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chǔ)模塊 下冊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獲獎?wù)n件ppt,共4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新課導(dǎo)入,妃子笑,詩歌大意,第二課時,長安回望繡成堆,閱讀《華清宮絕句》,課堂檢測,詠史懷古詩的主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過華清宮 杜 牧
一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二 新豐綠樹起黃埃, 數(shù)騎漁陽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來?! ? 三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 云中亂拍祿山舞,風(fēng)過重巒下笑聲。
杜牧(公元803-853),唐代詩人。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太和二年(828年)進士,曾為江西觀察使、宣歙觀察使沈傳師和淮南節(jié)度使牛僧孺的幕僚,歷任監(jiān)察御史,黃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為司勛員外郎,官終中書舍人。以濟世之才自負(fù)。詩文中多指陳時政之作。寫景抒情的小詩,多清麗生動。人謂之“小杜”,和李商隱合稱“小李杜”,以別于李白與杜甫。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
作者簡介
寫作背景:華清宮在長安東二十五公里臨潼縣城南驪山下,唐貞觀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詔令在此造殿,賜名湯泉宮。唐玄宗于開元十一年(723)修建為行宮,“治湯井為池,環(huán)山列為宮室,又筑羅城,置百司及十宅”。原名溫泉宮,天寶六載(747)改名華清官,長生殿就在此宮內(nèi),玄宗和楊貴妃曾在這里尋歡作樂。安史之亂后,華清宮遭到了破壞,多年過后,杜牧經(jīng)過這里時,早已冷落殘敗。面對斷壁殘垣,詩人回憶史事,感慨萬千,寫下這三首七絕。
三、整體感知,理解詩意:
華清宮:故址在今陜西臨潼縣南驪山上,是唐明皇與楊貴妃游樂之地。
過華清宮 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驪山嶺上花木茂盛,望去像一堆堆的錦繡。
第一句描寫了華清宮所在地驪山的景色。詩人從回望的角度,勾出了驪山的全景?!袄C成堆”一語雙關(guān),寫出了驪山的美景,宮殿樓閣的秀美。
第二句描寫了驪山頂上雄偉壯觀的行宮?!按蔚陂_”使畫面產(chǎn)生了動感,一道又一道緊閉的宮門依次打開。
一名士兵騎馬飛奔而來,身后揚起團團塵土,千里飛騎本應(yīng)是傳遞重大軍情的,妃子為何而笑呢?
原來這都是楊貴妃使然。當(dāng)她看見“一騎紅塵”奔馳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
長安回望繡成堆 從長安回望驪山,只見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錦繡 山頂千門次第開 山頂上一道道宮門逐層地開著 一騎紅塵妃子笑 驛馬奔馳神速,看不清所載何物 無人知是荔枝來 惟有楊貴妃在山上遠(yuǎn)望,知道是最心愛的荔枝被運來,欣然而笑
從長安回望驪山的景色如錦繡一般,山頂上,華清宮的門一扇接一扇地打開 ,一名官差騎著驛馬,風(fēng)馳電掣般疾奔而來,身后揚起一團團紅塵,把荔枝送到黃帝和貴妃避暑的華清宮。嗜食荔枝的楊貴妃 嘗著鮮美清涼的荔枝,嫣然而笑??赏馊苏l能想到,那奔馳的驛馬是為了進呈荔枝而來。
過華清宮 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概括與想象從總體上勾勒出華清宮所在的驪山美的形象特征
寫出驪山之上一派輝煌景象
一是在塵土中流血汗飛馳而來的使者;一是深居宮闈,望見使者到來笑逐顏開的楊貴妃。兩相對照,具有一種含蓄辛辣的諷刺力量
揭露皇帝為寵愛妃子而無所不為的荒唐,鞭撻了唐朝統(tǒng)治者驕奢淫逸的生活。
首句記敘,以“長安回望”領(lǐng)起,由望中景色寫起,“回望”二字既是實寫,又啟下。 “繡成堆”語意雙關(guān),既點明驪山被兩旁的東繡嶺和西繡嶺所簇?fù)?,佳木蔥蘢,花繁葉茂,又是描繪有無數(shù)層疊有致、富麗堂皇的建筑掩映其間,宛如一堆錦繡,暗隱開元繁華如花團錦簇。由此,詩人驀地升騰起一種回顧歷史、反省歷史的責(zé)任感,由景而發(fā)歷史之感慨。
第二句那“山頂千門”為何要“次第”打開?難道是傳送緊急公文?
第三句 “一騎紅塵”猶如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又將讀者的視點移向了山路:黃土飛揚,一騎如飛。 人們不禁因這兩幅跳躍的景象再生懸念:禁門連開,快馬驛傳,難道有什么軍國大事?
然而“妃子笑”三字忽作轉(zhuǎn)折,使人雖然松了口氣,卻越加不解,甚至因神秘的氣氛憋得非要馬上知道結(jié)果,詩人這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謎底:“無人知是荔枝來”。原來這都是楊貴妃使然。 當(dāng)她看見“一騎紅塵”奔馳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其他人以為這是來傳送緊急公文,誰想道馬上所載的是來自涪洲的鮮荔枝呢!
詩的結(jié)句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揭示了“安史之亂”的禍根: 讓人不禁聯(lián)想到當(dāng)年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而導(dǎo)致了西周的敗亡。詩人詠嘆天寶軼事,旨在警醒后來的君主,不要因貪圖享樂而延誤國事。 但是,詩人既未寫“安史”亂起、玄宗倉惶出逃、馬嵬坡演出悲劇的慘狀,也沒有羅列玄宗游樂疏政、驕奢淫逸的生活現(xiàn)象,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貴妃一笑這樣一件“小事”突現(xiàn)出來,于細(xì)微處發(fā)現(xiàn)歷史問題?!耙或T紅塵妃子笑”,把騎馬飛奔,千辛萬苦趕送鮮荔枝的差官,同貴妃嫣然一笑進行了絕妙的對比,把如此嚴(yán)肅的歷史主題在一個“笑”字中形象表現(xiàn)出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也包含了詩人的深深嘲諷。(以小見大)
這繁華奢侈,已到了人們難以想象的地步!
過華清宮(杜牧)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主題思想:抨擊了統(tǒng)治者的驕奢淫逸和昏庸無道,以史諷今,警戒世君。
反映帝王貴妃們驕奢淫逸的生活
思考:為什么是從長安回望驪山?詩人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送荔枝者直奔京城長安卻不見皇帝和貴妃,只能回頭送往他們的行樂之地驪山。詩人從側(cè)面說明了皇帝終日作樂,不理朝政,昏庸腐朽的生活。思考:如何理解“繡成堆”及其深層的意義?? “繡”指的是驪山上的東繡嶺、西繡嶺,同時又指山上佳木蔥蘢,花繁葉茂,無數(shù)層疊有致、富麗堂皇的建筑,宛如一堆錦繡,這里用了雙關(guān)的手法。這從側(cè)面描寫了唐玄宗對貴妃過寵愛,以及其驕縱奢華、辜負(fù)民意、貪圖玩樂的生活。
思考:這“次第”暗示了什么信息??“次第”暗示著有重要軍政要事要稟報深宮中的皇帝。思考:在這句詩中點睛之筆是哪個詞?為什么?? “千門”。首先“千”是數(shù)字虛用,不一定就是一千扇門,而是指很多扇門。 描寫了驪山上建筑群繁多,再次表明了統(tǒng)治者驕奢淫逸,貪圖享樂的生活。也描寫了送荔枝者的道路艱辛,表明當(dāng)時封建統(tǒng)治下勞動人民的辛勤勞苦。
思考:這“次第”暗示了什么信息?
“次第”暗示著有重要軍政要事要稟報深宮中的皇帝。
? “笑”的背后有著詩人怎樣的情感?這句暗用了一個什么典故,其目的是什么?? 那個“笑”字背后包含著詩人滿腔的悲憤,因為為了這美人的一笑,全國上下有多少人要傷心落淚啊。這里暗用了“烽火戲諸侯”的典故,目的在于諷刺唐明皇荒淫好色,為了一個妃子,不惜犧牲民力物力。
思考:“無人知是荔枝來”,有什么暗示含義? 專使快馬加鞭而來,揚起一片塵土,速度如此之快,事情如此緊急,人們還以為是有什么重要事情要向皇帝匯報,結(jié)果專使不過是為妃子送來了荔枝而已,暗示了玄宗對貴妃寵溺之深。這樣造成強烈的諷刺效果,反映了帝王貴妃們驕奢淫逸的生活。
閱讀《華清宮絕句》
1.寫了什么史實?——人?地?事? 寫了唐玄宗為了博得楊貴妃嫣然一笑 不惜派人從南方運送荔枝到華清宮的事2.詩人的觀點?從哪些詞句表現(xiàn)出來? 從“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 枝來。”中可以看出作者對當(dāng)時統(tǒng)治者驕奢淫逸生活的批判。 3.詩人寫作的目的? 借詠楊貴妃吃荔枝之事,既有力的鞭撻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驕奢淫逸,又表達(dá)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擔(dān)憂。
此詩以小見大,從貢荔枝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發(fā),表達(dá)詩人對統(tǒng)治者荒淫驕奢的生活的諷刺。表達(dá)含蓄、精深。詩人沒有明確說出玄宗的荒淫好色,楊貴妃的恃寵而嬌,而形象地用“一騎紅塵”和“妃子笑”構(gòu)成鮮明的對比,就收到比直抒己見更強烈的藝術(shù)效果。
(一)比較閱讀: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烏江亭 王安石
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戰(zhàn)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1、史實(背景):烏江亭在安徽和縣烏江浦。項羽垓下戰(zhàn)敗,逃至此地,烏江亭長駕船請他渡過江東。項羽說:“我當(dāng)年與江東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乃自刎。
2、思考:作者的態(tài)度(意圖、情感)? 杜詩認(rèn)為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重整旗鼓,再爭取勝利也是可能的。 王詩卻認(rèn)為項羽已經(jīng)眾叛親離,喪盡人心,江東子弟不可能再為他賣力了。
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3、鑒賞:直抒胸臆,反用古事,對歷史作了假設(shè),表達(dá)了自己的惋惜、批判之意,亦有與項羽惺惺相惜之意
(二)1、分析本首詩所揭露的社會現(xiàn)實(史實) 華清宮是唐楊游樂之地,安史之亂后華清宮遭到破壞。2、請分析作者的意圖 借吟楊貴妃吃荔枝之事,表達(dá)對唐、楊誤國造成安史之亂的不滿和批判,暗含對帝王貴妃驕奢淫逸生活的嘲諷3.這首詩的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 選材典型,以小見大,詠史卻如寫實,暗諷不露,樸素平易而又含蓄精深。
這是首詠史七絕。借詠楊貴妃吃荔枝之事,諷刺唐玄宗取悅楊貴妃,荒淫誤國,形象地揭示了建筑在剝削和奴役人民的基礎(chǔ)上的統(tǒng)治階級奢侈享樂生活的殘酷本質(zhì)。
詠史詩是以吟詠或評論歷史故事、歷史人物為題材,借此抒發(fā)情懷、諷刺時事的詩歌。 懷古詩是由憑吊古跡而產(chǎn)生聯(lián)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發(fā)情懷抱負(fù)的詩。
由于這類詩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跡為描寫對象,思想大都比較沉重,感情基調(diào)一般都比較蒼勁悲涼,所以并稱詠史懷古詩
1、感慨身世,觀照自我:表達(dá)像古人那樣建立功業(yè)的志向,抒發(fā)對古人的緬懷之情;悲嘆年華消逝,時不我待、壯志難酬。2.抒發(fā)感慨,感傷興衰(變遷):感慨盛衰無常、昔盛今衰,暗含對現(xiàn)實的不滿甚至批判。3.借古諷今,勸誡世人:感慨國運衰微,憂國傷時,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擔(dān)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
該詩在寫景、抒情方面與課文相比有何異同?歸園田居(其三)魏晉·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這是一份語文基礎(chǔ)模塊 下冊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教學(xué)ppt課件,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xué)習(xí)目標(biāo),新課導(dǎo)入,作者介紹,寫作背景,標(biāo)題解讀,整體感知,精讀細(xì)研,指一人騎著一馬,一作知道,指貴妃楊玉環(huán)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基礎(chǔ)模塊 下冊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教學(xué)ppt課件,共3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杜牧生平簡介,詩文修辭手法,課后延伸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chǔ)模塊 下冊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完美版課件ppt,共1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華清宮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