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文學體裁的詩意主要表現(xiàn)為語言文字的詩意性(形象、節(jié)奏和韻律)和思維語境的詩意性(感性體認和自然品格)兩個方面。詩意思維指的是“我們民族在長期生存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中所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起普遍作用的具有文化藝術特質的思維習慣、思維方法等思維活動的總稱”。因此,詩意思維所形成的文學體裁主要有詩歌、散文、書信、日記、童話等,而基本上或完全不具備這兩個層面特征的文學體裁就被歸入“去詩意”或“非詩意”的范疇,本文稱之為“寫實”,涵蓋了小說、傳記、速寫、報告、實錄、說書、政論等多種體裁。當然,詩意化體裁中并不排除寫實內容,寫實化體裁中也有詩意質素,只不過在具體文本中往往以其中一種為主導而已。
“五四”時期,詩歌、書信、童話等屬于詩意化的文學體裁范疇,與現(xiàn)代小說互滲所生成的文本,在文體形式上呈現(xiàn)出詩意盎然的總體格局。詩意體小說文體形式的獨特性:一是“詩語”的植入,即古典詩詞與現(xiàn)代詩歌對現(xiàn)代小說的滲透;二是“情感”的激蕩,即至真情緒傾注于創(chuàng)作,從而使小說文本充滿著某種“情調”。書信的應用文體特征也被轉化為一種合乎“情”的文體形式,文中寫信者強烈追求合乎生命律動的有回應的情感傾訴與傾聽,隱現(xiàn)著雙向期待的審美心理。
20世紀30年代以后,極富個性色彩的夢幻逐漸退隱,時代環(huán)境難以承受個人化的閑情逸致,甚至于“1927年以后,精致的閑話,微妙的對白劇,也使讀者和作者有點厭倦了,于是時代便帶走了這個游戲的閑情,代替而來了一些新的作家與新的作品”。向內的抒情顯得不合時宜,而向外的敘事和明理則成為主導。于是,敘事型的散文體小說便出現(xiàn)了,其文體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敘事的客觀化。散文與現(xiàn)代小說的互滲融合現(xiàn)象曾引發(fā)一番爭論。20世紀30年代,穆木天直言小說散文化傾向是“一種危機”,認為“近來有些東西簡直分不出是小說還是散文”,與穆木天同聲合氣的還有徐懋庸,他批評創(chuàng)作散文體小說的作家因為“空虛淺薄”而不得不借助“隨筆化”以吸引讀者。他們認為時代呼喚著合乎自身的文體形式,即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小說文體應當追求客觀化的展示勝于主觀性的講述,即敘事長于抒情。他以丁玲小說《楊媽的日記》為例提出批評:“楊媽的生活是可以客觀描寫的,可是叫楊媽寫出那一段漂亮日記來,則是滑稽的了?!睂憣嵒捏w對現(xiàn)代小說的滲透,逐漸褪去通達心靈的自適色彩,反映的是從個體生命狀態(tài)向群體生活狀態(tài)的位移與嬗變。
文體互滲現(xiàn)象的生成不但與自身形式的發(fā)展變遷有關,而且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整個時代的處世態(tài)度和精神文化內容。但也并不是說,外部因素就是唯一的力量。比如,20世紀30年代以后寫實化文體潮流中,就間以詩意化文體的面影,如沈從文、蕭紅、蕭乾、孫犁等的小說創(chuàng)作。這便說明了某一種文體形式的出現(xiàn)還得經過創(chuàng)作主體的過濾而生效,不可能完全由外部環(huán)境來直接決定。
(摘編自王愛軍《詩性的浮沉:中國
現(xiàn)代小說文體互滲現(xiàn)象》)
材料二 在長期創(chuàng)作和對古今小說反思的基礎上,顧隨提出“詩意描寫和表現(xiàn)”為小說藝術的最高境界,形成鮮明獨特的小說美學。其詩意小說美學的內涵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他認為“寫一篇小說而沒有詩意,是沒有稱其為小說的理由的”,詩意是人生有意義的基礎,一個作家要對人生、人世有一種大愛,有一種關懷、同情,而不是冷漠、麻木、無動于衷,才是詩心。他認為“魯迅先生有的是一顆詩的心,愛不得,所以憎;熱烈不得,所以冷酷;生活不得,所以寂寞;死不得,所以仍舊在‘吶喊’”,“唯其愛得極,所以憎得也深”,因此魯迅才“無處不、無時不流露出詩的作風來”。其次,小說作為精心構思的藝術品,要追求完整之美。其中,顧隨認為最重要的是人物的塑造,要注重通過細節(jié)描寫來展現(xiàn)人物豐富、復雜的個性,在《小說家之魯迅》中他舉了一系列的“將那人物與動力一齊詩化了,而加以詩的描寫與表現(xiàn),無須乎借了大自然的幫忙與陪襯”的例子,如魯智深拳打鎮(zhèn)關西,林沖買了尖刀滿街尋陸虞候,宋江得知何濤到鄆城拿晁蓋,都是在緊張激烈的矛盾沖突之后對人物進行細節(jié)描寫,使人物形象變得生動、完整。再次,在結構方面,顧隨曾說過:“魯迅先生好的作品簡直使人覺得好像一座經過整理了的園林?!庇终f:“像《彷徨》里的《傷逝》一篇,結構之謹嚴,字句之錘煉,即使在極細微的地方,作者也不曾輕輕放過?!倍@種美感,有如安德列耶夫的那種嚴肅、深刻、纖細的“文章美”。
(摘編自李云《論顧隨的詩化小說美學》)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詩意思維是我們民族長期形成的、具有相對穩(wěn)定特征和普遍作用的思維活動,它有著文化藝術的特質。
B.小說的詩意化由詩歌、書信、童話等文體的滲入而產生,小說重視客觀寫實,不具備詩意化藝術特征。
C.小說散文化擺脫了詩歌和日記體等形式向內抒情的不足,但仍可能弱化客觀表現(xiàn),而存在主觀化傾向。
D.文體互滲現(xiàn)象受到時代變遷等客觀因素的影響,還會受到藝術發(fā)展自身規(guī)律和藝術創(chuàng)作者因素的影響。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小說“詩意化”的內涵不盡相同,前者重文體互滲,后者重小說詩化藝術特征。
B.兩則材料都涉及小說詩意化受小說自身特點限制的問題,不過兩則材料表達這個意思的顯、隱不同。
C.小說文體有其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材料一從文體歷史變遷的角度闡述,材料二從文體藝術追求的角度總結。
D.對小說創(chuàng)作規(guī)律的總結,材料一著眼于宏觀考察,材料二著眼于微觀分析,材料一的結論更具有客觀性。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3分)
A.《紅樓夢》用詩詞塑造人物、結構小說,是對古代章回小說詩詞運用的發(fā)展。
B.《狂人日記》以日記體與意識流小說結合的方式體現(xiàn)現(xiàn)代小說發(fā)展的特征。
C.《西游記》寫神話傳說故事與中國古代崇信神仙鬼怪的文化氛圍密切關聯(lián)。
D.《裝在套子里的人》中的漫畫事件用漫畫藝術形式創(chuàng)造了滑稽幽默的風格。
4.(分析結構思路)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論證思路。(4分)
5.魯迅小說被顧隨稱贊,是否會被批評家穆木天、徐懋庸稱贊呢?請根據(jù)材料內容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6分)
答案與解析
練案3 分析結構思路
1.B 解析 B項,“不具備詩意化藝術特征”說法絕對。結合兩則材料內容,小說的詩意化并不僅僅有文體互滲的方式,還有材料二中所說的各種方式,所以斷言小說不具備詩意化藝術特征不當。
2.D 解析 D項,“材料一的結論更具有客觀性”錯誤。材料二對顧隨小說美學特點的歸結也是建立在對其小說創(chuàng)作和創(chuàng)作思想表達的大量資料分析基礎上的,即使是個體作家研究也能做到有理有據(jù),并不能說客觀性不強。
3.B 解析 材料一的觀點是“文體互滲現(xiàn)象的生成不但與自身形式的發(fā)展變遷有關,而且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整個時代的處世態(tài)度和精神文化內容”,這個結論是建立在對“五四”時期小說藝術現(xiàn)象總結基礎上的。B項,《狂人日記》作為日記體小說,有小說自身借鑒突破的內在發(fā)展規(guī)律影響,也有“五四”時期西學東漸的時代印記,如對意識流小說技巧的借鑒,可以支撐材料一觀點。A項和C項雖然大體也符合觀點要求,但屬于古典小說范疇。D項,《裝在套子里的人》中的漫畫事件是情節(jié),不是漫畫藝術形式的有機融入,而且漫畫藝術也不屬于“文本”范疇。
4.①首先簡介文學體裁的詩意主要表現(xiàn)為語言文字的詩意性和思維語境的詩意性,并按照詩意思維將文學體裁進行區(qū)分。②然后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五四”時期小說詩意化的特點和20世紀30年代后小說散文化的原因及特征。③最后總結得出結論,文體互滲現(xiàn)象的生成不但與自身形式的發(fā)展變遷有關,而且與時代的處世態(tài)度和精神文化內容有關。
5.示例 (1)會。①穆木天等認為小說應該客觀地展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的風貌,而20世紀30年代的社會生活呼喚著以敘事為主的小說。②魯迅先生的小說內涵豐富、真實客觀地展現(xiàn)了時代的風貌,不是浮淺的、以主觀抒情為主的散文化小說,所以會受到稱贊。
(2)不會。①穆木天等批判小說散文化的原因之一是文體不純粹,認為小說應當追求客觀化的展示,力求展現(xiàn)真實的生活。②魯迅先生的小說,如《社戲》等也存在抒情性強、情節(jié)散淡的問題。
(3)不一定。①顧隨是從藝術表現(xiàn)力角度稱贊魯迅小說,穆木天等是從小說文體特征及與時代、生活的關系角度評價小說。②兩者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立場和態(tài)度也會有所不同。

相關試卷

備戰(zhàn)2025屆新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復習任務群1信息類文本閱讀練案2信息的邏輯推斷(附解析):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5屆新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復習任務群1信息類文本閱讀練案2信息的邏輯推斷(附解析),共4頁。

備戰(zhàn)2025屆新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復習任務群1信息類文本閱讀練案10基于教材“活動課”的選材新角度(附解析):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5屆新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復習任務群1信息類文本閱讀練案10基于教材“活動課”的選材新角度(附解析),共3頁。

備戰(zhàn)2025屆新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復習任務群1信息類文本閱讀練案9信息類文本閱讀探究題的三大命題情境(附解析):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5屆新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復習任務群1信息類文本閱讀練案9信息類文本閱讀探究題的三大命題情境(附解析),共4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備戰(zhàn)2025屆新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復習任務群1信息類文本閱讀練案6歸納內容要點分析概括觀點態(tài)度(附解析)

備戰(zhàn)2025屆新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復習任務群1信息類文本閱讀練案6歸納內容要點分析概括觀點態(tài)度(附解析)

備戰(zhàn)2025屆新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復習任務群1信息類文本閱讀練案11科普文基于文本特征的命題角度(附解析)

備戰(zhàn)2025屆新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復習任務群1信息類文本閱讀練案11科普文基于文本特征的命題角度(附解析)

備戰(zhàn)2025屆新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復習任務群1信息類文本閱讀練案7比較材料異同與側重點(附解析)

備戰(zhàn)2025屆新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復習任務群1信息類文本閱讀練案7比較材料異同與側重點(附解析)

備戰(zhàn)2025屆新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復習任務群1信息類文本閱讀練案4分析論證特點(附解析)

備戰(zhàn)2025屆新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復習任務群1信息類文本閱讀練案4分析論證特點(附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