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項選擇題
1. 深中通道建成后從中山某站點到深圳寶安機場同一地點,將由原來虎門大橋路線的2小時變成深中通道路線的30分鐘,里程由原來的約130公里縮短到30公里左右,下列描述正確的( )
A. 深中通道路線比虎門大橋路線的平均速度大
B. 題中的2小時和30分鐘指的是時刻
C. 深中通道路線的30公里表示位移
D. 虎門大橋路線和深中通道路線的路程一樣
2. 運動會上,某同學(xué)參加立定跳遠項目,下列能夠反映該同學(xué)腳蹬地起跳瞬間受力的示意圖是( )
A. B. C. D.
3. 滑草是兒童非常喜歡的運動,簡單的滑草賽道由斜坡道和水平道構(gòu)成。其過程可簡化為下圖,其中滑板與斜坡道和水平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相同,某次小明和姐姐去滑草,兩人先后都從坡道上的A點由靜止下滑,在水平道上滑行一段距離后停止,姐姐的質(zhì)量較大,坡道最低點B處平滑連接,則下列說法正確的( )
A. 在斜坡道上姐姐的滑行時間短
B. 在斜坡道上小明滑到B點時的速度較大
C. 在水平道上姐姐的滑行距離長
D. 在水平道上兩人滑行距離一樣長
4. 如圖所示,大人用繩子拉動雪橇,拉力與水平方向的夾角保持不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 )
A. 繩子拉大人的力和繩子拉雪橇的力是一對平衡力
B. 大人拉雪橇勻速前進時,繩子拉力等于雪橇受到的摩擦力
C. 繩子拉大人的力和繩子拉雪橇的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 大人拉雪橇加速前進時,地面對大人摩擦力大于地面對雪橇的摩擦力
5. 夜晚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輔助駕駛系統(tǒng)檢測到前方有行人通過,從而觸發(fā)“緊急制動”,使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避免發(fā)生事故。下列位移圖像和速度圖像可能反映上述過程中汽車運動規(guī)律的是( )
A. B.
C. D.
6. 如圖所示,網(wǎng)球以很大的速度v沿著水平方向沖擊球拍,再以等大的速度被反向打回,作用時間很短,沖擊過程可以認為網(wǎng)球速度方向始終在水平方向上,作用過程忽略重力和空氣阻力的影響,下列關(guān)于這個過程描述正確的( )
A. 球拍受到的彈力是由球拍的形變產(chǎn)生的
B. 網(wǎng)球沖擊球拍的過程中,慣性先減小后增大
C. 網(wǎng)球從接觸球拍到離開球拍速度變化量大小為
D. 網(wǎng)球從接觸球拍到離開球拍先做勻減速運動再做勻加速運動
二、多項選擇題
7. 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貨車卸貨時,隨著千斤頂A緩慢伸長,貨車底板B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緩慢增大,直至貨物C滑下底板B。在角由零緩慢增大的過程中,B、C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定值,且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則關(guān)于貨物受力表述正確的( )
A. 底板對貨物的支持力一直變小
B. 底板對貨物的摩擦力一直變大
C. 貨物滑動之前底板對貨物的作用力不變
D. 貨物滑動之前地面對輪胎的摩擦力一直減小
8. 如圖所示是測定空間站質(zhì)量的示意圖。飛船質(zhì)量為,在恒定推力作用下獲得的加速度,飛船與空間站完成對接后,測出組合體內(nèi)的速度變化量為,對接前后短時間內(nèi)都視為直線運動,推力不變,則以下說法正確的( )
A. 推進器的推力
B. 飛船與空間站對接后加速度為
C. 空間站質(zhì)量為
D. 對接完成后,飛船對空間站的推力為
9. 平直公路上,一輛自行車與同方向行駛的一輛汽車在t=0時同時經(jīng)過某一個路標,它們的位移x隨時間t變化的規(guī)律分別為:汽車,自行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自行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B. 自行車追上汽車之前二者的最大距離為36m
C. 經(jīng)過路標后較短時間內(nèi)自行車在前,汽車在后
D. 當自行車追上汽車時,它們距路標100m
10. 拍籃球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體育項目,當籃球沿著豎直方向上升到最高點時,壯壯用手豎直向下拍球,使球向下做勻加速運動。已知籃球的質(zhì)量為,拍球過程中手與球的作用時間為,球離開手時速度為。忽略空氣阻力及球的形變,重力加速度,下列對拍球過程描述正確的( )
A. 籃球從最高點到脫手下落的高度為
B. 籃球從最高點到脫手下落的高度為
C. 手對籃球的作用力大小為
D. 手對籃球的作用力大小為
11. 如圖所示,重力為的休閑吊椅,質(zhì)量分布均勻,用兩豎直鏈條懸掛在天花板上,豎直鏈條的下部各自固定另一鏈條對稱的連接到吊椅上,底部鏈條兩側(cè)夾角為,吊椅呈水平狀態(tài),不計鏈條重力,則( )
A. 任一豎直鏈條中的拉力大小為
B. 任一豎直鏈條中的拉力大小為
C. 任一底部鏈條中的拉力大小為
D. 任一底部鏈條中的拉力大小為
12. 小紅在學(xué)習(xí)完牛頓第二定律后使用輕彈簧、直尺、鋼球等制作了一個“豎直加速度測量儀”來測定電梯的加速度。如圖所示,彈簧上端固定在電梯頂部,在彈簧旁沿彈簧長度方向固定一直尺。不掛鋼球時,彈簧下端指針位于直尺刻度處;下端懸掛鋼球,靜止時指針位于直尺刻度處。若某次測量中當鋼球與電梯相對靜止時,指針位于刻度處,重力加速度大小為,則關(guān)于電梯的運動描述正確的( )
A. 電梯正在向上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
B. 電梯正在向下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
C. 電梯正在向上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
D. 電梯正在向下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
三、非選擇題
13.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jié)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畫出的圖。
(1)如果沒有操作失誤,圖乙中F與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
(2)本實驗采用的科學(xué)方法是___________。
A.理想實驗法 B.控制變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在此實驗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項,其中一定正確是___________。(填入相應(yīng)的字母)
A.橡皮條應(yīng)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B.在使用彈簧秤時要注意使彈簧秤與木板平面平行
C.在用兩個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要注意使兩個彈簧秤的讀數(shù)相等
D.用兩個彈簧秤同時拉和用一個彈簧秤拉只需要橡皮條伸長相同長度即可
14. 小瑩同學(xué)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小車的加速度a與質(zhì)量m的關(guān)系,打點計時器所用交變電流的頻率為50Hz。\]
(1)長木板右側(cè)墊高是為了平衡小車受到的摩擦力,應(yīng)調(diào)節(jié)木板的傾斜度,使小車________,即可認為完成平衡。
(2)如圖2是小瑩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她在紙帶上選取了A、B、C、D、E、F、G、H八個計數(shù)點,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有四個點未畫出,打計數(shù)點A的時刻定為計時起點(),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如圖2所示,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時的瞬時速度為________m/s,這次實驗小車的加速度________。(小數(shù)點后保留2位數(shù)字)
(3)小瑩同學(xué)保持小車所受的拉力不變,改變小車的質(zhì)量m,分別測得不同質(zhì)量時小車加速度a,然后小瑩畫了如圖3甲、乙兩個圖像,關(guān)于這兩個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有________。(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由圖像甲可知:合外力一定時,小車的加速度與質(zhì)量成正比
B.由圖像乙可知:合外力一定時,小車的加速度與質(zhì)量成反比
C.由圖像乙的斜率可以知道小車受到的拉力大小
D.圖像甲中曲線與坐標軸所圍的面積表示小車所受拉力大小的倒數(shù)
15. 2023年杭州亞運會上全紅嬋摘得女子單人10米臺的冠軍。若將跳臺過程進行簡化,如圖所示,運動員起跳后上升到離跳臺的最大高度,然后再豎直向下自由下落,最后入水,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求:
(1)從最高點到恰好觸及水面的運動時間;
(2)運動員剛剛觸及水面時的速度。
16. 圖甲中售貨員給推車一初速度,使其運動一段距離后??吭趬?。用手機每隔0.2秒給運動中的推車拍一張照片,取連續(xù)的三張照片①、②、③整合到一起,如圖乙所示,拍照間隔內(nèi)推車移動距離分別為和,推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地面阻力恒定,忽略其他阻力,重力加速度。求:
(1)推車離手后加速度;
(2)拍第一張照片①時購物車的速度v;
(3)若推車質(zhì)量為,則受到的阻力是多大。
17. 圖甲是《天工開物》中古人挖煤時的場景,裝滿煤塊的簸箕總質(zhì)量為,牽引繩和水平地面夾角,示意圖如圖乙所示,井口的人以拉力恰好能拉動簸箕,并緩慢將其拉至滑輪正下方,再緩慢拉至井口。忽略繩子和滑輪之間的阻力,重力加速度,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求:
(1)沿著豎直方向緩慢拉升簸箕時,繩子中的拉力大??;
(2)簸箕恰好被拉動時地面對簸箕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3)簸箕和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18. 如圖所示,現(xiàn)有一長方形物塊B,其質(zhì)量、長度、高度為、上表面光滑。物塊B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在粗糙水平面上以的速度勻速運動。現(xiàn)有一個小鐵塊A,質(zhì)量為,將A無初速地放在B的最右端,同時撤去拉力,求:(?。?br>(1)物塊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鐵塊A放到B上時,物塊B的加速度多大;
(3)討論取不同值時A落地瞬間與B左側(cè)的水平距離。
廣東省中山市高一級2023—2024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末統(tǒng)一考試物理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 深中通道建成后從中山某站點到深圳寶安機場同一地點,將由原來虎門大橋路線的2小時變成深中通道路線的30分鐘,里程由原來的約130公里縮短到30公里左右,下列描述正確的( )
A. 深中通道路線比虎門大橋路線的平均速度大
B. 題中的2小時和30分鐘指的是時刻
C. 深中通道路線的30公里表示位移
D. 虎門大橋路線和深中通道路線的路程一樣
【答案】A
【解析】
【詳解】A.兩路線的初末位置相同,則位移x相同,根據(jù)平均速度公式可知,深中通道路線比虎門大橋路線的時間短,則深中通道路線比虎門大橋路線的平均速度大,故A正確;
B.題中2小時和30分鐘指的是走完該路線所需要的時間,是時間間隔,故B錯誤;
C.深中通道路線的30公里表示路程,故C錯誤;
D.虎門大橋路線的路程約為130公里,而深中通道路線的路程約為30公里,故D錯誤。
故選A。
2. 運動會上,某同學(xué)參加立定跳遠項目,下列能夠反映該同學(xué)腳蹬地起跳瞬間受力的示意圖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詳解】依據(jù)受力分析可知,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垂直地面的向上的彈力,還受到水平向右的靜摩擦力。因為運動員立定跳遠腳蹬地起跳瞬間,有相對地面向左運動的趨勢,所以受到的靜摩擦力水平向右。
故選A。
3. 滑草是兒童非常喜歡的運動,簡單的滑草賽道由斜坡道和水平道構(gòu)成。其過程可簡化為下圖,其中滑板與斜坡道和水平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相同,某次小明和姐姐去滑草,兩人先后都從坡道上的A點由靜止下滑,在水平道上滑行一段距離后停止,姐姐的質(zhì)量較大,坡道最低點B處平滑連接,則下列說法正確的( )
A. 在斜坡道上姐姐的滑行時間短
B. 在斜坡道上小明滑到B點時的速度較大
C. 在水平道上姐姐的滑行距離長
D. 在水平道上兩人滑行距離一樣長
【答案】D
【解析】
【詳解】對滑行的人受力分析,設(shè)其與滑板的總質(zhì)量為m,斜面坡道傾角為,滑板與斜坡道和水平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則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整理可得
,
可知,在斜坡道上與水平道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與其質(zhì)量無關(guān),由于出發(fā)點相同,則兩人的運動情況相同,即在斜坡道上滑行時間相同,在斜坡道上滑到B點時的速度相同,在水平道上兩人滑行的距離一樣長。
故選D。
4. 如圖所示,大人用繩子拉動雪橇,拉力與水平方向的夾角保持不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 )
A. 繩子拉大人的力和繩子拉雪橇的力是一對平衡力
B. 大人拉雪橇勻速前進時,繩子拉力等于雪橇受到的摩擦力
C. 繩子拉大人的力和繩子拉雪橇的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 大人拉雪橇加速前進時,地面對大人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對雪橇的摩擦力
【答案】D
【解析】
【詳解】A.平衡力要作用于同一物體,而繩子拉大人的力和繩子拉雪橇的力分別作用于大人和雪橇,則繩子拉大人的力和繩子拉雪橇的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大人拉雪橇勻速前進時,根據(jù)平衡條件可知,繩子拉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等于雪橇受到的摩擦力,故B錯誤;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施力物體是不同的物體,而繩子拉大人的力和繩子拉雪橇的力的施力物體都是繩子,則繩子拉大人的力和繩子拉雪橇的力不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C錯誤;
D.大人拉雪橇加速前進時,對大人和雪橇整體分析,在水平方向上,整體受地面對大人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地面對雪橇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由于整體要加速前進,則地面對大人的摩擦力要大于地面對雪橇的摩擦力,故D正確。
故選D。
5. 夜晚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輔助駕駛系統(tǒng)檢測到前方有行人通過,從而觸發(fā)“緊急制動”,使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避免發(fā)生事故。下列位移圖像和速度圖像可能反映上述過程中汽車運動規(guī)律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詳解】預(yù)警系統(tǒng)發(fā)出警告,駕駛員仍未進行剎車操作,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位移均勻增加,速度不變;之后觸發(fā)“緊急制動”,使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速度均勻減小,但位移還是增加,只是增加的越來越少。
故選A。
6. 如圖所示,網(wǎng)球以很大的速度v沿著水平方向沖擊球拍,再以等大的速度被反向打回,作用時間很短,沖擊過程可以認為網(wǎng)球速度方向始終在水平方向上,作用過程忽略重力和空氣阻力的影響,下列關(guān)于這個過程描述正確的( )
A. 球拍受到的彈力是由球拍的形變產(chǎn)生的
B. 網(wǎng)球沖擊球拍的過程中,慣性先減小后增大
C. 網(wǎng)球從接觸球拍到離開球拍速度變化量大小為
D. 網(wǎng)球從接觸球拍到離開球拍先做勻減速運動再做勻加速運動
【答案】C
【解析】
【詳解】A.球拍受到的彈力是由網(wǎng)球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故A錯誤;
B.慣性只與質(zhì)量有關(guān),網(wǎng)球沖擊球拍的過程中,網(wǎng)球質(zhì)量不變,則慣性不變,故B錯誤;
C.取原來速度v的方向為正方向,則網(wǎng)球離開球拍時的速度為,則網(wǎng)球從接觸球拍到離開球拍速度變化量為
其中負號表示方向與原來速度的方向相反,即網(wǎng)球從接觸球拍到離開球拍速度變化量大小為2v,故C正確;
D.網(wǎng)球從接觸球拍到離開球拍的過程中,受到球拍的彈力不恒定,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知,網(wǎng)球的加速度不恒定,則網(wǎng)球先做變減速運動再做變加速運動,故D錯誤。
故選C。
二、多項選擇題
7. 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貨車卸貨時,隨著千斤頂A緩慢伸長,貨車底板B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緩慢增大,直至貨物C滑下底板B。在角由零緩慢增大的過程中,B、C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定值,且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則關(guān)于貨物受力表述正確的( )
A. 底板對貨物的支持力一直變小
B. 底板對貨物的摩擦力一直變大
C. 貨物滑動之前底板對貨物的作用力不變
D. 貨物滑動之前地面對輪胎的摩擦力一直減小
【答案】AC
【解析】
【詳解】A.設(shè)貨物質(zhì)量為m,對貨物分析,根據(jù)平衡條件可得,底板對貨物的支持力為
可知隨著增大,底板對貨物的支持力一直變小,故A正確;
B.對貨物分析,貨物沒有滑動時,根據(jù)平衡條件可得,底板對貨物的摩擦力為
可知隨著增大,底板對貨物的摩擦力一直變大,當貨物滑動時,此時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
此時隨著角度變大摩擦力變小,故B錯誤;
C.貨物滑動之前底板對貨物的作用力始終等于貨物的重力,保持不變,故C正確;
D.貨物滑動之前,對貨車和貨物整體分析可知,地面對輪胎的摩擦力一直為零,故D錯誤。
故選AC。
8. 如圖所示是測定空間站質(zhì)量的示意圖。飛船質(zhì)量為,在恒定推力作用下獲得的加速度,飛船與空間站完成對接后,測出組合體內(nèi)的速度變化量為,對接前后短時間內(nèi)都視為直線運動,推力不變,則以下說法正確的( )
A. 推進器的推力
B. 飛船與空間站對接后加速度為
C. 空間站質(zhì)量為
D. 對接完成后,飛船對空間站的推力為
【答案】ABC
【解析】
【詳解】A.對接前,對飛船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有
解得,推進器的推力為
故A正確;
B.根據(jù)加速度的定義式可得,飛船與空間站對接后加速度為
故B正確;
C.設(shè)空間站的質(zhì)量為M,對接后,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空間站質(zhì)量為
故C正確;
D.對接完成后,對空間站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對接完成后,飛船對空間站的推力為
故D錯誤。
故選ABC。
9. 平直公路上,一輛自行車與同方向行駛的一輛汽車在t=0時同時經(jīng)過某一個路標,它們的位移x隨時間t變化的規(guī)律分別為:汽車,自行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自行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B. 自行車追上汽車之前二者的最大距離為36m
C. 經(jīng)過路標后較短時間內(nèi)自行車在前,汽車在后
D. 當自行車追上汽車時,它們距路標100m
【答案】ABD
【解析】
【詳解】A.根據(jù)汽車可知
v0=10m/s,a=-0.5m/s2
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自行車,則乙做速度為v=4m/s的勻速直線運動,故A正確;
B.汽車速度為
即在t=12s時兩車速度相等,此時兩車相距最遠,最大距離為
故B正確;
C.經(jīng)過路標后,在速度相等前,汽車的速度大于自行車的速度,知汽車在前,自行車在后,故C錯誤;
D.兩車相遇時,有
解得
t=24s
汽車剎車時間為
即20s時,車已停止運動,剎車距離為
所以當自行車追上汽車時,它們距路標100m,故D正確;
故選ABD。
10. 拍籃球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體育項目,當籃球沿著豎直方向上升到最高點時,壯壯用手豎直向下拍球,使球向下做勻加速運動。已知籃球的質(zhì)量為,拍球過程中手與球的作用時間為,球離開手時速度為。忽略空氣阻力及球的形變,重力加速度,下列對拍球過程描述正確的( )
A. 籃球從最高點到脫手下落的高度為
B. 籃球從最高點到脫手下落的高度為
C. 手對籃球的作用力大小為
D. 手對籃球的作用力大小為
【答案】BD
【解析】
【詳解】AB.球向下做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為
則籃球從最高點到脫手下落的高度為
故A錯誤,B正確;
CD.對球受力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可得,手對籃球的作用力大小為
故C錯誤,D正確。
故選BD。
11. 如圖所示,重力為的休閑吊椅,質(zhì)量分布均勻,用兩豎直鏈條懸掛在天花板上,豎直鏈條的下部各自固定另一鏈條對稱的連接到吊椅上,底部鏈條兩側(cè)夾角為,吊椅呈水平狀態(tài),不計鏈條重力,則( )
A. 任一豎直鏈條中的拉力大小為
B. 任一豎直鏈條中的拉力大小為
C. 任一底部鏈條中的拉力大小為
D. 任一底部鏈條中的拉力大小為
【答案】BD
【解析】
【詳解】AB.兩豎直鏈條拉力大小相等,方向豎直向上,根據(jù)平衡條件可得,任一豎直鏈條中的拉力大小為,故A錯誤,B正確;
CD.底部鏈條兩側(cè)夾角為,則根據(jù)平衡條件有
解得,任一底部鏈條中的拉力大小為
故C錯誤,D正確。
故選BD。
12. 小紅在學(xué)習(xí)完牛頓第二定律后使用輕彈簧、直尺、鋼球等制作了一個“豎直加速度測量儀”來測定電梯的加速度。如圖所示,彈簧上端固定在電梯頂部,在彈簧旁沿彈簧長度方向固定一直尺。不掛鋼球時,彈簧下端指針位于直尺刻度處;下端懸掛鋼球,靜止時指針位于直尺刻度處。若某次測量中當鋼球與電梯相對靜止時,指針位于刻度處,重力加速度大小為,則關(guān)于電梯的運動描述正確的( )
A. 電梯正在向上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
B. 電梯正在向下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
C. 電梯正在向上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
D. 電梯正在向下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
【答案】AD
【解析】
【詳解】設(shè)鋼球質(zhì)量為m,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電梯靜止時,根據(jù)平衡條件及胡克定律有
電梯運動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及胡克定律有
聯(lián)立解得,鋼球的加速度為
,方向豎直向上
若電梯正在向上運動,則電梯正在向上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若電梯正在向下運動,則電梯正在向下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
故選AD。
三、非選擇題
13.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jié)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畫出的圖。
(1)如果沒有操作失誤,圖乙中的F與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
(2)本實驗采用的科學(xué)方法是___________。
A.理想實驗法 B.控制變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在此實驗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項,其中一定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入相應(yīng)的字母)
A.橡皮條應(yīng)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B.在使用彈簧秤時要注意使彈簧秤與木板平面平行
C.在用兩個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要注意使兩個彈簧秤的讀數(shù)相等
D.用兩個彈簧秤同時拉和用一個彈簧秤拉只需要橡皮條伸長相同長度即可
【答案】 ①. F′ ②. C ③. B
【解析】
【詳解】(1)[1] 實驗中F是由平行四邊形得出的,而F′是通過實驗方法得出的,其方向一定與橡皮筋的方向相同。
(2)[2] 實驗中兩次要求效果相同,故實驗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
故選C。
(3)[3] A.橡皮條不必須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故A錯誤;
B.在使用彈簧秤時要注意使彈簧秤與木板平面平行,這樣才能使所有力在一平面內(nèi),減小實驗的誤差。故B正確。
C.兩個分力大小不必須相等,故C錯誤;
D.用兩個彈簧秤同時拉和用一個彈簧秤拉需要橡皮條沿相同方向伸長相同長度,保證作用效果相同,故D錯誤。
故選B。
14. 小瑩同學(xué)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小車的加速度a與質(zhì)量m的關(guān)系,打點計時器所用交變電流的頻率為50Hz。\]
(1)長木板右側(cè)墊高是為了平衡小車受到的摩擦力,應(yīng)調(diào)節(jié)木板的傾斜度,使小車________,即可認為完成平衡。
(2)如圖2是小瑩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她在紙帶上選取了A、B、C、D、E、F、G、H八個計數(shù)點,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有四個點未畫出,打計數(shù)點A的時刻定為計時起點(),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如圖2所示,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時的瞬時速度為________m/s,這次實驗小車的加速度________。(小數(shù)點后保留2位數(shù)字)
(3)小瑩同學(xué)保持小車所受的拉力不變,改變小車的質(zhì)量m,分別測得不同質(zhì)量時小車加速度a,然后小瑩畫了如圖3甲、乙兩個圖像,關(guān)于這兩個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有________。(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由圖像甲可知:合外力一定時,小車的加速度與質(zhì)量成正比
B.由圖像乙可知:合外力一定時,小車的加速度與質(zhì)量成反比
C.由圖像乙的斜率可以知道小車受到的拉力大小
D.圖像甲中曲線與坐標軸所圍的面積表示小車所受拉力大小的倒數(shù)
【答案】 ①. 在不受牽引時能拖動紙帶沿木板勻速運動 ②. 0.72 ③. 0.51 ④. BC##CB
【解析】
【詳解】(1)[1]長木板右側(cè)墊高是為了平衡小車受到的摩擦力,應(yīng)調(diào)節(jié)木板的傾斜度,使小車在不受牽引時能拖動紙帶沿木板勻速運動,即可認為完成平衡。
(2)[2]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有四個點未畫出,說明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
以打計數(shù)點A的時刻定為計時起點,可知時刻為CD間的中間時刻,故該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CD段的平均速度,則有
[3]根據(jù)逐差法,可得這次實驗小車的加速度
(3)[4]A.圖甲中圖線為曲線,很難判定出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的關(guān)系,故不能確定小車的加速度與質(zhì)量是否成反比,故A錯誤;
B.圖乙中圖線為過原點的直線,可知小車的加速度與質(zhì)量的倒數(shù)成正比,即小車的加速度與質(zhì)量成反比,故B正確;
C.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可知圖像的斜率等于小車受到的拉力,故C正確;
D.牛頓第二定律具有瞬時性,小車受到的拉力具有瞬時性,由圖像甲中曲線與坐標軸所圍的面積不可以知道小車受到的拉力大小,當然也不是拉力大小的倒數(shù),故D錯誤。
故選BC。
15. 2023年杭州亞運會上全紅嬋摘得女子單人10米臺的冠軍。若將跳臺過程進行簡化,如圖所示,運動員起跳后上升到離跳臺的最大高度,然后再豎直向下自由下落,最后入水,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求:
(1)從最高點到恰好觸及水面的運動時間;
(2)運動員剛剛觸及水面時的速度。
【答案】(1)1.5s;(2)15m/s
【解析】
【詳解】(1)由題可知,運動員從最高點到恰好觸及水面過程做自由落體運動,根據(jù)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有
解得,從最高點到恰好觸及水面的運動時間為
(2)運動員剛剛觸及水面時的速度為
16. 圖甲中售貨員給推車一初速度,使其運動一段距離后??吭趬?。用手機每隔0.2秒給運動中的推車拍一張照片,取連續(xù)的三張照片①、②、③整合到一起,如圖乙所示,拍照間隔內(nèi)推車移動距離分別為和,推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地面阻力恒定,忽略其他阻力,重力加速度。求:
(1)推車離手后的加速度;
(2)拍第一張照片①時購物車的速度v;
(3)若推車質(zhì)量為,則受到的阻力是多大。
【答案】(1)2.5m/s,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2)4m/s;(3)25N
【解析】
【詳解】(1)根據(jù)逐差公式可得,推車離手后的加速度為
負號表示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
(2)拍第二張照片②時購物車的速度為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有
解得,拍第一張照片①時購物車的速度為
(3)對推車受力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推車受到的阻力為
負號表示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
17. 圖甲是《天工開物》中古人挖煤時的場景,裝滿煤塊的簸箕總質(zhì)量為,牽引繩和水平地面夾角,示意圖如圖乙所示,井口的人以拉力恰好能拉動簸箕,并緩慢將其拉至滑輪正下方,再緩慢拉至井口。忽略繩子和滑輪之間的阻力,重力加速度,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求:
(1)沿著豎直方向緩慢拉升簸箕時,繩子中的拉力大?。?br>(2)簸箕恰好被拉動時地面對簸箕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3)簸箕和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答案】(1)200N;(2)120N,60N;(3)0.5
【解析】
【詳解】(1)沿著豎直方向緩慢拉升簸箕時,繩子拉力等于裝滿煤塊的簸箕的總重力,則繩子中的拉力為
(2)簸箕恰好被拉動時,對簸箕受力分析,如下圖所示
根據(jù)平衡條件有,簸箕恰好被拉動時地面對簸箕的支持力為
簸箕恰好被拉動時地面對簸箕的摩擦力為
(3)根據(jù)滑動摩擦力公式有
則簸箕和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18. 如圖所示,現(xiàn)有一長方形物塊B,其質(zhì)量、長度、高度為、上表面光滑。物塊B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在粗糙水平面上以的速度勻速運動?,F(xiàn)有一個小鐵塊A,質(zhì)量為,將A無初速地放在B的最右端,同時撤去拉力,求:(取)
(1)物塊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鐵塊A放到B上時,物塊B的加速度多大;
(3)討論取不同值時A落地瞬間與B左側(cè)水平距離。
【答案】(1)0.4;(2)6m/s2;(3)見解析
【解析】
【詳解】(1)物塊B做勻速運動時,對B受力分析,根據(jù)平衡條件有
又
聯(lián)立解得,物塊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2)鐵塊A放到B上時,對對B受力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解得,物塊B的加速度為
(3)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有
解得,A、B分離時,物塊B的速度為
A、B分離后,對B受力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解得,A、B分離后,物塊B的加速度為
則A、B分離后,物塊B速度減為零時間為
A、B分離后,物塊B滑行的距離為
A、B分離后,A做自由落體運動,根據(jù)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有
可得,A下落的時間為
當A落地時,B恰好停止,則A落地瞬間與B左側(cè)的水平距離為為0.5m,此時
則當時,A落地瞬間與B左側(cè)的水平距離為
則當時,A落地瞬間與B左側(cè)的水平距離為0.5m。
這是一份廣東省中山市2023-2024學(xué)年高一下學(xué)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2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南平高一下學(xué)期期末考試物理含解析,共25頁。
這是一份2024滁州高一下學(xué)期期末考試物理含解析,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