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
A.解衣欲睡 隨心所欲 欲擒故縱
B.月色入戶 家喻戶曉 夜不閉戶
C.念無與為樂者 念念不忘 一念之差
D.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異乎尋常 尋根究底
2.把選文中畫模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3.選文中“懷民亦未寢”中“亦”字暗含著作者怎樣的心理?請簡要分析。
4.選文和下面的鏈接材料各是怎樣從側(cè)面表現(xiàn)月光皎潔的?請簡要分析。
【鏈接材料】
曾與印持①諸兄弟,醉后泛小艇,從西泠②而歸。時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蕩③,如鏡中復(fù)如畫中。
(李流芳《題孤山夜月圖》)
【注釋】①印持:僧人名。②西泠:西湖的一座小橋。③摩蕩:蕩漾。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周公踐①天子之位布德施惠遠(yuǎn)而逾明,十二牧,方三人②,出舉③遠(yuǎn)方之民。
有饑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獄訟而失職④者,有賢才而不舉者,以入告乎天子,天子于其君⑤之朝也,攝而進(jìn)之,曰:“朕之政教有不得者與?何其所臨之民,有饑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獄訟而失職者,有賢才而不舉者?”其君歸也,乃召其國大夫告以天子之言,百姓聞之,皆喜曰:“此誠天子也!何居之深遠(yuǎn),而見我之明也,豈可欺哉!”是以近者親之,遠(yuǎn)者安之。
(選自《說苑君道》,有刪改)
【注釋】①踐:登上。②十二牧,方三人:全國設(shè)置十二州牧,分為四方,每方三人。③出舉:外出考察。④失職:流離失所。⑤君:諸侯國君。
5.用“/”為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jǐn)嗑?,限兩處?br>周公踐天子之位布德施惠遠(yuǎn)而逾明
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有獄訟而失職者
(2)以入告乎天子
(3)有賢才而不舉者
(4)百姓聞之
7.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出舉遠(yuǎn)方之民/何陋之有(《陋室銘》)
B.其君歸也/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乃召其國大夫/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D.是以近者親之/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朕之政教有不得者與?
(2)此誠天子也!
得:①得到,獲得。②得當(dāng),合適。③得意,滿足。④能,可能。
——《古代漢語詞典》
9.文中寫了周公的哪三條治國之道?其中與《曹劌論戰(zhàn)》中魯莊公所說的“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相一致的是哪一條?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下面小題。
[甲]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乖乖,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
范文正公,蘇州人,平生好施與①,擇其親而貧、疏②而賢者,咸施之。方貴顯時,置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yǎng)濟(jì)群族之人。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兇葬③皆有贍。
(選自錢公輔《義田記》,有刪改)
[注]①施與:幫助。②疏:疏遠(yuǎn)。③嫁娶兇葬:婚嫁喪葬。
10.下列句子節(jié)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
A.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B.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
C.予嘗求/古仁人之心D.以養(yǎng)濟(jì)/群族之人
11.解釋下列加點字在句中的意思。
(1)屬予作文以記之
(2)連月不開
(3)沙鷗翔集
(4)日有食
12.將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2)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
13.請從[甲][乙]兩文簡要概括范仲淹的人生態(tài)度。
四、閱讀《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完成下面小題。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玻鞘恐?。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蓖Χ稹?br>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4.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同“措”)
B.請廣于君(增廣、擴(kuò)充)
C.流血五步,天下縞素(白色喪服)
D.長跪而謝之曰(道歉)
15.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安陵君其許寡人/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B.而君逆寡人者/學(xué)而時習(xí)之
C.夫?qū)VT之刺王僚也/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D.徒以有先生也/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16.下面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本文記述了發(fā)生在戰(zhàn)國末期的一場外交抗?fàn)帯C鎸η赝辆痈吲R下的易地要求,安陵君言辭委婉,不敢拒絕,有失明君風(fēng)度。
B.本文句式豐富多彩:有長有短,有整有散,有疑問,有陳述,有判斷。如“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句式整齊,讀起來鏗鏘有力。
C.本文采用多種形式的對比和襯托來刻畫人物,在充滿矛盾、緊張激然的場面中,重點塑造了唐雎這一不畏強暴、敢于斗爭、不辱使命的“士”的形象。
D.本文以對話為主,人物語言形象而富有個性。如唐雎在羅列專諸、聶政、要離的壯舉后,以“與臣而將四矣”暗示秦王:自己將效法三人行刺,血拼到底。
17.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五、閱讀文言文,回答各題。
龐仲達(dá)為漢陽太守??と巳翁恼?,有奇節(jié)①,隱居授教。仲達(dá)到郡先候②之棠不交言,但以薤③一大缽,水一盂,置戶屏前,自抱孫兒伏于戶下。主簿④白以為倨⑤。仲達(dá)思其微⑥意,良久曰:“棠是欲曉太守也。水者,欲吾清,拔大缽薤者,欲吾擊強宗⑦,抱兒當(dāng)戶者,欲吾開門恤⑧孤也?!眹@息而還。
注釋:①節(jié):氣節(jié),節(jié)操。②候:看望,問候。③薤: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④主簿:官名。掌管文書、辦理事務(wù)的屬官。⑤倨:傲慢。⑥微:深奧,微妙。⑦強宗:豪門大族。⑧恤:救濟(jì)。
18.解釋下列語句中的加點詞。
(1)但以薤一大缽
(2)嘆息而還
19.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良久曰:“棠是欲曉太守也?!?br>20.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仲達(dá)到郡先候之棠不交言
21.龐仲達(dá)從任棠的行為中獲得怎樣的啟示?(請用原文語句回答)
22.讀完本文,你認(rèn)為龐仲達(dá)是一個怎樣的人?
六、閱讀《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和《孫權(quán)勸學(xué)》,完成下面小題。
【甲】當(dāng)余之從師也,負(fù)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yù)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
今諸生學(xué)于太學(xué),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yè)、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xué)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余朝京師,生以鄉(xiāng)人子謁余,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dá)。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于學(xué)甚勞,是可謂善學(xué)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xué)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xiāng)人以學(xué)者,余之志也;詆我夸際遇之盛而驕鄉(xiāng)人者,豈知予者哉?
(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
【乙】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dāng)涂掌事,不可不學(xué)!”蒙辭以軍中多務(wù)。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耶!但當(dāng)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wù),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xué)。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fù)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
(選自《孫權(quán)勸學(xué)》)
2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實詞。
(1)媵人持湯沃灌 湯:
(2)但當(dāng)涉獵 涉獵:
24.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凡所宜有之書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B.以衾擁覆 蒙辭以軍中多務(wù)
C.久而乃和 蒙乃始就學(xué)
D.足膚皸裂而不知 結(jié)友而別
2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當(dāng)余之從師也,負(fù)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6.【甲】文作者提到,盡管學(xué)習(xí)條件優(yōu)越,但有些太學(xué)生業(yè)不精、德不成,是因為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7.【甲】【乙】兩文勸學(xué)方式有何相同之處?請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具體分析。
七、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節(jié)選自《孟子譯注》)
【乙】
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zhàn)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备咦嬖唬骸肮湟?,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①;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②,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br>(節(jié)選自《史記·高祖本紀(jì)》)
【注】①子房:即張良,表字子房。②饋餉:糧餉。
28.解釋下列加點字。
①委而去之 _________ ②親戚畔之_________
③鎮(zhèn)國家_________ ④連百萬之軍_________
29.下列各項中加點的“之”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三里之城B.夫環(huán)而攻之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連百萬之軍
30.用“/”給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斷兩處。
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31.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①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②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
32.仔細(xì)閱讀【甲】【乙】兩文段完成下面填空。
根據(jù)【乙】文我們可以概括出劉邦戰(zhàn)勝項羽的原因是能同部屬分享利益和①_________;我們也可以用【甲】文原句②“__________________”這一重要論斷揭示劉邦得天下和項羽失天下的根本原因。
八、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逐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
某①啟:仆②四居?xùn)|坡③,作陂④種稻。有田五十畝,身耕妻蠶,聊以卒歲。昨日一牛病幾死,牛醫(yī)不識其狀,而老妻識之,曰:“此牛發(fā)豆斑瘡⑤也法當(dāng)以青蒿粥啖之?!?用其言而效。勿謂仆謫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猶解接黑牡丹⑥也。言此發(fā)公千里一笑。
蘇軾《與章子厚》
[注釋]①某:指章子厚,蘇軾友人,北宋大臣,博學(xué)善文,當(dāng)時在京謀官。②仆:對自己的謙稱。③東坡:位于湖北黃岡赤壁之西。④陂(bēi):梯田。⑤豆斑瘡:形如豆斑的癤。⑥黑牡丹:牛的戲稱。
3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庭下如積水空明( )
(2)勿謂仆謫居之后( )
34.文中劃波浪線處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此牛發(fā)豆斑瘡/也法當(dāng)以青蒿粥啖之
B.此牛發(fā)豆斑瘡也/法當(dāng)以青蒿粥啖之
C.此牛發(fā)豆斑瘡也法當(dāng)/以青蒿粥啖之
D.此牛發(fā)/豆斑瘡也法當(dāng)以青蒿粥啖之
35.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
(1)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2)有田五十畝,身耕妻蠶,聊以卒歲。
36.讀完[甲][乙]兩文,你認(rèn)為蘇軾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jié)合兩文內(nèi)容具體分析。
九、閱讀《馬說》,完成下面小題。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37.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
A.才美不外見 于是入朝見威王 見異思遷
B.執(zhí)策而臨之 把酒臨風(fēng) 臨危不懼
C.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初極狹,才通人 中通外直
D.策之不以其道 道聽途說 益慕圣賢之道
38.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9.韓愈的散文作品善于通過虛詞的運用表情達(dá)意。選文中的五個“也”字,也是如此。請任選兩處,聯(lián)系上下文簡要分析。
40.韓愈借評說千里馬,控訴了統(tǒng)治者摧殘埋沒人才的現(xiàn)象。下面鏈接材料中的唐太宗在選拔人才時,是否有摧殘埋沒人才的現(xiàn)象?請簡要分析。
【鏈接材料】
(唐太宗)上①令封德彝舉賢,久無所舉。上詰之,對曰:“非不盡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②者,豈借才于異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德彝漸而退。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唐紀(jì)八》)
【注釋】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致治:治理國家達(dá)到大治。③正:只。
十、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跨華封①絕頂,溪從其下折而西去……覓下溪之路,久不得。見一小路伏叢林中,乃匍匐就之。初猶有路影,未幾下皆積葉,高尺許,蜘網(wǎng)翳之;上則棘莽蒙密,鉤發(fā)懸股,百計難脫。比脫,則懸澗注溪,危石疊嵌而下。石皆累空間,登其上,始復(fù)見溪而石不受足轉(zhuǎn)墮深莽。余計不得前,乃即從澗水中攀石踐流,遂抵溪石上。其石大如百間屋,側(cè)立溪南,溪北復(fù)有崩崖壅水②。踞大石坐,又攀渡溪中突石而坐,望前溪西去,一瀉之勢,險無逾此。久之,溯大溪,踐亂石,山轉(zhuǎn)處溪田層綴,從之,始得路。
(選自《徐霞客游記》)
[注解]①華封:今漳州市華安縣。②壅水:因水流受阻而產(chǎn)生的水位升高現(xiàn)象。
4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1)①跨華封絕頂 絕: _________
②蟬則百叫無絕(《與朱元思書》)絕: _________
(2)①比脫 比: ________
②其兩膝相比者(《核舟記》) 比: _________
4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始復(fù)見溪/而石不受/足轉(zhuǎn)墮深莽B.始復(fù)見溪/而石不受足/轉(zhuǎn)墮深莽
C.始復(fù)見/溪而石不受/足轉(zhuǎn)墮深莽D.始復(fù)/見溪而石不受足/轉(zhuǎn)墮深莽
4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覓下溪之路,久不得。
(2)乃即從澗水中攀石踐流,遂抵溪石上。
44.選文中徐霞客探游華安,柳宗元也曾到小石潭探幽,兩者在游記中所表現(xiàn)出的精神狀態(tài)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鏈接材料簡要分析。
[鏈接材料]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小石潭記》)
十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蓖踉唬骸吧?。”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
景公登路寢①之臺,不能終,而息乎陛②,忿然而作色,不說,曰:“孰為高臺.病人之甚也?”晏子曰:“君欲節(jié)于身而勿高,使人高之而勿罪也。今高從之以罪,卑亦從以罪,敢問使人如此可乎?古者之為宮室也,足以便生②,不以為奢侈也,故節(jié)于身,謂于民④,及夏之衰也,其王桀背棄德行,為璇室玉門⑤。殷之衰也,其王紂為頃宮⑥靈臺,卑狹者有罪,高大者有賞,是以身及焉。今君高亦有罪皇亦有罪甚于夏殷之王:民力殫乏矣,而不免于罪,姜恐國之流失,而公不得享也!”公曰:“善!寡人自知誠費財勞民,以為無功,又從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非夫子之教,豈得守社稷哉!”遂下,再拜,不果登臺。
(選自《晏子春秋》)
【注釋】①路寢:臺名。②陛:帝王宮殿的臺階。③足以便生:夠用就行了。④節(jié)于身,謂于民:自身省力,又教育了百姓。⑤璇室玉門:華麗的宮室。⑥頃官:巍峨的宮殿。
45.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臣之妻私臣 ( )
(2)王之蔽甚矣 ( )
(3)忿然而作色,不說 ( )
(4)寡人自知誠費財勞 ( )
46.用斜線(/)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
今君高亦有罪卑亦有罪甚于夏殷之王
4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2)君欲節(jié)于身而勿高,使人高之而勿罪也。
48.鄒忌和晏子說服國君,都取得不錯的效果,請分析其勸諫藝術(shù)分別有哪些高妙之處?
十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比粍t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國之與國之相攻,家之與家之相篡,人之與人之相賊,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diào),此則天下之害也?!?br>《兼愛》
4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男有分,女有歸( )
(2)人之與人之相賊( )
50.請給文中劃波浪線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仁 人 之 所 以 為 事 者 必 興 天 下 之 利 除 去 天 下 之 害
51.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
(1)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2)然則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
52.根據(jù)甲乙兩文的描寫,你對“大同”社會有怎樣的認(rèn)識?你認(rèn)為【甲】文的“大同”社會與《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之處?
十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蹋窀囊??!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br>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趙括自少時學(xué)兵法,言兵事①,以天下莫能當(dāng)。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② ,然不謂善。括母問其故,奢曰:“兵,死地也③,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比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奔袄▽⑿校淠干蠒杂谕踉唬骸袄ú豢墒箤?。”
趙括既代廉頗④,悉更約束⑤,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jǐn)嗥滠姙槎孔潆x心。四十余日,軍餓,趙括出銳卒⑥自搏戰(zhàn),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shù)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
(節(jié)選自《史記》)
【注釋】①言兵事:議論用兵打仗的事。②奢:趙奢,趙括的父親,趙國大將。難:駁倒。③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險的場合。④廉頗,趙國大將。⑤悉更約束:全部改變原有的紀(jì)律的約定。⑥卒:步兵,士兵。
5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⑴肉食者鄙( )
⑵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
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 )
⑷秦悉坑之( )
5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文言語句。
⑴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⑵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55.用“/”符號給乙文段中畫線的句子的語句斷句。(劃兩處)
而 絕 其 糧 道 分 斷 其 軍 為 二 士 卒 離 心
56.閱讀甲、乙文段,你認(rèn)為曹劌與趙括在用兵之道上有什么不同?

相關(guān)試卷

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16講 名著閱讀知識講解+練習(xí)(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16講 名著閱讀知識講解+練習(xí)(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16講名著閱讀練習(xí)原卷版docx、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16講名著閱讀練習(xí)解析版docx、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16講名著閱讀知識講解docx等3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8頁, 歡迎下載使用。

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10講 詩詞鑒賞知識講解+練習(xí)(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10講 詩詞鑒賞知識講解+練習(xí)(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10講詩詞鑒賞練習(xí)原卷版docx、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10講詩詞鑒賞練習(xí)解析版docx、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10講詩詞鑒賞知識講解docx等3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39頁, 歡迎下載使用。

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09講 詩文默寫知識講解+練習(xí)(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09講 詩文默寫知識講解+練習(xí)(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09講詩文默寫練習(xí)原卷版docx、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09講詩文默寫練習(xí)解析版docx、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09講詩文默寫知識講解docx等3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04講 句子銜接與排序知識講解+練習(xí)(原卷版+解析版)

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04講 句子銜接與排序知識講解+練習(xí)(原卷版+解析版)

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03講 病句修改與辨析知識講解+練習(xí)(原卷版+解析版)

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03講 病句修改與辨析知識講解+練習(xí)(原卷版+解析版)

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02講 詞語理解與運用知識講解+練習(xí)(原卷版+解析版)

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02講 詞語理解與運用知識講解+練習(xí)(原卷版+解析版)

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01講 字音字形知識講解+練習(xí)(原卷版+解析版)

2024中考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第01講 字音字形知識講解+練習(xí)(原卷版+解析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rèn)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hù)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