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溶液導電是由于其中含有自由移動的離子。堿溶液中的陰離子全是 。?2.常見的堿(1)化學式:氫氧化鉀( ?。瑲溲趸}( ?。瑲溲趸c( ?。?,氫氧化鋇( ?。?。?(2)根據(jù)溶解性,可以將堿分為可溶性堿和難溶性堿(可溶性堿溶液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成紅色)。常見難溶性堿有Mg(OH)2、Al(OH)3、Fe(OH)3、Cu(OH)2。
二、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
CaCO3↓+2NaOH
注意:(1)氫氧化鈣水溶液俗稱 ??;當石灰水中存在較多未溶解的熟石灰時,就稱為 。?(2)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膚上,要用大量的水沖洗,再涂上 溶液。?(3)氫氧化鈉曝露在空氣中容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可用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但很少單獨使用氫氧化鈉固體作干燥劑,常用氫氧化鈉固體與生石灰混合成堿石灰作干燥劑。堿石灰不能干燥 性氣體,如CO2等。?
堿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是因為不同的堿溶液中都含有 。?1.堿與指示劑反應:堿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成 ,使無色酚酞溶液變成 。?2.堿+非金屬氧化物 鹽 +水( 屬于復分解反應)?
2NaOH+CaCO3↓
Fe(OH)3↓+3NaCl
【例題】 化學課上,老師在一個充滿CO2的軟塑料瓶中加入適量NaOH溶液,振蕩后發(fā)現(xiàn)軟塑料瓶變癟。針對這一有趣的現(xiàn)象,同學們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卮鹣铝袉栴}。(1)小亮同學認為該現(xiàn)象說明了CO2和NaOH確實發(fā)生了反應。塑料瓶變癟的原因是 ,二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小芳同學提出了質(zhì)疑,她認為上述實驗不足以證明CO2和NaOH確實發(fā)生了反應,其原因是 。?
瓶內(nèi)CO2與NaOH反應,使瓶內(nèi)氣體壓強減小
CO2+2NaOH Na2CO3+H2O
二氧化碳溶于水也會使瓶內(nèi)氣體壓強減小
(2)要證明一個反應是否發(fā)生,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思考。①證實反應物減少。小青思考后,設計了圖1、圖2對照實驗,該實驗需要控制的變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憙牲c),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
氫氧化鈉溶液和水的體積相同、二氧化碳的量
②證實有新物質(zhì)生成。小霞同學為證明有碳酸鈉生成,設計如表所示實驗方案,請幫她完成。
向通入CO2后溶液中加入氯化鈣溶液
寫出方案二中所涉及的反應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探究,我得到的啟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一點)。
Na2CO3+CaCl2
CaCO3↓+2NaCl
要證明無現(xiàn)象的反應是否發(fā)生,可以證實有新物質(zhì)生成或反應物減少等(答案合理即可)
【變式】用圖1的甲、乙兩組實驗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已知通常狀況下,1體積水約能溶解1體積二氧化碳。
(1)甲實驗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 ,該反應的生成物除水外,還有一種物質(zhì)屬于 ?。ㄟx填“酸”“堿”或“鹽”)。?(2)測得乙實驗中瓶內(nèi)氣壓變化如圖2所示。①先注入瓶中的藥品是 ?。ㄟx填“H2O”或“NaOH溶液”);?②對比坐標圖中的 兩段曲線,可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
4.(2022·浙江)如圖所示,分別向四支試管中加入飽和石灰水,使其與試管內(nèi)溶液充分反應。無論飽和石灰水加入量的多少,反應后試管內(nèi)溶液一定呈堿性的是( ?。〢.①B.②C.③D.④
5.(2023·宜賓)如圖所示,杠桿已調(diào)至平衡,向集氣瓶內(nèi)緩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氣體,稍后再倒入NaOH溶液(液面不接觸乒乓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通入CO2氣體后,左端乒乓球下降B.整個過程中乒乓球位置始終沒有變化C.倒入NaOH溶液后,杠桿逐漸恢復原狀D.其他條件不變,將CO2換成H2會產(chǎn)生同樣現(xiàn)象
6.(2021·東莞模擬)在充滿CO2的鋁制易拉罐中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后封口,易拉罐立即變癟,其主要原因是CO2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一會兒變癟的易拉罐又鼓起,其原因是Al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了H2,同時有偏鋁酸鈉(NaAlO2)生成,在這一過程中,產(chǎn)生的氫氣使易拉罐內(nèi)的壓強增大,從而使變癟的易拉罐重新鼓起。寫出Al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此反應 (選填“屬于”或“不屬于”)置換反應。?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7.(2023·安徽)閱讀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問題。近年來,我國載人航天事業(y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太空中,如何補充宇航員吸入的氧氣和處理呼出的二氧化碳氣體,是科學家需要解決的問題。在空間站中,利用太陽能電池板提供的電能,通過電解水制備氧氣,利用分子吸附技術,吸收航天員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時利用艙內(nèi)外壓強差實現(xiàn)二氧化碳的脫附,將其排入太空。我國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座艙通過專用風機將座艙空氣引入凈化罐,利用無水氫氧化鋰吸收二氧化碳,凈化后的空氣再重新流回座艙。
(1)文中提到的氧化物有 (寫化學式)。?(2)空間站內(nèi)的空氣為 ?。ㄟx填“混合物”或“純凈物”)。?(3)宇航員呼出的氣體中除CO2外,還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寫一種)。?(4)LiOH、NaOH均可吸收CO2,寫出NaOH吸收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2NaOH==Na2CO3+H2O
(5)相同條件下,不同吸收劑吸收CO2的最大質(zhì)量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選用LiOH作吸收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條件下,吸收劑的質(zhì)
量相同時,LiOH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較多
氫氧化鈉變質(zhì)的探究一、氫氧化鈉變質(zhì)的探究氫氧化鈉會因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變質(zhì),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2NaOH Na2CO3+H2O
足量稀鹽酸(或氯化鈣溶液等)
無氣泡產(chǎn)生(或無沉淀產(chǎn)生)
NaOH和Na2CO3
產(chǎn)生白色沉淀,溶液不變色
注意:在檢驗氫氧化鈉變質(zhì)程度時,為避免碳酸鈉對氫氧化鈉檢驗造成干擾,要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可溶性鈣鹽或鋇鹽除去碳酸鈉,再加入酚酞等檢驗氫氧化鈉是否存在,進而判斷變質(zhì)程度。
【例題】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利用所學的知識和一些實驗用品,圍繞著實驗室中的一瓶氫氧化鈉溶液,展開了一系列的實驗探究活動?!咎岢鰡栴}1】通過所學的知識,同學們已經(jīng)知道氫氧化鈉溶液中的(1) ?。▽戨x子符號)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yōu)榧t色。如何設計實驗驗證這一結論??
【實驗驗證】同學們設計并進行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通過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證明了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水分子和(2) ?。▽戨x子符號)都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yōu)榧t色,由此驗證了問題1中的結論。
【討論交流】氫氧化鈉溶液在潔凈的空氣中可能會變質(zhì),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出變質(zhì)的原因:(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咎岢鰡栴}2】瓶中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zhì)?若變質(zhì),是否完全變質(zhì)?【實驗與結論】小組的同學們設計并進行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步驟一:向溶液A中滴加過量的(4) ?。▽懟瘜W式)溶液,溶液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得出這瓶氫氧化鈉溶液已變質(zhì)。?
2NaOH+CO2 Na2CO3+H2O
CaCl2(答案合理即可)
步驟二:向過濾后得到的濾液B中通入CO2氣體,觀察到液面下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溶液中(5) ,進而得出這瓶氫氧化鈉溶液部分變質(zhì)。?【提出問題3】已變質(zhì)的氫氧化鈉占變質(zhì)前純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即氫氧化鈉的變質(zhì)程度)是多少?【深入探究】三位同學分別從瓶中取等質(zhì)量的溶液進行了相應的實驗(實驗過程中不考慮氫氧化鈉再與空氣中的任何成分發(fā)生反應),并將實驗步驟及相關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所示。
【分析與結論】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任選兩位同學的數(shù)據(jù),就可以計算出氫氧化鈉的變質(zhì)程度,氫氧化鈉的變質(zhì)程度為(6) 。?老師對同學們的探究意識和不斷深入的鉆研精神給予了充分肯定!
1.(2022·吉林)在清理實驗室的藥品時,同學們發(fā)現(xiàn)一瓶氫氧化鈉溶液忘記了蓋瓶塞。對于該溶液是否變質(zhì),同學們提出了以下猜想。(1)“問天”小組的猜想:該溶液沒有變質(zhì)。(2)“夢天”小組的猜想:該溶液部分變質(zhì)。(3)“天和”小組的猜想:該溶液全部變質(zhì)。三個小組的同學們根據(jù)各自猜想,分別進行如表所示實驗。
【解釋與結論】(1)“問天”小組的實驗中,能證明該溶液已經(jīng)變質(zhì)的化學方程式為 。(2)“天和”小組的同學們發(fā)現(xiàn)“夢天”小組的實驗結論錯誤。他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與評價】(1)在不改變被檢驗物質(zhì)成分的情況下,排除干擾,能幫助我們得出正確結論。(2)“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科學探究要有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鈉,這樣無法確定原
【拓展與延伸】經(jīng)過以上探究活動,同學們認為取用藥品后,應及時 瓶塞,防止藥品變質(zhì)。【實踐與應用】對于同學們發(fā)現(xiàn)的這瓶溶液,下列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選填字母)。?A.直接倒入下水管道B.清洗盛放過植物油的試管C.檢驗某氯化鈉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鈣
2.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在實驗室整理藥品時,發(fā)現(xiàn)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未塞瓶塞,試劑瓶口周圍有一些白色固體,他們懷疑氫氧化鈉已經(jīng)變質(zhì),于是進行了以下實驗探究。【提出問題】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zhì)?【查閱資料】氯化鈉溶液、氯化鋇溶液呈中性。【實驗探究】小王、小李兩位同學分別設計了不同方案并加以實驗。
(1)小李同學認為小王同學的結論不科學,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小張同學認為該氫氧化鈉溶液只是部分變質(zhì)。為確定小張同學的猜想,可對小李同學的實驗進行改進:向試管中加入過量的 溶液,再向試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通過觀察溶液顏色變化來檢驗該溶液是否含有氫氧化鈉。?【拓展應用】(3)若要除去上述變質(zhì)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的雜質(zhì)應加入適量的 ?。▽懟瘜W式)溶液而除去。?
3.(2022·湖南)某化學興趣小組探究氫氧化鈣的性質(zhì)。Ⅰ.查閱資料:①氫氧化鈣是白色粉末狀固體;②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所示。
Ⅱ.探究實驗過程如圖2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1)甲、乙兩位同學各取1 g Ca(OH)2粉末放入試管中,再加入3 mL水,振蕩后,都可觀察到試管內(nèi)呈現(xiàn) 色懸濁液。?(2)甲同學:將懸濁液的試管靜置后,取上層清液于另一支試管中,通入CO2,觀察到溶液變白色渾濁,該白色渾濁是 ?。▽懟瘜W式)。?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復習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應用考點8常見的酸課件,共3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常見的酸,HCl,H2SO4,HNO3,H2CO3,CH3COOH,CH3COO-,Cl-,鹽酸和硫酸,刺激性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復習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應用考點3碳和碳的氧化物課件,共3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碳單質(zhì),硬度大,有滑膩感,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不活潑,冶金工業(yè),一氧化碳,血紅蛋白,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復習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應用考點1我們周圍的空氣課件,共3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五氧化二磷,消耗的氧氣,影響實驗結果,空氣污染,供給呼吸,支持燃燒,保護氣,電光源,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