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包括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2.可能使用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第I卷(選擇題,共39分)
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13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39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化學與生活、社會發(fā)展息息相關(guān),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詩句中涉及氧化還原反應
B. “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該過程發(fā)生了置換反應
C. “霾塵積聚難見路人”,霧霾所形成的氣溶膠有丁達爾效應
D.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涉及的是分解反應
2. 分類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質(zhì)分類不正確的是
A. 電解質(zhì):硫酸銅、熔融氯化鈉、鹽酸
B. 非電解質(zhì):乙醇、一氧化碳、氨氣
C. 堿性氧化物: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鈉
D. 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干冰
3. 下列溶液中與1000.1的溶液中含有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等的是
A. 1000.2溶液B. 2000.2溶液
C. 1000.2溶液D. 1000.1溶液
4. 下列指定量不相等的是
A. 等質(zhì)量的與所含的硫原子數(shù)
B. 相同質(zhì)量的分別完全轉(zhuǎn)化為和時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
C. 相同質(zhì)量的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和完全反應時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
D. 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含有的分子數(shù)
5. 設(shè)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標準狀況下,2.24L中含H原子數(shù)約為0.2
B. 1溶液中約含有0.2個
C. 0.1與足量水反應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0.1
D. 鐵粉與水蒸氣反應生成22.4L,反應中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約為2
6. 下列關(guān)于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用途不具有對應關(guān)系的是
A. 溶液具有弱堿性,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B. 二氧化氯具有強氧化性,可用作殺菌消毒
C. 鈉單質(zhì)熔點較低,可用于冶煉金屬鈦
D. 鐵粉能與反應,可用作食品保存的脫氧劑
7. 下列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不能一步實現(xiàn)的是
A. B.
C. D.
8. 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B. 能使酚酞變紅的溶液:
C. 溶液:
D. 溶液:
9. 由制鋁工業(yè)廢渣(主要含、、、等的氧化物)制取聚合硫酸鐵鋁凈水劑的流程如下。已知:不與稀反應。
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浸取時作用是將氧化為
B. 與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 濾液中主要存在的陽離子有:、、、
D. 聚合硫酸鐵鋁水解形成的膠體具有吸附作用
10. 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 溶于水:
B. 向硫酸氫鈉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鋇溶液至恰好沉淀:
C. 氯氣溶于水呈酸性:
D. 向溶液中通入
11. 下列“實驗結(jié)論”與“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相符的一組是
A. AB. BC. CD. D
12. 配制的溶液,部分實驗操作示意圖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是
A. 容量瓶身標有溫度、容量、刻度、濃度等
B. 上述實驗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為②①④③
C. 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和引流,配制好的溶液不可長期存放在容量瓶中
D 溶解后一定要冷卻至室溫,定容時,若蒸餾水加多了,只能重新配制
13. 某容器中發(fā)生一個化學反應,其中涉及六種粒子。其中、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 反應中轉(zhuǎn)移電子時,消耗還原劑
B. 還原性:
C. 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D. 該反應中被氧化為
第II卷(非選擇題,共61分)
14. I.根據(jù)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按要求寫出下列電離或離子方程式:
①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_______。
②將醋酸()溶液逐滴滴入到溶液中,剛開始時發(fā)生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③將飽和溶液滴入到沸水中,繼續(xù)加熱溶液呈紅褐色,即制得膠體,寫出該反應離子方程式:_______。
(2)亞硝酸鈉()是肉制品加工中常用的發(fā)色劑。有毒,使用時必須嚴格控制用量。在酸性條件下,可將轉(zhuǎn)變?yōu)椋陨磙D(zhuǎn)化為,寫出該過程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
II.物質(zhì)的量是高中化學常用的物理量,請完成以下有關(guān)計算:
(3)①某條件下,16g氧氣所占的體積為12L,則在該條件下的氣體摩爾體積為_______。
②16.25g某三價金屬的氯化物中含有0.3,則此氯化物的摩爾質(zhì)量為_______。
(4)取1000.3和2000.2的硫酸溶液注入500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線,該混合溶液中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_______。
15. I.為實現(xiàn)工業(yè)含鋁、鐵、銅合金(假定其余雜質(zhì)與酸堿都不反應)廢料的再利用,某化學興趣小組設(shè)計了如下回收利用方案:
已知:合金中鋁與溶液反應生成可溶性鈉鹽?;卮鹣铝袉栴}:
(1)操作①為_______,若要從濾液D得到綠礬晶體,步驟③的實驗操作為蒸發(fā)濃縮、_______、過濾、洗滌、干燥。
(2)若試劑Z是溶液,④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
(3)①現(xiàn)需2400.2的溶液,配制時需稱量綠礬晶體()質(zhì)量_______g。
②配制該溶液用到的玻璃儀器除量筒、燒杯、玻璃棒外,還需要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操作會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高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所稱取的晶體失去了部分結(jié)晶水 B.轉(zhuǎn)移溶液前容量瓶中存在少量蒸餾水
C.定容前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 D.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II.用晶體配制的溶液,在空氣中放置一天后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黃色固體。興趣小組同學研究固體成分及產(chǎn)生的原因。
(4)小組同學推測放置一天后的酸性溶液中存在。寫出產(chǎn)生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
(5)分離出黃色固體,經(jīng)多次洗滌后完成如下左圖實驗:
已知:鐵氰化鉀溶液與反應生成藍色沉淀,證實黃色固體中含和,試劑1和試劑2分別是_______、_______。
(6)查閱資料:不同下的氧化率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為避免被氧化,配制溶液時,需要添加_______、_______。
16. 氯氣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鹽酸、漂白劑、農(nóng)藥、染料和藥品等。
(1)1774年,瑞典化學家舍勒將濃鹽酸與軟錳礦(主要成分為)混合加熱,發(fā)現(xiàn)了氯氣。下圖為實驗室制取Cl2的裝置,請回答:
盛放濃鹽酸的儀器名稱是_______。
(2)下圖所示制取氯氣的凈化、收集、尾氣處理的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_______。(填序號)
(3)已知:常溫下用和市售濃鹽酸(11.9)反應制取Cl2難以進行。但若用漂白粉(有效成分)、高錳酸鉀等與濃鹽酸反應,常溫下很容易制取Cl2。
①已知,如圖裝置A是氯氣的發(fā)生裝置。加入適量的濃鹽酸充分反應有黃綠色氣體生成,寫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用單線橋標明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_______。
②裝置C的作用是驗證氯氣是否具有漂白性,則裝置C中Ⅲ處應放入的是_______(填序號)。
a.干燥有色布條 b.濕潤的有色布條 c.濕潤的淀粉試紙
裝置C的Ⅱ處的試劑是_______(填序號)。
a.堿石灰(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 b.無水氯化鈣 c.濃硫酸
③裝置D中一般不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多余的氯氣。理由是_______。
(4)84消毒液是一種常見的含氯消毒劑,其有效成分為次氯酸鈉。
資料:84消毒液中含氯微粒主要有、、;相同濃度時,的氧化性強于;是反映水溶液中所有物質(zhì)表現(xiàn)出來的氧化—還原性,值越大,氧化性越強。
某興趣小組同學研究84消毒液漂白性,實驗如下。
I.向284消毒液中加入2水后,放入紅色紙片,觀察到紙片慢慢褪色。
Ⅱ.向284消毒液中加入2白醋后,放入紅色紙片,觀察到紙片迅速褪色。
Ⅲ.測得84消毒液在不同溫度時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
①已知白醋顯酸性,不具有漂白性。實驗I、Ⅱ現(xiàn)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②由實驗Ⅲ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
17. 物質(zhì)的制備是化學學科的基本研究方向。
(1)已知用金屬鈉制取氧化鈉,可有多種方法:
①;②;③
在上述三種方法中最好的是_______(填序號),若生成相同物質(zhì)的量的,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_______。
(2)某同學擬用100溶液吸收氣體制備溶液,他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步驟:
①取50該溶液吸收過量的氣體,至氣體不再溶解;
②小心加熱溶液1~2min;
③在實驗步驟②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50)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
制備過程中涉及到的化學反應用離子方程式分別表示為_______、_______。若沒有實驗步驟②,則產(chǎn)品中可能含有的雜質(zhì)是_______(填化學式)。
(3)已知溶液呈堿性,溶液呈弱酸性。用溶液和溶液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制備,在燒杯中制備沉淀時,為避免生成沉淀,應選用的加料方式是_______(填字母)。
A.將溶液緩慢加入到盛有溶液的燒杯中
B.將溶液緩慢加入到盛有溶液的燒杯中
(4)過氧化鈣()是一種新型水產(chǎn)養(yǎng)殖增氧劑,常用于鮮活水產(chǎn)品的運輸。實驗室可用鈣鹽制取,再經(jīng)脫水制得,不溶于水,在0℃時穩(wěn)定,加熱至130℃時逐漸變?yōu)闊o水,已知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其制備過程如下:
I.“沉淀”時反應溫度不能過高原因:①防止氨水揮發(fā);②_______;
II.“沉淀”時發(fā)生的反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選項
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A
用光潔無銹的鐵絲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火焰呈黃色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鈉元素,可能含有鉀元素
B
向某溶液中加入鹽酸,產(chǎn)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滴加試劑,溶液變成血紅色
原溶液中一定含
D
將有色鮮花放入盛有干燥氯氣的集氣瓶中,蓋上玻璃片,鮮花褪色
氯氣也具有漂白性
A.凈化Cl2
B.收集Cl2
C.尾氣處理
這是一份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高級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階段性檢測(三)化學試題,共5頁。
這是一份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實驗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題,共8頁。
這是一份江蘇省南通市海安高級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