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詩詞誦讀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的有關(guān)常識及古詩詞的寫作背景,及作者的藝術(shù)風格 2.品讀吟誦詩詞,理解詩詞內(nèi)容 3.學會作者的詩詞寫作手法,領(lǐng)悟詩詞內(nèi)涵 4.品味詩詞重點語句,理解作者抒發(fā)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品味詩詞的內(nèi)容、藝術(shù)魅力、風格,體會詩詞的思想感情 對詩詞的鑒賞方法的學習及應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在這燦爛的文化里,有一顆璀璨的明珠一一古詩文。這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神。千百年來,萬口傳誦,哺育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成為祖國文化的命脈。它雖然篇幅短小,卻含義深刻。寥寥幾個字,蘊含著豐富的內(nèi)容,讀起來瑯瑯上口,聽起來賞心悅目,令我們回味無窮。今天我們通過對幾首古詩詞的誦讀學習,來感受一下古代中華文化的魅力。 二、新課教學 (一)《靜女》 1.簡單介紹:《靜女》是一首愛情詩。現(xiàn)代學者一般都認為此詩寫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約。而舊時的各家之說,則有多解,但他們的說法已經(jīng)表明此詩寫的是男女的愛情活動。 2.按照所標出的節(jié)拍,誦讀詩歌。 《靜女》是一首四言詩。誦讀的節(jié)奏一般讀成“二/二”節(jié)拍。全詩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共十二句。誦讀時要讀出詩歌的語氣,語調(diào)。 靜女/其eq \o(姝,\s\do10(△)),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eq \o(躕,\s\do10(△))。 靜女/其eq \o(孌,\s\do10(△)),貽我/彤eq \o(管,\s\do10(△))。彤管/有eq \o(煒,\s\do10(△)),說懌/女eq \o(美,\s\do10(△))。 自牧/歸eq \o(荑,\s\do10(△)),洵美/且eq \o(異,\s\do10(△))。匪女之/為美,美人/之eq \o(貽,\s\do10(△))。 3.在誦讀過程中感知詩歌內(nèi)容。 《靜女》是一首表現(xiàn)青年男女愛情的詩歌,寫的是主人公喜愛一位溫柔嫻靜又美麗無比的女子。他早早地趕到了約會地點,卻看不到心上人的倩影。等待中的他急得抓耳撓腮,不住徘徊,撫弄著姑娘送給他的彤管,還有一束荑草,它們在主人公的心里都格外得美麗,表現(xiàn)了男子熱烈而純樸的感情。 4.參考譯文。 嫻靜姑娘真可愛,約我城角樓上來。故意躲藏讓我找,急得抓耳又撓腮。 嫻靜姑娘好容顏,送我一枝紅彤管。鮮紅彤管有光彩,愛它顏色真鮮艷。 郊野采荑送給我,荑草美好又珍異。不是荑草長得美,美人相贈厚情意。 4.詩歌共分三章,誦讀時應該用什么樣的情感、語調(diào)或語速? 第一章開篇兩句要讀出赴約時的興奮得意之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應讀出男子苦等不來的焦急苦惱之情。語速稍微輕快一些。 第二章前面兩句要讀出收到女子贈物的高興之情,后兩句則應表達出對心愛之人的贊美之情。語速稍慢一些。 第三章“洵美且異”要表現(xiàn)出對“荑草”的喜愛之情,此時之喜悅尤甚于彼時得到彤管,末句“美人之貽”則應當讀出得意興奮之情。語速稍快且語氣加重一些。 5.說說“彤管”與“荑”在詩中有什么象征作用。 “彤管”與“荑”指的是同一類的小草。“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說懌”是男青年對荑草外在美的欣賞;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小草的“洵美且異”,是因為“美人之貽”。郎情妾意全都在一株小草上表現(xiàn)出來了。所以,“彤管”“荑”顯然指的是有愛意的草,象征著一種清麗脫俗的愛情。況且,初生荑草將會長成茂盛的草叢,還含有愛情將更進一步發(fā)展的象征意義。 6.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分析反復、逆轉(zhuǎn)的手法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先“俟我于城隅”,又“愛而不見”。詩歌采用逆轉(zhuǎn)的手法非常生動地寫出了一位俏皮、可愛的女子形象。“靜女其姝……靜女其孌……”,反復使用了相同的句式,表達的意思也很相似,這種藝術(shù)手法叫“重章疊句”。通過反復的吟詠,能造成一唱三嘆的藝術(shù)效果,有助于淋漓盡致地表達詩歌的思想感情。讓有情人反復借“彤管”和“荑”來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寫出了一個大膽勇敢地追尋自己幸福的女子形象。 (二)涉江采芙蓉 1.寫作背景:東漢末年,一些中下層文人為了尋求出路,往往要離鄉(xiāng)背井,外出游學或游宦。他們或游京師,上太學;或奔走權(quán)門,進謁州郡,請求舉薦,以便獲得一官半職。他們長時間遠離家鄉(xiāng),過著坎坷辛苦的生活,自然要產(chǎn)生沉重的鄉(xiāng)愁。外有游子,內(nèi)有思婦。因此,《古詩十九首》中部分作品反映了當時游子思鄉(xiāng)、閨婦怨別的痛苦。《涉江采芙蓉》就是這類詩作的代表。 2.按照所標出的節(jié)拍,誦讀詩歌。 本詩采用二三節(jié)拍斷句,但在朗讀時可適當延長第三個字的發(fā)音時間。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eq \o(草,\s\do10(△))。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eq \o(道,\s\do10(△))。 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eq \o(浩,\s\do10(△))。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eq \o(老,\s\do10(△))。 3.在誦讀過程中感知詩歌內(nèi)容。 這首詩的主人公采擷美草香花要送給“同心”的人,但他思念的人還在“舊鄉(xiāng)”,長路漫漫,欲贈不能,只能讓憂傷陪伴自己終老。全詩字里行間流露著漂泊他鄉(xiāng)和分隔兩地的無奈。 4.參考譯文。 渡江之時采蓮花,蘭草澤中多芬芳。 采來蓮花要送誰?心上人兒在遠方。 回過頭來望故鄉(xiāng),長路漫漫長又長。 同心相隔在兩地,衰老到死也憂傷。 5.如何理解“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這兩句詩的內(nèi)容? 作者所思之人在故鄉(xiāng),長路漫漫,這份深情卻無法寄達?!斑€顧”一詞動作性和畫面感很強,令人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單、憂愁、悵惘地立在船頭,徒勞地往故鄉(xiāng)的方向張望。“漫浩浩”一詞,讀起來給人一種路途綿延無盡的感覺。 6.“芙蓉”在《涉江采芙蓉》意境的營造上有什么作用? 荷花給人以清幽、高潔的感覺。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營造了美好、歡樂的意境?;ú輯赡勖利?,同時又給人欣欣向榮的感覺。以花草贈親朋,既傳達了對親朋的關(guān)懷、思念之情,又寄托了對親朋的美好祝愿。 7.朗讀這首詩,找出最能表達詩人感情的句子,并分析分別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所思在遠道”——刻骨銘心的思念?!皯n傷以終老”——痛苦與惆悵的黯然情緒。 8.如何理解《涉江采芙蓉》“淺而能深、近而能遠”的語言特色? “淺而能深、近而能遠”的語言特色指的是用語淺顯明白、樸素自然、凝練含蓄?!渡娼绍饺亍返恼Z言體現(xiàn)了這種特色,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理解:①語言自然質(zhì)樸?!渡娼绍饺亍啡绯鏊饺兀莾?yōu)美的抒情之作,用語不粉飾、不堆砌、淺顯明白,具有自然質(zhì)樸之美。詩中許多地方是直白的口語,如“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遺誰”等。這些日常生活的口語不僅沒有絲毫的粗俗,反而增添了情趣和韻味。②語言凝練含蓄。詩歌通過化用前代典籍中的典故把豐富的內(nèi)涵納入最簡約的語言里,不僅豐富了詩歌語言容量,更使詩歌的語言凝練含蓄。如本詩與《楚辭》緊密相連,“蘭”“芳草”為《楚辭》詩句經(jīng)常使用的意象。前四句是從《楚辭·九歌·山鬼》中的“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一句衍化出來的?!巴亩x居”從《楚辭·離騷》中的“何離心之可同兮”一句變化而成。這些成語、典故的巧妙化用,暗示了其未申明的涵義,極大地豐富了詩的語言容量和情感內(nèi)涵,豐富了讀者的想象空間,表現(xiàn)了一種含蓄美。 (三)虞美人 1.寫作背景:宋太宗三年(978),李煜作《虞美人》,命樂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加上徐鉉出賣,太宗極為震怒,用牽機藥將他毒死,時年41歲。這首詞作為李煜的絕筆詞,所表現(xiàn)的是作者的故國之戀。一個亡國之君念念不忘他過去的美好生活,自然會招來殺身之禍。 2.按照所標出的節(jié)拍,誦讀詩歌。 誦讀時,一定要把握感情基調(diào)和節(jié)奏。感情基調(diào):凄涼哀傷。節(jié)奏:低沉緩慢。 春花/秋月/何時eq \o(了,\s\do10(△)),往事/知/多eq \o(少,\s\do10(△))。小樓/昨夜/又東eq \o(風,\s\do10(△)),故國/不堪回首/月明eq \o(中,\s\do10(△))。 雕欄玉砌/應猶eq \o(在,\s\do10(△)),只是/朱顏/eq \o(改,\s\do10(△))。問君/能有/幾多eq \o(愁,\s\do10(△)),恰似/一江春水/向東eq \o(流,\s\do10(△))。 3.在誦讀過程中感知詩歌內(nèi)容。 這首詞的整體感情基調(diào)是悲哀傷感的。詞中有不堪回首的回憶,有痛苦難耐的現(xiàn)實,有詰問,有自問。通過寫詞人在秋月之夜登高望遠,引發(fā)對故國的懷念,抒發(fā)懷念故國的悲傷哀痛之情和如“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滿腹愁緒。 4.參考譯文 這年的時光什么時候才能了結(jié),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5.“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為什么要追問它“何時了”? 一個被囚禁的亡國之君要忍受無盡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著這種屈辱生活的延續(xù)罷了,他對人生已經(jīng)絕望,遂不覺厭惡春花秋月之無休無盡,感情之極端悲苦可以想見。 6.“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往事”的內(nèi)容很豐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如后宮佳麗的簇擁,高坐廟堂、萬首稱臣的尊嚴以及為所欲為的自由感,等等?!坝帧秉c明他歸宋后又過了一年,時光在不斷流逝,與開頭句照應。季節(jié)的變化引起他的無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著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國之夢隨著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 7.在前六句中,哪個字可以作為全詞的“詞眼”?這六句中哪些是寫“宇宙的永恒不變”?哪些是寫“人生之短暫無?!?? “只是朱顏改”的“改”字,改變的不僅僅是“朱顏”,還有人的地位(由國之君淪為階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榮到忍辱蒙羞)。在這六句中,“何時了”“又東風”“應猶在”一脈相承,專說宇宙永恒不變;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顏改”一脈相承,專說人生之短暫無常。 8.“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它抒發(fā)了詞人怎樣的情感?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這兩句千古傳誦的名句,抒發(fā)了詞人既深且重、難以遏止的愁緒。以春水來比喻愁緒,既巧妙地呼應了“春花”“東風”等點明季節(jié)的詞語,又把抽象的愁緒形象化了。既寫出了愁緒的洶涌浩蕩、奔流不息,又寫出了愁緒的連綿不絕、無休無盡。 (四)鵲橋仙 1.寫作背景:這首詞相傳是秦觀在為官之前,寫給鄰村一位名為婁琬的姑娘??赡苁敲\的捉弄,他最終沒有和這位青梅竹馬的姑娘成親,卻被迫娶了一個自己并不愛的女子。后來他們有短暫的相遇,離別之后的某個七夕,他寫下了這首詞,寄托對婁琬姑娘的思念。 2.按照所標出的節(jié)拍,誦讀詩歌。 全詞共10句,上、下闋各5句,屬于詠七夕的節(jié)序詞;作者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神話故事,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這首詞上、下闋平仄格律相同,每闋第一、二句要求對仗,兩闋共押四仄韻。詞中“度、數(shù)、路、暮”四仄韻字,均歸“u韻”。各層的停頓、節(jié)奏、押韻如下: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eq \o(度,\s\do10(△))。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eq \o(數(shù),\s\do10(△))。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eq \o(路,\s\do10(△))!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eq \o(暮,\s\do10(△))。 3.在誦讀過程中感知詩歌內(nèi)容。 這首詞上闋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抒發(fā)感慨,下闋詞人將意思推進一層,道出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愛情真諦。誦讀時,要把這首詞表達的真摯情感流露出來。 4.參考譯文。 纖薄的云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共訴相思,柔情似水,短暫的相會如夢如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5.“纖云弄巧,飛星傳恨”中為什么是“恨”而不是“愛”? “飛星傳恨”意為那些閃亮的星星正在飛馳長空,仿佛在傳遞著牛郎織女的離愁別恨?!豆旁娛攀住酚性疲骸昂訚h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薄坝凰g”,近在咫尺,能相視,卻不能相守,用一個“恨”字,突出了相思之苦。 6.“金風玉露”是什么意思?運用這個意象有什么好處? “金風”是指秋風,因為秋天在五行中屬金;“玉露”是指白露,“金風玉露”就是指秋風白露。連相逢時候的“風”都如“金”,“露”都如“玉”,可見相聚的寶貴難得。同時,詞人把這次珍貴的相會,映襯于金風玉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顯示出這種愛情的高尚純潔和超凡脫俗。 7.“忍顧鵲橋歸路”中的“忍顧”一詞好在哪里? 這句是寫牛郎織女臨別前的依戀和悵惘。我們通常說踏上什么歸路,這里不說“忍踏”而說“忍顧”,語意更加委婉,“忍顧”實乃不忍回顧之意,因為相逢太短暫,意猶未盡,不舍分離??梢哉f,一個“忍”字,含有無限惜別之情,含有無限辛酸之淚。 8.“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可謂是千古名句,它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jīng)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對此,你有何看法?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本人覺得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地看。誠然,兩情相悅,又能朝夕廝守,自然很好。因為我們的人生本來就很短暫,在短暫的生命中,誰都渴望與相愛的人朝夕相處,長久的分別對誰來說都是綿長的思念和痛苦的考驗。我并非不相信愛情可以跨越時空,只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我們幾乎連自己都不能把握,又怎么能去保證他人呢?但是,僅以花前月下朝夕廝守來衡量愛情的真摯與否,這未免顯得太俗氣了。真正的愛情絕不會因兩人的分別而損傷毫厘。相反,如果雙方貌合神離,同床異夢,那么即使朝夕相處,又有多少幸福可言呢?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