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廣東梅州期中)下列物體中不是水的固態(tài)形式的是( )A.雹 ????B.霜 C.雪 ????D.干冰
解析 雹、霜、雪是水的固態(tài)形式;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態(tài)
形式。
2.(跨學科·物理學與日常生活)(2024江蘇漣水期中)夏天的早
晨,淮安地區(qū)自來水龍頭流出水的溫度最接近于?( )A.0 ℃ ????B.25 ℃C.50 ℃ ????D.75 ℃
解析 夏天的早晨,自來水龍頭流出水的溫度低于氣溫,約為
25 ℃。
3.(新素材·時事熱點)(新獨家原創(chuàng))2023年12月16日,一則
“最大溫差76 ℃”的詞條被網(wǎng)友們頂上了熱搜。此日氣溫
最高站點為海南保亭31.8 ℃,讀作 ????,最低站點為內(nèi)蒙古圖里河-44.2 ℃,讀作 ????。
零下44.2攝氏度(負44.2攝氏度)
解析 31.8 ℃讀作31.8攝氏度;-44.2 ℃讀作零下44.2攝氏度
或負44.2攝氏度。
4.(教材變式)(2023徐州三十六中月考)常用液體溫度計是利
用液體 ????的性質工作的。如圖,在測量溫度時,甲、
乙、丙三位同學按如圖所示方法讀數(shù),正確讀數(shù)是 ????℃,甲
同學的讀數(shù)比真實值 ????(選填“偏大”或“偏
小”)。?
解析 常用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工作
的。圖中甲俯視讀數(shù)會偏大;丙仰視讀數(shù)會偏小;乙讀數(shù)時,
視線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讀數(shù)正確,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 ℃,
液柱在零刻度線以下,示數(shù)為-3 ℃。
5.(新考法·分析論證)(2024江蘇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期中)測量是生活和學習中的一項基本技能。如圖所示,用體溫計測量體溫,該體溫計的分度值是 ????℃,體溫計的示數(shù)是 ?? ℃,若用這支體溫計直接測量體溫是37.5 ℃的小華和38.7 ℃的小剛,則能正確測量出 ????(選填“小華”或“小剛”)的體溫。
解析 分度值表示體溫計最小格所代表的溫度值,圖中體溫
計的1 ℃被分成了10等份,分度值為0.1 ℃,體溫計的示數(shù)為37.8 ℃。因體溫計的特殊構造,體溫計示數(shù)不會自主下降,使
用體溫計時需要用力將液柱甩回玻璃泡,直接拿使用過的體
溫計測量時,測量溫度更低的物體時將顯示原來的溫度,測量
溫度更高的物體則能正確測量,因此能正確測出小剛的體溫。
6.(2023江蘇鎮(zhèn)江中考,4,★☆☆)測量液體溫度時,下列操作
正確的是?( )????????????????
解析????A圖,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浸沒在被測液體中,操作錯
誤;B圖,讀數(shù)時視線沒有與溫度計內(nèi)的液面相平,操作錯誤;C
圖,溫度計的玻璃泡浸沒在液體中,讀數(shù)時視線與溫度計內(nèi)的
液面相平,操作正確;D圖,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了燒杯底,操
作錯誤。
7.(2024江蘇揚州江都邵樊片期中,16,★☆☆)用甲、乙兩支
液體溫度計分別測量兩種液體的溫度,溫度計示數(shù)分別如圖
所示,則兩種液體溫度分別是 ????℃, ????℃。??????
解析 甲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 ℃,示數(shù)為零下溫度,讀數(shù)為-14 ℃;乙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零上溫度,分度值為2 ℃,讀數(shù)為16 ℃。
8.(新考向·創(chuàng)新實驗)(2023江蘇姑蘇期中,30,★★☆)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的示意圖。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不漏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1)這個溫度計是根據(jù) ????來測量溫度的。
(2)若將其放到標準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處,則
A處表示的溫度是 ????,B處表示的溫度比A處的??? ????(選填“高”或“低”)。(3)為了提高此溫度計的靈敏度,使讀數(shù)更精確,可采取的措
施: 。
換用更細的彎管(或換用容積更大的瓶子)
解析 (1)此溫度計是氣體溫度計,瓶內(nèi)氣體受熱膨脹,推動彎管中間的液柱由A處向C處移動;瓶內(nèi)氣體遇冷體積變小,彎管中間的液柱由A處向B處移動。此溫度計就是根據(jù)氣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2)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 ℃,故A處表示的溫度為0 ℃。液柱由A處向C處移動時,表示溫度上升,液柱由A處向B處移動時,表示溫度下降,所以B處表示的溫度比A處的低。(3)為了提高此溫度計的靈敏度,使讀數(shù)更精確,可以換用更細的彎管或容積更大的瓶子。
名師點撥 此題主要考查氣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以及標準
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9.(跨學科·數(shù)學)(2023江蘇金壇期中,23,★★★)實驗室有一
支刻度均勻讀數(shù)不準的溫度計,在測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
物的溫度時,其讀數(shù)為4 ℃,在測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
其讀數(shù)為 94 ℃。此溫度計讀數(shù)為22 ℃時對應的實際溫度
為 ????℃;實際溫度為50 ℃時,此溫度計的讀數(shù)為 ????℃。
解析 該溫度計每一格表示的實際溫度為?=? ℃,當它的示數(shù)為22 ℃時,實際溫度為? ℃×(22-4)=20 ℃;當實際溫度為50 ℃時,此時該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 ℃+4 ℃=49℃。
10.(新考法·設計實驗)小明與小芳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
的保溫性能好壞,他們用這兩種材料分別包著裝有熱水的密
閉燒瓶,讓它們自然冷卻,利用溫度計和計時器定時測量,觀
察兩燒瓶中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情況。(1)為保證實驗的科學性,除了取大小、 ????相同的泡沫
塑料和棉絮,還應考慮影響水溫變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燒瓶
相同、環(huán)境因素相同、水的體積相同和水的初溫相同。(2)按照計劃操作,小明與小芳把實驗測得的時間和溫度數(shù)據(jù)
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他們實驗時室內(nèi)的溫度是 ????℃;分
析實驗數(shù)據(jù),在這兩種材料中,保溫效果比較好的是 ????????。(3)小明與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比較水溫降低多
少”的方法來比較兩種材料的保溫性能,你還可以采用“????
?”的方法來比較兩種材料的保溫性能。(4)根據(jù)表格中水溫下降的規(guī)律可知:時間為30 min時,棉絮組的水溫可能是下列選項中的 ????。
降低相同的溫度,比較所用時間的長短
A.46 ℃ ?? ??B.43 ℃ C.39 ℃ ? ?D.36 ℃
解析 (1)為保證實驗的科學性,應該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
沫塑料和棉絮。(2)水溫最后保持20 ℃不變,說明實驗時的室內(nèi)溫度是20 ℃。經(jīng)過40分鐘,泡沫塑料包的燒瓶內(nèi)水的溫度從90 ℃降到57 ℃,降低了33 ℃,而棉絮包的燒瓶內(nèi)水從90 ℃降到33 ℃,降低了57 ℃,且150 min 時,泡沫塑料包的燒瓶內(nèi)的水溫仍高于室內(nèi)的溫度,所以,泡沫塑料的保溫性能比棉絮的好。(3)還可以采用“降低相同的溫度,比較所用時間的長短”的
方法來比較兩種材料的保溫性能。
這是一份蘇科版八年級上冊2.1 物質的三態(tài) 溫度的測量作業(yè)ppt課件,共1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知識點1物質的三態(tài),知識點2溫度,知識點3溫度計,知識點4體溫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八年級上冊2.1 物質的三態(tài) 溫度的測量評課ppt課件,共3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知識梳理,溫度的測量,冰水混合物,沸騰的水,-4℃,讀作零下4攝氏度,-13℃,分度值10℃,分度值1℃,常用溫度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蘇科版八年級上冊2.1 物質的三態(tài) 溫度的測量說課課件ppt,共4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走進生活,沸騰的水,End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