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水圈的組成1.水圈的特點:水圈是地球上各種水體共同組成的一個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2.水體的類型地球上的水體可分為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在地球水體總儲量中, 占96.538%,陸地淡水僅占2.526%,而且絕大多數又以 的形式存在于極地和高緯度、高海拔地區(qū)。?
二、水循環(huán)過程及意義 根本原因在于水的三態(tài)變化1.水循環(huán):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層通過 、降水、徑流等環(huán)節(jié)連續(xù)不斷、周而復始地運動的過程。?2.水循環(huán)類型及主要環(huán)節(jié)
旁欄邊角·再利用閱讀教材必修第一冊P42圖2-2-11“水循環(huán)示意”,探究以下問題。①海陸間大循環(huán)包括哪些環(huán)節(jié)?
②影響下滲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蒸發(fā)、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
提示 降水量和降水強度、地表坡度、植被等。
3.意義(1)使各種水體 、相互轉化,使水體得以 。?(2)促進了地球表層區(qū)域之間、圈層之間的 。?(3)促進了水圈、大氣圈和生物圈之間的能量交換,對地表溫度有 作用。?(4)改變一些地區(qū)的生態(tài)和生活環(huán)境。(5)進行著勢能和動能的轉換,產生了 、搬運和沉積作用,改造著地表形態(tài)。?
旁欄邊角·再利用閱讀教材必修第一冊P43圖2-2-12“尼羅河綠色走廊及三角洲”,探究以下問題。①分析尼羅河兩岸為什么會形成綠色走廊。
②綠色走廊的形成說明水循環(huán)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提示 埃及絕大部分是沙漠,尼羅河兩岸地區(qū)由于尼羅河河水的灌溉,農業(yè)發(fā)達,人口和城市眾多,形成綠色走廊。
提示 改變區(qū)域的生態(tài)和生活環(huán)境;改造著地表形態(tài)。
易錯易混·再判斷(1)大氣環(huán)流是水汽輸送的主要動力。( )(2)海陸間循環(huán)的環(huán)節(jié)最多、循環(huán)水量最大。( )(3)塔里木河河水主要參與的水循環(huán)是陸地內循環(huán)。( )(4)對地表形態(tài)有塑造作用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是下滲和地表徑流。( )
三、陸地水體的組成1.陸地水的概念:陸地上水體的總稱,指存在于 、湖泊、冰川、沼澤和地下的水體。?2.陸地水的組成:陸地咸水和陸地 。?四、陸地水體之間的聯系1.水體補給:陸地上的各種水體是不斷運動的,它們彼此之間通過 而相互聯系。?2.河流補給: 補給、冰雪融水補給、湖泊水補給、地下水補給等。 冰川補給是單向補給?
3.補給特點(1)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影響顯著,汛期與 一致。?(2)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流量受氣溫的影響,汛期與 期一致。(3)地下水補給的河流,水量比較 ;地下水與河流水,因為水位變化還可能 。?①當河流漲水時,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這時,河流水補給地下水。②當河流水位下降并低于地下水位時,則地下水補給河流水。
(4)河流與其沿途的湖泊也常具有相互補給的關系,汛期湖泊能夠________ 河流的洪水,枯水期湖泊水能夠 河流水。湖泊水與河流水的相互補給關系:?
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洪水期蓄積部分洪水,削減、延緩干流洪峰,枯水期補給河流,對河流徑流起著調節(jié)作用。
填圖繪圖·再實踐根據表中數據繪制我國東北地區(qū)某河流的流量變化曲線圖,并簡要說明該河汛期及補給類型。
提示 繪圖如下。該河有明顯的春汛和夏汛,春季為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補給,夏季為雨水補給。
易錯易混·再判斷(1)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流量的季節(jié)變化大,年際變化小。( )(2)各種水體之間都可以相互補給。( )(3)黃河下游地區(qū)只能河流水補給地下水,地下水無法補給河流水。( )
1.感受桂東南“山—林—宅—水—田”的和諧桂東南地區(qū)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最大的客家聚居區(qū)。聚居建筑形成“山—林—宅—水—田”的初級空間格局。在山腰處建立陂池攔截水源,利用水渠灌溉陂池之下的梯田,構建“建筑—農田”排水灌溉系統(tǒng),形成良性循環(huán)。下圖示意桂東南地區(qū)客家傳統(tǒng)聚落景觀。
調查思考:(1)說出山林涵養(yǎng)帶影響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
(2)說明開墾梯田對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的影響。
提示 蒸騰(蒸發(fā))、下滲、地表徑流、地下徑流。
提示 開墾梯田可以減緩坡度,截留雨水,增加下滲;減少地表徑流;增加地下徑流。
2.無支流的孔雀河水從何來?孔雀河是罕見的無支流水系,流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庫爾勒市,注入荒漠區(qū),全程一年四季不斷流,河水常年流量穩(wěn)定。下圖示意孔雀河流域位置及其開發(fā)情況。
(1)據圖說出孔雀河最主要的補給水源。???(2)分析孔雀河無支流水系發(fā)育的主要原因。?
提示 孔雀河位于我國西北內陸塔里木盆地,離海洋較遠,水汽難以到達,降水少,氣候干旱,蒸發(fā)量大,形成罕見的無支流水系。
(2022全國乙卷)下圖顯示黃河桃花峪附近花園口水文站監(jiān)測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兩次洪水過程的水位與流量的關系。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1958年7月洪水過程中,圖中O、P兩點水位變化趨勢及兩點流速相比( )A.O點水位上漲,流速較快B.O點水位回落,流速較慢C.P點水位上漲,流速較慢D.P點水位回落,流速較快(2)圖示資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A.洪水含沙量大B.洪峰水位低C.河床高D.洪峰流量大
1.三類水循環(huán)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水循環(huán)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其主要環(huán)節(jié)具體總結如下:
2.影響水循環(huán)主要環(huán)節(jié)的因素(1)影響蒸發(fā)的因素
(2)影響水汽輸送的因素——風
(3)影響降水的因素
(4)影響地表徑流的因素
(5)影響下滲的因素
(6)影響地下徑流的因素影響地下徑流的因素可參考影響地表徑流、下滲的因素,并重點考慮喀斯特地貌(巖溶地貌),因為喀斯特地貌區(qū)地下溶洞、地下暗河眾多,儲存有大量的地下水。
3.人類活動對水循環(huán)的影響目前,人類活動對水循環(huán)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地表徑流的影響方面。
4.利用水平衡原理解釋地理問題
(2023山西太原期中)畦灌是用土埂將耕地分隔成長條形的畦田,并借助重力作用讓水流沿畦溝流動并以薄水層浸潤土壤的灌溉方法。河套灌區(qū)張連生海子附近耕地以畦灌為主,該區(qū)耕地—荒地—海子系統(tǒng)中的水循環(huán)模式較為獨特(下圖)。據此完成1~2題。
1.相比于大水量灌溉,該區(qū)耕地采用畦灌的主要優(yōu)勢為( )①減少滲漏量?、诟纳仆寥利}堿化 ③增加降雨量 ④提高水資源利用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在耕地—荒地—海子系統(tǒng)中,水體的相互轉化順序為( )A.海子—地下水—降水—灌溉水B.降水—地下水—海子—灌溉水C.灌溉水—地下水—海子—降水D.地下水—灌溉水—海子—降水
解析 第1題,相比于大水量灌溉,畦灌是用土埂將耕地分隔成長條形的畦田,并借助重力作用讓水流沿畦溝流動并以薄水層浸潤土壤的灌溉方法,可以節(jié)約用水,減少滲漏量,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故①④正確。畦灌用水浸潤土壤,導致地下水位上升,可能會加重土壤鹽堿化;降雨量的多少和氣候有關,和灌溉方式無關,②③錯。選D。第2題,據材料可知,畦灌借助重力作用讓水流沿畦溝流動并浸潤土壤,故灌溉水會下滲到土壤以及地下水層轉變?yōu)榈叵滤?而地下水會沿著坡體自流到海子,海子水通過蒸發(fā)會轉變?yōu)榻邓?其順序應為灌溉水—地下水—海子—降水,故選C。
考點二 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
(2022湖南卷)位于中亞的某內陸咸水湖,擁有較豐富的濕地和動植物資源,該湖泊近60年水量變化顯著。湖濱地下水與湖泊互為補給,但補給量較少。下圖示意該湖泊1961—2020年各時期入湖地表徑流量、降水量、蒸發(fā)量的變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引起該湖泊近60年水量變化的主導因素是( )A.氣溫B.降水量C.蒸發(fā)量D.地表徑流量(2)推測湖濱地下水補給該湖泊較多的時期是( )A.1961—1979年B.1970—1989年C.1980—1999年D.2000—2020年(3)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2000年以來該湖泊湖岸地區(qū)( )A.沙塵天氣增多B.灌溉面積擴大C.湖岸線較穩(wěn)定D.綠洲面積增加
1.河流的主要補給類型
2.河流補給類型的判讀(1)依據河流流經地的氣候和地形條件判斷
(2)依據徑流季節(jié)變化過程判斷降水補給的河流,徑流季節(jié)變化大,與降水期一致;冰川融水補給取決于氣溫,徑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補給的河流,全年徑流平穩(wěn);湖泊對徑流具有調節(jié)作用,使徑流季節(jié)變化小;春季有明顯汛期的河流有積雪融水補給。如圖1,河流徑流量變化與降水變化一致,應該以降水補給為主;圖2河流徑流量較小,徑流量的季節(jié)變化與氣溫變化大體吻合,應該屬于冰川融水補給。
(2023湖南張家界統(tǒng)考)阿拉善大漠天池景區(qū)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騰格里沙漠與巴丹吉林沙漠交匯處,為世界罕見的沙漠堰塞湖,風光獨特,引人入勝。湖泊兩側是異常陡峻的發(fā)育有大量裂隙的花崗巖崖壁,一條小溪注入其中,而小溪上游被180米長的黃沙阻斷。天池全長300米,寬60米,最大水深近10米,水位季節(jié)變化小,湖面海拔高約1 365米,與緊鄰其下的濕地間有15米的高差,與附近地勢最低的一個鹽湖的高差達175米。據此完成1~2題。1.大漠天池的主要補給水源是( )A.冰川融水B.雨水C.地下水D.河流水2.大漠天池為淡水湖泊的主要原因是( )A.高緯度,蒸發(fā)量小B.地勢較高,能夠滲鹽C.日溫差大,多凝結水D.全球變暖,冰川融化
解析 第1題,阿拉善大漠天池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騰格里沙漠與巴丹吉林沙漠交匯處,當地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湖泊面積不大,水位季節(jié)變化小。冰川融水在夏季明顯增多,且周邊無冰川分布,A錯誤;深居內陸,雨水補給很少,B錯誤;地下水補給為主,水量穩(wěn)定,C正確;此處地勢較高,湖水外滲,沒有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河流補給,D錯誤。故選C。第2題,該地不是高緯度地區(qū),且在西北內陸地區(qū)蒸發(fā)量大,A錯誤;湖面海拔高約1 365米,與緊鄰其下的濕地間有15米的高差,與附近地勢最低的一個鹽湖的高差達175米,故其地勢較高,能夠滲鹽,且堰塞體由黃沙組成,滲水性強,利于湖水向下游濕地等滲漏,排出鹽分,B正確;日溫差大,多凝結水,但補給量與蒸發(fā)量對比太少,不是變淡的主因,C錯誤;該地附近無冰川覆蓋,全球變暖,冰川融化的水很難補給此處,D錯誤。故選B。
哈素海(下圖)地處陰山南麓,原是黃河、大黑河沖積平原上的一片積水洼地,平均水深不超過2米。蓄水面積年內變化很大。民生渠建成后引黃河水定期補給。再經圍護堤壩等工程建設,哈素海成為一個面積穩(wěn)定的人工湖,滋養(yǎng)著周邊大片農田。據此完成3~4題。
3.早期哈素海蓄水面積年內變化大,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地形B.下滲C.蒸發(fā)D.降水4.目前哈素海明水區(qū)面積顯著縮小,可能預示該湖未來( )A.沼澤化B.集水功能增強C.鹽堿化D.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化
解析 第3題,哈素海處于陰山南麓,原是黃河、大黑河沖積平原上的一片積水洼地,說明其早期為黃河流域的外流湖,后因河道變遷形成牛軛湖。由于地處季風區(qū),流域內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這是早期哈素海年內蓄水面積變化大的主要原因。第4題,讀圖可知,哈素海部分明水區(qū)變成蘆葦區(qū),因此湖泊面積縮小,集水功能減弱,原先明水區(qū)域可能退化成沼澤,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因此A正確,B、D錯誤。鹽堿化是湖泊周圍土地可能出現的生態(tài)問題,C錯誤。
圖形判讀8河流流量曲線圖的判讀
1.流量曲線圖反映的主要內容包括:流量的大小;從曲線變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節(jié)變化;從曲線高峰區(qū)了解汛期出現的時間和長短;從曲線低谷區(qū)了解枯水期出現的時間和長短。2.流量曲線圖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1)河流流量大小取決于降水量(或冰雪融化量)及流域面積。雨水補給的水量一般較大,冰雪融水補給的水量一般較小;但同樣是以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我國南方地區(qū)與北方地區(qū)河流的徑流量大小差別很大。
(2)河流的徑流量的季節(jié)變化。以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季節(jié)變化大,以地下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季節(jié)變化小。(3)汛期出現的時間。冰川補給的河流汛期在夏季;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補給的河流汛期大多在春季;同樣是降水補給,夏雨型氣候區(qū)的河流汛期在夏季,年雨型的熱帶雨林、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的河流則多無明顯的汛期。(4)有無斷流。一般降水補給、地下水補給的河流不會出現斷流的情況。內流河斷流往往由氣溫低,冰雪不融化,沒有冰川融水補給所致。(5)曲線變化和緩,多是地下水補給,也可能是位于熱帶雨林氣候區(qū)或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還可能是水庫的調節(jié)功能。
3.河流流量曲線圖讀圖方法和解題思路。(1)識別圖中縱、橫坐標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單位及數值,特別是縱坐標。一般橫坐標表示時間變化,縱坐標反映數值特征。下面甲、乙兩圖中橫坐標均表示時間,甲圖中縱坐標為河流流量與降水量,乙圖中縱坐標為河流流量與氣溫。
(2)以橫坐標的時間變化為主線,結合流量過程曲線的數值變化,分析其水文特征。
(3)結合河流的徑流量,并對照河流汛期確定河流的補給形式。①汛期出現在夏秋、枯水期出現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為雨水補給,但地中海氣候區(qū)河流剛好相反。②汛期出現在夏季的河流,除雨水補給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補給。③春季和夏季出現兩個汛期的河流,除雨水補給外,還可能有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補給。④河流在冬季斷流可能是河水封凍的緣故,內流河往往是由于氣溫低,冰川不融化,沒有冰川融水補給所致。
⑤曲線變化和緩,多是地下水補給,也可能是熱帶雨林氣候區(qū)或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的河流。如上圖,甲河流量與降水量的對應關系明顯,說明以雨水補給為主;乙河流量與氣溫的對應關系明顯,說明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4)確定河流所在區(qū)域的氣候特征。圖中甲河水量豐富,主要分布于我國東南沿海的季風氣候區(qū);乙河水量較小,主要分布于我國西北內流區(qū),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下面左圖示意我國南方某地區(qū)等坡度線(地表坡度值相等的點連成的線),圖中數字代表坡度(坡面與水平面的夾角),右圖表示左圖區(qū)域內一次局地暴雨后甲、乙兩個水文站觀測到的河流流量變化。讀圖,完成1~2題。
1.該次暴雨發(fā)生的局部地點最可能是(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2.據圖判斷,該河流( )A.干流由西南流向東北B.流量②地比③地小C.①地水流平穩(wěn)D.④地以侵蝕作用為主
解析 第1題,從圖中看,甲、乙水文站出現洪峰,且甲水文站洪峰出現早,因此甲水文站位于河流上游,暴雨應出現在甲、乙水文站的上游④地,D正確。第2題,從圖中看,暴雨后乙水文站洪峰比甲來得晚且洪峰小,說明乙受湖泊調節(jié)作用,應位于湖泊的下游,甲不受湖泊調節(jié)作用,位于湖泊上游,可知河流自東北向西南流,A錯誤。②地位于③地下游,流量②地比③地大,B錯誤。①地坡度大,水流急,C錯誤。④地坡度大,以侵蝕作用為主,D正確。
(2023江蘇徐州一模)密西西比河是美國第一長河,自北向南流經中央平原,注入墨西哥灣,輸沙量和徑流量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和年際變化。近年來,密西西比河月均懸沙濃度持續(xù)下降,下圖為1988—2015年密西西比河入海口處月均徑流量和月均懸沙濃度(濃度越大,輸沙量越大)年內變化圖。據此完成3~4題。
3.密西西比河月均徑流量最大的月份,補給水源主要來自( )A.冰川融水B.積雪融水C.降水D.地下水4.密西西比河月均懸沙濃度下降會導致( )A.沿海漁業(yè)資源減少B.河流徑流量減少C.流域的植被狀況改善D.流域降水量增加
解析 第3題,結合圖中信息可知,密西西比河月均徑流量最大的月份在4月(為春季),該季節(jié)氣溫回暖,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量最大,因此可以判斷其主要補給水源為積雪融水,B正確;冰川融水最大的月份應該在夏季7、8月份,A錯誤;密西西比河流域大多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降水最大的月份,也應該在夏季,C錯誤;地下水補給是全年均存在的,其中在枯水期補給量相對較多,一般不是該地區(qū)河流的主要補給水源,D錯誤。故選B。第4題,密西西比河月均懸沙濃度下降會減少給河流入??谔幍母∮紊锏酿D料,浮游生物餌料減少,同樣不利于魚類聚集,因此會導致沿海漁業(yè)資源減少,A正確;河流徑流量減少、流域植被狀況改善、流域降水量增加都不是河流月均懸沙濃度下降導致的,它們是導致河流懸沙濃度變化的原因,B、C、D錯誤。故選A。
一、常見河流特征類題目的答題思路角度一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描述
答題指導(四)河流特征類
角度二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成因分析
角度三 兩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差異比較
二、常用的答題思路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2.河流水系特征分析
3.人類活動對河流水文特征影響的分析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 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分別源于喜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達卡西北匯合成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灣,流域總面積超過170萬平方千米,年徑流總量約1.3萬億立方米,年輸沙量超過10.6億噸,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圖1為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概況及其部分城市氣候資料圖,圖2為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圖。
(1)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主要補給類型有 。?(2)比較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異并解釋其成因。
(3)分析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對三角洲地區(qū)的影響。
冰雪融水、雨水、地下水
布拉馬普特拉河月均流量較大;布拉馬普特拉河峰值較早。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內降水量大,雨季長。
有利:促進三角洲的形成與發(fā)育;提供水源。不利:引發(fā)洪澇災害。
解析 第(1)題,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面積大,支流多,位于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降水量豐富,主要補給類型為雨水補給。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分別源于喜馬拉雅山的南、北麓,上游地區(qū)主要補給類型為雨水補給和高山冰雪融水補給。此外,該流域還存在比較穩(wěn)定的地下水補給。第(2)題,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異主要從流量大小及季節(jié)變化兩個方面進行分析。讀圖可知,布拉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大于恒河,且出現峰值的時間早。兩河月平均徑流量差異的原因主要從河流補給類型進行分析。雨水補給是河流的主要補給類型。比較題目中四個城市的氣候資料圖可知,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降水量更大,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第(3)題,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對三角洲地區(qū)的影響要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進行分析。由材料可知,河流年徑流量及年輸沙量很大,在入??谔幠嗌炒罅砍练e,有利于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同時為農業(yè)生產提供灌溉水源。河流徑流的季節(jié)變化大,容易引發(fā)洪澇災害。
這是一份第3單元 從地球圈層看地表環(huán)境 第1節(jié) 第4講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 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課件+習題魯教版(新高考新教材),文件包含第1節(jié)第4講氣壓帶風帶與氣候pptx、考點規(guī)范練10氣壓帶風帶與氣候pptx、考點規(guī)范練10氣壓帶風帶與氣候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9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第3單元 從地球圈層看地表環(huán)境 第1節(jié) 第2講 大氣運動 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課件+習題魯教版(新高考新教材),文件包含第1節(jié)第2講大氣運動pptx、考點規(guī)范練8大氣運動pptx、考點規(guī)范練8大氣運動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7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適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單元從地球圈層看地表環(huán)境第2節(jié)第1講水圈與水循環(huán)陸地水體及其相互關系課件魯教版,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內容索引,強基礎增分策略,增素能精準突破,研專項前沿命題,水循環(huán)示意圖,考點一水循環(huán),第2題,思維流程第1題,第3題,技能提升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