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能產生“丁達爾效應”的是( )
3.下列關于膠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依據丁達爾效應可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與濁液
B.膠體的本質特征是具有丁達爾效應
C.霧是氣溶膠,在陽光下可觀察到丁達爾效應
D.溶液中溶質粒子的運動有規(guī)律,膠體中分散質粒子的運動無規(guī)律
4.下列有關物質分類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CaCl2、NaOH、CH4、O2四種物質都屬于化合物
B.溶液、濁液、膠體都屬于混合物
C.硫酸、堿式碳酸銅、硝酸鈉、生石灰分別屬于酸、堿、鹽和金屬氧化物
D.CO2、CO等非金屬氧化物均屬于酸性氧化物
5. FeCl3溶液、Fe(OH)3膠體、Fe(OH)3濁液是三種重要的分散系,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Fe(OH)3膠體區(qū)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在10-9~10-7 m之間
B.分別用一束光透過三種分散系,只有Fe(OH)3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
C.三種分散系的顏色都相同,且均能與鹽酸反應,具有吸附性
D.三種分散系均屬于混合物
6.分別將6滴飽和FeCl3溶液滴加到:①5mL20℃蒸餾水中;②5mL沸水中并加熱至紅褐色;③5mL20℃蒸餾水中,然后再加入少量0.1ml·L-1的NaOH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7.下列物質中不屬于膠體的是:①雞蛋清溶液 ②清晨霧 ③石灰乳 ④淀粉溶液 ⑤有色玻璃 ⑥紅墨水⑦鋁 ⑧O3 ⑨稀牛奶 ⑩泥水
8.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寫道:“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結合這段文字及所學的化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9.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10.取一定量Fe2O3粉末加入適量某濃度的鹽酸中,得到飽和FeCl3溶液,利用此溶液進行實驗:
(1)寫出生成此溶液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該FeCl3溶液置于試管甲中,滴入NaOH溶液,可以觀察到有紅褐色沉淀生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應屬于_____________(基本反應類型)。
(3)在小燒杯甲中加入25 mL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后,向其中加入1-2滴____________,繼續(xù)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膠體,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取一小燒杯乙加入25 mL蒸餾水,然后再加入2 mL該FeCl3溶液,振蕩均勻,將乙燒杯與另一盛有Fe(OH)3膠體的丙燒杯一起放置在暗處,分別用紅色激光筆照射燒杯中的液體,可以看到___________(填“乙”或“丙”)燒杯中產生丁達爾效應。用這個實驗可以區(qū)別______________。
(6)Fe(OH)3膠體區(qū)別于FeCl3溶液最本質的特征是___________。
A.Fe(OH)3膠體粒子的直徑在1~100 nm之間
B.Fe(OH)3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
C.Fe(OH)3膠體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膠體的分散質能透過濾紙
11.現有甲、乙、丙三名同學分別進行Fe(OH)3膠體的制備實驗。
Ⅰ.甲同學向1ml·L-1氯化鐵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Ⅱ.乙同學直接加熱飽和FeCl3溶液;
Ⅲ.丙同學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幾滴FeCl3飽和溶液,繼續(xù)煮沸至紅褐色,停止加熱。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其中操作正確的同學是 。寫出此過程中的化學方程式: 。
(2)證明有Fe(OH)3膠體生成的最簡單的實驗操作是 。
(3)丁同學利用所制得的Fe(OH)3膠體進行下列實驗:
①將其裝入U形管內,用石墨作為電極,接通直流電,通電一段時間后發(fā)現陰極附近的顏色逐漸變深,這表明Fe(OH)3膠粒帶 電荷。
②向其中加入飽和Na2SO4溶液,產生的現象是 。
③向所得Fe(OH)3膠體中逐滴滴加硫酸溶液,開始產生紅褐色沉淀,這是因為 ;繼續(xù)滴加,沉淀最終消失且得棕黃色溶液,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④欲除去Fe(OH)3膠體中混有的NaCl,所用主要物品是 ;該操作名稱是 。
1.1.2 分散系及膠體
1.下列分散系屬于懸濁液的是( C )
2.能產生“丁達爾效應”的是( B )
3.下列關于膠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C )
A.依據丁達爾效應可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與濁液
B.膠體的本質特征是具有丁達爾效應
C.霧是氣溶膠,在陽光下可觀察到丁達爾效應
D.溶液中溶質粒子的運動有規(guī)律,膠體中分散質粒子的運動無規(guī)律
4.下列有關物質分類的敘述正確的是 ( B )
A.CaCl2、NaOH、CH4、O2四種物質都屬于化合物
B.溶液、濁液、膠體都屬于混合物
C.硫酸、堿式碳酸銅、硝酸鈉、生石灰分別屬于酸、堿、鹽和金屬氧化物
D.CO2、CO等非金屬氧化物均屬于酸性氧化物
5. FeCl3溶液、Fe(OH)3膠體、Fe(OH)3濁液是三種重要的分散系,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C )
A.Fe(OH)3膠體區(qū)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在10-9~10-7 m之間
B.分別用一束光透過三種分散系,只有Fe(OH)3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
C.三種分散系的顏色都相同,且均能與鹽酸反應,具有吸附性
D.三種分散系均屬于混合物
6.分別將6滴飽和FeCl3溶液滴加到:①5mL20℃蒸餾水中;②5mL沸水中并加熱至紅褐色;③5mL20℃蒸餾水中,然后再加入少量0.1ml·L-1的NaOH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7.下列物質中不屬于膠體的是:(B ) ①雞蛋清溶液 ②清晨霧 ③石灰乳 ④淀粉溶液 ⑤有色玻璃 ⑥紅墨水⑦鋁 ⑧O3 ⑨稀牛奶 ⑩泥水
8.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寫道:“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結合這段文字及所學的化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9.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 )
10.取一定量Fe2O3粉末加入適量某濃度的鹽酸中,得到飽和FeCl3溶液,利用此溶液進行實驗:
(1)寫出生成此溶液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 Fe2O3+6HCl=2FeCl3+3H2O _______。
(2)取少量該FeCl3溶液置于試管甲中,滴入NaOH溶液,可以觀察到有紅褐色沉淀生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 FeCl3+3NaOH=Fe(OH)3↓+3H2O _,此反應屬于_復分解反應_(基本反應類型)。
(3)在小燒杯甲中加入25 mL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后,向其中加入1-2滴飽和氯化鐵溶液,繼續(xù)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即可制得Fe(OH)3膠體,反應方程式為 FeCl3+3 H2O =Fe(OH)3膠體+3HCl。
(4)另取一小燒杯乙加入25 mL蒸餾水,然后再加入2 mL該FeCl3溶液,振蕩均勻,將乙燒杯與另一盛有Fe(OH)3膠體的丙燒杯一起放置在暗處,分別用紅色激光筆照射燒杯中的液體,可以看到_丙_(填“乙”或“丙”)燒杯中產生丁達爾效應。用這個實驗可以區(qū)別_溶液和膠體_。
(6)Fe(OH)3膠體區(qū)別于FeCl3溶液最本質的特征是____ A _______。
A.Fe(OH)3膠體粒子的直徑在1~100 nm之間
B.Fe(OH)3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
C.Fe(OH)3膠體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膠體的分散質能透過濾紙
11.現有甲、乙、丙三名同學分別進行Fe(OH)3膠體的制備實驗。
Ⅰ.甲同學向1ml·L-1氯化鐵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Ⅱ.乙同學直接加熱飽和FeCl3溶液;
Ⅲ.丙同學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幾滴FeCl3飽和溶液,繼續(xù)煮沸至紅褐色,停止加熱。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其中操作正確的同學是丙。寫出此過程中的化學方程式:FeCl3+3 H2O =Fe(OH)3膠體+3HCl 。
(2)證明有Fe(OH)3膠體生成的最簡單的實驗操作是用激光筆照射有一條光亮的通路,則為膠體。
(3)丁同學利用所制得的Fe(OH)3膠體進行下列實驗:
①將其裝入U形管內,用石墨作為電極,接通直流電,通電一段時間后發(fā)現陰極附近的顏色逐漸變深,這表明Fe(OH)3膠粒帶正 電荷。
②向其中加入飽和Na2SO4溶液,產生的現象是 有紅褐色沉淀生成 。
③向所得Fe(OH)3膠體中逐滴滴加硫酸溶液,開始產生紅褐色沉淀,這是因為膠體聚沉 ;繼續(xù)滴加,沉淀最終消失且得棕黃色溶液,寫出化學方程式: 2 Fe(OH)3+3H2SO4= Fe2(SO4)3 +6 H2O。
④欲除去Fe(OH)3膠體中混有的NaCl,所用主要物品是 半透明 ;該操作名稱是 滲析 。A.牛奶
B.蔗糖溶液
C.泥漿水
D.氫氧化鐵膠體
A.飽和食鹽水
B.Fe(OH)3膠體
C.鹽酸
D.硫酸銅溶液
A.分散質粒子直徑:③>②>①
B.分散系穩(wěn)定性:③>②>①
C.僅憑觀察法就不可將①②③區(qū)別開
D.加入酸性AgNO3溶液,只有①產生沉淀
A.①③⑤⑦⑧⑨⑩
B.③⑦⑧⑩
C.①③⑦⑧⑩
D.①③⑤⑦⑧⑩
A.荷塘上方的薄霧是水蒸氣
B.月光通過薄霧時產生了丁達爾效應
C.薄霧中的微觀粒子直徑大約是2.5 pm
D.“大漠孤煙直”中孤煙和薄霧的成分相同
A.二水氯化鈣(CaCl2·2H2O)屬于混合物
B.葡萄糖注射液不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C.食鹽水屬于濁液
D.氯化銨不屬于鹽類
A.牛奶
B.蔗糖溶液
C.泥漿水
D.氫氧化鐵膠體
A.飽和食鹽水
B.Fe(OH)3膠體
C.鹽酸
D.硫酸銅溶液
A.分散質粒子直徑:③>②>①
B.分散系穩(wěn)定性:③>②>①
C.僅憑觀察法就不可將①②③區(qū)別開
D.加入酸性AgNO3溶液,只有①產生沉淀
A.①③⑤⑦⑧⑨⑩
B.③⑦⑧⑩
C.①③⑦⑧⑩
D.①③⑤⑦⑧⑩
A.荷塘上方的薄霧是水蒸氣
B.月光通過薄霧時產生了丁達爾效應
C.薄霧中的微觀粒子直徑大約是2.5 pm
D.“大漠孤煙直”中孤煙和薄霧的成分相同
A.二水氯化鈣(CaCl2·2H2O)屬于混合物
B.葡萄糖注射液不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C.食鹽水屬于濁液
D.氯化銨不屬于鹽類

相關試卷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第一節(jié)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精品課時作業(yè):

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第一節(jié)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精品課時作業(yè),共6頁。

化學必修 第一冊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第一節(jié)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精品鞏固練習:

這是一份化學必修 第一冊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第一節(jié)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精品鞏固練習,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化學人教版 (2019)第一節(jié)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優(yōu)秀習題:

這是一份化學人教版 (2019)第一節(jié)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優(yōu)秀習題,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高中化學第一節(jié)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測試題

高中化學第一節(jié)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測試題

化學必修 第一冊第三單元 物質的分散系第一課時課后測評

化學必修 第一冊第三單元 物質的分散系第一課時課后測評

【同步講義】高中化學(蘇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1.3.1 常見的分散系 膠體 講義

【同步講義】高中化學(蘇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1.3.1 常見的分散系 膠體 講義

高中化學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課后復習題

高中化學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課后復習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化學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電子課本

第一節(jié)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

版本: 人教版 (2019)

年級: 必修 第一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