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chǔ)測評】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正襟危坐而問客曰 危:端正
B.挾飛仙以遨游挾:攜同,帶著
C.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適:到……去
D.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居:停留
【答案】C
【解析】適:享受,享有。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與例句中加點詞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明燭天南
A.順流而東也 B.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C.舞幽壑之潛蛟 D.侶魚蝦而友麋鹿
【答案】A
【解析】A.與例句均為名詞作動詞。B.名詞作狀語。C.動詞的使動用法。D.名詞的意動用法。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乎”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①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
②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③相與枕藉乎舟中
④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④都用于形容詞詞尾,……的樣子。②表疑問語氣。③相當于介詞“于”,表處所。
4.下列加點的詞,古今義不同的一項是( )
A.徘徊于斗牛之間
B.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
C.至于泰安
D.肴核既盡,杯盤狼籍
【答案】C
【解析】A.古今義都指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B.古今義都指極短的時間,片刻。C.古義:到,到達。今義:表示另提一事。D.古今義都指凌亂,雜亂不堪。
5.下列句子中,句式與所給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shù)勒?br>A.客有吹洞簫者B.固一世之雄也
C.而今安在哉D.月出于東山之上
【答案】A
【解析】A.與例句均為定語后置句。B.判斷句。C.賓語前置句。D.狀語后置句。
6.下列各項中,引用或化用的句子對應(yīng)關(guān)系不當?shù)囊豁検? )
A.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詩經(jīng)》
B.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孟子》
C.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 《莊子》
D.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短歌行》
【答案】B
【解析】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論語》
7.下列對有關(guān)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泰山,就是所說的東岳,五岳之一,在山東省泰安市。其余為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B.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為“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為“陽”。在古代,“陰陽”也指有關(guān)日、月等天體運轉(zhuǎn)規(guī)律的學(xué)問。
C.乾隆,是清高宗皇帝的年號,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乾隆皇帝的廟號為“高宗”,而開國君主的廟號一般是“祖”。
D.農(nóng)歷每月初一為“朔”,十五為“望”,最后一天為“晦”。
【答案】B
【解析】應(yīng)為“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為‘陽’,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為‘陰’”。
8.下列對《赤壁賦》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開頭描寫景物,展示了一個澄澈朦朧的悠然意境,為全文奠定了一個悠揚和諧的基調(diào)。
B.第二段的歌詞,運用“楚辭”筆法,用“桂”“蘭”“月”暗示自己的高潔情操,用“美人”表示自己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與忠君思想。
C.描寫簫聲的一段文字,運用比喻、比擬、疊音、擬聲、側(cè)面描寫等手法。
D.第二段由“扣舷而歌之”到“倚歌而和之”,“悲”的情緒逐漸跌落,逐層深化,轉(zhuǎn)化自然,絲絲入扣。
【答案】C
【解析】沒有“比擬”的手法。
9.下列對《登泰山記》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記。文章圍繞作者的游蹤,敘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jīng)過,描寫了泰山雪后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
B.文章第三段,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寫了泰山日出時、日出后這兩個時間段的景色,展示出一幅泰山日出變化迅速的畫面。
C.本文的側(cè)面描寫很巧妙。如寫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級七千有余”暗暗點出,再借山頂俯視時“半山居霧”和在日觀亭時“足下皆云漫”的圖景從側(cè)面加以烘托。
D.本文是姚鼐的代表作,也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之一,文章語言簡潔生動,全文只有五六百字,卻充分表現(xiàn)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
【答案】B
【解析】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寫了泰山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這三個時間段的景色。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蘇軾在《赤壁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形容小船像一片葉子任意漂蕩在寬闊浩渺的江面上。
(2)蘇軾在《赤壁賦》開頭以“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寫了月出后升于天際的景象,最后又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寫出了早晨到來天光照耀的情境,做到了首尾呼應(yīng)。
(3)在《赤壁賦》中蘇軾認為,從變的角度來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不變的角度來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又羨慕什么呢?
(4)《登泰山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泰山的水景由兩條河鋪開寫去,點出了山南山北眾多支流縱橫交叉、終歸一河的景色。
【答案】(1)縱一葦之所如 凌萬頃之茫然
(2)徘徊于斗牛之間 不知東方之既白
(3)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4)陽谷皆入汶 陰谷皆入濟
【閱讀提升】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題。
登泰山記
[清]薛福成
必置身高明之域,然后心與目不蔽于邇,有以發(fā)吾胸中閎廓俊邁之趣。所居彌峻,所涵彌遠。昔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非謂人之目力能窮夫天下之大,蓋以天下瑰夐①之境莫逾泰山,至此而襟懷超曠,與天無窮,雖極天下之大,不足以攖②吾慮也。
同治四年,福成參督師侯相曾公幕府事于徐州。其望則海內(nèi)之所宗仰也。明年移駐濟寧,以巡閱河防,紆道泰安,觀形勢,遂登泰山。余與李榕申甫皆從。四月既望乘山轎出郡北門三里入山盤曲上登將四十里經(jīng)名跡尤著者十數(shù)皆縱覽徘徊始去。越南天門,折而東行,有碧霞宮、東岳廟。又北上為岱頂,即天柱峰也。山之大勢,桐城姚姬傳先生嘗記之。凡今登山,皆姚先生所循道也,僻不當?shù)勒呔悴煌?。所歷未逮茲山百一,然其景之淑氣之靈,各擅勝概,意象迥殊,則狀之不可勝狀也,余故弗著。方余未至南天門時,級道陡聳,巍矗天半;仰睎巖隙,白云孤翱。歷階可升,不知所極。俯視則一線危磴,窈深莫測,目眩神駭,趑趄卻顧。屏息釋慮,鼓勇復(fù)前。俄登天門,道忽坦夷,異境頓辟,睹所未見,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乃趨岱頂,極目四眺。諸峰起伏環(huán)列,相背相依,若拱若蹲。汶水東來,蜿蜒似帶。徂徠杰峙其上,高出群岫,其巔仿佛可及山半,而郡城踞原野,殆如方罫③。遙睇穹碧,渺若無外。俯視云煙,瞬息變滅。然后知不登泰山之巔,不知眾山之非高也。人之自立,何獨不然?出??乐恚瑨呔行嬷?,斯萬物不能為吾蔽。而物之殊形詭趣,莫遁于吾之所矚。蓋有形之高,不能常居,無形之高,不可斯須去也。
是夕宿碧霞宮。四更后趨岱頂東之日觀峰,候日出。風(fēng)雨驟至,寒甚,良久雨止。極東紅光一縷,橫亙凝云之下。
越三日,馳還濟寧,遂為之記。
(有刪改)
【注】①夐(xiòng):遠。②攖(yīng):擾亂,干擾。③罫(guǎi):方格。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四月既望/乘山轎出/郡北門三里入山/盤曲上登/將四十里經(jīng)名跡/尤著者十數(shù)皆縱/覽徘徊始去
B.四月既望/乘山轎出郡/北門三里入山/盤曲上登將四十里/經(jīng)名跡尤著者十數(shù)/皆縱覽徘徊始去
C.四月既望/乘山轎出郡北門/三里入山/盤曲上登將四十里/經(jīng)名跡尤著者十數(shù)皆縱/覽徘徊始去
D.四月既望/乘山轎/出郡北門三里入山/盤曲上登/將四十里/經(jīng)名跡尤著者十數(shù)/皆縱覽徘徊始去
【答案】D
1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記,對旅行進行記錄的一種文體,游記有帶議論色彩的,有帶科學(xué)色彩的,有帶抒情色彩的。
B.泰山,又名岱山、外方。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
C.督師,明清時除皇帝外最大的地方官員,掌有較大的兵權(quán)。師,軍隊。督師,統(tǒng)率軍隊的意思。
D.海內(nèi),國境之內(nèi),也就是指九州全境。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huán)海,故稱國境之內(nèi)為海內(nèi)。
【答案】B
【解析】“外方”為嵩山的古稱。
1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筆下的泰山,雄奇壯麗,氣象萬千。山勢險峻,道路崎嶇,諸峰環(huán)抱,形態(tài)各異,如詩如畫的美景令人沉醉。
B.作者認為,登高可以望遠,可以使人心胸寬廣,超越世俗。登上像泰山這樣的地方,站在塵俗之外看清萬物,可以使人不受蒙蔽。
C.文章首先以抒發(fā)登高望遠的感慨開頭,然后記敘了作者登山的緣由,描繪了奇異美麗的山景,最后集中抒寫了作者登山的感悟。
D.文章的描寫、議論精當。形象生動的描寫使我們?nèi)缗R其境,深感泰山的博大與壯美;深刻精辟的議論又使文章意蘊深厚,給人以啟迪。
【答案】C
【解析】“最后集中抒寫了作者登山的感悟”分析錯誤,文章最后仍然在描寫登泰山的情況。
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俄登天門,道忽坦夷,異境頓辟,睹所未見,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
(2)四更后趨岱頂東之日觀峰,候日出。風(fēng)雨驟至,寒甚,良久雨止。
【答案】(1)不久就登上了天門,道路忽然變得平坦了,一種不同的景象頓時展開,我見到了從未見過的景象,才慶幸自己先前沒有立即停下來。
(2)四更后到泰山頂峰東側(cè)的日觀峰,等候日出。風(fēng)雨驟然而至,很冷,過了很長時間雨才停下來。
【參考譯文】
一定要置身在高而敞亮的地方,然后心和眼睛才不會被近處的事物遮蔽,才可以抒發(fā)我胸中廣大高遠的志向。所站的地方越高,看到的地方越遠。以前,孔子登上泰山后,就認為天下變小了,不是指人的目力能窮盡廣闊的天下,而是因為天下群山中高大邈遠之境沒有超過泰山的,到了泰山就感覺到胸懷豪邁曠達,與天相接,廣闊無限,即使廣闊的天下,也不能夠擾亂自己的思緒。
同治四年(1865),我在徐州督師侯相曾國藩的幕府中做事。曾公的名望在全國被人們推崇。第二年,(曾公)到山東濟寧駐守,因為巡視河防,繞道泰安,觀察地勢,于是登上泰山。我和李榕(字申甫)等人都跟從。四月十六日,(我們)乘著山轎,從郡城的北門出去,走了三里,便進入了山中。沿著盤曲的山路登山,走了將近四十里地,經(jīng)過十來個十分著名的名勝古跡,都盡情觀賞,流連良久才離開。越過南天門,轉(zhuǎn)過來向東走,有碧霞宮、東岳廟。又向北攀登,就是泰山頂了,也就是天柱峰。泰山恢宏的氣勢,桐城的姚鼐先生曾經(jīng)記述過。今天登山所經(jīng)的道路都是姚鼐先生所走過的道路,那些偏僻的不在主道旁的景點沒有去。所去過的地方?jīng)]有達到這座山的百分之一,而泰山景色美麗、富有靈氣,各處有各處的美景,意象大不相同,但又無法描繪出來,我因此沒有寫出來。當我沒有到南天門時,看到石階路陡峭高聳,聳入半空中;抬頭望巖石的縫隙,白云悠閑地飄浮。越階可以向上,不知道通向何處。向下看,險峻的石階成為一線,幽深莫測,眼花目眩,心神驚駭,進退兩難。屏住氣息,拋棄雜念,又鼓起勇氣向前行進。不久就登上了天門,道路忽然變得平坦了,一種不同的景象頓時展開,我見到了從未見過的景象,才慶幸自己先前沒有立即停下來。等到泰山山頂,極目四望。諸峰起伏環(huán)列四周,相互依靠,有的像拱,有的像蹲。汶水從東方流來,蜿蜒曲折好似一條帶子。徂徠山雄踞旁邊,高出群山,它的山峰仿佛能達到泰山的半腰,而郡城坐落在原野上,像棋盤一樣。遠遠地注視深遠青碧的天空,縹緲得好像沒有邊際。俯視云煙,瞬息變化。然后才知道不登上泰山的山頂就不知道眾山的確不高呀。人的自立,又何嘗不是這樣呢?走出塵世之表象,摒棄淺陋狹隘的見解,那萬物就不能成為蒙蔽我的事物了。而事物特殊的形態(tài)、奇特的意趣,在我所注視的范圍內(nèi)沒有隱匿的。那些如泰山這類有形的高,往往不能長久地保持,只有如精神境界這類無形的高才不會很快離自己而去。
這天晚上我們住在碧霞宮。四更后到泰山頂峰東側(cè)的日觀峰,等候日出。風(fēng)雨驟然而至,很冷,過了很長時間雨才停下來。極目東望,看到一縷紅光橫跨在濃云之下。
過了三天,騎著馬很快回到了濟寧,于是寫下了這篇文章。

相關(guān)試卷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第七單元16(赤壁賦 *登泰山記)16.2* 登泰山記練習(xí)題: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第七單元16(赤壁賦 *登泰山記)16.2* 登泰山記練習(xí)題,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語言運用,閱讀理解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第七單元16(赤壁賦 *登泰山記)16.2* 登泰山記課堂檢測: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第七單元16(赤壁賦 *登泰山記)16.2* 登泰山記課堂檢測,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基礎(chǔ)知識積累,古詩文閱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統(tǒng)編版16.1 赤壁賦復(fù)習(xí)練習(xí)題: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16.1 赤壁賦復(fù)習(xí)練習(xí)題,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基礎(chǔ)知識積累,古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16.1 赤壁賦達標測試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16.1 赤壁賦達標測試

高中人教統(tǒng)編版第七單元16(赤壁賦 *登泰山記)16.2* 登泰山記精練

高中人教統(tǒng)編版第七單元16(赤壁賦 *登泰山記)16.2* 登泰山記精練

語文必修 上冊第七單元16(赤壁賦 *登泰山記)本課綜合與測試隨堂練習(xí)題

語文必修 上冊第七單元16(赤壁賦 *登泰山記)本課綜合與測試隨堂練習(xí)題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16.2 *登泰山記隨堂練習(xí)題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16.2 *登泰山記隨堂練習(xí)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電子課本

16.2* 登泰山記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必修 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xué)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