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基本信息
學科
地理
年級
高一
學期
秋季
課題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第1課時 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學生信息
學校
班級
唐縣第二中學
高一2班
學習目標
1、 能夠結合給定的材料,了解太陽能在生活、生產(chǎn)中的應用,能夠結合區(qū)域特征因地制宜合理開發(fā)利用太陽能資源,樹立綠色和諧發(fā)展的觀點。
2、能夠結合課本給定的圖文材料,歸納地球大氣上界太陽輻射的分布規(guī)律并分析太陽對地球環(huán)境及人類生產(chǎn)生活產(chǎn)生的影響。
課前學習任務
閱讀課文,了解太陽輻射能量隨波長的分布,太陽輻射能量主要集中的波段。2、閱讀課文,了解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課上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一】觀看“太陽的誕生”視頻,了解太陽概況
1.太陽概況:(1)物質組成:熾熱的氣體(2)主要成分:氫、氦(3)中心溫度:約1500萬攝氏度
2.定義:太陽源源不斷地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過程。
3.太陽能量來源: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
【學習任務二】師生互學: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1.光熱資源— 為地球提供光熱資源、生物的生長發(fā)育離不開太陽,同時維持著地表溫度。
2.能量來源— 太陽輻射是地球大氣運動、水循環(huán)的主要能源。
3.化石能源— 太陽輻射經(jīng)植物的生物化學作用,可以轉化成有機物中生物化學能。 人們大量使用的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并積累的太陽能。
【學習任務三】活動探究:結合圖表歸納分析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
1、結合圖表,回答以下問題。
(1)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繪制大氣上界太陽輻射隨緯度分布的統(tǒng)計圖,歸納地球大氣上界太陽輻射的分布規(guī)律。
在不考慮其他影響因素情況下,全球年太陽輻射量從低緯向高緯遞減(由赤道向兩極遞減)
(2)讀圖觀察地球表面可劃分為熱帶、溫帶、寒帶等不同的氣候帶。它與大氣上界太陽輻射的分布有無相關性?
有關系,五帶主要依據(jù)太陽輻射量來劃分。
2.(1)從總體上看,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規(guī)律是什么?由東部沿海向西部內陸逐漸增強
(2)豐富區(qū)
分布特征:主要為南疆、隴西、青藏高原大部分和內蒙古高原西部,其中青藏高原為高值中心
原因:該地區(qū)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大氣中水汽、塵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
貧乏區(qū)
分布特征:主要為四川、重慶、貴州大部分地區(qū),其中四川盆地為低值中心
原因:盆地地形,多陰雨和大霧天氣,日照時間短
隨堂練習:
讀圖回答以下問題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處,我們經(jīng)常見到右圖所示的交通信號燈。據(jù)此完成1~2 題。
1. 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的白天中,同一交通信號燈的亮度有時會出現(xiàn)變化, 其影響因素可能是( )
A. 海拔高度 B. 電網(wǎng)供電
C. 陰晴狀況 D. 交通流量
2. 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設置這種交通信號燈效果會更好( )
A. 拉薩 B. 重慶 C. 大慶 D. 海口
3.讀地球表面某緯度范圍內的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陽輻射總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全年獲得太陽輻射量最多的地區(qū)是
隨著緯度的增高,太陽輻射量逐漸 極小值出現(xiàn)在
(2)夏半年與冬半年的太陽輻射量差值,隨著緯度的 而
隨堂練習答案
1、C 2、A 3、赤道 減小 極點 增高 增大
這是一份2021學年第二節(jié)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學案及答案,共17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學案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節(jié)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學案設計,共4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習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