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經歷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建立浮力的概念,歸納出稱重法計算浮力的方法。
2.經歷推理過程,說出浮力產生的原因,歸納出壓差法計算浮力。
3.說出浮力與壓力、重力的關系,體會物理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建立科學的世界觀。
◎重點:浮力概念的建立。
文彥博取球
據(jù)史料記載,文彥博自幼天資聰穎,幼年
與小伙伴玩球時,一不小心,球掉進一棵大樹的
樹洞里去了。小朋友嘗試伸手進樹洞取球,可
是樹洞太深,怎么也摸不到底,也想不出其他
辦法來。文彥博看著樹洞想了一會兒,說:“我有個辦法,可以試一試 !”隨后他叫幾個小朋友提來幾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
樹洞里灌,不一會兒水就把樹洞給灌滿了,皮球也慢悠悠地浮了上來。
【問題】文彥博取球中有什么物理知識呢?要完成這個任務需要掌握以下知識。
什么是浮力
1.定義:無論是液體還是氣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都有 的托力,這個托力叫作浮力。?
2.方向: 。?
3.施力物體: ;受力物體: 。
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
4.稱重法計算浮力: ,G表示物體在 中所受的重力,F‘表示物體在 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1.下列飛行的物體,其飛行原理與浮力無關的是 ( )
浮力產生的原因
1.產生原因:浮力是由液體對物體向 和向 的
產生的。?
2.壓差法計算浮力: 。?
2.如圖所示,一個正方體鐵塊,在水下某深度時,上底面受到15 N的壓力,下底面受到20 N的壓力,則此時鐵塊受到的浮力是
N;當鐵塊下沉到某位置時,上底面受到壓力增大至20 N時,下底面受到的壓力是 N。?
探究液體的浮力
實驗猜想:在水中搬動石塊感覺比較輕松,所以我們猜測
。?
實驗器材: 。?
實驗步驟:
1.如圖甲所示,把石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測出石塊的重力G;
浸在水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作用
彈簧測力計、燒杯、石塊、水、細線等
2.如圖乙所示,把石塊浸沒在水中,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
3.如圖丙所示,用手豎直向上托石塊,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
實驗現(xiàn)象:石塊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比石塊的重力G ;用手豎直向上托石塊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比石塊的重力G ,它們的作用效果 。?
實驗分析:在圖乙中,石塊受到三個力的作用:彈簧測力計對石塊 的拉力F、水對石塊 的浮力F浮、
的重力G。石塊靜止時,這三個力構成 力,所以F浮= 。?
實驗結論: 。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F浮=G-F
探究空氣的浮力
提出問題: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作用,那浸在氣體中的物體是否也受浮力作用呢?
作出猜想: 。?
實驗器材: 。
實驗步驟:
(1)如圖所示,將一只打足氣的籃球和一只套扎在氣針上的未充氣的玩具氣球一起懸掛在杠桿的左端。
浸在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作用
杠桿、籃球、玩具氣球、鉤碼、細線等
(2)調節(jié)杠桿右端的鉤碼掛的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3)將氣針插入籃球的氣孔中籃球中的部分空氣就充入氣球(籃球的體積幾乎沒變)。
1.隨著玩具氣球的不斷膨脹,杠桿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第(3)步的實驗目的是什么?
3.根據(jù)這個實驗現(xiàn)象,可得出什么結論?
發(fā)現(xiàn)懸掛氣球的一端上升了,而杠桿掛鉤碼的一端下降了。
使籃球和氣球的總重力保持不變,氣球受到的浮力增大。
氣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有豎直向上的浮力。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滬科版八年級全冊第九章 浮力第一節(jié) 認識浮力教案配套ppt課件,共1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受力分析,稱重法測浮力,F(xiàn)向左,F(xiàn)向右,F(xiàn)向下,F(xiàn)向上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滬科版第一節(jié) 認識浮力優(yōu)秀課件ppt,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認識浮力,符號F浮,單位牛N,鋁塊受浮力的作用,一探究液體的浮力,二探究空氣的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相等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滬科版八年級全冊第一節(jié) 認識浮力精品ppt課件,共2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第九章浮力,G物15N,F(xiàn)示8N,一浮力,豎直向上,1稱重法,F(xiàn)浮F向上-F向下,二浮力產生的原因,2壓力差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