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蘭竹菊四屏 拾英 潘溢華
樸素,高雅,幽谷自適,不取媚于人
有氣節(jié)、虛心,樸實無華,坦誠無私
美術作品與藝術家人生經歷的關系
了解美術作品中的象征和隱喻手法,學習解讀美術作品的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藝術家們主要的情感表達方式:
1、植物的人格化2、動物的人格化3、靜物的人格化
壹 植物的人格化
2、水墨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形式,王冕借用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方法,又賦予其新的含義:突出梅花的高尚品質。
3、表現(xiàn)了畫家在元朝獨善其身,孤芳自賞的品格。此畫表面在贊譽梅花,實際上是贊賞自己的立身之德。
1、梅花是什么顏色的?(現(xiàn)實and原畫)2、為什么作者要畫成這種顏色?3、王冕這樣稱贊梅花有什么特殊含義?
墨梅圖(中國畫 紙本 31.9厘米X50.9厘米)(元代)王冕 故宮博物院
觀察:圖中蘭花又什么特殊之處?是否具有人格化特征?
背景:當時南宋已亡了30年,鄭思肖在畫上自題詩:“向來俯首問羲皇,汝是何人到此鄉(xiāng)?未有畫前開鼻孔,滿天浮動古馨香。所南翁。
小結:畫家因國土被元人所奪,做了無根蘭,此圖用淡墨描繪蘭花高潔、瀟灑的姿態(tài),寄托了強烈的政治寓意。
墨蘭圖(中國畫 紙本 )(宋末元初) 鄭思肖
他是“東方梵高”,一串墨葡萄里寫心寫命--徐渭《水墨葡萄圖》
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結婚,四處幫閑,五車學富,六親皆散,七年冤獄,八試不售,九番自殺,實(十)堪嘆!
有人稱其為“東方梵高”他比梵高還早300年,但兩人的命運和生平又極為相似,瘋狂而又凄慘,都以手中的畫筆,表現(xiàn)出一個異與常人的世界,雖是一東一西,一古一今,兩個人的精神世界,又何其相似?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出賣,閑拋閑擲野藤中。
2、畫葡萄有什么用意?
以飽含水分的潑墨寫意法,點畫葡萄枝葉,水墨酣暢。用筆似草書之飛動,淋漓恣縱,詩畫與書法在圖中得到恰如其分的結合。作者將水墨葡萄與自己的身世感慨結合為一,一種飽經患難、抱負難酬的無可奈何的憤恨與抗爭,盡情抒泄于筆墨之中。
以飽含水分的潑墨寫意法,點畫葡萄枝葉,水墨酣暢。用筆似草書之飛動,淋漓恣縱,詩畫與書法在圖中得到恰如其分的結合。作者將水墨葡萄與自己的身世感慨結合為一,一種飽經患難、抱負難酬的無可奈何的憤恨與抗爭,盡情抒泄于筆墨之中。
水墨葡萄圖(明代)徐渭
1、創(chuàng)作的形象比較傳統(tǒng)、委婉 、含蓄。2、追求人格的完美,表達作者的思想。3、用植物來表現(xiàn)繪畫作品,能夠表達畫家的高尚人格和對當時的社會的厭倦和憂愁。
貳 動物的人格化
《安晚貼》 朱耷(清)
觀察:從色彩、筆法和社會環(huán)境這幾個方面尋找作者的情感表達
歷經祖國的興衰存亡,無數(shù)歷史變遷用作品傳達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
1、創(chuàng)作的形象比較傳統(tǒng)、委婉 、含蓄。2、追求人格擬人化,表達作者內心的感受。3、大多數(shù)作品在表達上比較消極。
遺民藝術家大多對前朝抱著敬重和懷念之心,所以藝術文人美術作品,來表達我們人格化和對當時的社會的不滿。
叁 靜物的人格化
1、它描繪了一幅什么場景?
3、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2、畫中的物品有什么特點?跟畫家是什么關系?
1、創(chuàng)作直接的視覺形象2、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3、作品積極向上,振奮人心
3、養(yǎng)成深入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2、借助背景材料和畫家生平信息看畫的深層含義
1、“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這是一份美術必修:美術鑒賞第一單元 美術與眼睛第三課 我們怎樣鑒賞美術作品評優(yōu)課課件ppt,共2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感悟式鑒賞,清且深的湘水,形式鑒賞,比較式鑒賞,社會學是鑒賞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美術湘美版 (2019)必修:美術鑒賞第六課 歷史的風景——美術作品反映歷史授課ppt課件,共2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美術作品與中國建筑,圓明園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美術湘美版第三課 異域的憧憬課堂教學課件ppt,共1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絲綢之路,古代絲綢之路地圖,鳳頭驄,照夜白,好頭赤,西域裝束,歐洲人對異域的想象,馬的動感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