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總復習課時跟蹤練(57份)
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總復習課時跟蹤練11物質的分離和提純
展開
這是一份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總復習課時跟蹤練11物質的分離和提純,共7頁。
1.某同學設計利用鐵屑制備硝酸鐵晶體的合理方案:先在空氣中灼燒鐵屑,后用稀硝酸溶解,再經過蒸發(fā)濃縮、降溫結晶、過濾可得硝酸鐵晶體。上述方案中,不會用到的實驗儀器為( )
解析:選C。溶解需要用到燒杯,灼燒需要用到坩堝,過濾需要用到漏斗,整個實驗方案中不會用到冷凝管。
2.(2024·珠海實驗中學摸底)除去下列氣體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方法錯誤的是( )
A. CO(CO2):通過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
B.CO2(SO2):通過盛有飽和NaHCO3溶液的洗氣瓶
C.Cl2(HCl):通過盛有飽和食鹽水的洗氣瓶
D.CH4(CH2===CH2):通過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氣瓶
答案:D
3.(2024·湛江模擬)下列實驗操作正確且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
解析:選C。碘單質易溶于四氯化碳,應采用蒸餾操作分離二者,A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乙醇和水能形成共沸物,所以直接蒸餾75%的酒精溶液不能制備無水酒精,應在75%的酒精溶液中加入生石灰,再蒸餾可制備無水酒精,B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乙烷不和溴水反應,乙烯能與溴水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可用溴水除去乙烷中的乙烯,C項能達到實驗目的;提純乙酸乙酯時,可用飽和碳酸鈉溶液處理后再分液,D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4.下列實驗操作或裝置正確的是( )
解析:選C。A.乙醇和苯甲酸互溶,苯甲酸的沸點高于乙醇的沸點,應用蒸餾的方法分離,故A錯誤;B.苯酚微溶于水,苯酚在水中形成乳濁液,不能用過濾的方法分離,故B錯誤;C.乙酸乙酯的沸點較低(77.1 ℃),可采用蒸餾的方法純化工業(yè)乙酸乙酯,故C正確;D.氫氧化鈉溶液為堿性溶液,應用堿式滴定管盛裝,故D錯誤。
5.下列實驗的試劑、裝置選用不合理的是( )
解析:選B。甲裝置中飽和氯化鈉溶液可除去HCl,濃硫酸可除去H2O,A選項合理;干燥管中的無水氯化鈣在除去水的同時也吸收NH3,B選項不合理;堿石灰的主要成分為生石灰與氫氧化鈉,可除去HCl和H2O,C選項合理;在加熱條件下,O2可與丙裝置中的銅網反應而被除去,D選項合理。
6.(2024·臺山一中高三月考)下列除雜試劑選用正確且除雜過程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答案:B
7.(2024·深圳福田區(qū)紅嶺中學統考)實驗室從廢定影液[含Ag(S2O3) eq \\al(3-,2) 和Br-等]中回收Ag和Br2的主要步驟為向廢定影液中加入Na2S溶液沉銀,過濾、洗滌及干燥,灼燒Ag2S制Ag,制取Cl2并通入濾液中氧化Br-,用苯萃取分液。其中部分操作的裝置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用裝置甲分離Ag2S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B.用裝置乙在空氣中高溫灼燒Ag2S制取Ag
C.用裝置丙制備用于氧化濾液中Br-的Cl2
D.用裝置丁分液時,從下口放出有機相
解析:選C。A.用裝置甲過濾分離硫化銀時,若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則容易損壞濾紙,故A錯誤;B.灼燒固體應選用坩堝,故B錯誤;C.高錳酸鉀與濃鹽酸不需要加熱就能反應生成氯氣,可用裝置丙制備氯氣,故C正確;D.苯的密度比水的小,溴的苯溶液在上層,故用裝置丁分液時,先從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水相,再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有機相,故D錯誤。
8.下圖是中學化學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的裝置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氯化鉀溶液中得到氯化鉀固體,選擇裝置________(填代表裝置圖的字母,下同)。
(2)從碘水中分離出I2,選擇裝置__________,該分離方法的名稱為__________。
(3)裝置A中①的名稱是__________,進水口是________(填“a”或“b”)。
(4)除去NaNO3固體中混有的少量KNO3,所進行的實驗操作依次為________、蒸發(fā)結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為了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MgSO4,可選用Ba(OH)2、HCl和K2CO3三種試劑,按如下步驟操作:
①寫出三種試劑的化學式: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②加過量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加過量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B 萃取分液 (3)直形冷凝管 b
(4)溶解 過濾 (5)①Ba(OH)2 K2CO3 HCl ②除盡Mg2+和SO eq \\al(2-,4) ③除盡過量的Ba2+ Ba(OH)2+K2CO3===BaCO3↓+2KOH
[素養(yǎng)提升]
9.某實驗小組欲從含Mg2+、SiO eq \\al(2-,3) 、Fe2+和Fe3+的混合液中分離出Mg2+,并制備MgCO3·3H2O。實驗流程如下: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酸化”后過濾除去含硅雜質,“氧化”后萃取除去含鐵雜質
B.“過濾”時用到的玻璃儀器有兩種
C.萃取過程需要先檢驗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D.向萃取后的水層中滴加過量Na2CO3溶液,過濾后洗滌,經低溫干燥得產品
解析:選B。用40% H2SO4溶液“酸化”,硅酸根離子轉化為硅酸沉淀,過濾得到濾渣的主要成分是硅酸;向濾液中加入30% H2O2溶液,將亞鐵離子氧化為鐵離子,利用有機萃取劑萃取鐵離子,得到的水層中含有鎂離子,最后轉化為MgCO3·3H2O。根據以上分析可知,“酸化”后過濾除去含硅雜質,即硅酸,“氧化”后萃取除去含鐵雜質,即鐵離子,A正確;“過濾”時用到的玻璃儀器有三種,即燒杯、漏斗和玻璃棒,B錯誤;萃取時需要先檢驗分液漏斗是否漏水,C正確;向萃取后的水層中滴加過量Na2CO3溶液生成碳酸鎂,過濾后洗滌,經低溫干燥得MgCO3·3H2O產品,D正確。
10.1-丁醇、溴化鈉和70%的硫酸共熱反應,經過回流、蒸餾、萃取分液制得1-溴丁烷粗產品,裝置如下。
已知:CH3(CH2)3OH+NaBr+H2SO4 eq \(――→,\s\up7(△))
CH3(CH2)3Br+NaHSO4+H2O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裝置Ⅰ中回流的目的是減少物質的揮發(fā),提高產率
B.裝置Ⅱ中b為進水口,a為出水口
C.用裝置Ⅲ萃取分液時,將分層的液體依次從下口放出
D.經裝置Ⅲ得到的粗產品干燥后,使用裝置Ⅱ再次蒸餾,可得到更純的產品
答案:C
11.利用如下圖所示的裝置模擬工業(yè)NaClO3與Na2SO3在濃硫酸存在下制備ClO2,并以ClO2為原料制備NaClO2(已知:溫度高于60 ℃時,NaClO2分解生成NaClO3和NaCl)。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裝置③的作用是防倒吸,裝置⑤的作用是吸收裝置④中未反應的有害氣體
B.裝置④中所得產物中可能同時含有Na2SO4、Na2SO3、NaOH
C.裝置④中反應結束時,裝置①中NaOH溶液吸收裝置②產生的尾氣,保護環(huán)境
D.從裝置④反應后的溶液中獲得晶體,可采用常壓蒸發(fā)結晶
解析:選D。溫度高于60 ℃時,NaClO2分解生成NaClO3和NaCl,如用常壓蒸發(fā)結晶,NaClO2易分解,故可采用減壓蒸發(fā)結晶,D項錯誤。
12.碳酸鈉是造紙、玻璃、紡織等行業(yè)的重要原料。工業(yè)碳酸鈉(純度約為98%)中含有少量Ca2+、Mg2+、Fe3+和 SO eq \\al(2-,4) 等雜質,提純的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碳酸鈉的溶解度(S)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工業(yè)碳酸鈉中含有雜質 Na2SO4,請寫出該方案的操作和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濾渣的主要成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進行蒸發(fā)濃縮結晶用到的主要玻璃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燈等。
(4)“趁熱過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母液”多次循環(huán)使用,可能導致的問題及相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加熱脫水”屬于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7)“檢驗”制備的試劑級碳酸鈉純度,設計如下實驗方案:取m g產品,將其投入過量稀硫酸中,將產生的氣體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經過濾、洗滌、干燥,得到w g固體。產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用含w、m的式子表示)。
解析:工業(yè)碳酸鈉(純度約為98%)中含有Mg2+、Fe3+、Ca2+等雜質,所以“除雜”中加入NaOH,可生成Mg(OH)2、Fe(OH)3、CaCO3沉淀,過濾,濾渣的主要成分為Mg(OH)2、Fe(OH)3、CaCO3,濾液經蒸發(fā)濃縮結晶,溫度降低至310 K左右時發(fā)生突變,Na2CO3·10H2O的溶解度迅速減小,需要趁熱過濾析出晶體,加熱脫水得到試劑級碳酸鈉。(1)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工業(yè)碳酸鈉中含有雜質Na2SO4,該方案的操作和現象為取少量工業(yè)碳酸鈉溶于適量水,取所得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加足量稀鹽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證明含有硫酸鈉。(2)由上述分析可知,濾渣的主要成分為 Mg(OH)2、Fe(OH)3、CaCO3。(3)實驗室進行蒸發(fā)濃縮結晶用到的主要玻璃儀器有蒸發(fā)皿、玻璃棒、酒精燈等。(4)根據題圖可知,溫度降低至310 K左右時發(fā)生突變,Na2CO3·10H2O的溶解度迅速減小,若不趁熱過濾將析出Na2CO3·10H2O晶體,所以“趁熱過濾”的原因是使析出的晶體為Na2CO3·H2O,防止因溫度過低而析出 Na2CO3·10H2O 晶體或Na2CO3·7H2O晶體,使后續(xù)的加熱脫水耗時長。(5)根據流程圖可知,“母液”中存在SO eq \\al(2-,4) ,若參與循環(huán),將使SO eq \\al(2-,4) 濃度增大,導致產品純度降低。(6)“加熱脫水”得到試劑級碳酸鈉,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7)根據關系式Na2CO3~CO2~CaCO3可知,產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 eq \f(\f(w g,100 g/ml)×106 g/ml,m g) ×100% = eq \f(106w,m) % 。
答案:(1)取少量工業(yè)碳酸鈉溶于適量水,取所得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加足量稀鹽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證明含有硫酸鈉
(2)Mg(OH)2、Fe(OH)3、CaCO3
(3)蒸發(fā)皿 玻璃棒
(4)使析出的晶體為Na2CO3·H2O,防止因溫度過低而析出 Na2CO3·10H2O晶體或Na2CO3·7H2O晶體,使后續(xù)的加熱脫水耗時長
(5)產品純度降低,因為循環(huán)使用時母液中SO eq \\al(2-,4) 濃度增大,導致產品含有Na2SO4雜質
(6)化學
(7) eq \f(106w,m) %A
B
C
D
蒸發(fā)除去苯甲酸中的乙醇
除去水中
的苯酚
實驗室純
化工業(yè)乙
酸乙酯
用氫氧化鈉溶
液滴定醋酸
選項
實驗目的
選用試劑
選用裝置
A
除去Cl2中少量的HCl、H2O
試劑a為飽和氯化鈉溶液
甲
B
除去NH3中少量的H2O
試劑b為無水氯化鈣
乙
C
除去H2中少量的HCl、H2O
試劑b為堿石灰
乙
D
除去N2中少量的O2
足量銅網
丙
選項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除雜試劑
A
FeCl2溶液(FeCl3)
Fe粉
B
NaCl溶液(MgCl2)
NaOH溶液、稀鹽酸
C
Cl2(HCl)
H2O、濃硫酸
D
NO(NO2)
H2O、無水CaCl2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化學一輪總復習課時跟蹤練30烴,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化學一輪總復習課時跟蹤練16化學鍵,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化學一輪總復習課時跟蹤練11氯氣和鹵族元素,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