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下冊登高評優(yōu)課ppt課件,共3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簡介,登高習俗知道少,整體感知,喜也喝酒憂也喝酒,重點探究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名 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時 公元712—770,經(jīng)歷了安史之亂。作 存詩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少陵集》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三別” 《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評 我國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所作的詩歌被人譽為“詩史”。藝術上形成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被譽為“詩圣”?!?br/> 明胡應麟《詩藪》說,全詩“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后無來學,微有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清楊倫《杜詩鏡銓》稱贊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 是“曠代之作”。
這首詩是大歷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時寫的。杜甫身逢戰(zhàn)亂,從48歲開始,一直到58歲去世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寫這首詩時已是第八個年頭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此時“安史之亂”已結束4年,但地方軍閥乘機爭奪地盤,國家仍是一片混亂,民不聊生。杜甫的郁悶是多種因素造成的,這里有時代的苦難,也有家道的艱辛,個人多病和壯志未酬 ;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相繼辭世——所有這些,像濃云一樣壓在杜甫心頭,他是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臺的。
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的活動之一,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災”以求長壽,還會插茱萸、喝酒賞菊,所以重陽節(jié)又稱“登高節(jié)”。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千古哀情,悲秋絕唱
——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詩給你的總體感受是什么?
凄楚、悲傷、痛苦、孤獨、沉郁
節(jié)奏: 七律一般二四六分明(平仄), (節(jié)拍)為“二二二一”, 也可根據(jù)意義有一些變化,為“二二一二” 《登高 》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語言韻律屈折有力—沉郁頓挫
登高 杜甫
秋風急切天空高遠猿鳴悲涼,小洲水清沙白鳥兒飛舞盤旋
無邊的落葉蕭蕭飄下,不盡長江流水滾滾奔來。
常年到處漂泊,作客他鄉(xiāng),于秋天更添悲涼,晚年多災多病,今天又獨自登臨高臺。
多么遺憾,命運多艱難,兩鬢白發(fā)又增添;窮途潦倒心意冷,因病戒酒不舉杯。
首聯(lián)寫登高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xiàn)哪六個特寫鏡頭?
迅疾的秋風、高遠的天空、哀鳴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島、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飛盤旋的水鳥。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體的,又有心靈的。更主要是心的 。
顯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單。
使人聽到它的叫聲感到悲涼。
這不是一只快樂的鳥,是一只孤獨痛苦的鳥。
意境:蒼涼、雄渾、沉郁而悲壯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頷聯(lián)寫了蕭蕭而下的“無邊落木”、滾滾東流的“不盡長江”兩種景物。這樣的景物,對于當時55歲、飄零流落同時又是一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一個有闊大的胸襟的知識分子的杜甫來說,會產(chǎn)生怎樣的感慨?
面對滾滾不盡的歷史長河,作為一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雖有無奈,他仍感到豁達、坦蕩、胸襟開闊,有一種宏大的氣勢。
韶光易逝,這長年漂泊的生涯何時是了?長江不盡,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和我一樣命運多舛chuǎn 。壯志難酬?面對生命的短暫,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悲愴chuàng 。但雖凄苦冷落卻并不消沉。
如何理解詩中出現(xiàn)的“猿鳴”、“飛鳥”、“落木”、“長江”這四個意象?
使人聽到它的叫聲感到非常悲涼。古人用袁鳴代表悲傷之情
在空中盤旋,說明它無處停息,比喻孤獨無依。
落葉飄零,已是晚秋,暗喻杜甫的人生也走到了生命的晚秋。
一瀉千里,比喻時間的流逝。
猿鳴——使人聽了它的叫聲感到十分悲涼
飛鳥 —— 在空中盤旋,說明它無處停息,比喻孤獨無依。
落木——杜甫看到落葉飄零,肯定想到自己像樹一樣,已是晚年,已經(jīng)走到了生命的晚秋。
長江——一瀉千里,比喻時間的流逝。
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作者精選了一系列意象,將詩人的“艱難苦恨”包含無遺,將所要抒發(fā)之情凝聚于所繪之景中,借景抒情。
說說頸聯(lián)對仗工整之處。在朗讀時哪些字應重讀?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重讀:萬、悲、常、百、多、獨
宋代羅大經(jīng)說頸聯(lián)的十四個字中含有八層愁苦之情,試著給它們歸類。
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登臺,求長壽;獨登臺,無親朋也。萬里,地之遠也;悲秋,時之凄慘也;百年,遲暮也;多病,衰疾也;
從“萬里”、“作客”、“百年多病”、“獨”這些字眼中,你能領悟出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身逢戰(zhàn)亂、時值深秋、離鄉(xiāng)萬里、人到老年、體弱多病、孤獨無依,再加上國家多難,詩人身受多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獨,身世凄涼,十分眷念家鄉(xiāng)和親人,也為國家多難憂心忡忡chōng 。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①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常年做客他鄉(xiāng)的羈旅之愁,晚年多病纏身的孤獨之感,以及戰(zhàn)爭帶來的國難家愁和日見白發(fā)增多而壯志未酬之慮。
“苦”是副詞“很”,“恨”是動詞“遺憾”,詩人很遺憾過早地白了雙鬢,不能多為國家出力。 (心有余而力不足)
頸聯(lián)字字含悲,尾聯(lián)點明根由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但是老人卻不能喝酒了,這愁悶可要怎么了卻、怎么疏解呢?
③尾聯(lián)中“艱難”、“潦倒”二詞形容的是國家艱難還是個人?這一聯(lián)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境界?
既是國家,也是個人。 古代知識分子大多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自勉,而杜甫無論窮達,都心憂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稱為“詩圣”。
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詩人直抒胸臆“艱難苦恨”,一個多年飄泊,孤苦無依,鬢發(fā)斑白,年邁多病的老者形象躍然紙上。
1.文有文眼,詩有詩眼,你認為本詩哪個字最能體現(xiàn)詩人的情感?
悲
2.鑒賞首聯(lián) 析意象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回。
首聯(lián)出現(xiàn)了哪六個特寫意象? 急風、高天、哀猿、 清渚、白沙、鳥飛回、
這些意象為我們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王國維說“詩以有境界自成高格”,所謂的境界就是意境,是詩人的思想感情與作品的生活圖象的完美結合。意境:凄清、冷寂、悲涼卻又高遠、壯闊
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下冊一 祝福完整版ppt課件,共4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時代背景,倒敘作用,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寫,找眼睛,論特點,肖像描寫的作用,魯四老爺?shù)葍热荩瑲g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部編高教版(2023)一 國殤精品課件ppt,共2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原文朗讀,文章內容梳理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下冊登高精品課件ppt,共5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課時,“沉郁頓挫”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