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欣然起行( ) 2.水中藻荇交橫( ) 3.如吾兩人者耳( )
4.月色入戶( ) 5.蓋竹柏影也( ) 6.但少閑人( )
二、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寫出文中描寫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對其寫景的妙處試作簡要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說說課文中哪些語句表現(xiàn)了“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閱讀下面幾段文字,完成文后的練習(xí)

(一)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本文選自________,作者_(dá)_______,字________,號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與父________、弟________合稱“三蘇”,三人同為________之列。蘇軾死后謚號________。
2.解釋加粗的詞語。
遂至承天寺________庭下如積水空明________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________ ________
3.“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一句中蘊含著作者怎樣微妙而復(fù)雜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顯然與實際不符,因為并非每夜都能見到月色,每處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簡要說說這篇文章表露了作者什么樣的特殊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西湖游記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fēng)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1.解釋下列加粗的字詞。
從武林門而西( ) 突兀層崖中( ) 即棹小舟入湖( )
2.從文中的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作者對西湖向往已久,亟欲一覽的迫切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寫了哪幾種景物?主要用了哪種修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qiáng)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注:更定:初更開始的時候。毳衣:用鳥獸細(xì)毛編織的衣服。霧凇沆碭:霧氣彌漫,大雪覆蓋湖山。白:酒杯。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挐一小舟( ) 毳衣( ) 沆碭( ) 一芥( )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詞。
人鳥聲俱絕( ) 是日( ) 挐一小舟( ) 余舟一芥( )
3.本文的敘述和描寫與《記承天寺夜游》有何相同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描寫的對象不同,這篇文章與《記承天寺夜游》表現(xiàn)的意境和手法的運用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1.愉快地,高興地2.交叉錯雜3.語氣詞,相當(dāng)于“而已,罷了”4.單扇的門,一說指堂屋的門5.連詞,承接上文,解釋原因,相當(dāng)于“原來是”6.連詞,只是,不過
二、1.月色灑滿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2.哪一夜沒有月光?哪里沒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
三、“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作者用“積水空明”四個字,來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給人以一池春水的靜謐感;用“藻荇交橫”四個字,來比喻月下美麗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tài)之美,整個意境靜中有動,動而愈見其靜。
四、入夜即“解衣欲睡”,“閑”;見“月色入戶”,便“欣然起行”,“閑”;與張懷民“步于中庭”,連“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細(xì),那么清楚,兩個人都很“閑”;結(jié)尾的“閑人”是點睛之筆,以別人的不“閑”反襯“吾兩人”的“閑”。
五、(一) 1.《東坡志林》蘇軾 子瞻 東坡居士 北宋 文學(xué) 書畫 蘇洵 蘇轍 “唐宋古文八大家” 文忠 2.于是,就 清澈透明 這里指不汲于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 語氣詞,相當(dāng)于“而已,罷了” 3.它包含著作者宦海沉浮的悲涼之感和由此領(lǐng)悟到的人生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慰藉的甘味。
4.月光雖非夜夜明,竹柏亦非處處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卻時時能覓,處處可見。只要心胸開闊,淡泊名利,無論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無窮樂趣。
5.透露出作者在貶謫中感慨深微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二)1.向西 高聳的樣子 劃船 2.心飛湖上 茶畢,即棹小舟入湖
3.文中寫了山色、花光、溫風(fēng)、波紋四種景物,主要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三)1.ná cuì hàng dàng jiè 2.停,止 這 牽引 小草 3.提示:不必面面俱到,列舉其一即可。如都是寫景散文,但都不先點景,一個寫解衣又起,一個寫乘舟下湖,使讀者隨作者自然地步入景中;文字都十分簡練;二者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無雕琢之感。4.提示:此題有一定難度,不必作過高的要求,可側(cè)重于一個方面。如蘇軾的文章突出了閑適、恬靜,張岱的文章突出了廣漠、遼闊;蘇文借用多種形象作喻體,表現(xiàn)月色空明,張文則直寫雪色之白。

相關(guān)試卷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記承天寺夜游精練: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記承天寺夜游精練,共6頁。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記承天寺夜游當(dāng)堂達(dá)標(biāo)檢測題: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記承天寺夜游當(dāng)堂達(dá)標(biāo)檢測題,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基礎(chǔ)知識,閱讀理解,課外閱讀理解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語文八年級上冊記承天寺夜游當(dāng)堂檢測題:

這是一份語文八年級上冊記承天寺夜游當(dāng)堂檢測題,共5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記承天寺夜游測試題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記承天寺夜游測試題

語文記承天寺夜游同步練習(xí)題

語文記承天寺夜游同步練習(xí)題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記承天寺夜游一課一練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記承天寺夜游一課一練

2020-2021學(xué)年記承天寺夜游課堂檢測

2020-2021學(xué)年記承天寺夜游課堂檢測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rèn)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hù)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記承天寺夜游

版本: 人教部編版

年級: 八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xué)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jī)號注冊
手機(jī)號碼

手機(jī)號格式錯誤

手機(jī)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jī)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jī)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