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粒子的模型與符號》綜合訓練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仔細觀察下列四幅圖片,不屬于模型的選項是( ?。?A.接種疫苗標志 B.磁感線 C.電路圖 D.新冠病毒 【解答】解:模型指通過模型來揭示原型的形態(tài)、特征和本質;符號代表事物的標志。 A、接種疫苗標志,是符號; B、磁感線模型,屬于模型; C、電路圖是指用電路元件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電路圖是人們?yōu)檠芯?、工程?guī)劃的需要,用物理電學標準化的符號繪制的一種表示各元器件組成及器件關系的原理布局圖,屬于模型; D、新冠病毒模型,屬于模型。 故選:A。 2.2022年3月27日,第十五屆中國茶商大會.松陽云上香茶節(jié)正式啟動。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茶堿(化學式C7H8N4O2),適量飲茶有益身體健康。有關茶堿說法正確的是( ?。?A.相對分子質量為180克 B.每個分子由21個原子構成 C.茶堿中含有O2分子 D.氫和氮元素的質量比為2:1 【解答】解:A、相對分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寫,故A錯誤; B、茶堿是由茶堿分子構成的,1個茶堿分子是由7+8+4+2=21個原子構成,故B正確; C、茶堿是由茶堿分子構成的,不含氧氣分子,故C錯誤; D、茶堿(化學式C7H8N4O2)中氫和氮元素的質量比為8:(14×4)≠2:1,故D錯誤。 故選:B。 3.短周期(前三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內層電子總數(shù)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層只有2個電子,Z單質可制成半導體材料,W與X屬于同一主族.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X元素可以與W元素形成WX2和WX3兩種化合物 B.Y元素的單質一定條件下可以與O2、N2、CO2反應 C.Z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4,形成化合物時一般為+4價 D.X與Y、Z與W都屬于同一周期 【解答】解:短周期(前三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內層電子總數(shù)的3倍,因此X有兩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因此X是氧元素;Y原子的最外層只有2個電子,因此Y應該是三個電子層,最外層是2,因此Y是鎂;Z單質可制成半導體材料,因此Z是硅;W與X屬于同一主族,因此W有三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6,因此W是硫,因此: A、X是氧元素,W是硫元素,形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故敘述正確; B、Y是鎂,鎂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與氧氣、氮氣、二氧化碳反應,故敘述正確; C、Z是硅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4,可以失去4個電子,表現(xiàn)為+4價,故敘述正確; D、氧位于第二周期,鎂位于第三周期,硅和硫都位于第三周期,故敘述錯誤; 故選:D。 4.NH4HCO3是常用的氮肥,適量使用能促使農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NH4HCO3中的N元素的化合價為( ?。?A.﹣3 B.﹣1 C.+4 D.+5 【解答】解:氫元素顯+1價,碳酸氫根顯﹣1價,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可得:x+(+1)×4+(﹣1)=0,則x=﹣3價。 故選:A。 5.防疫期間使用廣泛的84消毒液,其主要有效成分為NaClO。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NaClO中共有3個原子 B.NaClO由Na,Cl,O三種元素組成 C.NaClO中的鈉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D.NaClO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4.5g 【解答】解:A、次氯酸鈉是由鈉離子與次氯酸根離子構成的,不含原子,選項說法錯誤; B、NaClO由Na、Cl、O三種元素組成,選項說法正確; C、NaClO中的鈉元素屬于金屬元素,選項說法錯誤; D、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寫,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 6.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由4個中子構成的原子,專家建議稱為“?”,其元素的信息及原子結構模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屬于金屬元素 B.?相對原子質量是4克 C.?原子核內有4個質子 D.?原子核外沒有電子 【解答】解:A、?帶“氣”字頭,屬于非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 B、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故選項說法錯誤。 C、由原子結構模型圖可知,?原子核內有0個質子,4個中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D、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該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0;根據(jù)原子中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則該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0,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7.下列關于原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物質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 B.任何一種原子都含有質子、中子和電子 C.原子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解答】解:A、分子、原子、離子都能直接構成物質,故錯誤; B、有的氫原子中不含有中子,故錯誤; C、有的氫原子中不含有中子,故錯誤; D、原子分為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故正確。 故選:D。 8.“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次氯酸鈉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A.+5 B.+3 C.+1 D.﹣1 【解答】解:在NaClO中,Na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O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設次氯酸鈉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x, 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0,則 +1+x+(﹣2)=0 解得x=+1 故選:C。 9.由C、H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叫烴,碳原子數(shù)在4及以下的烴在常溫常壓下通常為氣體。常溫常壓時,C2H4和另一種烴組成的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87%,則混入的烴可能是( ?。?A.CH4 B.C2H2 C.C2H6 D.C8H8 【解答】解:C2H4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12×212×2+1×4=85.7%; A、CH4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1212+1×4=75%, B、C2H2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12×212×2+1×2=92.3%, C、C2H6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12×212×2+1×6=80%, D、C8H8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12×812×8+1×8=92.3%, 只有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大于87%的氣體和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85.7%的C2H4混合,才能使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87%,符合條件的是C2H2和C8H8, 故選:BD。 10.硒是抗衰老元素,且能抑制癌細胞生長,“北大富硒康”中含有硒酸根離子(SeO42﹣),在硒酸根中硒元素的化合價為( ?。?A.+4價 B.+6價 C.﹣2價 D.+8價 【解答】解:設硒酸根離子(SeO42﹣)中硒元素的化合價為x,依據(jù)各元素的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等于該原子團的化合價則x+(﹣2)×4=﹣2,解答x=+6, 故選:B。 11.道爾頓的原子學說在科學發(fā)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學說中主要有下列三個論點: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②同種元素的原子的各種性質和質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實心球體.從現(xiàn)代原子﹣﹣分子學說的觀點看,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 【解答】解: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但在結構上可以分為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所有氫原子的物理性質不完全相同。原子不是實心球體。 故選:D。 12.許多乳制品含有磷酸鈣等成分,可為人體適當補充鈣元素。磷酸鈣由鈣離子(Ca2+)和磷酸根離子(PO43﹣)構成,則磷酸鈣的化學式為( ?。?A.CaPO4 B.(PO4)3Ca2 C.Ca2(PO4)3 D.Ca3(PO4)2 【解答】解:磷酸鈣由鈣離子(Ca2+)和磷酸根離子(PO43﹣)構成,化合價的數(shù)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shù)值,且符號一致,則該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磷酸根的化合價為﹣3價, 則磷酸鈣的化學式為Ca3(PO4)2。 故選:D。 13.殺菌消毒是阻斷傳染病傳播的有效方式之一,下列有關常用消毒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A.高錳酸鉀具有較好的殺菌消毒作用,高錳酸鉀中含有MnO42﹣ B.過氧化氫(H2O2)中,氫元素為+1價,氧元素為﹣2價 C.消毒劑三氯異氰尿酸(C3O3N3Cl3)由三氯異氰尿酸分子構成,其一個分子中有12個原子 D.藍色的消毒液中含有硫酸銅,這里“銅”指的是金屬銅,“硫酸”指的是一種酸 【解答】解:A、高錳酸鉀中含有MnO4﹣,故錯誤; B、過氧化氫(H2O2)中,氫元素為+1價,氧元素為﹣1價,故錯誤; C、三氯異氰尿酸(C3O3N3Cl3)由三氯異氰尿酸分子構成,其一個分子中有3+3+3+3=12個原子,故正確; D、藍色的消毒液中含有硫酸銅,這里“銅”指的是銅離子,“硫酸”指的是硫酸根離子,故錯誤; 故選:C。 14.在CO和CO2的混合氣體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5:12,則混合氣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個數(shù)比(  ) A.1:4 B.2:3 C.3:2 D.4:1 【解答】解:設混合氣體中一氧化碳的分子個數(shù)為x,二氧化碳的分子個數(shù)為y, 根據(jù)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5:12,則 12x+12y16x+32y=512 化簡得xy=14 即混合氣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個數(shù)比1:4, 故選:A。 15.如圖為X原子結構模型的示意圖,其中a、b、c是該原子的三種不同粒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決定X原子種類的是粒子b的數(shù)量 B.X原子的質量集中在a和c上 C.每個X原子中含有6個a和8個c D.每個X原子中可能含有6個b和6個c 【解答】解:A、決定X原子種類的是核內質子數(shù),即粒子c的數(shù)量,故選項說法錯誤。 B、電子額質量很小,X原子的質量集中在b和c上,故選項說法錯誤。 C、原子中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每個X原子中含有6個a和6個c,故選項說法錯誤。 D、原子中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每個X原子中可能含有6個b和6個c,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16.小明在藥店購買了一種主要成分是過氧化氫的消毒液,查看相關信息得知其分子模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過氧化氫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過氧化氫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B.過氧化氫由水分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C.過氧化氫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 D.一個過氧化氫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 【解答】解:1個過氧化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其化學式為H2O2。 A、1個過氧化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則過氧化氫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故選項說法錯誤。 B、由圖示可知,過氧化氫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故選項說法錯誤。 C、過氧化氫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 D、一個過氧化氫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17.若氫原子模型用“”表示,氧原子模型用“”表示。則下列可用于表示水中水分子分布情況的是( ?。?A. B. C. D. 【解答】解:一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分子之間有間隔。 故選:A。 18.如圖中四名同學描述的是同一化學符號,此化學符號是( ?。? A.HClO B.O3 C.ClO2 D.NH3 【解答】解:根據(jù)題意,該物質由兩種元素組成,1個分子由3個原子構成。 A、HClO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不合題意; B、O3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不合題意; C、ClO2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每個ClO2分子中含有3個原子,符合題意; D、每個氨氣分子中含有4個原子,不合題意。 故選:C。 19.嬰幼兒攝入鋅不足會引起食欲不振、發(fā)育不良等多種疾病,缺鋅者可在醫(yī)生指導下通過服用葡萄糖酸鋅(C12H22O14Zn)口服溶液(“藍瓶裝”)來補鋅(如圖)。下列有關該藥品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葡萄糖酸鋅由碳、氫、氧、鋅四種元素組成 B.“藍瓶裝”溶液呈現(xiàn)藍色,可能含有銅離子 C.葡萄糖酸鋅中的Zn屬于人體的微量元素 D.該溶液在保質期內長時間放置后不會分層 【解答】解:A.葡萄糖酸鋅由碳、氫、氧、鋅四種元素組成,故正確; B.銅離子屬于重金屬離子,有毒,該口服液中不含銅離子,故錯誤; C.Zn屬于人體的微量元素,故正確; D.溶液具有穩(wěn)定性,該溶液在保質期內長時間放置后不會分層,故正確。 故選:B。 20.近日,一段“口罩佩戴前需抖一抖以減少消毒殘留物環(huán)氧乙烷(C2H4O)”的短視頻引起極大關注,后經證實該說法不實。環(huán)氧乙烷易燃、易爆,與細菌接觸時,可改變菌體內蛋白質分子結構從而殺菌,由此可判斷環(huán)氧乙烷( ?。?A.屬于氧化物 B.易與氧氣反應 C.殺菌過程是物理變化 D.各元素質量比為2:4:1 【解答】解:A、環(huán)氧乙烷(C2H4O)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不屬于氧化物,故A錯誤; B、由題干可知,環(huán)氧乙烷易燃、易爆,因此易與氧氣反應,故B正確; C、殺菌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故C錯誤; D、環(huán)氧乙烷(C2H4O)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2):(1×4):16=6:1:4,故D錯誤。 故選:B。 二.填空題(共6小題) 21.思維導圖有助于建構知識,如圖是小明建立的有關物質宏觀組成和微觀構成的思維導圖,請你幫助小明在①②處填上合適的內容: ①處填  原子 ,②處填  得失電子 。 【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基本粒子,因此①是原子,原子得失電子后形成離子。 故答案為:原子;得失電子。 22.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科學學科的特點。 (1)如圖物質的組成及構成關系中,①表示的是  分子 。 (2)青少年需要的礦物質中最容易缺乏的是鈣鐵鋅,這里的鐵指的是  元素?。ㄌ睢皢钨|”或“元素”)。 【解答】解:(1)水是由兩種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因此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即①表示分子;故答案為:分子; (2)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因此這里的鐵指的是元素;故答案為:元素。 23.已知一個乙烷(C2H6)分子質量是n千克,一個丙烯(C3H6)分子質量是m千克(假設兩種分子中,碳原子、氫原子分別具有相同的中子數(shù)),若以改碳原子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則丙烯(C3H6)的相對分子質量可表示為  12mm-n 。 【解答】解:根據(jù)已知一個乙烷(C2H6)分子質量是n千克,一個丙烯(C3H6)分子質量是m千克,則1個碳原子的質量為:(m﹣n)kg,若以改碳原子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則丙烯(C3H6)的相對分子質量可表示為:3×(m-n)kg+6×3n-2m6kg(m-n)kg×112=mkg(m-n)kg×112=12mm-n。 故答案為:12mm-n。 24.如圖元素周期表部分內容示意圖,前面的數(shù)字代表原子序數(shù)。 (1)圖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種元素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是 ?、凇?。 (2)自然界中碳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有多種。請寫出一種含碳、氧兩種元素的化合物,其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該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CO2 。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縱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則與O元素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是  硫 元素。 【解答】解:(1)表中①為氟元素、②為鈉元素、③為磷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小于4的一般為金屬元素,鈉原子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而氟原子最外層有7個電子、磷原子最外層有5個電子,因此屬于金屬元素的是②; (2)含碳、氧兩種元素的化合物,其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該化合物的化學式是CO2; (3)元素的化學性質是由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縱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則與O元素的原子最外層有6個電子,而硫元素的原子最外層也為6個電子,因此與氧元素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是硫元素。 故答案為: (1)②; (2)CO2; (3)硫。 25.用化學用語填空: (1)保持二氧化硫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SO2??; (2)碳酸根離子  CO32-??;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Al 。 【解答】解:(1)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所以保持二氧化硫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SO2; (2)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所以碳酸根離子表示為CO32-;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元素符號為:Al。 故答案為:(1)SO2; (2)CO32-; (3)Al。 26.用數(shù)字和化學符號填空: (1)銅原子  Cu??; (2)鈉離子  Na+?。?(3)水分子  H2O 。 【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銅原子表示為Cu;故答案為:Cu; (2)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則鈉離子表示為Na+;故答案為:Na+;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因此水分子表示為H2O;故答案為:H2O。 三.實驗探究題(共4小題) 27.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做了著名的a粒子散射實驗:用帶正電的a粒子轟擊金屬箔,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a粒子能穿過金屬箔且不改變原來的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變了方向,還有絕少數(shù)的a粒子被反彈回來。在分析實驗結果的基礎上,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請回答: (1)根據(jù)盧瑟福實驗所產生的現(xiàn)象,下列結論無法得出的是  D 。 A.原子核體積很小 B.原子核質量較大 C.原子核帶正電 D.核外電子帶負電 (2)如圖三個原子結構模型中,符合盧瑟福原子結構模型的是  B 。 【解答】解:(1)根據(jù)盧瑟福的實驗所產生的現(xiàn)象,說明原子核體積很小,原子核質量較大,原子核帶正電,有一小部分改變了原來的方向,說明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但是不能說明核外電子帶負電,故填D; (2)據(jù)圖可以看出,B是盧瑟福原子結構模型,C是湯姆生原子結構模型。 故答案為:(1)D; (2)B。 28.為進一步探究原子的結構,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帶正電)轟擊金箔實驗。 【收集證據(jù)】①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②只有少數(shù)α粒子發(fā)生了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shù)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 【解釋與結論】 (1)要發(fā)生大角度的散射,說明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且該結構帶有與α粒子電性相同的電荷,這個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原子核 ; (2)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證據(jù)是  ①?。唬ㄟx填序號) (3)根據(jù)盧瑟福的實驗所產生的現(xiàn)象,能夠獲得的結論是  ABC ; A.原子核體積很小 B.原子核質量較大 C.原子核帶正電 D.核外電子帶負電 【解答】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體積小,質量大,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外有一個非常大的空間,核外電子圍繞原子核作高速運動. (1)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shù)α粒子就不會發(fā)生偏轉,大多數(shù)發(fā)生偏轉,而大多數(shù)發(fā)生了偏轉,說明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且正電荷不是均勻分布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原子核; (2)原子核外有一個非常大的空間,使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所以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證據(jù)是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 (3)根據(jù)盧瑟福的實驗所產生的現(xiàn)象,說明原子核體積很小,原子核質量較大,原子核帶正電,但是不能說明核外電子帶負電,故填:ABC;. 故答案為:(1)原子核; (2)①; (3)ABC。 29.1911年,盧瑟福用α粒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氦原子核)轟擊金箔的實驗,推翻了湯姆生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結構模型,為建立現(xiàn)代原子理論打下了基礎。該實驗獲得了下述三種現(xiàn)象: 現(xiàn)象一:大多數(shù)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 現(xiàn)象二: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 現(xiàn)象三:極少數(shù)α粒子被彈了回來。 (1)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不能獲得的結論有  D?。ㄌ钭帜妇幪枺?; A.原子內部有較大的空間 B.原子核的體積很小 C.原子內部有帶正電荷的微粒 D.核外電子帶有負電荷 (2)如圖a、b、c、d四條線中,不可能是α粒子在該實驗中的運動軌跡的是  a??; (3)1919年,盧瑟福又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轟擊氮原子,結果有種微粒從氮原子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變成了氧原子。從現(xiàn)代原子結構觀點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質子??;該變化與化學變化的不同點是  核變化中原子發(fā)生了變化,而化學變化中原子是不變的 。 【解答】解:(1)大多數(shù)α粒子不改變方向就可以順利穿過,是因為原子內部有較大的空間原子核體積很??;小部分α粒子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是因為原子內部有帶正電荷的微粒;有極少數(shù)α粒子被反彈回來,是因為原子內部有質量大體積小的微粒;故選:D; (2)由于原子中原子核體積很小,質量卻很大,所以a粒子遇到原子核就會發(fā)生偏向,例如c和d; 因為原子的核外電子質量很小,但所占的體積卻很大,電子的質量小的可以忽略不計,所以a粒子可以直接穿過去,例如b; 由于原子核外的電子質量很小,a粒子是直接穿過,且原子核帶正電荷,a粒子也帶正電荷,同性相斥,所以a是不可能向原子核靠近的,應該遠離原子核,故a不是a粒子在該實驗中的運動軌跡; 故填:a; (3)1919年,盧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轟擊氮原子,結果有種微粒從氮原子中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變成了氧原子,決定原子種類的是質子數(shù),原子的種類發(fā)生了改變,因此打出了一個質子; 從物質的變化上看,核變化與化學變化的相同點是都產生了新的物質;從原子的變化上看,核變化與化學變化的不同點是在核變化中原子本身發(fā)生了變化,而在化學變化中原子本身不變。 故答案為:(1)D;(2)a;(3)質子;核變化中原子發(fā)生了變化,而化學變化中原子是不變的。 30.今年的新冠疫情肺炎發(fā)生以后,小朱同學對日常使用的酒精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酒精是由  酒精分子 構成的(填微粒名稱)。 (2)酒精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易燃、易揮發(fā)、密度小于水的無色透明液體,以上性質中屬于酒精的化學性質的是  易燃 。 (3)在四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質量相同的水,進行如圖的實驗。通過A、C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液體蒸發(fā)快慢與液體  溫度 有關。小朱同學猜想液體蒸發(fā)還可能與液體種類有關,于是進行如下的探究:取兩只相同的燒杯,分別盛  水 和酒精,一段時間后觀察和比較兩種液體的多少。 【解答】解:(1)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構成的;故答案為:酒精分子; (2)易燃性需要通過發(fā)生化學變化才能表現(xiàn)出來,屬于酒精的化學性質;故答案為:易燃; (3)通過A、C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液體蒸發(fā)快慢與液體溫度有關;小朱同學猜想液體蒸發(fā)還可能與液體種類有關,于是進行如下的探究:取兩只相同的燒杯,分別盛水和酒精,一段時間后觀察和比較兩倍液體的多少;故答案為:溫度;水。 四.計算題(共3小題) 31.“珍愛生命,拒絕毒品”是每個公民的責任,但是在某些娛樂場所,還有人服用俗稱“搖頭丸”的毒品。該毒品能使人手舞足蹈,呈癲狂狀態(tài),嚴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穩(wěn)定,有一種“搖頭丸”的化學式為C12HxO2N,相對分子質量為209.試回答下列問題: (1)該物質的一個分子中含氫原子 19 個,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9:2 。 (2)該物質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結果保留到0.1%) (3)418g“搖頭丸”中含多少克氮元素。(結果保留到整數(shù)) 【解答】解:(1)由物質的化學式C12H xO2N可知,“搖頭丸”是由4種元素組成的;根據(jù)其相對分子質量為209,故12×12+1x+16×2+14×1=209,故解得x=19;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12):(16×2)=144:32=9:2;故填:19;9:2。 (2)其中,氮元素所占的質量分數(shù)為14209×100%≈6.7%.故填:6.7%; (3)418g“搖頭丸”中含氮元素質量為418g×14209×100%=28g,故填:28。 32.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為發(fā)現(xiàn)青蒿素(化學式C15H22O5)用于治療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的數(shù)百萬人的生命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回答下列問題: (1)一個青蒿素分子中含有  42 個原子。 (2)青蒿素中的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是  90:11:40 。 (3)14.1克青蒿素中含有氧元素的質量為多少?(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解答】解:(1)1個青蒿素分子是由15個碳原子、22 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構成的,則一個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個原子。 (2)青蒿素中的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是(12×15):(1×22):(16×5)=90:11:40。 (3)14.1克青蒿素中含有氧元素的質量為14.1g×16×512×15+1×22+16×5×100%=4g。 故答案為: (1)42; (2)90:11:40; (3)4g。 33.一種新型環(huán)保材料被塑膠跑道工程廣泛應用,合成這種新材料的原料是二甲苯烷二異氰酸酯(其化學式為C15H10N2O2)。請列式計算: (1)二甲苯烷二異氰酸酯(C15H10N2O2)中各元素質量比。 (2)二甲苯烷二異氰酸酯(C15H10N2O2)的相對分子質量。 (3)500克二甲苯烷二異氰酸酯中含氮元素的質量為  56 g。 【解答】解:(1)二甲苯烷二異氰酸酯中C、H、N、O元素的質量之比為:(12×15):(1×10):(14×2):(16×2)=90:5:14:16; 答:二甲苯烷二異氰酸酯(C15H10N2O2)中C、H、N、O元素的質量之比為90:5:14:16; (2)二甲苯烷二異氰酸酯的相對分子質量:12×15+1×10+14×2+16×2=250; 答:二甲苯烷二異氰酸酯(C15H10N2O2)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50; (3)二甲苯烷二異氰酸酯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14×2250×100%; 氮元素的質量為:500g×14×2250×100%=56g。 故答案為:(1)C:H:N:O=90:5:14:16;(2)250;(3)56。

英語朗讀寶
相關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科學浙教版八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章節(jié)綜合與測試

版本: 浙教版

年級: 八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