)燃油的使用,以減少對空氣的污染,故D說法正確。
22.(2024四川瀘州,1)瀘州釀造白酒的歷史悠久,被稱作“一座釀造幸福的城市”!下列由高粱釀造白酒的工藝中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A.淀粉水解 B.發(fā)酵產酒 C.窖藏增香 D.用水稀釋
【答案】D
【解析】淀粉水解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A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發(fā)酵產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B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窖藏增香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C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用水稀釋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D屬于物理變化,符合題意。
23.(2024四川瀘州,3)2024年全民營養(yǎng)周聚焦《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平衡膳食準則第三條:“多吃蔬果、奶類、全谷、大豆”等重點內容。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蔬果可提供維生素 B.牛奶可提供植物纖維
C.谷物可提供糖類 D.大豆可提供蛋白質
【答案】B
【解析】蔬果中富含維生素,A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牛奶中富含蛋白質,B說法錯誤,符合題意;谷物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C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大豆中富含蛋白質,D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端午時節(jié),粽葉飄香。粽子是用粽葉包裹糯米等蒸煮而成的食品,因粽葉中含有對乙烯基苯酚,會散發(fā)出清香。完成下面24~26小題。
24.(2024湖北,1)在下列粽子制作過程中,一定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A.采粽葉B.洗粽葉C.包粽子D.煮粽子
【答案】D
【解析】采粽葉過程中只是將粽葉采摘下來,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A不符合題意;洗粽葉過程中只是洗掉雜質,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不符合題意;包粽子過程中只是形狀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C不符合題意;煮粽子過程中,涉及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D符合題意。
25.(2024湖北,2)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屬于
A.糖類B.油脂C.蛋白質D.維生素
【答案】A
【解析】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屬于糖類,選A。
26.(2024湖北,3)下列關于對乙烯基苯酚(C8H8O)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由17種元素組成B.碳、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1∶1
C.屬于無機化合物D.一個分子中含有4個H2分子
【答案】B
【解析】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shù),對乙烯基苯酚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故A說法錯誤;對乙烯基苯酚中碳、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8∶8 = 1∶1,故B說法正確;對乙烯基苯酚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化合物,故C說法錯誤;一個分子中含有8個氫原子,不含有氫分子,故D說法錯誤。
27.(2024江西,4)江西盛產大米,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譽。大米富含的營養(yǎng)素是
A.蛋白質B.糖類C.油脂D.無機鹽
【答案】B
【解析】大米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選B。
28.(2024四川達州,4)丙氨酸(C3H7NO2)是合成蛋白質的重要氨基酸,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丙氨酸屬于氧化物
B.丙氨酸的相對分子質量是89
C.丙氨酸中氫元素質量分數(shù)最大
D.丙氨酸由3個碳原子,7個氫原子,1個氮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
【答案】B
【解析】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丙氨酸含有4種元素,不是氧化物,A不符合題意;丙氨酸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2×3+1×7+14+16×2=89,B符合題意;丙氨酸中碳、氫、氮、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3)∶(1×7)∶14∶(16×2),氫元素占比最小,所以氫元素質量分數(shù)最小,C不符合題意;丙氨酸由丙氨酸分子構成,1個丙氨酸分子由3個碳原子,7個氫原子,1個氮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D不符合題意。
29.(2024四川南充,4)化學與生命健康和安全密切相關。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食用含鐵豐富的食物預防甲狀腺腫大 B.水基型滅火器撲滅木材燃燒引起的火災
C.氫氧化鈉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 D.亞硝酸鈉用于腌制蔬菜、魚、肉等食品
【答案】B
【解析】甲狀腺腫大是因為缺乏碘元素,所以食用含碘豐富的食物預防甲狀腺腫大,A,不符合題意;木材不是精密儀器且不與水反應,可以使用水基型滅火器撲滅,B符合題意;氫氧化鈉具有強腐蝕性,不能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C不符合題意;亞硝酸鈉有毒,不能用于腌制蔬菜、魚、肉等食品,D不符合題意。
30.(2024重慶B卷,10)化學讓生活更美好。下列關于人體健康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燒堿常用于治療胃酸過多B.食用魚蝦能補充蛋白質
C.水果和蔬菜富含維生素D.食用加鐵醬油能預防缺鐵性貧血
【答案】A
【解析】燒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氫氧化鈉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但是燒堿具有腐蝕性,不能用于治療胃酸過多,A符合題意;動物肌肉、皮膚、毛發(fā)等富含蛋白質,故食用魚蝦能補充蛋白質,B不符合題意;水果、蔬菜富含維生素,C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食用加鐵醬油能補充鐵元素,預防缺鐵性貧血,D不符合題意。
31.(2024重慶B卷,11)據(jù)《神農本草經(jīng)》記載,柳之根、皮、枝、葉均可入藥,其有效成分是水楊酸(C7H6O3)。下列關于水楊酸說法不正確的是
A.屬于化合物B.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C.分子中含有16個原子D.分子中氫、氧原子的質量比是2∶1
【答案】D
【解析】化合物是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水楊酸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故A說法正確;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水楊酸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故B說法正確;水楊酸由水楊酸分子構成,每個水楊酸分子由7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3個氧原子共16個原子構成,故C說法正確;水楊酸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6):(16×3)=1:8,故D說法錯誤。
32.(2024四川南充,7)輔酶Q10(化學式為C59H90O4)具有預防動脈硬化的功效,下列關于輔酶Q10說法正確的是
A.輔酶Q10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小 B.輔酶Q10的相對分子質量是862 g
C.輔酶Q10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D.輔酶Q10由153個原子構成
【答案】C
【解析】輔酶Q10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59)∶(1×90)∶(16×4),氧元素占比最小,所以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小,A不符合題意;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不是“g”,B不符合題意;物質由元素組成,輔酶Q10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C符合題意;輔酶Q10由輔酶Q10分子構成,1個輔酶Q10分子由59+90+4=153個原子構成,D不符合題意。
33.(2024重慶A卷,4)醫(yī)生建議王奶奶補充蛋白質,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質的是
A.菜粥B.油條C.雞肉D.水果
【答案】C
【解析】菜粥富含糖類和維生素,A不符合題意;油條富含糖類和油脂,B不符合題意;雞肉富含蛋白質,C符合題意;水果富含維生素,D不符合題意。
34.(2024重慶A卷,9)中醫(yī)認為艾草具有抗菌消炎、鎮(zhèn)定止咳等功效。藍桉醇(C15H26O)為艾草的一種成分,下列對藍桉醇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是一種氧化物B.由三種元素組成
C.由42個原子構成D.氫元素質量分數(shù)最高
【答案】B
【解析】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藍桉醇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不屬于氧化物,A選項錯誤;由化學式可知,藍桉醇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B選項正確;藍桉醇是由藍桉醇分子構成的,一個藍桉醇分子是由15個碳原子、26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共42個原子構成的,C選項錯誤;藍桉醇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15)∶(1×26)∶16=90∶13∶8,所以碳元素質量分數(shù)最高,D選項錯誤。
35.(2024云南省卷,7)在食品中添加含鐵元素的化合物,可以預防
A.齲齒 B.貧血 C.佝僂病 D.甲狀腺腫大
【答案】B
【解析】缺氟易導致齲齒,A不符合題意;在食品中添加含鐵元素的化合物,可以補充鐵元素,預防貧血,B符合題意;幼兒及青少年缺鈣易患佝僂病,C不符合題意;缺碘會導致甲狀腺腫大,D不符合題意。
36.(2024四川宜賓,4)下列有益于青少年身體健康的飲食習慣是
A.常喝碳酸飲料 B.常食高鹽食物
C.常吃新鮮蔬菜 D.常食霉變食物
【答案】C
【解析】碳酸飲料中含有碳酸,經(jīng)常喝碳酸飲料,會造成人體鈣流失,對青少年的發(fā)育不好,故A不符合題意;常食高鹽食物的危害主要體現(xiàn)在血壓升高、加重腎臟負擔、損害牙齒以及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等方面,故B不符合題意;新鮮的蔬菜中富含維生素,則常吃新鮮蔬菜可以補充維生素,提高免疫力,有益于青少年身體健康,故C符合題意;霉變的食物中含有有毒的黃曲霉素,不能食用,故D不符合題意。
37.(2024河北,17)“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薄哌M白洋淀。
(1)盛夏時節(jié),滿淀荷花盛開,荷香四溢。從微觀角度分析,“荷香四溢”的原因是 。蓮子中富含鈣、磷、鉀等元素,其中的 元素可預防骨質疏松。
(2)白洋淀的藕質細脆甜,久負盛名。藕中淀粉含量高,淀粉屬于人體所需重要營養(yǎng)物質中的 (選填“糖類”“油脂”或“蛋白質”);藕中含有纖維素[(C6H10O5)n],纖維素屬于 (選填“無機”或“有機”)化合物。
(3)為保持白洋淀水質優(yōu)良,請給當?shù)鼐用窕蛴慰吞岢鲆粭l合理建議: 。
【答案】
(1)分子在不斷運動 鈣/Ca
(2)糖類 有機
(3)不在水源地保護區(qū)內燒烤、游泳、垂釣和戲水(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析】
(1)芳香四溢因為荷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運動了到我們的感覺器官-鼻子之中的緣故;鈣(Ca)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使骨和牙齒具有堅硬的結構支架,缺乏幼兒和青少年會患佝僂病,老年人會患骨質疏松。
(2)糖類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等;纖維素化學式為(C6H10O5)n,它是包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化合物。
(3)當?shù)鼐用窕蛴慰吞岢龅暮侠斫ㄗh包括:① 不在水源地保護區(qū)內燒烤、游泳、垂釣和戲水;② 不將生活污水和垃圾往河道內排放和傾倒;③ 不在河道邊堆放固體廢料,以及焚燒垃圾等(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38.(2024湖南,18)醬油是我國傳統(tǒng)調味品之一,已有3000多年歷史。天然曬露法是傳統(tǒng)的老法醬油的生產方法。以初夏開始制作為例,主要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發(fā)酵”過程中,所取缸內樣品呈 (填“酸”“中”或“堿”)性。
(2)“壓榨”與化學基本實驗操作中的 (填操作名稱)有相似之處。
(3)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多選,填字母)。
a“浸泡”目的是泡脹大豆,并除去雜物
b.鐵強化醬油中“鐵”可以預防佝僂病
c.天然曬露法得到成品的時間會受天氣影響
【答案】
(1)酸
(2)過濾
(3)ac
【解析】
(1)“發(fā)酵”過程中,所取缸內樣品pH為5~6,pH值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故所取缸內樣品呈酸性;
(2)“壓榨”是將液態(tài)的油與固態(tài)的渣分離,故“壓榨”與化學基本實驗操作中的過濾操作有相似之處;
(3)“浸泡”目的是泡脹大豆,可以縮短蒸煮時間,并除去雜物,該a選項說法正確;鐵強化醬油中“鐵”可以預防貧血,老年人缺鈣會造成佝僂病,該b選項說法不正確;天然曬露法中制曲、發(fā)酵都受溫度影響,故得到成品的時間會受天氣影響,該c選項說法正確。
39.(2024江蘇鹽城,16)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含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
(1)劉禹錫“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中引用的“淘金”過程發(fā)生的變化,從化學的視角看屬于 變化(選填“物理”或“化學”)。
(2)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蠶絲”屬于 纖維(選填“天然”或“合成”)。
(3)姜夔“高花未吐,暗香已遠”蘊含科學道理,從分子的角度分析“暗香已遠”的原因是 。
(4)蘇軾“投泥潑水愈光明”中“投泥潑水”反映的化學原理是C + H2O CO + H2,“愈光明”指的是 (填寫物質化學式)燃燒的結果。
(5)《漢書》記載:“高奴縣有洧水,可燃”。洧水中含有石油,石油屬于 能源(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6)《本草經(jīng)集注》記載:“強燒之,紫青煙起…云是真硝石也”?!跋跏敝饕煞质荎NO3,KNO3在肥料中屬于 (選填“復合肥料”或“農家肥”)。
(7)《三國志》記載:“揚湯止沸,不如去薪”?!靶健敝覆?、草等燃料,“去薪”滅火的原理是 。
(8)《天工開物》記載:“煤餅燒石成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灰”指CaO,“燒石成灰”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
【答案】
(1)物理
(2)天然
(3)分子在不斷運動
(4)CO、H2
(5)不可再生
(6)復合肥料
(7)移除可燃物
(8)CaCO3 CaO + CO2↑ 分解
【解析】
(1)“淘金”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從化學的視角看屬于物理變化。
(2)“蠶絲”屬于屬于天然纖維。
(3)“暗香已遠”的原因是構成花香的分子不斷運動,運到我們周圍,聞到花香。
(4)“投泥潑水愈光明”中“投泥潑水”反映的化學原理是C+H2O CO + H2,一氧化碳和氫氣具有可燃性,使燃燒更旺,“愈光明”指的是CO和H2。
(5)三大化石燃料都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石油屬于不可再生能源。
(6)KNO3化合物中含有鉀、氮兩種營養(yǎng)元素,屬于復合肥料。
(7)滅火的原理:移除可燃物、隔絕空氣或氧氣、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去薪”滅火的原理是移除可燃物。
(8)“燒石成灰”是指碳酸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O3 CaO + CO2↑,一種物質反應生成多種物質的反應叫做分解反應,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40.(2024四川成都,15)根據(jù)圖文回答下列問題。
(1)2015年,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獎。
①“青蒿”中除含有青蒿素外,還富含 (填“纖維素”或“蛋白質”)。
②青蒿素(C15H22O5)中質量分數(shù)最高的元素是 。保持青蒿素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 。
③以《中國藥典》記載“青蒿”能“清熱解暑,截瘧…”。據(jù)此記載,可知“青蒿”主要治療的病癥是 。
(2)我國化學電池技術全球領先,磷酸鐵鋰是電池的重要原料。
① 磷酸鐵鋰(LiFePO4)組成元素有 種。電池充電時,電能主要轉化為 能。
② 某種鋰原子質量為1.165×10-26 kg,碳12原子質量的1/12為1.66×10-27 kg,則該鋰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精確到0.1)。
③ 目前,新能源車與燃油車相比,優(yōu)點有 (填序號)。
a.節(jié)能環(huán)保 b.智能化程度高 c.廢舊電池回收成本高
【答案】(1) 纖維素 碳元素 青蒿素分子 瘧疾、中暑(暑熱)、虛熱等
(2) 4 化學 7.0 ab
【解析】(1)①“青蒿”中除含有青蒿素外,還富含纖維素;
②青蒿素(C15H22O5)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5):(1×22):(16×5)=90:11:40,則質量分數(shù)最高的元素是碳元素;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青蒿素由青蒿素分子構成,則保持青蒿素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青蒿素分子;
③以《中國藥典》記載“青蒿”能“清熱解暑,截瘧…”。據(jù)此記載,可知“青蒿”主要治療的病癥是瘧疾、中暑(暑熱)、虛熱等;
(2)①磷酸鐵鋰(LiFePO4)由鋰、鐵、磷、氧4種元素組成;電池充電時,電能主要轉化為化學能;
②某種鋰原子質量為 1.165×10 ? 26 kg,碳12原子質量的為 1.66×10 ? 27 k g ,則該鋰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③目前,新能源車與燃油車相比,優(yōu)點有節(jié)能環(huán)保、智能化程度高,但其廢舊電池回收成本高并不高,故選:ab。
41.(2024江蘇揚州,25)葡萄糖酸具有酸性,廣泛應用于醫(yī)藥、食品等。葡萄糖酸鈣可用作鈣營養(yǎng)強化劑。
(1)制備葡萄糖酸。葡萄糖與O2在酶的催化下轉化為葡萄糖酸(化學式為C6H12O7,可用HA表示),制備時向含有酶的葡萄糖溶液中鼓入空氣,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經(jīng)處理得到HA產品。
① 鼓入空氣除能提供O2外,還能起到 作用,促進反應充分進行。
② 酶的催化效率與溶液pH的關系如下圖所示。反應過程中需緩慢添加適量NaOH溶液,作用是 。加入NaOH對產品產生的不利影響是 。
(2)制備葡萄糖酸鈣晶體。以貝殼為原料,處理后得到高純CaCO3。
I.將CaCO3與足量HA溶液充分反應,得到葡萄糖酸鈣溶液;向其中加入適量無水乙醇,析出大量葡萄糖酸鈣晶體(可用CaA2·H2O表示)。
①標志CaCO3與HA反應完全的現(xiàn)象是 。
②相同溫度下,CaA2在無水乙醇中的溶解度 CaA2在水中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Ⅱ.煅燒CaCO3得到CaO;CaO與水反應制得石灰乳,再加入足量HA與其充分反應;將所得溶液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得到CaA2·H2O。
①CaCO3高溫分解生成CaO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控制其他條件相同,實驗室中取兩份相同質量的CaO,分別加入50 mL、70 mL的水制得石灰乳,與HA反應后,最終所得CaA2·H2O的質量見表。根據(jù)實驗結果,實際生產制備CaA2·H2O時,選擇向每份質量的CaO中加水50 mL而非70 mL,原因是 。
③若貝殼中Ca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90%,計算100 g貝殼理論上可制得CaA2·H2O的質量 (寫出計算過程)。已知:CaA2·H2O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48。
【答案】
(1)攪拌 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的酸性增強,酶的催化效率下降,加入NaOH調節(jié)溶液的pH,保證酶的催化效率 引入NaA雜質,降低HA純度
(2)固體完全溶解,沒有氣泡產生 小于 CaCO3 CaO + CO2↑ 增加20mL水,產品質量增加不大,且液體過多不利于固體析出,節(jié)約用水 碳酸鈣高溫煅燒:CaCO3 CaO + CO2↑,氧化鈣和水反應:CaO + H2O = Ca(OH)2,氫氧化鈣和HA反應:Ca(OH)2 + 2 HA = CaA2 + 2 H2O,將所得溶液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得到CaA2·H2O,故可得關系式:CaCO3~CaA2·H2O
解:設100 g貝殼理論上可制得CaA2·H2O的質量為x
x=403.2g
答:100 g貝殼理論上可制得CaA2·H2O的質量為403.2 g
【解析】(1)①鼓入空氣除能提供 O2 外,還能起到攪拌作用,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②葡萄糖與O2在酶的催化下轉化為葡萄糖酸,葡萄糖酸顯酸性,由圖可知,在實驗研究范圍內,pH值越小,催化效率越低,故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的酸性增強,酶的催化效率下降,加入 NaOH溶液,可以調節(jié)溶液的 pH ,保證酶的催化效率;
氫氧化鈉能與葡萄糖酸反應生成NaA和水,故加入NaOH 對產品產生的不利影響是:引入NaA雜質,降低 HA 純度;
(2)I、①碳酸鈣能與葡萄糖酸反應生成葡萄糖酸鈣、二氧化碳和水,且碳酸鈣難溶于水,故標志 CaCO3與 HA 反應完全的現(xiàn)象是:固體完全溶解,沒有氣泡產生;
②向葡萄糖酸鈣溶液中加入適量無水乙醇,可析出大量葡萄糖酸鈣晶體,故相同溫度下, CaA2 在無水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CaA2在水中的溶解度;
Ⅱ、①碳酸鈣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 CaO + CO2↑;
②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增加20 mL水,產品質量增加不大,且液體過多不利于固體析出,且加水50 mL,可以節(jié)約用水,故選擇向每份質量的 CaO 中加水50 mL而非70 mL;
③見答案。
42.(2024江蘇揚州,21)2024年世界口腔健康日的主題是“健康口腔,健康體魄”。
(1)揚州牙刷制作始于清代,擴于民國,盛于今世、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理念的變化,制作牙刷絲的材質從曾經(jīng)的馬鬃變?yōu)槟猃垼ㄒ环N合成纖維),制作牙刷柄的材質從聚丙烯塑料轉向為在自然界中易降解的聚乳酸塑料。
①馬鬃、尼龍中,灼燒后有燒焦羽毛氣味的是 。
②下列聚丙烯塑料的性質與制作牙刷柄相關的是 (填字母)。
A.堅固耐磨 B.易燃 C.易加工
③制作牙刷柄材質的變遷,體現(xiàn)化學服務于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是 (寫出一點)。
(2)人體口腔的pH宜保持在6.6~7.1。若pH過低,會造成牙齒表面牙釉質損傷、細菌滋生。
①某學生早餐后15分鐘內口腔中pH變化如下圖所示。該學生早餐后口腔的酸性 (填“增強”或“減弱”)。
②牙釉質的主要成分為羥基磷酸鈣。這里的“鈣”是指 (填“元素”或“單質”)。
③在牙膏中添加少量的H2O2,可殺菌消毒、美白牙齒。H2O2在口腔中酶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④碳酸鈣是一種優(yōu)質的牙膏磨擦劑,既能去除食物殘渣,又能避免牙釉質的損傷。碳酸鈣 (填“難”或“易”)溶于水,碳酸鈣、牙釉質中硬度較小的是 。
【答案】
(1)馬鬃 A、C 易降解
(2)增強 元素 2 H2O2 2 H2O + O2↑ 難 碳酸鈣/CaCO3
【解析】
(1)①馬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灼燒后有燒焦羽毛氣味,尼龍屬于合成纖維,灼燒有特殊氣味;
②聚丙烯塑料堅固耐磨。易加工,與制作牙刷柄相關,故選:AC;
③制作牙刷柄的材質從聚丙烯塑料轉向為在自然界中易降解的聚乳酸塑料,故制作牙刷柄材質的變遷,體現(xiàn)化學服務于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是易降解;
(2)①某學生早餐后15分鐘內口腔中 pH 變化不斷減小,故該學生早餐后口腔的酸性增強;
②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這里的“鈣”是指元素;
③ H2O2 在口腔中酶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 H2O2 2 H2O + O2↑;
④碳酸鈣難溶于水,碳酸鈣是一種優(yōu)質的牙膏磨擦劑,既能去除食物殘渣,又能避免牙釉質的損傷,碳酸鈣、牙釉質中硬度較小的是碳酸鈣。
43.(2024山東煙臺,17)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個中國航天日,主題為“極目楚天,共襄星漢”。中國人探索宇宙的腳步馳而不息。
(1)空間站種菜。航天員在太空吃到了自己種的蔬菜。蔬菜能為航天員提供 (寫1種主要的營養(yǎng)素)。為使蔬菜枝葉茂盛,可以施用的一種化肥是 (寫化學式)。太空蔬菜在塑料網(wǎng)籃中種植,塑料屬于 (填序號)。
A.無機非金屬材料 B.有機高分子材料 C.金屬材料 D.復合材料
(2)固體火箭發(fā)射衛(wèi)星。我國在海陽市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號運載火箭將3顆衛(wèi)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刷新了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記錄。高氯酸銨、鋁粉等是固體運載火箭的主要推進劑,發(fā)射時高氯酸銨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2 NH4ClO4 N2↑ + 2 O2↑ + X↑ + 4 H2O↑。
① X的化學式是 ,NH4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 。
② 鋁粉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太空燃燒實驗。航天員在燃燒科學實驗柜中以甲烷為燃料進行在軌點火燃燒實驗,觀察到甲烷火焰與地面上對照實驗的火焰相比,顯得短而圓,且微弱。
①制作燃燒科學實驗柜的材料需具有的性質是 (寫1條)。
②從燃燒的條件分析,點火的作用是 。
③下列對燃燒實驗分析正確的是 (填序號)。
A.空間站甲烷燃燒,不需要氧氣
B.空間站失重條件下燃燒產生的熱氣流向四周擴散,地面上熱氣流向上擴散
C.空間站失重條件下空氣流動性差,甲烷燃燒的火焰比較微弱
【答案】
(1)維生素(合理即可) NH4Cl(合理即可) B
(2)Cl2 +7 4 Al + 3 O2 2 Al2O3
(3)防火(合理即可) 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BC
【解析】
(1)蔬菜中富含維生素、水分等;
氮肥有利于蔬菜葉的生長,含有氮、磷、鉀三種營養(yǎng)元素中氮元素的屬于氮肥,如NH4Cl、CO(NH2)2等;
塑料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故填:維生素(合理即可);NH4Cl(合理即可);B;
(2)①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shù)、種類均不變。該反應中,反應前含有2個N、8個H、2個Cl、8個O,反應后含有2個N、8個H、8個O,相差2個Cl,則X的化學式為Cl2;
NH4ClO4中銨根離子的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y,根據(jù)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得(+1) + y +(-2)×4 =0,y = +7,即氯元素的化合價為+7;
②鋁在氧氣中點燃生成氧化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 Al + 3 O2 2 Al2O3;
(3)①航天員在燃燒科學實驗柜中以甲烷為燃料進行在軌點火燃燒實驗,則制作燃燒科學實驗柜的材料需具有的性質是防火,耐高溫等,故填:防火(合理即可);
②從燃燒的條件分析,點火后溫度升高,所以作用是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③空間站甲烷燃燒,也需要氧氣,故A錯誤;空間站失重條件下燃燒產生的熱氣流向四周擴散,火焰顯得短而圓,且微弱,地面上熱氣流向上擴散,火焰呈錐狀,故B正確;空間站失重條件下空氣流動性差,氧氣得不到很好的補充,甲烷燃燒的火焰比較微弱,故C正確。
44.(2024云南省卷,26)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同學們學習了豆腐的制作,主要流程如圖。
【原料認識】
(1)黃豆是制作豆腐的主要原料,表中是某黃豆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信息,其中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填序號)。
A.糖類 B.蛋白質 C.油脂 D.水
【反思總結】同學們經(jīng)過多次實驗,發(fā)現(xiàn)以下因素會影響豆腐出品率(制得豆腐與所用黃豆的質量百分比)。
(2)磨漿時黃豆與水的質量比
實驗后,同學們繪制如圖圖像。由圖可知,磨漿時黃豆與水的質量比為 時,豆腐出品率最高。
(3)點鹵時凝固劑與黃豆的質量百分比
①有同學認為“凝固劑與黃豆的質量百分比越大,豆腐出品率越高”,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這一觀點 (填“正確”或“錯誤”)。
②把鹵水(凝固劑與水的混合物)均勻分散到豆?jié){中,需進行的操作是 。
【拓展延伸】實踐基地的凝固劑有CaSO4和MgCl2,本次實踐使用的是哪一種?
【查閱資料】20℃時,CaSO4的溶解度是0.255 g,MgCl2的溶解度是54.6 g。
【進行實驗】20℃時,取1 g凝固劑于試管中,加入10 g水,充分振蕩,完全溶解。
【實驗結論】
(4)本次使用的凝固劑是 (填化學式)。請寫出一個能生成該凝固劑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
(1)A
(2)1∶9
(3)錯誤 攪拌
(4)MgCl2 Mg(OH)2 + 2 HCl = MgCl2 + 2 H2O(合理即可)
【解析】
(1)根據(jù)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每100g含有37.3.g的糖類,含量最高,選A;
(2)由圖可知,磨漿時黃豆與水的質量比為1:9時,豆腐出品率最高。
(3)①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凝固劑與黃豆的質量百分比2.0%的豆腐出品率大于凝固劑與黃豆的質量百分比3.0%,因此凝固劑與黃豆的質量百分比越大,豆腐出品率越高”是錯誤的;
②把鹵水(凝固劑與水的混合物)均勻分散到豆?jié){中,需進行的操作是攪拌;
(4)20℃時,CaSO4的溶解度是0.255 g,10 g的水最多溶解的質量=,MgCl2的溶解度是54.6 g,10 g的水最多溶解的質量=,根據(jù)上述計算分析可知,20℃時,加入10 g水,充分振蕩,1gCaSO4不能完全溶解,1 g MgCl2能完全溶解,則本次使用的凝固劑是MgCl2;氫氧化鎂與鹽酸生成氯化鎂和水,能生成MgCl2的化學方程式可以是Mg(OH)2 + 2 HCl = MgCl2 + 2 H2O。
考點2 化學與材料、環(huán)保
45.(2024福建,1)下列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研究領域中,不屬于化學研究范疇的是
A.研制碳納米管材料 B.研制新型顯示材料
C.研發(fā)數(shù)字貨幣加密技術 D.研發(fā)高純稀土金屬提取技術
【答案】C
【解析】研制碳納米管材料,涉及到對物質的制備,屬于化學研究范疇,A不符合題意;研制新型顯示材料,涉及到對物質的制備,屬于化學研究范疇,B不符合題意;研發(fā)數(shù)字貨幣加密技術,主要是關于數(shù)字信息和加密算法等方面,與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等化學相關內容關系不大,不屬于化學研究范疇,C符合題意;研發(fā)高純稀土金屬提取技術,涉及到物質間的轉化,屬于化學研究范疇,D不符合題意。
46.(2024安徽,3)加快推動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改善,建設美麗中國。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禁止使用化肥和農藥,防止水體污染
B.推廣新能源汽車,減少汽車尾氣排放
C.發(fā)展廢舊電池回收技術,促進資源循環(huán)利用
D.提升石油化工水平,實現(xiàn)綠色低碳轉型
【答案】A
【解析】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防止水體污染,A錯誤;推廣新能源汽車,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節(jié)約化石能源,減少汽車尾氣排放,B正確;發(fā)展廢舊電池回收技術,減少污染,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資源,促進資源循環(huán)利用,C正確;提升石油化工水平,充分利用二氧化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實現(xiàn)綠色低碳轉型,D正確。
47.(2024安徽,4)我國“鵲橋二號”中繼星使用鍍金鉬絲天線,搭建了地面與“嫦娥六號”的通信橋梁。如圖是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鉬的元素符號是M
B.鉬屬于金屬元素
C.鉬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5.96
D.1個M2+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44
【答案】D
【解析】據(jù)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鉬的元素符號是M,A正確;鉬是金字旁,屬于金屬元素,B正確;據(jù)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元素名稱正下方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鉬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5.96,C正確;據(jù)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鉬的原子序數(shù)是42,在原子中,原子序數(shù)=質子數(shù)=電子數(shù),所以1個M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42。1個M失去2個電子形成1個M2+,所以1個M2+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42-2=40,D錯誤。
48.(2024甘肅白銀,4)2024年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主題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下列做法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隨意焚燒秸稈 B.亂丟廢舊電池
C.發(fā)展清潔能源 D.提倡毀林造田
【答案】C
【解析】隨意焚燒秸稈,會產生大量煙塵和空氣污染物,不利于環(huán)境保護,故A選項不符合這一主題;亂丟廢舊電池會污染土壤和水源,不利于環(huán)境保護,故B選項不符合這一主題;發(fā)展清潔能源,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故C選項符合這一主題;樹木具有凈化環(huán)境,防風固沙的作用,提倡毀林造田,需要砍伐大量樹木,會破壞生態(tài)平衡,造成環(huán)境惡化,故D選項不符合這一主題。
49.(2024河北,4)2024年4月25日,我國科學家發(fā)布了重大成果——制備出世界上已知最薄的光學晶體轉角菱方氮化硼。下列關于氮化硼(化學式為BN)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由兩個原子組成
B.其中的硼屬于金屬元素
C.氮和硼元素的質量比為1∶1
D.已知氮元素為-3價,則硼元素為+3價
【答案】D
【解析】氮化硼由氮元素和硼元素組成,A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硼不帶“钅”字旁,屬于非金屬元素,B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氮化硼中氮元素和硼元素的質量比為14∶11,C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氮化硼化學式為BN,已知氮元素為-3價,根據(jù)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則硼元素為+3價,D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50.(2024河南,4)建設美麗家園需要天藍、地綠、水清。下列做法不利于保護環(huán)境的是
A.開發(fā)和利用新能源 B.積極植樹、造林、種草
C.露天焚燒樹葉、塑料袋 D.將垃圾分類、回收、利用
【答案】C
【解析】開發(fā)和利用新能源,有利于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減少污染,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A不符合題意;積極植樹、造林、種草,可以凈化空氣,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B不符合題意;露天焚燒樹葉、塑料袋,會產生大量煙塵和有害物質,不利于保護環(huán)境,C符合題意;將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可以節(jié)約資源,減少污染,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D不符合題意。
51.(2024湖北,4)2024年我國環(huán)境日主題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下列做法不符合該主題的是
A.分類回收生活垃圾 B.工業(yè)廢水處理后排放
C.推廣使用煤炭燃料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答案】C
【解析】分類回收生活垃圾,可以節(jié)約資源,減少污染,故A做法正確;工業(yè)廢水中含有有害物質,工業(yè)廢水凈化達標排放可以防止水體污染,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故B做法正確;推廣使用煤炭燃料,會造成環(huán)境的污染,故C做法錯誤;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減少白色污染,保護環(huán)境,故D做法正確。
52.(2024江蘇鹽城,1)鹽城,一個讓你打開心扉的地方!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建設美麗鹽城是
A.生活垃圾分類處理B.倡導使用清潔能源
C.生活污水排入河道D.積極行動植樹造林
【答案】C
【解析】分類處理生活垃圾,節(jié)約資源,減少水土污染,故A不符合題意;倡導使用清潔能源,可以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故B不符合題意;任意排放生活污水,會造成水體污染,故C符合題意;積極開展植樹造林,能保護環(huán)境,故D不符合題意。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第53~54題。
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主火炬的燃料——“零碳甲醇(CH3OH)”備受矚目,這是全球首次對“零碳甲醇”的實踐應用。目前,該燃料已廣泛應用在船舶、汽車等領域?!傲闾技状肌笔抢媒範t氣中的副產品氧氣和從工業(yè)尾氣中捕捉的二氧化碳在一種納米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得到的,其微觀示意圖如圖。
53.(2024安徽,8)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物均為單質 B.丁的化學式為H2O
C.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質量比為3∶1 D.反應前后“納米催化劑”的性質不變
【答案】B
【解析】反應物是氫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碳、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化合物,A錯誤;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反應前后C、H、O 原子的數(shù)目分別為1、6、2,反應后丙中C、H、O原子的個數(shù)為1、4、1,則丁中有2H、1O,所以丁的化學式為H2O,B正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 H2 + CO2 CH3OH + H2O,所以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質量比為(2×3)∶44≠3∶1,C錯誤;“納米催化劑”是該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物理性質可能改變,D錯誤。
54.(2024安徽,9)有關“零碳甲醇”的說法,錯誤的是
A.能替代汽油作為汽車燃料 B.燃燒過程中伴隨著能量變化
C.完全燃燒時不產生二氧化碳 D.生產過程實現(xiàn)了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
【答案】C
【解析】甲醇是可燃物,根據(jù)“目前,該燃料已廣泛應用在船舶、汽車等領域”可知,能替代汽油作為汽車燃料,A不符合題意;燃燒放熱,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等,燃燒過程中伴隨著能量變化,B不符合題意;甲醇含有碳元素,完全燃燒時產生二氧化碳,C符合題意;反應的原料有二氧化碳,所以生產過程實現(xiàn)了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D不符合題意。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面第55~57小題。
在陽光下,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CO2和H2O轉化為葡萄糖(化學式為C6H12O6),同時生成O2。我國科學家已經(jīng)在實驗室實現(xiàn)由CO2到淀粉[化學式為(C6H10O5)n]的人工合成。
55.(2024江蘇揚州,15)2024年中國揚州鑒真國際半程馬拉松比賽設置了多個補給站。下列物質中能為運動員提供能量的是
A.NaClB.葡萄糖C.CO2D.H2O
【答案】B
【解析】NaCl不能為運動員提供能量,故A錯誤;葡萄糖屬于糖類,糖類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質,葡萄糖能為運動員提供能量,故B正確;CO2不能為運動員提供能量,故C錯誤;H2O不能為運動員提供能量,故D錯誤。
56.(2024江蘇揚州,16)CO2屬于
A.酸B.堿C.鹽D.氧化物
【答案】D
【解析】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不屬于酸、堿、鹽,選D。
57.(2024江蘇揚州,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2O和葡萄糖都屬于有機化合物B.光合作用將化學能轉化為光能
C.僅用CO2為原料可以人工合成淀粉D.人工合成淀粉的研究有助于實現(xiàn)碳中和
【答案】D
【解析】H2O是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無機物,葡萄糖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化合物,故A說法錯誤;在陽光下,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 CO2 和 H2O 轉化為葡萄糖,同時生成 O2,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故B說法錯誤;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人工淀粉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僅用CO2為原料不可以人工合成淀粉,故C說法錯誤;人工合成淀粉的研究,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實現(xiàn)碳中和,故D說法正確。
58.(2024江蘇揚州,8)2023年5月?lián)P州獲授全球首批“凈塑城市”??盏V泉水塑料瓶應投入的垃圾箱上所印標識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廚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飲食服務、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垃圾,包括丟棄不用的菜葉、剩菜、剩飯、果皮、蛋殼、茶渣、骨頭(雞骨、魚刺類)等,A不符合題意;有害垃圾,指生活垃圾中對人體健康或自然環(huán)境造成直接或潛在危害的物質,如廢燈管、廢油漆、殺蟲劑、廢棄化妝品、過期藥品、廢電池、廢燈泡、廢水銀溫度計等,B不符合題意;可回收物就是再生資源,指生活垃圾中未經(jīng)污染、適宜回收循環(huán)利用的廢物。主要包括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紙張、廢塑料、廢玻璃、廢金屬等五類,空礦泉水塑料瓶屬于廢棄塑料,屬于可回收物,C符合題意;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廚垃圾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即現(xiàn)環(huán)衛(wèi)體系主要收集和處理的垃圾,一般都采取填埋、焚燒等方法處理,D不符合題意。
59.(2024江蘇揚州,5)硫酸鍶(SrSO4)可用于制造光學玻璃。SrSO4中鍶元素的化合價為
A.-1B.-2C.+1D.+2
【答案】D
【解析】SrSO4 中硫酸根顯-2價,設鍶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0,則有x +(-2)= 0,解得x = +2,選D。
60.(2024江西,6)稀土是國家戰(zhàn)略資源。我國化學家徐光憲在稀土分離技術上做出了杰出貢獻,稀土中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鈥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4.9 g B.鈥的元素符號為h
C.鈥原子中核外電子數(shù)為67 D.鈥元素是非金屬元素
【答案】C
【解析】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克”,故A錯誤;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一格提供的信息,鈥的元素符號為H,故B錯誤;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一格提供的信息,核外電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質子數(shù)=67,故C正確;根據(jù)化學元素漢字名稱的偏旁可辨別元素的種類,金屬元素名稱一般有“钅”字旁;可知是金屬元素,故D錯誤。
61.(2024山東濱州,6)2024年六五環(huán)境日以“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主題。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生活垃圾分類處理B.工廠廢水直接排放
C.推廣使用清潔能源D.回收利用廢舊金屬
【答案】B
【解析】垃圾分類處理,做到變廢為寶能減少污染、節(jié)約資源,A選項做法符合主題;工業(yè)廢氣直接排放會造成空氣污染,B選項做法不符合主題;推廣使用清潔能源,能減少空氣污染,節(jié)約化石能源,C選項做法符合主題;回收利用廢舊金屬,既能保護金屬資源,還能防止環(huán)境污染,D選項做法符合主題。
62.(2024山東煙臺,11)下圖是利用氨氣處理汽車尾氣中某污染物的反應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屬于化合物 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C.參加反應的甲、乙的分子個數(shù)比是2∶3 D.生成丙、丁的質量比是5∶6
【答案】AC
【解析】由圖可知,每個甲分子由1個氮原子和3個氫原子構成,故丙的化學式為:NH3,是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A正確;置換反應是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的反應,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B錯誤;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甲、乙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4∶6 = 2∶3,C正確;由化學方程式可知,生成丙、丁的質量比為:(28×5)∶(18×6)= 35∶27,D錯誤。
63.(2024山西,9)研究發(fā)現(xiàn),當把取出茶葉的塑料網(wǎng)狀茶包浸泡在95℃的水里幾分鐘后,就會有大約116億個塑料顆粒和31億個納米塑料出現(xiàn)在杯子里。該顆??蛇M入人體內各種器官,導致疾病發(fā)生,只有極少量可被唾液分解。關于塑料網(wǎng)狀茶包的分析正確的是
A.很難分散于熱水中 B.容易被人體分解
C.是由合成材料制成 D.對人體沒有危害
【答案】C
【解析】由題干信息可知,把取出茶葉的塑料網(wǎng)狀茶包浸泡在95℃的水里幾分鐘后,就會有大約116億個塑料顆粒和31億個納米塑料出現(xiàn)在杯子里,說明該塑料網(wǎng)狀茶包能分散于熱水中,A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由題干信息可知,塑料網(wǎng)狀茶包浸泡在95℃的水里會分散出塑料顆粒和納米塑料,該顆??蛇M入人體內各種器官,導致疾病發(fā)生,只有極少量可被唾液分解,說明該塑料網(wǎng)狀茶包不容易被人體分解,B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該塑料網(wǎng)狀茶包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C說法正確,符合題意;由題干信息可知,塑料網(wǎng)狀茶包浸泡在95℃的水里會分散出塑料顆粒和納米塑料,該顆??蛇M入人體內各種器官,導致疾病發(fā)生,說明該塑料網(wǎng)狀茶包對人體有危害,D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64.(2024四川成都,6)2023年國家發(fā)改委等部門印發(fā)《加快“以竹代塑”發(fā)展三年行動計劃》?!阿?竹子資源豐富 ② 竹子是可再生資源 ③ 竹子韌性好 ④ 能減少‘白色污染’ ⑤ 能減少碳排放”等表述中屬于“以竹代塑”優(yōu)勢的有
A.只有①②⑤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我國是竹資源大國,竹子資源豐富,①說法正確;竹子屬于可再生資源,②說法正確;竹子具有韌性好的特點,③說法正確;“以竹代塑”減少了塑料垃圾的產生,能減少‘白色污染’,④說法正確;“以竹代塑”能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減少碳排放,⑤說法正確。
65.(2024四川成都,7)2024年4月25日,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火箭成功發(fā)射。下列材料用途的對應性質解釋不合理的是
A.偏二甲肼作火箭燃料——可燃性
B.鋁合金作火箭的骨架——密度大
C.碳纖維復合材料作飛船外殼——耐高溫
D.特種橡膠制成太空服加壓層——彈性好
【答案】B
【解析】由于偏二甲肼具有可燃性,所以偏二甲肼作火箭燃料,A解釋合理,不符合題意;由于鋁合金密度小、強度和硬度大、抗腐蝕性好,所以鋁合金作火箭的骨架,B解釋不合理,符合題意;由于碳纖維復合材料密度小、強度高、耐熱、化學穩(wěn)定性好,所以碳纖維復合材料作飛船外殼,C解釋合理,不符合題意;由于特種橡膠具有高彈性、耐高溫的性質,所以用特種橡膠制成太空服加壓層,D解釋合理,不符合題意。
66.(2024四川廣安,2)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下列做法符合該理念的是
A.經(jīng)常使用一次性木質餐筷 B.污水未經(jīng)處理直接排放
C.合理開發(fā)使用新能源 D.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
【答案】C
【解析】經(jīng)常使用一次性木質餐筷,需要耗費大量的森林資源,不利于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A錯誤;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未經(jīng)處理直接排放污水會導致環(huán)境污染,不利于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B錯誤;合理開發(fā)使用新能源,有利于減少使用化石燃料,從而減少環(huán)境污染,有利于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C正確;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會導致水土污染,不利于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D錯誤。
67.(2024四川瀘州,5)在《關于公布四川省水利廳2023年度四川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結果的公告》中,瀘州被評為優(yōu)秀。下列做法符合水資源保護的是
A.廢舊電池深埋地下處理 B.生活中的垃圾分類回收處理
C.工業(yè)廢水直接排入江河 D.過度施用化肥使水體富營養(yǎng)化
【答案】B
【解析】把廢舊電池深埋處理,會污染地下水體和土壤,故A做法不符合理念;分類回收處理生活中的垃圾,可以節(jié)約資源,減少水體污染,故B做法符合理念;讓工業(yè)廢水直接排入江河中,工業(yè)廢水中含有多種廢物,如果直接排放,對天然水體的污染很重,故C做法不符合理念;大量營養(yǎng)元素進入水體中會導致水體富營養(yǎng)化,造成水體污染,故D做法不符合理念。
68.(2024四川瀘州,7)葡萄糖酸鈣(C12H22O14Ca)可用于預防和治療鈣缺乏癥。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老年人鈣缺乏癥常表現(xiàn)為骨質疏松 B.含鈣過高的高鈣尿癥患者不宜服用
C.組成的四種元素都在同一周期 D.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比碳元素的高
【答案】C
【解析】老年人缺鈣缺會得骨質疏松,故A正確;葡萄糖酸鈣中含鈣元素,含鈣過高的高鈣尿癥患者不宜服用,故B正確;H元素在第一周期,C、O元素在第二周期,Ca元素在第四周期,故C錯誤;葡萄糖酸鈣(C12H22O14Ca)中碳元素、氫元素、氧元素和鈣元素的質量比為(12×12)∶(16×14) = 9∶14,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比碳元素的高,故D正確。
69.(2024四川南充,2)嘉陵江是南充的母親河。為保護其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 B.垃圾秸稈就地焚燒
C.倡導使用無磷洗衣粉 D.工業(yè)廢水凈化達標后排放
【答案】B
【解析】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可以避免土壤污染和水體污染,A不符合題意;垃圾秸稈就地焚燒會產生大量空氣污染物,污染環(huán)境,B符合題意;倡導使用無磷洗衣粉可避免水體富營養(yǎng)化,C不符合題意;工業(yè)廢水凈化達標后排放可以防止廢水污染水體,D不符合題意。
70.(2024重慶B卷,4)酒精燈里的下列物質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燈帽 B.棉質燈芯 C.陶瓷燈芯管 D.玻璃燈體
【答案】A
【解析】塑料是有機合成材料,故A正確;純棉屬于天然材料,故B錯誤;陶瓷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C錯誤;玻璃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D錯誤。
71.(2024重慶A卷,1)“大力推動綠色發(fā)展,建設美麗重慶,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tài)屏障”是習總書記對重慶的囑托。下列措施與此不相符的是
A.開發(fā)新技術新能源 B.繼續(xù)推進長江禁漁
C.合理施用農藥化肥 D.生活垃圾露天焚燒
【答案】D
【解析】開發(fā)新能源能夠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少污染,與綠色發(fā)展相符,A不符合題意;禁漁可以保護長江生物的多樣性,與綠色發(fā)展相符,B不符合題意;農藥化肥能夠幫助植物生長,合理施用,與綠色發(fā)展相符,C不符合題意;垃圾焚燒會產生空氣污染物,與綠色發(fā)展不符,D符合題意。
72.(2024云南省卷,4)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桶 B.純棉毛巾 C.瓷碗 D.不銹鋼盆
【答案】A
【解析】塑料桶是由塑料制成的,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A選項正確;棉是天然纖維,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故B選項錯誤;瓷碗是用瓷土燒制而成的,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C選項錯誤;不銹鋼屬于金屬材料,故D選項錯誤。
73.(2024云南省卷,9)2024年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主題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下列做法與這一主題不相符的是
A.踐行“光盤行動”,節(jié)約糧食
B.垃圾分類回收,實現(xiàn)變廢為寶
C.使用可降解塑料,減少“白色污染”
D.工業(yè)廢水灌溉農田,節(jié)約水資源
【答案】D
【解析】踐行“光盤行動”,可以節(jié)約糧食,節(jié)約資源,A不符合題意;垃圾分類回收,可以實現(xiàn)資源的有效利用,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保護環(huán)境,B不符合題意;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減少“白色污染”,保護環(huán)境,C不符合題意;工業(yè)廢水灌溉農田,會污染水源和土壤,應處理達標后排放,D符合題意。
74.(2024四川宜賓,2)宜賓成功入選2024年中國十大“美好宜居”城市。下列做法利于城市宜居的是
A.推廣使用電動汽車 B.隨意丟棄廢舊電池
C.任意排放工業(yè)廢水 D.大量使用塑料口袋
【答案】A
【解析】推廣使用電動汽車,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該做法利于城市宜居,故A符合題意;隨意丟棄廢舊電池,會造成土壤和水體污染,該做法不利于城市宜居,故B不符合題意;任意排放工業(yè)廢水,會造成水體污染,該做法不利于城市宜居,故C不符合題意;大量使用塑料口袋,會造成白色污染,該做法不利于城市宜居,故D不符合題意。
75.(2024四川成都,10)中科院李燦院士團隊在二氧化碳制甲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其反應過程如圖。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消耗的CO2與生成的CH3OH質量比為11∶16
B.反應中CO2、H2一定要與催化劑接觸
C.反應過程中“”分成“”和“”
D.該研究有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
【答案】A
【解析】由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 H2 + CO2 CH3OH,則每有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氣體與6份質量的氫氣在催化劑條件下完全反應生成32份質量的甲醇和18份質量的水,消耗的CO2與生成的CH3OH質量比 = 44∶32 = 11∶8,A說法錯誤;反應中CO2、H2一定要與催化劑接觸,增大接觸面積,B說法正確;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自由組合生成新的分子,即反應過程中“”分成“”和“”,C說法正確;該反應消耗二氧化碳,有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D說法正確。
76.(2024江蘇蘇州,20)捕集空氣中CO2加氫制甲醇(CH3OH),可實現(xiàn)CO2資源化利用和“零碳”排放,其轉化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①中,電解水生成的H2和O2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1
B.反應②中,生產1.6 kg CH3OH理論上要消耗2.2 kg CO2
C.轉化過程中,H2O和H2循環(huán)轉化,無需額外補充
D.等質量的甲醇制取時消耗的CO2與燃燒時生成的CO2相等,實現(xiàn)“零碳”排放
【答案】C
【解析】反應①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 H2O 2 H2↑ + O2↑,由化學方程式可知,電解水生成的H2和O2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1,故A說法正確;反應②中,二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生成甲醇和水,根據(jù)碳元素質量守恒,則生產1.6kgCH3OH理論上要消耗CO2的質量為,故B說法正確;反應①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 H2O 2 H2↑ + O2↑ ,反應②為二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生成甲醇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O2 + 3 H2 = CH3OH + H2O,綜合方程式為CO2 + H2 + H2O = CH3OH + O2,故轉化過程中,H2O和H2雖然可循環(huán)轉化,但是也需額外補充,故C說法錯誤;甲醇和氧氣點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 CH3OH + 3 O2 2 CO2 + 4 H2O,二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生成甲醇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O2 + 3 H2 = CH3OH + H2O,由化學方程式可知,甲醇和二氧化碳的分子個數(shù)比均為1∶1,故等質量的甲醇制取時消耗的CO2與燃燒時生成的CO2相等,可實現(xiàn)“零碳”排放,故D說法正確。
77.(2024江蘇揚州,22)不同條件下,一定數(shù)目的水分子可通過相互作用聚集在一起形成直徑不同的水分子團。水蒸氣、輕霧、雨水中水分子團的直徑見下表。沖鋒衣面料中含有微孔防水膜。微孔防水膜有多個小孔,能同時實現(xiàn)防水和透濕功能。輕霧、雨水不能透過微孔防水膜進入面料內部;出汗時,水蒸氣則可以穿透微孔防水膜排出面料外。沖鋒衣面料的材質及防水和透濕原理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已知:1 μm = 1×10-6 m。
(1)沖鋒衣面料屬于 (填“無機非金屬”或“復合”)材料。
(2)從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視角分析,汗水蒸發(fā)過程中水發(fā)生改變的是 。
(3)①微孔防水膜的化學式為(C2F4)n,其中C、F元素的質量比為 。
②微孔防水膜中,孔的直徑范圍是 。
(4)面料的透濕率(透濕率)關系到?jīng)_鋒衣的舒適性。測量面料透濕率的一種原理如圖-2所示。
①氯化鈣由兩種離子構成,其離子符號是 。測量過程中,氯化鈣吸收水蒸氣并與水反應生成二水合氯化鈣,裝置內溫度升高。二水合氯化鈣的化學式是 ,該反應 (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②該原理中,測量通過面料的水蒸氣質量的方法是 。
【答案】
(1)復合
(2)分子之間的間隔
(3)6∶19 4×10-4 μm ≤ 直徑 < 20 μm
(4)Ca2+、Cl- CaCl2·2H2O 放出 用電子天平測量實驗前后干燥劑的變化量
【解析】
(1)由圖可知,沖鋒衣面料由多種材料復合而成,屬于復合材料;
(2)汗水蒸發(fā)過程中水發(fā)生改變的是分子之間的間隔,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大;
(3)①(C2F4)n 中C、F元素的質量比為:(12×2n)∶(19×4n) = 6∶19;
②輕霧、雨水不能透過微孔防水膜進入面料內部;出汗時,水蒸氣則可以穿透微孔防水膜排出面料外,微孔防水膜中,孔的直徑范圍是4×10?4μm≤直徑
這是一份專題13 酸堿鹽的性質(教師卷+學生卷)- 2024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文件包含專題13酸堿鹽的性質教師卷-2024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docx、專題13酸堿鹽的性質學生卷-2024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6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10 化學與能源(教師卷+學生卷)- 2024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文件包含專題10化學與能源教師卷-2024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docx、專題10化學與能源學生卷-2024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07 物質的分類(教師卷+學生卷)- 2024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文件包含專題07物質的分類教師卷-2024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docx、專題07物質的分類學生卷-2024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4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