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A.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B.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
C.為降虜于蠻夷D.何以汝為見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的能力。
A項,“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意思是:你通過我而投降,我與你結為兄弟。為,動詞,結為。
B項,“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意思是: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顧及恩德義理。為,動詞,做。
C項,“為降虜于蠻夷”意思是:在異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隸。為,動詞,做。
D項,“何以汝為見”意思是:我為什么要見你!為,語氣助詞,用于疑問句。本句屬于倒裝句,按照意思語序為:以何見汝為?
ABC三項都是動詞,D項是語氣助詞。
故選D。
2.對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 論:議論
B.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 當:應當
C.律前負漢歸匈奴 負:背叛
D.不顧恩義,畔主背親 親:親戚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的能力。
A項解釋錯誤,“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币馑际牵簡斡谂墒拐咄ㄖK武,一起來審處虞常?!罢摗?,判罪。
B項解釋錯誤,“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意思是: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親近的大臣,判處死罪。“當”,判處。
D項解釋錯誤,“不顧恩義,畔主背親”意思是:不顧及恩德義理,背叛皇上、拋棄親人?!坝H”,雙親。
故選C。
3.下列加點詞的活用類型,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天雨雪,武臥嚙雪B.羝乳乃得歸
C.乃幽武置大窖中D.杖漢節(jié)牧羊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具體用法的理解能力。
A項,“天雨雪,武臥嚙雪”意思是: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雨,名詞作動詞,下(雪)。
B項,“羝乳乃得歸”意思是: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歸漢。乳,名詞作動詞,生子。
C項,“乃幽武置大窖中”意思是:就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窖里面。幽,形容詞作動詞,幽禁、幽囚。
D項,“杖漢節(jié)牧羊”意思是:拄著漢朝的旄節(jié)牧羊。杖,名詞作動詞,拄著。
ABD三項都是名詞活用為動詞,C項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故選C。
4.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B.空自苦亡人之地
C.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D.因泣下霑衿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辨析文言文中通假字的能力。
B項,“亡”同“無”;
C項,“畔”同“叛”;
D項,“霑”同“沾”,“衿”同“襟”。
故選A。
5.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班固(32-92),西漢史學家和文學家,字孟堅,安陵(今陜西咸陽)人。歷二十余年基本修成《漢書》,與《史記》《后漢書》《三國志》并稱四史。
B.《漢書》是《史記》以后又一部重要的紀傳體史書,開創(chuàng)了“包舉一代”的斷代史體例。
C.《漢書》把《史記》中的“書”改為“志”,記述典章制度;廢棄“世家”,并入“列傳”。全書計十二帝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共一百篇。
D.《漢書》在文學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它的語言嚴謹、整齊,帶有駢偶成分,在描寫人物、敘述史事方面也有較高的藝術成就。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古代文學常識。
A項,“西漢史學家和文學家”錯,西漢公元前202年建立,東漢建立于公元25年,班固(32年—92年),所以班固是東漢人,而不是西漢。
故選A。
題型二:主觀題
6.請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釋義。
(1)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 ______________
(2)空自苦亡人之地 ______________
(3)信義安所見乎 ______________
(4)與武決去 ______________
(5)蹈其背以出血 ______________
(6)前以降及物故 ______________
(7)不顧恩義,畔主背親 ______________
(8)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______________
【答案】 “旃”同“氈”,毛織的氈毯 “亡”同“無”,沒有 “見”同“現(xiàn)”,顯示 “決”同“訣”,辭別、告別 “蹈”同“搯”,叩擊,拍打 “以”同“已”,已經 “畔”同“叛”,背叛 “去”同“弆”,收藏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通假字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
略。
7.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
②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
③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找陨砀嗖菀埃l復知之!
④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
⑤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答案】①漢武帝贊許他這種合乎情理的做法,就派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持節(jié)(出使匈奴),護送留在漢朝的匈奴使者。
②我料想(自己)已經是死去很久的人了!您(如果)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請結束今天的歡聚,(讓我)在您面前死去!
③蘇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這樣(擁有富貴)。白白地讓自己的身軀供野草作肥料,又有誰知道你呢!
④國君無論愚笨或明智、賢明或昏庸,沒有不想求得忠臣來為自己服務,選拔賢才來輔助自己的。
⑤然而秦憑借著它的小小的地方,發(fā)展到兵車萬乘的國勢,管轄全國,使六國諸侯都來朝見,已經一百多年了。
【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
①“嘉”,贊許,贊賞;“以”,憑借;“送”,護送;“匈奴使留在漢”,“留在漢”修飾“匈奴使”,為定語后置句。
②“降”,使動,使……投降;“畢”,結束;“效死”,意思是賣力而不顧生命;“效死于前”,正常語序為“于前效死”,狀語后置句。
③“復然”,也會這樣;“空”,白白的;“膏”,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肥沃。
④“無”,不論、無論;“佐”,輔佐、輔助;“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莫不欲求忠以為自,舉賢以佐自”。
⑤“以”,憑借;“區(qū)區(qū)”,小;“致”,造成、獲得;“朝”,動詞,朝見。
題型三: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班)固字孟堅,年九歲,能屬文誦詩賦。及長,遂博貫載籍。所學無常師,不為章句,舉大義而已。永平初,東平王蒼以至戚為驃騎將軍輔政,開東閣,延英雄。時固始弱冠,奏記說蒼,薦桓梁、晉馮諸人,蒼納之。父彪卒,歸鄉(xiāng)里。固以彪所續(xù)前史未詳,乃潛精研思,欲就其業(yè)。既而有人上書顯宗,告固私改作國史者,有詔下郡,收固系京兆獄,盡取其家書。固弟超恐固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馳詣闕上書,具言固著述意。顯宗甚奇之,召詣校書部,與前睢陽令陳宗、長陵令尹敏、司隸從事孟異共成世祖本紀,遷為郎。固又作列傳、載記二十八篇,奏之。帝乃復使終成前所著書。固以為漢紹堯運,以建帝業(yè),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迷功德,私作本紀,編于百王之末,廁于秦、項之列,太初以后,闕而不錄,故探撰前記,綴集所聞,以為《漢書》。固自永平中始受詔潛精積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當世甚重其書學者莫不諷誦焉永元初,大將軍竇憲出征匈奴,以固為中護軍,與參議。北單于聞漢軍出,遣使款居延塞,欲修呼韓邪故事,朝見天子,請大使。憲上遺固行中郎將事,將數(shù)百騎與虜使俱出居延塞迎之。會南匈奴掩破北庭,聞虜中亂,引還,及竇憲敗,固先坐免官。固不教學諸子,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陽令種兢嘗行,固奴干其車騎,吏椎呼之,奴醉罵,兢大怒,畏憲不敢發(fā),心銜之。及竇氏賓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獄中,時年六十一。詔以譴責兢,抵主者吏罪。
論曰:司馬遷、班固父子,其言史官載籍之作,大義粲然著矣。議者威稱二子有良史之才。遷文直而事核,固文贍而事詳。若固之序事,不激詭,不抑抗①,贍而不穢,詳而有體,使讀之者亹亹②而不厭,信哉其能成名也。彪、固譏遷,以為是非頗謬于圣人。然其論議常排死節(jié),否正直,而不敘殺身成仁之為美,則輕仁義,賤守節(jié)愈矣。固傷遷博物洽聞,不能以智免極刑。然亦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嗚呼,古人所以致論于目睫也。
(節(jié)選自《后漢書·班彪列傳》)
【注】①抑抗:縮小與夸張。②亹亹(weǐ):不倦。
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斷句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固自永平中始受詔潛精積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當世甚重其書學者莫不諷誦焉
A.從文化常識看,句中的“永平”“建初”等年號表示時間,所以“固自永平中始”與“至建初中”后都應該斷開。
B.從句意看,“潛精積思二十年”是“詔”的具體內容,所以“受詔潛精積思二十年”是一個表意完整的句子。
C.從語法角度分析,“重”形容詞用作動詞,作“當世”的謂語,與“其書”構成動賓結構,故“其書”后要斷開。
D.從句間關系看,“重其書”是“當世”“莫不諷誦焉”的原因,所以“莫不諷誦焉”前應斷開。
9.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堯是傳說中上古部落聯(lián)盟首領,《史記》記載其為“五帝”之一,是儒家推崇的圣明君主。
B.賓客是指古代同宗族出身的或投靠依附王侯貴族并為其效命的門客,文中指竇氏的族人。
C.《漢書》是中國第部紀傳體斷代史,與《史記》《后漢書》《三國志》并稱為“前四史”。
D.論是附在史傳后面的評語,多是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評論,有時也是作者的諷喻或感慨。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班固聰穎多才,年輕有為。他九歲時就能寫詩作文,長大后博覽群書,不拘泥于一家學說;剛成年就向劉蒼薦才并被接納。
B.班固經歷磨難,矢志修史。他被人舉報私修官史而遭遇了牢獄之災;在班超營營救澄清冤情后,被皇帝召到校書部繼續(xù)著書。
C.班固潛心著述,享譽當時,他追溯記述帝王的功德,私下里撰寫他們的本紀,人們稱贊他與司馬遷都具有優(yōu)秀史官的才能。
D.班固治家無方,牽連被害。班固疏于管教家人,因奴仆醉酒冒犯種兢而被其懷恨在心,后來遭到種兢挾私報復,被害致死。
1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固弟超恐固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馳詣闕上書,具言固著述意。
(2)會南匈奴掩破北庭,聞虜中亂,引還,及竇憲敗,固先坐免官
12.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漢書》的優(yōu)點和不足。
【答案】8.C 9.B 10.C 11.(1)班固的弟弟班超擔心班固被郡吏拷問,自己不能申辯清楚,便疾行趕到朝廷上書,詳細說明班固著書的意圖。
(2)正趕上南匈奴攻破北匈奴所在地,聽說他們發(fā)生內亂,班固便帶兵返回,等到竇憲失勢時,班固首先獲罪并被免官。 12.優(yōu)點:①補錄缺失,對前代歷史進行了詳盡記錄;②極有文采,敘事詳盡又能注重體例。不足:缺少正確評價標準,看輕仁義和氣節(jié)。
【解析】8.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仔細閱讀文段,可根據(jù)句意,從整體上將能斷開的先斷開,然后再根據(jù)句子中的主謂語或動賓關系,名詞作主語或賓語以及文言虛詞等標志性詞語斷句。
A項,“所以‘固自永平中始’與‘至建初中’后都應該斷開”錯,“受詔”是“固”的謂語,“永平中”是“受詔”的時間狀語,應在“固自永平中始受詔”后斷開,“建初中”是“乃成”的時間狀語,意義相連不可斷開,應在“至建初中乃成”后斷開;
B項,“‘潛精積思二十年’是‘詔’的具體內容,所以‘受詔潛精積思二十年’是一個表意完整的句子”錯,“潛精積思二十年”是寫班固潛心研究二十年,不是“詔”的內容,“受詔”是“固”的謂語,與“固自永平中始”語意緊密,“受詔”“潛精積思二十年”二者之間應斷開,不是一個表意完整的句子;
D項,“所以‘莫不諷誦焉’前應斷開”錯,“學者”是“莫不諷誦焉”的主語,二者意義相連,“莫不諷誦焉”前不能斷開。
故選C。
9.本題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合語境的含義作答。B項,“同宗族出身”“指竇氏的族人”錯,“賓客”指對依附世家豪族人口的稱謂或官名,不包括古代同宗族出身的,原文“及竇氏賓客皆逮考”,意思是“等到竇氏門客都被逮捕拷問之時”,這里的“賓客”指門客,并非竇氏的族人。
故選B。
10.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實這些內容。C項,“追溯記述帝王的功德,私下里撰寫他們的本紀”錯,原文“史臣乃追迷功德,私作本紀”,意思是“史臣便追溯他們的功德,私下里撰寫本紀”,可知是史官追溯記述帝王的功德,私下里撰寫他們的本紀,不是班固。
故選C。
1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文言翻譯是文言文的必考內容,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jù)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題中重點詞句:(1)為……所,表被動;核考,拷問;自明,自己申辯清楚;詣,到;具言,詳細說明。(2)會,正趕上;掩破,攻破;引,帶;坐,獲罪。
12.本題考查理解文本內容及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做此類題時,回歸原文,按照題干要求,如本題“結合文本簡要概括《漢書》的優(yōu)點和不足”,鎖定答題區(qū)域,結合文本內容,從不同的方面進行歸納,語言要簡潔準確。原文“太初以后,闕而不錄,故探撰前記,綴集所聞”,意思是“太初之后,就空缺不再記錄,班固因而探尋史料撰寫前記,匯集聽說的內容”,可概括出“補錄缺失,對前代歷史進行了詳盡記錄”;原文“固文贍而事詳。若固之序事,不激詭,不抑抗,贍而不穢,詳而有體”,意思是“班固文辭華美而敘事詳盡。就像班固敘述事情,不毀譽過當,不縮小夸張,豐富而不雜亂,詳細而有體例”,可概括出“極有文采,敘事詳盡又能注重體例”;原文“然其論議常排死節(jié),否正直,而不敘殺身成仁之為美,則輕仁義,賤守節(jié)愈矣”,意思是“但是他們的評價意見常常否定為節(jié)氣而死和公正剛直,而不述說為正義而犧牲生命是一種美德,那么輕視仁愛正義,鄙視保持節(jié)操就更加厲害了”,可概括出“缺少正確評價標準,看輕仁義和氣節(jié)”。
【點睛】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班固字孟堅,九歲時,能作文章誦詩作賦。長大后,便博覽古籍。他所掌握的學問不是向某一家某一人學的,不拘泥于篇章字句的解釋,了解文章大意就行了。永平初年,東平王劉蒼 憑借至親的身份擔任驃騎將軍的職務輔佐朝政,招致賢才,廣納英雄。 當時班固才二十歲,寫了陳述意見的文書勸說劉蒼,推薦了桓梁、晉馮幾位賢士,劉蒼采納了他的建議。父親班彪去世后,班固回到故鄉(xiāng)。班固認為班彪續(xù)寫的前代歷史不詳細,就專心鉆研,想完成班彪的事業(yè)。不久有人給顯宗上書,控告班固私自修改撰寫國史,天子下詔給班固所在郡的郡守,將班固收捕到京兆獄中,將他家的書全部取走。班固的弟弟班超擔心班固被郡吏拷問,自己不能申辯清楚,便疾行趕到朝廷上書,詳細說明班固著書的意圖。顯宗認為他是個奇才,便 下詔讓他到校書部,與前睢陽令陳宗、長陵令尹敏、司隸從事孟異共同完成《世祖本紀》, 升遷為校書郎。班固又創(chuàng)作了列傳和栽記二十八篇,獻給皇帝。皇帝就再次讓他繼續(xù)完成以前所寫的書。班固認為漢朝承繼帝堯的氣運,以此建立帝王功業(yè)直至六代,史臣便追溯他們的功德,私下里撰寫本紀,編在百王的最后,排在秦始皇、項羽之列。太初之后,就空缺不再記錄,班固因而探尋史料撰寫前記,匯集聽說的內容,編撰了《漢書》。班固自永平中開始接受詔令,潛心鉆研二十多年,至建初年間才完成。當時人非常推崇此書,學者們沒有不朗讀背誦它的。永元初年,大將軍竇憲出征匈奴,任命班固為中護軍,參與軍務。北單于聽說漢軍出動,派遣使者到居延塞進行通好,想重行呼韓邪從前和親的做法,朝見天子,請派大使。竇憲上書派遣班固代理中郎將的事務,率數(shù)百騎兵與匈奴使者一起出居延塞迎接北單于。正趕上南匈奴攻破北匈奴所在地,班固聽說他們發(fā)生內亂,便帶兵返回,等到竇憲失勢時,班固首先獲罪并被免官。班固不教誨他的兒子們 他的兒子多不遵守法度,讓官吏很以之為苦。當初,洛陽令種兢曾經出行,班固的奴仆冒犯種兢的車馬, 吏卒捶擊呵斥了奴仆,奴仆醉酒謾罵種兢,種兢大怒,但因畏懼竇憲而不敢發(fā)作,心中記下仇恨。等到竇氏門客都被逮捕拷問之時,洛陽令種兢趁此機會逮捕關押了班固,班固于是死在獄中,時年六十一歲。天子下詔譴責種兢,把種兢作為主謀官吏來治罪。
評論說:司馬遷和班固父子,他們所寫的史書,大義要旨顯著明白。評論的人都稱道他們有優(yōu)秀史官的才能。司馬遷文辭直率而敘事準確,班固文辭華美而敘事詳盡。就像班固敘述事情,不毀譽過當,不縮小夸張,豐富而不雜亂,詳細而有體例,使人讀起來不知疲倦,他能夠成就名聲確實是應該的啊!班彪、班固諷刺司馬遷,認為他的是非認識與圣人非常不同 。 但是他們的評價意見常常否定為節(jié)氣而死和公正剛直,而不說為正義而犧牲生命是一種美德,那么輕視仁愛正義,鄙視保持節(jié)操就更加厲害了。班固認為司馬遷見識廣博,卻不能憑 借智慧避免最殘酷的刑罰??墒前喙套约阂采硐荽笞铮梢哉f智力已經夠了,但在行動上卻不能恪守所明白的道理。唉,古人所以反復慨嘆,人能明察秋毫卻看不到 自己的眼睛和睫毛啊。
題型四:語言文字運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司馬遷與班固常常被聯(lián)系在一起,合稱“班馬”,就如他們的著作《史記》《漢書》被合稱“史漢”一樣。司馬遷的《史記》已有諸多褒贊,像大家熟悉的魯迅先生的評語:“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保? )。
唐宋之際,隨著古文運動的深入與開展,對簡練、曉暢的《漢書》,被讀書人大為推崇。古文運動的領軍人物歐陽修、蘇軾、黃庭堅等,都酷愛《漢書》。黃庭堅甚至公開宣稱,如果接連三天不看《漢書》,便覺得俗氣逼人, 。
明朝時,《漢書》受到的追捧更是史無前例,連文化水平并不算高的朱元璋也對其 有加。有一回,明軍俘虜了元朝官員郭云,朱元璋見他相貌魁偉,便釋放了他,還送給他《漢書》做見面禮。受朱元璋的影響,明朝建文帝、神宗等幾位皇帝,對《漢書》也是 。可以說,在眾多《漢書》的愛好者中,明朝的“粉絲”級別是最高的。
文人的著作,能夠洛陽紙貴,在圖書市場上 ,當然是件令人愉快的事;而備受推崇,甚至被后人用來當作下酒的佳肴,更不失為一種至上的幸福。
13.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然而,班固的《漢書》卻遭受各家的攻詰,后代大多數(shù)讀書人對它并不認同
B.雖然《漢書》與《史記》齊名,但是《漢書》的認同度比《史記》要低
C.班固的《漢書》,雖然后人有些微詞,但仍得到了大多數(shù)讀書人的認可
D.雖然對《漢書》看法不一,甚至有些嗤之以鼻,但大多數(shù)讀書人還是表示認同
14.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唐宋之際,簡練、曉暢的《漢書》,隨著古文運動的開展與深入,讀書人大為推崇。
B.唐宋之際,隨著古文運動的深入與開展,對簡練、曉暢的《漢書》,讀書人大為推崇。
C.唐宋之際,對簡練、曉暢的《漢書》,隨著古文運動的開展與深入,被讀書人大為推崇。
D.唐宋之際,隨著古文運動的開展與深入,讀書人對簡練、曉暢的《漢書》大為推崇。
15.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捻検牵? )
A.面目可憎 垂愛 手不釋卷 風行
B.面目猙獰 鐘愛 愛不釋手 風靡
C.面目可憎 鐘愛 愛不釋手 風行
D.面目猙獰 垂愛 手不釋卷 風靡
【答案】13.C 14.D 15.C
【解析】13.本題考查學生語句復位的能力。
下文交代了歐陽修等人對《漢書》的喜愛,由此可以看出讀書人甚至帝王對《漢書》是認同的,且后文并未將《漢書》與《史記》進行比較,也未討論后世讀書人對兩者的認同度,所以排除AB兩項。另外,第一段重點在說司馬遷、班固以及他們的著作,并且括號前面的句子的主語是“司馬遷的《史記》”,所以括號內的句子以“班固的《漢書》”為主語更合適,由此可排除D選項。
故選C。
14.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畫線句主要存在兩種語?。阂皇钦Z序不當,應將“深入與開展”改為“開展與深入”;二是成分殘缺,可將“對簡練、曉暢的《漢書》,被讀書人大為推崇”改為“簡潔、曉暢的《漢書》,被讀書人大為推崇”或“讀書人對簡練,曉暢的《漢書》大為推崇”等。
A.偷換主語,可將“讀書人大為推崇”改為“深受讀書人推崇”。
B.語序不當,“隨著古文運動的深入與開展”應改為“隨著古文運動的開展與深入”。
C.成分殘缺,可刪去“對”。
故選D。
15.本題考查學生正確理解并使用詞語的能力。
①面目可憎:形容人的面貌或事物的樣子令人厭惡。面目猙獰:形容面目兇狠可怕。語段中形容人三天不看《漢書》就會很俗氣,令人厭惡,所以第一空應選用“面目可憎”。
②垂愛:敬辭,稱對方(多指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愛護(多用于書信)。鐘愛:特別疼愛,非常喜愛。語段中強調的是朱元璋特別喜愛看《漢書》,所以第二空應選用“鐘愛”。
③手不釋卷: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形容讀書勤奮或看書人迷。愛不釋手:喜愛得舍不得放下。語段中形容明朝的幾位皇帝十分喜愛《漢書》,所以第三空應選用“愛不釋手”。
④風行:普遍流行;盛行。風靡:草木隨風而倒,形容事物很風行?!帮L靡”與“風行”這兩個詞都有風行之意,而“風行”更主動、有力度,褒揚的感情色彩更濃重一些。語段中說的是文人的著作在圖書市場很流行,所以第四空選用“風行”更合適。
故選C。
16.下面是介紹《蘇武傳》的一段文字,但有些句子在語法、用詞、標點符號上存在問題,請找出并加以修改。
①《蘇武傳》是“漢書”中最出色的篇目之一。②它記述了蘇武出使匈奴,面對威逼利誘堅守節(jié)操,歷盡艱辛而不辱使命,③生動地刻畫了一個“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愛國志士的光輝形象。④作者采用經常寫人物傳記運用的縱式結構來組織文章,以順敘為主,適當運用插敘的方法,依時間的先后進行敘述,脈絡清晰,故事完整。
【答案】①“漢書”應改為《漢書》;②“它記述了……不辱使命”,缺少賓語中心語,可以在“不辱使命”后面加上“的事跡”;③應去掉引號中“威武不能屈”后面的逗號;④語序不當,“經?!睉旁凇斑\用的”前面。
【詳解】本題考查綜合語言表達能力。具體考查語段修改,包含語法、用詞、標點符號。解答此類題目,考生要認真審讀題干,比如本題要求“有些句子在語法、用詞、標點符號上存在問題,請找出并加以修改”,這就指出了答題方向;然后審讀分值,判斷有幾處語病;最后仔細閱讀文段,從這三個方面分析存在的問題。
①“漢書”是書籍名稱,雙引號使用不對,應改為《漢書》;
②“它記述了……”,缺少賓語中心語,可以在“不辱使命”后面加上“的事跡”;
③“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是間接引用,引號內不能有標點,應去掉引號中“威武不能屈”后面的逗號;
④“作者采用經常寫人物傳記運用的……”語序不當,“經?!睉旁凇斑\用的”前面。

相關試卷

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書憤課后復習題:

這是一份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書憤課后復習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請對以上材料內容進行概括,書憤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錦瑟當堂達標檢測題: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錦瑟當堂達標檢測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李憑箜篌引課后復習題: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李憑箜篌引課后復習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語文選擇性必修 中冊11.1 過秦論精練

語文選擇性必修 中冊11.1 過秦論精練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10 *蘇武傳當堂達標檢測題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10 *蘇武傳當堂達標檢測題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8.3 *黨費達標測試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8.3 *黨費達標測試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4.2 *憐憫是人的天性課時作業(yè)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4.2 *憐憫是人的天性課時作業(yè)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電子課本

10* 蘇武傳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選擇性必修 中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