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道摩擦起電現(xiàn)象,了解摩擦起電的原因。
了解電荷的種類及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了解驗電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電荷量及其單位。
了解原子結構,認識元電荷、自由電子和電荷的移動。
舉例說明靜電的應用及如何防止靜電的危害。
教學重點
1.摩擦起電現(xiàn)象。
2.電荷間作用規(guī)律。
3.電荷的概念和單位。
教學難點
1.從實驗現(xiàn)象推理得出自然界中只存在兩種電荷及其作用規(guī)律。
2.知道靜電的危害和防止。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與電相關的現(xiàn)象很多,這些現(xiàn)象很多都比較復雜,要理解它們需要從學習簡單的電學知識開始。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研究摩擦起電和兩種電荷。
二、進行新課
(一)靜電現(xiàn)象
【活動設計】引導學生按下列要求做實驗,并讓學生注意觀察現(xiàn)象:
撕一些碎紙屑放在桌面上,用塑料梳子、塑料尺摩擦頭發(fā),然后靠近碎紙屑,觀察現(xiàn)象。
結論: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叫帶了電荷,或叫帶了電。經過摩擦的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性質的現(xiàn)象叫摩擦起電。
(二)電荷間的作用規(guī)律
1.【活動設計】引導學生按下列要求做實驗,并讓學生注意觀察現(xiàn)象:
用細繩將綢擦玻璃棒和毛擦橡膠棒懸掛在鐵架臺下,分別用綢擦玻璃棒和毛擦橡膠棒靠近,讓學生觀察排吸情況。兩根綢擦玻璃捧相互怎么樣?兩根毛擦橡膠棒怎么樣?綢擦玻璃棒與毛擦橡膠棒怎么樣?
結論: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一種是正電荷——綢擦玻璃棒所帶電荷,另一種是負電荷——毛擦橡膠棒所帶電荷。電荷及作用規(guī)律: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驗電器可以檢驗物體是否帶電。原理:同種電荷互相排斥。
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簡稱電荷。電荷量用Q表示。單位是庫侖,簡稱庫,符號C。
(三)摩擦起電的原因
1.原子的結構
(1)1897年,湯姆生發(fā)現(xiàn)中子,揭開原子是有結構的微粒。
(2)出示乒乓球,結合桃子李子的結構說明原子的核式結構。
(3)在原子中,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
2.在各種帶電微粒中,電子電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們把最小電荷叫元電荷,用符號e表示。任何帶電體所帶電荷都是e的整數(shù)倍。e=1.6×10-19C
3.正常情況下原子呈中性。中性原子得到電子帶負電,中性原子失去電子帶正電。
4.可以定向移動的電子稱為自由電子。
(四)靜電的應用和防護
1.靜電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基礎理論研究、信息工程、空間技術、計算機工程、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生產、環(huán)境保護、生物技術、選礦和物質分離、醫(yī)療衛(wèi)生消毒、食品保鮮、石油化工、紡織印染、農業(yè)生產等各個領域?,F(xiàn)正在形成一個新興的“靜電產業(yè)”。
2.(1)靜電最為嚴重的危害是引起爆炸和火災。因此,靜電安全防護主要是針對爆炸和火災。靜電引起爆炸和火災的條件可歸納為以下幾點:a.有產生靜電的來源;b.靜電得以積累;c.靜電放電的火花能量達到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d.靜電火花周圍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
(2)靜電安全防護正是從控制這四個條件著手的??刂魄叭齻€條件的實質是控制靜電的產生和積累,是消除靜電危害的直接措施??刂频谒膫€條件是消除或減輕周圍環(huán)境爆炸和火災的物質性因素,是防止靜電危害的間接措施。
控制靜電的產生主要是控制工藝過程和工藝過程中所用的材料;控制靜電的積累主要是設法加速靜電的泄漏和中和,使靜電不超過安全限度。接地、增濕、加入抗靜電添加劑等均屬于加速靜電泄漏的方法,運用感應中和器屬于加速靜電中和的方法。
3.避雷針頂部要做成尖尖的是根據(jù)尖端放電的原理。高大建筑物上安裝避雷針,當帶電云層靠近建筑物時,建筑物會感應到與云層相反的電荷,這些電荷會聚集到避雷針的尖端,達到一定的值后便開始放電,建筑物上的電荷被中和。建筑物的另外一端與大地相連,與云層相同的電荷就流入大地。顯然,要使避雷針起作用,必須保證尖端的尖銳和接地通路的良好,一個接地通路損壞的避雷針將使建筑物遭受更大的損失。
同步作業(yè)
課堂練習:《同行學案——學練測》魯科九年級物理上【基礎演練】部分 非常簡單,基礎性強
課后練習:《同行學案——學練測》魯科九年級物理上【能力提升】部分 難度適中,應用較強,有能力的同學請繼續(xù)研究【素養(yǎng)培育】
這是一份魯教版 (五四制)九年級上冊第一節(jié) 家庭電路教案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進行新課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魯教版 (五四制)九年級上冊第一節(jié) 電能教學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進行新課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魯教版 (五四制)九年級上冊第一節(jié) 電壓教學設計及反思,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進行新課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