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學們,初三應該是比較辛苦的一個階段,尤其是現(xiàn)在,我們正處于中考沖刺階段,我給同學們談談備考計劃及復習策略,以供參考。1、夯實基礎知識。語文學科是一個基礎性很強的科目,在復習備考時要將基礎知識夯實。要仔細復習各個年級的課本,重點是八年級和九年級的內(nèi)容。2、理解和掌握考點。中考語文的內(nèi)容很龐大,但只有理解和掌握了考點,才能在考試中高效地解決問題。重要的考點有:詞語辨析、古詩文的理解、作文寫作技巧等。3、多做試題。做試題是考試前的重要準備工作,可以幫助同學們熟悉考試形式和掌握解題技巧。4、閱讀提高。語文考試中涉及到的閱讀理解題數(shù)量很大,閱讀能力是至關重要的。要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每天讀一些優(yōu)秀的文章,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5、作文練習。作文是語文考試的重中之重,要用心準備作文寫作。要多讀一些優(yōu)秀的作文,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并練習寫不同類型的作文,如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6、考前復習策略。在考試前的最后一個星期,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梢詫⒚總€學科的要點和難點做成復習卡片,每天復習一定數(shù)量的卡片。
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02
考點02:明確行文線索
考點02:明確行文線索
記敘類文章的線索就是作者組織材料的思路在文中的反映,就是貫穿于全文的脈絡。其作用是貫穿全文,使文章渾然一體,使結構完整嚴謹。抓住文章的線索,便能體察作者布局謀篇的匠心。 文章可以只有一條線索,也可以有雙線或多線。雙線即為明線和暗線。
尋找線索要關注文中出現(xiàn)頻率特別高的物品、地點、人物等,這可能是小說的明線;暗藏在敘述之中的精神、思想、情感等往往是小說的暗線。如魯迅《藤野先生》(部編版八上)一文,是以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敘事的線索,圍繞表現(xiàn)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質(zhì)這一中心組織材料的。除回憶藤野先生這條明線外,文章還有一條暗線,即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
常見考查形式: ①文章的敘述線索是什么?設置這一線索有什么作用? ②聯(lián)系全文,簡要分析“×××”在文章謀篇布局中的作用。 ③本文中“×××”事物在文中多次出現(xiàn),有何作用? ④文章選材眾多,但不覺凌亂,請分析其中的原因。 ⑤請補充文中“我”對“×××”的感情變化。 ⑥本文有多條線索,請說出其中兩條。
例1:請分析楊絳《老王》(部編版七下)的敘事線索。 【答案示例】文章以作者與老王的交往為線索。坐老王的三輪,一路說說閑話,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寫老王眼疾,說到女兒給他大瓶魚肝油,可見一家人對老王很照顧。老王對錢家也好,在服務費上雙方總是非??蜌?。三輪改平板三輪,沒法坐了,作者還是很關心老王,對老王有好處,所以老王總覺得欠了一筆人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也要表示感謝。以彼此交往為線索,全文一脈相承,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例2:施耐庵《智取生辰綱》(部編版九上)“思考探究”三: 小說圍繞著生辰綱的爭奪,采取了明暗結合的雙線結構。同學之間討論:明線是什么?暗線是什么?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答案示例】明線是楊志押運生辰綱,寫楊志一行的矛盾沖突;暗線是晁蓋、吳用一行智取生辰綱,寫團結智取。明、暗雙線交織點在六月初四正午、黃泥岡松樹林。兩條線索交織展開故事情節(jié),揭示了護送和智取雙方的矛盾沖突,為人物性格塑造和情節(jié)發(fā)展服務,更好地表現(xiàn)了主題。
二、把握文章線索的方法
三、線索作用及答題模式
一、明確常見的線索 ①以人物或人物特征為線索?!侗秤啊芬愿赣H的背影為線索,通過寫父親過鐵道賣橘子的過程,表現(xiàn)了父子相愛相憐的真摯動人的感情。 ②以某一中心事件為線索。如《散步》以“散步”為線索,展現(xiàn)一家人無限溫馨的畫面;《變色龍》以警官奧楚蔑洛夫處理狗咬人事件為線索展開情節(jié)。
③以某具體的(或有某種象征意義的)事物為線索。如《白楊禮贊》以白楊樹的不平凡為抒情線索貫穿全文。 ④以物品為線索。在敘事的過程中,讓某一有特殊意義的物品在事件的各個階段重復出現(xiàn),并通過各種手段加強它的形象。這種物件往往起過渡作用或象征和點明中心思想。如《皇帝的新裝》是以皇帝新裝為線索,寫了皇帝愛新裝,騙子做新裝,君臣看新裝,游行穿新裝,揭穿假新裝。
⑤以時間的推移或空間的變換為線索。如《故鄉(xiāng)》是以時間推移為線索,以“回故鄉(xiāng)”“在故鄉(xiāng)”“離故鄉(xiāng)”的事情發(fā)展順序,連綴成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以地點的轉換為敘事線索組織材料;《藤野先生》以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為敘事線索,在東京的見聞和感受——到仙臺與藤野先生的交往——離別后對藤野先生的懷念。
例:【2022四川眉山中考】《吳召兒》: 1.下列對文章相關內(nèi)容和寫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小說以“我”的視角講述了紅衣女孩吳召兒的生活與戰(zhàn)斗故事,展現(xiàn)了她的外在美和內(nèi)在美。 B.小說通過我們和老鄉(xiāng)一起生活、“我”組織婦女識字班等內(nèi)容,表現(xiàn)了抗戰(zhàn)時期融洽的軍民關系。 C.小說以“紅棉襖”為線索串聯(lián)起吳召兒的故事,“紅棉襖”的多次出現(xiàn)使人物形象逐漸豐滿。 D.“月亮和星星都落到下面去”中的“落”化靜為動,從山頂觀景的視角呈現(xiàn)出月夜的夢幻美。 【解析】C項有誤?!凹t棉襖”不是文章線索,文章開頭吳召兒出場時并未穿“紅棉襖”。所以C項表述的“小說以‘紅棉襖’為線索串聯(lián)起吳召兒的故事”是不正確的。故選C項。
例:【2022年山東菏澤中考】《與稻田重逢》: 本文的線索是什么?請聯(lián)系文章內(nèi)容加以說明。(4分) 【參考答案】以時間為線索。兒時,長豐大丘與椿樹塘的稻田里有黑油油的泥,塘里有水;家人向往、喜愛。上世紀90年代起,稻田里雜草叢生,塘里堆滿淤泥,塘堤破舊,家人哀嘆、惋惜。接到新初電話時,正府有新舉措,稻田里用機械化耕作,塘堤都抹上了水泥,家人高興、欣喜。周末回家時,稻田里浮起新綠,家人驚喜、激動。
⑥以情感變化為線索。如《阿長與山海經(jīng)》“我”對阿長的感情是:憎惡、討厭——敬重、愛戴;《秋天的懷念》全文寫三次看花,作者對母親的漠視到理解,文章以我對母親的懷念和我不理解母愛的愧疚、自責為情感線索。 ⑦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如《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塑造人物形象。
例:【2013年湖北孝感中考】《心是一棵會開花的樹》: 根據(jù)提示,將下列內(nèi)容補充完整。 線索一:挺拔的槐樹花香醉人→______→重生的槐樹更加繁茂 線索二:少時的弟弟快樂健康→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文共有兩條線索,“心是一棵會開花的樹”,由開頭到結尾,樹始終貫串全文,因此,“樹”是全文的明線;而同時圍繞著樹敘述弟弟的情感態(tài)度變化,此為暗線。 【答案】 線索一:被雷擊的槐樹轟然倒下(槐樹被雷電攔腰截斷) 線索二:受傷后的弟弟一蹶不振 醒悟的弟弟開始新生活
二、把握文章線索的方法 ①關鍵句“線”。注意開頭句、結尾句、議論句、抒情句、中心句。這些句子多為畫龍點睛的重要語句,它往往隱含著線索。 ②反復出“線”。注意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事物、詞語和句子(物線、事線),以及表人物情感和時空的重點詞句。 ③標題看“線”。很多文章標題會揭示線索或包含線索的因素。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從題目“從……到……”就可看出,該文以地點轉換為線索,由一個地點轉換到另一個地點,人物活動空間很大。
例:【2021年浙江臺州中考】《呼喚》: “他說:請跟我來”這句話在②⑤⑧?段反復出現(xiàn),有何作用?(4分) 【參考答案】 這句話是文章的線索,使文章層次分明(1分)。這句話在這些段落反復出現(xiàn),強調(diào)了老漢一次次呼喚“我”,想要帶“我”走出沙漠,而“我”沉迷于挖寶,無視他的呼喚,一再地錯過機會,最終陷入困境(3分)。
④以情導“線”。注意文中表達作者思想感情變化的詞句。 ⑤時空連“線”。注意表示時間變化、地點轉移的詞語。 ⑥文體隱“線”。敘事散文常以中心人物或事件的發(fā)展變化為線,游記散文常以游蹤為線,抒情散文常以情感為線。
例:【2020年河南中考】《我的太爺老師》: 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回憶了“我的太爺老師”的許多事,他是如何把這些事有條不紊地組織在一起的?請結合相關內(nèi)容概括作答。(4分) 【參考答案】①以“我”對太爺老師的感激、崇敬和贊美之情為線索,將這些事組織在一起。 ②詳寫太爺老師教書生涯中的事,略寫他辭職后的境遇。 ③按時間順序寫太爺老師的教書生涯和辭職后的境遇。 (第①②③點答出任意兩點,意思對即可。一點2分,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例:閱讀《媽媽做的飯》,回答問題: 文章的線素有著串聯(lián)全文、貫通文脈的作用。本文的線索是什么?請結合文意簡析。 【答案】本文有明暗兩條線索: ①“母親做的飯菜”是明線,因為文本所記敘的“我”的成長階段都與“母親做的飯菜”有關; ②“母親對子女的愛”是暗線,因為“母親追著喂鯽魚”“塞泡菜”“寄包裹”“后來菜味道失調(diào)”都滲透著對子女的愛。
三、線索作用及答題模式 1.線索作用: ①結構安排方面:貫穿全文,使文章渾然一體,結構嚴謹。 ②敘述條理方面:彰顯行文脈絡,使文章條理清晰,層次井然。 ③主題表達方面:使文章主題的表達更充分,更集中。
2.線索作用答題模式: 文章以××(事物)/××(人物)/××事件/××思想感情的變化/時間的推移/空間變化/××的所見所聞為線索,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晰,結構嚴謹,主題的表達更充分,更集中。
例:【2019年山東濟寧中考】《美麗墓園》: 本文有明暗兩條線索,分別是什么?(4分) 【解析】本題考査散文的線索。文章線索貫穿全文,可以用來解讀文章含義,了解文章主旨,使文章渾然一體,使結構完整嚴謹,這是明線。如果有暗線,是與明線共同貫穿全文,也為抒發(fā)的感情找到了一個很巧妙的切點。如本文就有明暗兩條線索:我瞻仰烈士墓園的過程(明線)和孟良崮戰(zhàn)役的血與火的歷史(暗線)。 【參考答案】 明線:我瞻仰烈士墓園的過程。 暗線:孟良崮戰(zhàn)役的血與火的歷史。
例:【2023年湖南長沙中考】《圓滿》: 這篇小說通過兩條線索展開故事情節(jié)。請根據(jù)提示,完成“柳菡與大明的愛情故事”這一線索的情節(jié)梳理。 三年前,柳菡與大明因采訪相識→① →② →最后,柳菡理解了大明 【參考答案】 柳菡和大明相愛 柳菡與大明的訂婚延期
【2011年山東日照中考】雕花煙斗馮驥才 ①他被這一大盆金光燦燦的鳳尾菊迷住了。 ②這菊花從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噴涌而出,閃著一片輝煌奪目的亮點點兒,活像一扇艷麗動人的鳳尾,一道瀑布——靜止、無聲、散著濃香的瀑布。 ③不知不覺間,他掏出一個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煙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識到花房里不準吸煙,他慌忙四下窺探,忽見身旁幾片肥大濃綠的美人蕉葉子中間,有一張黑黑的老漢的臉直對著他。一雙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著他嘴上的煙斗,他剛要承認過錯,那老漢卻和氣地說:“沒關系,到這邊來抽吧!”
④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這老漢是花農(nóng)老范。老范坐在他對面,“唐先生,您還畫畫不?”他怔住了?!澳趺粗牢倚仗??還知道我畫畫?”“先前,您帶學生到這兒來畫過花兒,您畫得美,美呀……”老范贊美的語氣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陣酸楚和溫暖的感動。(A)像他這樣一位紅極一時的大畫家,好比高高懸掛的閃爍輝煌的大吊燈,如今被一棒打落下來,曾經(jīng)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腳下,甚至無人顧惜。難道在這奇花異卉中間,在這五彩繽紛的花的天地里,隱藏著一個知音嗎? ⑤誰能從這老范身上找到聰慧、美和知識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駝背,穿一身皺巴巴的黑褲褂,沾滿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發(fā)灰,動作遲緩而不靈便。發(fā)現(xiàn)老范仍不時瞅他嘴上的煙斗。“您來嘗嘗我的煙斗絲吧?”唐先生誠懇地說?!安唬 崩戏缎Σ[瞇地,“俺是瞧您的煙斗很特別……” ⑥他的煙斗是特別。上面雕著一只肥胖的貓頭鷹,棲息在一段短短的禿枝上,“這煙斗是我自己刻的?!彼f。他想起了靠邊站之后的整天無所事事,想起了某天靈機一動用木刻刀雕刻煙斗的感覺,想起了把每只煙斗都當作創(chuàng)作的傾盡心血的狂熱,想起了家里擺滿一個玻璃書柜的絕妙藝術品----雕好的煙斗?!懊?,美呀!”對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欽慕之情,“您要是喜歡這煙斗,就送給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執(zhí)地一個勁兒搖腦袋。
⑦從此以后,唐先生常來花房坐坐,在飽嘗冷淡、受盡歧視的他看來,這一片單純、溫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貴。 ⑧秋風一吹,又是賞菊的好時節(jié)。可唐先生卻沒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實了政策,名畫家的桂冠重新戴在頭上。求畫的、求煙斗的,讓他忙得不亦樂乎。一天,家中高朋滿座。外邊又有人敲門。打開門,不覺雙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鳳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見的老范?!皢?,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瞇瞇地站在他面前,額上沁出亮閃閃的汗珠,只頻頻點頭。唐先生請老范坐下后,就顧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聲不響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滿足的神情。后來他發(fā)現(xiàn)了身邊陳列煙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見到這么多雕著花、千奇百怪的煙斗,他看呆了,不禁發(fā)出一聲聲很特別的贊嘆:“美,美,美呀……”沒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認識這么一位無知的傻里傻氣的怪老頭很難為情。
⑨在又收到老范送的兩次花后,唐先生從陳列柜下邊一層屬于一般水平的煙斗中,選擇一只雕工比較簡單、刻著五朵牡丹花的,送給老范?!澳?B)老范喜得聲音都震顫了,眼睛像一對灰色的小燈泡亮了起來,雙手鄭重地接過煙斗,激動地吭吭巴巴,“謝謝您,唐先生,真謝謝您……” ⑩又一陣秋風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憊不堪。他的一幅畫被莫名其妙地定為黑畫,他再一次落魄,無人理睬了。這時,他聽見有人輕輕叩門。打開門,一盆特大的金光燦爛的鳳尾菊正堵在門口?!袄戏?,快請進,請進!”來人把花放在地上,喘著氣,“俺是老范的兒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說,他要是不在了,無論如何也要把花給您送來?!薄疤葡壬?,您知道俺爹多喜歡您送給他的煙斗嗎?臨終時,他叫俺把那只煙斗插在他嘴角上?!? ?(C)“什么?”唐先生驚愕地問,他好像沒聽清這句話。他感到心上像壓了一塊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沒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來,送給老范…… (有刪改)
1.依據(jù)提示,完成對小說情節(jié)的梳理,并簡要分析這樣安排情節(jié)的好處。 情節(jié):花房相遇,感受溫暖→ ▲ →重戴桂冠,冷落花農(nóng)→ ▲ 好處: ▲ 【解析】把握故事情節(jié),要按何時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本文情節(jié)從唐先生角度可以看出落--起--落,分析時也要結合花農(nóng)范師傅的故事。要仿照示例,對每個故事情節(jié)用精練的語言概括?!敬鸢浮壳楣?jié):花房交往,感受真情(1分) 再次落魄,重識真情(1分) 好處:制造波瀾,吸引讀者(1分);在對比中刻畫人物,突出個性,有利于表現(xiàn)文章的主題(1分)。
2.小說中的唐先生是一個怎樣的形象,試作簡要概括。(3分) 【解析】本題考查欣賞小說人物形象的能力。 解答時主要抓住相關情節(jié)內(nèi)容和人物描寫方法分析概括,本文主要運用動作、語言及心理描寫刻畫唐先生這一形象. 從唐先生的遭遇上,可以看出他很有才華,熱愛藝術,有很高的水平;從第一次落魄時和老范的交談可以看出,他還是很和善的;送老范煙斗可以看出他的感恩;但在順境時就對老范漠視了,這樣的行為有些勢利。 【答案】有才華,熱愛藝術,繪畫雕刻都有造詣(1分);溫良、和善,還有懂得感恩的舉動(1分);有些勢利,有等級觀念,順境時漠視真摯的情意(1分)。
3.批注是一種常用的讀書方法,它可以對文章的語言和內(nèi)容等進行分析點評。試從文中(A)(B)(C)三處畫線語句中任選一處作批注。 (A)像他這樣一位紅極一時的大畫家,好比高高懸掛的閃爍輝煌的大吊燈,如今被一棒打落下來,曾經(jīng)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腳下,甚至無人顧惜。難道在這奇花異卉中間,在這五彩繽紛的花的天地里,隱藏著一個知音嗎? 【解析】這個句子可以從修辭手法的角度進行批注。句中把“他”比作被一棒打下來的“大吊燈”,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唐先生從紅極一時的大畫家到被打擊受冷落的境況的變化。 【答案】運用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唐先生從紅極一時的大畫家到被打擊受冷落的境況的變化。
3.批注是一種常用的讀書方法,它可以對文章的語言和內(nèi)容等進行分析點評。試從文中(A)(B)(C)三處畫線語句中任選一處作批注。 (B)老范喜得聲音都震顫了,眼睛像一對灰色的小燈泡亮了起來,雙手鄭重地接過煙斗,激動地吭吭巴巴,“謝謝您,唐先生,真謝謝您……” 【解析】本句是對人物神態(tài)(“眼睛像一對灰色的小燈泡亮了起來”)、動作(“雙手鄭重地接過煙斗”)和語言(“謝謝您,唐先生,真謝謝您……”)的描寫,寫出了老范得到唐先生贈送的雕花煙斗時的高興、激動心情。而唐先生送給他的只不過是一般水平、雕工比較簡單的煙斗,又表現(xiàn)了老范的樸實。 【答案】運用了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描寫手法,生動地寫出了老范在收到唐先生贈送的雕花煙斗時喜悅、激動的心情,表現(xiàn)出老范純樸、憨厚的性格特點。
3.批注是一種常用的讀書方法,它可以對文章的語言和內(nèi)容等進行分析點評。試從文中(A)(B)(C)三處畫線語句中任選一處作批注。 (C)“什么?”唐先生驚愕地問,他好像沒聽清這句話。他感到心上像壓了一塊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沒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來,送給老范…… 【解析】這是對人物心理的刻畫。面對花農(nóng)老范純樸、憨厚的友情,畫家心中充滿了愧疚、悔恨與自責。因為自己有些勢利,有等級觀念,順境時漠視了真誠的友誼,所以“他感到心上像壓了一塊沉重的石板”,這反映了唐先生性格中善良的一面。 【答案】“他感到心上像壓了一塊沉重的石板”,形象地寫出了在得知老范去世的消息及老范臨終時的情景后,唐先生沉重的心情、復雜的心理,從而表現(xiàn)了唐先生性格中善良的一面。
?4.小說多處寫到了鳳尾菊,其作用是什么?(3分)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線索的作用,注意從情節(jié)、人物、主題三方面分析。 【答案】 ①鳳尾菊是貫穿小說情節(jié)的線索。 ②鳳尾菊是連接小說中兩個人物感情的紐帶?;ㄞr(nóng)養(yǎng)鳳尾菊,畫家喜歡鳳尾菊,花農(nóng)幾次給畫家送鳳尾菊,臨終還托付兒子給畫家送鳳尾菊,畫家因鳳尾菊而悔悟。 ③鳳尾菊是花農(nóng)美好心靈的象征,也寄托著作者對美好感情的歌頌。
5.下列對小說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 )( )(4分) A.處在人生低谷中的畫家唐先生,在花房邂逅花農(nóng)老范,老范對他態(tài)度和善,對他的畫由衷贊美,這使他感受到久違的溫暖。 B.看到煙斗柜時贊嘆“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簡單的煙斗時“謝謝您……真謝謝您”等語言描寫,刻畫出老范純樸、木訥、無知、傻氣的形象。 C.老范的兒子在父親去世之后,依照叮嚀,把一盆特大的鳳尾菊送給唐先生,既寫出了他的忠厚、孝順,也表現(xiàn)了他們父子的信守承諾。 D.唐先生的畫被打成黑畫,他再次落魄,無人理睬,這種境遇的變化,直接反映了畸形的社會現(xiàn)實,深刻批判了人們的虛偽。 E.一盆鳳尾菊,一只雕花煙斗,幾次普通的交往,表現(xiàn)出人性的大美,也顯示了人性的缺陷,小說折射出的社會現(xiàn)象,引發(fā)人們深思。 【解析】B項,對老范的語言描寫的作用分析有誤,“無知、傻氣”的表述錯誤。C項,“表現(xiàn)了他們父子信守承諾”的說法不夠確切。D項,“深化批判了人們的虛偽”的說法于文無據(jù)。 【答案】A、E
【2023年四川宜賓中考】家 徽余 華 ①國有國徽,校有校徽,廠有廠徽。奇怪嗎?我家竟有家徽。我們家的家徽是一條魚,一條畫在門板上的魚。那條魚畫得很笨拙,線條凌亂而粗糙,只能讓人意會到是條魚而已。 ②祖父在世時,膝下有父親他們弟兄四個,個個都是人高馬大的男子漢。民國初年,戰(zhàn)亂頻繁,家庭仗著幾個男人下死力氣,勉強維持溫飽。 ③一天夜半,父親起來小解,發(fā)現(xiàn)一個人影竄進了廚房,他便喊叫起來,同時馬上守著門口。不一會兒,父親弟兄幾個都起來了,他們點著燈,拿著大木棒子和斧頭,仔細地搜尋著廚房的每一個角落。廚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卻沒發(fā)現(xiàn)人。弟兄幾個說父親定是眼花,父親賭咒發(fā)誓說肯定有人。
④還在爭辯時祖父來了,祖父讓兒子們都去睡覺。等他們兄弟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邊,敲敲蓋子,說:“你不用躲了,出來吧。”只見這時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個人來,這人一手擎著水缸木蓋,渾身顫抖,面無人色,另一只手里,還攥著一布袋大米哩。 ⑤祖父望著竊賊,嘆口氣說:“算了,你走吧,要是讓我的兒子們看見了,你今天非殘廢不可。”賊傻望著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這樣輕易地讓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靜地揮了揮手,賊便從水缸里爬出來。 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給他說:“帶上它吧,它可以幫你家度幾天日子。”賊要說什么,卻眼眶紅了,低著頭,提著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門口?!奥?,”祖父又叫住他,塞給他一串銅錢,“你拿這錢去做個小生意,再也不要干這傷天害理的勾當了?!辟\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給祖父磕了幾個響頭,便走了。
⑦不知過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開門,便在門環(huán)上發(fā)現(xiàn)一條兩斤多的鮮魚。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馬上他猜到是那賊送來的,那人大約是做了販魚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門環(huán)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鮮魚,家里便常常改善生活。父親他們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緩地向父親兄弟們講起魚的來歷。 ⑨大約吃了幾十條魚后,祖父感到不安,說人家是小本經(jīng)營,別吃垮了人家。于是連著幾天半夜守候著,一直熬了三個夜,終于讓祖父遇見了那送魚人,誰知不是那個賊,卻是一個年輕漁人。這漁人是那賊的兒子,賊在臨終前囑咐他要堅持送魚到我家來。祖父和父親他們聽得連連點頭。為了不違背亡人遺愿,祖父拿過一把刀子,讓年輕人在我家門上刻一條魚,并說從此不許他再送魚,就用這條刻下的魚替代好了。 ⑩于是,我們家照祖父的意思,每次修屋或換門時,都保留這魚的圖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1.下列對文章中“賊”的情感態(tài)度的相關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迫于生計為賊,情感上可以理解,但不應給予物質(zhì)支持。 B. 看起來氣勢洶洶的父親幾兄弟,不過是生存的本能反應。 C. “賊”后來的改變既源于感動,也源于其內(nèi)心深處的覺醒。 D. “賊”和他的兒子,祖父和我們,都共同傳遞著一種善念。 【解析】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 A.祖父沒有責怪偷米的賊,反而將米送給了賊,并塞給他一串銅錢讓其做個小生意。正是祖父的善舉讓賊“改邪歸正”,開始賣魚謀生,本分做人,還經(jīng)常為我家送魚,懂得感恩。A項“但不應給予物質(zhì)支持”理解有誤。故選A。 【答案】A
2.下列對文章寫作技巧的相關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②段交代“戰(zhàn)亂頻繁”,既寫出我們家生活之不易,也為“賊”的出場埋下伏筆。 B.第③段寫“父親賭咒發(fā)誓”,一方面是與前文相照應,一方面是為祖父出場做鋪墊。 C.第④段“渾身顫抖”“面無人色”語句,形象刻畫了因躲入水缸冷得發(fā)抖的賊形象。 D.第⑥段“眼眶紅了”“低著頭”的神態(tài)描寫,揭示出“賊”意外、感動等復雜心理。 【解析】C項,賊之所以“渾身顫抖”“面無人色”主要是因為自己偷米被發(fā)現(xiàn),擔心挨揍(受到嚴懲),而不僅僅是“因躲入水缸冷得發(fā)抖”。故選C。 【答案】C
?3.請簡要概括文章是如何圍繞“家徽”謀篇布局的。 【解析】本題考査文章線索及行文布局。 本文以“家徽”為題,并以其為線索; 首段以獨特的“家徽”(很笨拙,線條凌亂而粗糙的魚)點題,并以刻魚圖紋設置懸念; 第②到⑨段我們家和賊發(fā)生的感人故事,表面上是寫刻魚圖案的來歷,實際上是寫“家徽”的來歷; 結尾揭示懸念(疑惑),照應首段,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 【答案】本文以“家徽”為題,以“家徽”為線索。文章開頭以“家徽”之特別點題,并以刻魚圖紋留下懸念;中間部分寫我們家和賊發(fā)生的系列故事,明寫刻魚暗寫“家徽”來歷;結尾揭示懸念,呼應前文。
4.文中“祖父”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請簡要作答。 【解析】本題考查人物形象。 文章第③④段寫祖父發(fā)現(xiàn)在水缸的賊,⑦段祖父猜到魚是賊送來的,揭示祖父有著豐富的社會閱歷;從第⑤⑥段可知,祖父擔心孩子們看到賊會拳腳相向,讓孩子們都去睡覺,送米送錢給賊讓他做小生意,可見祖父行事穩(wěn)重、待人厚道,讓人可親可敬。 【答案】文中“祖父”是一個有著豐富生活閱歷、行事穩(wěn)重、待人厚道的可親可敬的尊者形象。
這是一份考點28:識別選項陷阱-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全國通用),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考點目錄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考點22:把握對象特征-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全國通用),共3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考點目錄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考點11:體味心理情感-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全國通用),共4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考點目錄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