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第一要敬業(yè)。敬字為古圣賢教人做人最簡易、直________的法門,可惜被后來有些人說的太精微,倒變得不適實用了。惟有朱子解的最好,他說:“主一無適便是敬?!庇矛F(xiàn)在的話講,凡做一見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________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業(yè)有什么可敬呢?為什么該敬呢?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制來充當消化面包的機器,自然該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________力,認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當大總統(tǒng)是一見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稱,從俗人眼里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
(1)依次給語段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 )
A.wū pāB.mā pǎ
C.mǎ pǒuD.wù pōu
(2)語段橫線處填入漢字,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截 幅 才B.接 輻 材
C.捷 副 財D.捷 副 才
【答案】(1)D (2)D
【詳解】(1)旁騖(páng wù):在正業(yè)以外有所追求;不專心 。
解剖(jiě pōu):在醫(yī)學或生物學研究中,用特制的刀、剪把人體或動植物體剖開。
故選D。
(2)直捷(zhí jié):直截了當、干脆、爽快。
全副(quán fù):全部;整個。
才力(cái lì):意思是指才華;智力。
故選D。
2.下列各組詞語中,漢字書寫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褻讀 駢進 敬業(yè)樂群 不二法門
B.杜絕 趣味 言不及意 無所用心
C.羨慕 浪蕩 強聒不舍 無業(yè)游民
D.秘決 妄想 樂以忘憂 淘神費力
【答案】C
【詳解】A. 褻讀——褻瀆;
B. 言不及意——言不及義;
D. 秘決——秘訣;
故選C。
3.把下列句子組合成語序合理、語意聯(lián)貫的一段話,是恰當?shù)囊豁検牵? )
①每個人都有自己控制意義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角度
②也表明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一個有意義的世界
④這不僅構成了世界的多樣性
⑤實際上卻是由古往今來的每個人分別構成的
⑥而這個有意義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類共有的
A.①②③⑥④⑤B.①③⑥④⑤②
C.③①④②⑤⑥D.③⑥⑤①④②
【答案】D
【詳解】③句引起語段的議論,應為首句。⑥句中的“這個有意義的世界”緊承③句中的“一個有意義的世界”,應為次句。⑤句中的與⑥句中的“表面上”在語義上構成了轉折關系,應為第三句。①句中的“每個人”緊承⑤句中的“每個人”,應為第四句。④句中的“多樣性”與①句中的“不同”相照應,應為第五句。②為末句。故正確語序應為:③⑥⑤①④②。故選D。
4.下列句子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
①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
②當大總統(tǒng)是一件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
③這叫做職業(yè)的神圣。
④事的名稱,從俗人眼里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
⑤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制來充當消化面包的機器,自然該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認定一件事去做。
⑥業(yè)有什么可敬呢?為什么該敬呢?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⑦只要當大總統(tǒng)的人,信得過我可以當大總統(tǒng)才去當,實實在在把總統(tǒng)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拉黃包車的人,信得過我可以拉黃包車才去拉,實實在在把拉車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A.⑤②⑦①③⑥④B.⑥⑤①②④⑦③
C.⑥②①⑦③⑤④D.①③⑤⑥⑦④②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的句子排序能力。排列句子順序:這一直是中考的重點,學會排列句子,不僅能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還能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如何學會排列句子呢?我們按下列方法進行。 (1)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排列 (2)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 (3)按先總述后分述的順序排列 (4)按空間推移的順序排列(5)按照句意之間內在邏輯排列。本題⑥⑤首先提出什么是“事” ,然后①亮明觀點,凡事可敬。②④舉例說明“事”的范疇。⑦舉例說明事可敬,③總結。
5.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運用錯誤的一項是:( )
A.我這題目,是把《禮記》里頭“敬業(yè)樂群”和《老子》里頭“安其居,樂其業(yè)?!蹦莾删湓挘瑪嗾氯×x造出來的。
B.孔子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C.我生平最愛用的有兩句話:一是“責任心”,二是“趣味”。
D.“做工好苦呀!”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任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
【答案】A
【詳解】我這題目,是把《禮記》里頭“敬業(yè)樂群”和《老子》里頭“安其居,樂其業(yè)。”那兩句話,斷章取義造出來的。(此句中引用文章中的話,句末句號放到引號外面。)
6.下列關于《敬業(yè)與樂業(yè)》這篇文章的語言特色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語言通俗,如話家常。
B.幾處反問句的使用,恰到好處地把幾個分論點闡釋出來,有利于引起聽眾的注意和思考。
C.引用古籍名言時,運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
D.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和聽眾的現(xiàn)場交流。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對演講詞語言特色的把握能力。要結合文章內容分析。B. 本文把幾個分論點闡釋出來的是設問句,而非反問句。
7.下列引文和出處有誤的一項是:( )
A.“安其居,樂其業(yè)。”——《老子》
B.“群居終日,言不及交,好行小慧,難矣哉!”——《論語》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墩撜Z》
D.“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薄墩撜Z》
【答案】D
【詳解】“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薄鲎浴吨杏埂返牡谑恼?,不是出自《論語》
8.根據(jù)課文內容和結構,完成下列思維導圖。
【答案】
【詳解】考查完成思維導圖。
《敬業(yè)與樂業(yè)》
根據(jù)“但我確信‘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可知,敬業(yè)與樂業(yè)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根據(jù)“先要說說有業(yè)之必要”可得:有業(yè)之必要。
根據(jù)“第二要樂業(yè)”可得:樂業(yè)之重要。
根據(jù)“今天所講,敬業(yè)即是責任心,樂業(yè)即是趣味。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我盼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可知,作者最后勉勵人敬業(yè)與樂業(yè),這是解決問題。
9.學完本課后,班級準備開展以“愛崗敬業(yè)學習榜樣”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
材料一 于敏,我國杰出的核物理學家,我國核式器研究和國防高技術發(fā)展的杰出領軍人物之一,隱姓埋名20多年,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等方面取得了多項重要研究成果,為建設強大國防、奠定我國大國地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稱為中國“氫彈之父”。
材料二 何和同志從警十多年如一日,愛崗敬業(yè),對工作精益求精,樂于奉獻,真情為民,將群眾視如親人,呵護備至,彰顯了公安民警的宗旨情懷和精神風采。
(1)請你為此次活動擬寫一則宣傳標語。
(2)不同的人生經歷卻彰顯著同樣的精彩,你從于敏和何和的精彩中獲得了哪些感悟?
(3)你所在的小組搜集了很多愛崗敬業(yè)的人和事,準備以圖文形式在活動中展出。請你為這些圖文配一段總述性的解說詞。(80字左右)
【答案】(1)示例:學習榜樣人物,書寫精彩人生。
(2)示例:生命的價值在于創(chuàng)造和奉獻;要勇于承擔責任;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
(3)示例:灰燼,雖熄滅,但它燃燒過;流星,雖隕落,但它明亮過;落花,雖凋零,但它芬芳過……就像這許許多多的人,任時光流逝,歲月變遷,仍熠熠生輝!
【詳解】(1)宣傳標語,感情要真摯,構思新穎,語言簡明。字數(shù)要適中,內容要積極,用語要通俗,句式要整齊,修辭要顯明,讀起來朗朗上口。特別是主題要鮮明,一定不能脫離“愛崗敬業(yè)學習榜樣”的主題。平時要注意觀察、閱讀好的宣傳語、提示語、標語等,多體會其中的優(yōu)點,汲人所長,為我所用。
(2)寫感悟。一定要讀懂于敏和何和的先進事跡及精神品質。如于敏是“我國核式器研究和國防高技術發(fā)展的杰出領軍人物之一”說明勇于承擔責任的精神;“隱姓埋名20多年,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等方面取得了多項重要研究成果,為建設強大國防、奠定我國大國地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說的是愛崗敬業(yè)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被稱為中國‘氫彈之父’”是說他實現(xiàn)了自身價值,說明生命的價值在于創(chuàng)造和奉獻。根據(jù)以上分析寫感悟即可。
(3)題干要求為這些圖文配一段總述性的解說詞。解說詞語言要準確、生動。所謂準確,是指解說詞的用語要能很好地敘述特定人物的先進事跡。所謂生動,是指用語要追求用詞的生動性。要做到這兩點,可適當選用一些有意蘊富有立體感的動詞或形容詞,也可以使用一些整句或修辭手法,把人物的主要事跡與精神描述出來。
二、閱讀理解
(一)閱讀《敬業(yè)與樂業(yè)》節(jié)選,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題。
第二要樂業(yè)。“做工好苦呀!”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但我要問他:“做工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嗎?”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里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著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難道又不苦?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人生從出胎的那一秒鐘起到咽氣的那一秒鐘止,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不掉的。會打算盤的人,只有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過于無業(yè)游民,終日閑游浪蕩,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擺在哪里才好。他們的日子真難過。第二等苦人,便是厭惡自己本業(yè)的人,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卻滿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嗎?到底不能。結果還是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這不是專門自己替自己開玩笑嗎?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xù)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fā)生。”為什么呢?第一,因為凡一件職業(yè),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變化、進展的狀態(tài),最為親切有味。第二,因為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地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得快樂,快樂的分量加增。第三,職業(yè)性質,常常要和同業(yè)的人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樂。第四,專心做一職業(yè)時,把許多游思、妄想杜絕了,省卻無限閑煩惱??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比松軓淖约旱穆殬I(yè)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孔子自述生平,說道:“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边@種生活,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
10.選文中,作者針對“做工苦”提出了什么觀點?
11.選文主要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試舉一例分析其作用。
12.請為選文的觀點提供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論據(jù)。
13.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對敬業(yè)的看法。
【答案】10.“要樂業(yè)”。 11.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
示例:①舉例論證:舉兩等苦人的例子,論述“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的道理。
②道理論證(引證法):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話,論證“樂業(yè)的重要性”。
③對比論證:先從反面論述心境不好,什么事都苦;再從正面闡述什么職業(yè)都有樂趣。 12.示例1:瑪麗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刻苦,對學習有著強烈的興趣和特殊的愛好,從不輕易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處處表現(xiàn)出一種頑強的進取精神。
示例2:居里夫婦在成噸的工業(yè)廢渣中提煉鐳,幾十年如一日,非常的艱辛和枯燥,但是他們由于懷著找到鐳的夢想,從沒有認為這項工作是無聊的,從沒有抱怨叫苦,而想放棄。 13.示例:在學習上,要用心去學,全神貫注去學,才會學好,學好了,自然會對學習感興趣。(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0.本題考查的是中心論點的判斷。
根據(jù)“‘做工好苦呀!’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笨梢钥闯鲠槍θ藗冋J為做工苦的現(xiàn)象,在開頭提出 “第二要樂業(yè)”,所以中心論點就是“要樂業(yè)”。
11.本題考查論證方法及其作用。
根據(jù)文章中有事例,可以判斷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應用了孔子的話,是道理論證,將不同的看法進行對比,是對比論證,然后找出句子,具體分析,用論證方法的答題模式解答即可。
示例:末尾“孔子自述生平,說道:‘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币每鬃拥拿裕@是一處道理論證。有力地證明了“人生能從自己的職業(yè)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的觀點。
選段開頭列舉那些哀嘆“做工好苦”的人以職業(yè)為苦的表現(xiàn),“會打算盤的人,只有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列舉了以做工為樂事的人的表現(xiàn),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對比論證,在對比當中突出強調了“要樂業(yè)”的觀點。
“常常要和同業(yè)的人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樂”比喻成“賽求”,是比喻論證。
12.本題考查補充論據(jù)。能證明本段觀點,為大眾所熟知即可。
示例:廖昌永原來是農民的兒子,7歲那年,父親病故了,這對他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上學后,廖昌永漸漸地喜歡上了音樂,他對音樂的最初了解,來自于農村的大喇叭,每天清晨村頭電線桿的喇叭里傳出的歌聲,如同細雨一樣,滋潤著他那顆熱愛音樂的心。從此,廖昌永不放棄任何學習音樂的機會,終于成為一個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13.本題考查拓展探究。根據(jù)題目要求談論,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們應把每一件事通過努力,做到出色,就算與他人相比,有些差距,但我們無悔,因為“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我們努力了!唯有用心,我們才能成功,若“坐這山,望那山”,則“一事無成”!
(二)(2023年北京中考試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吃苦耐勞,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翱嘈娜?,天不負”“梅花香自苦寒來”……吃苦,是人生必經的歷程,所有吃過的苦,都會變成寶貴的財富。當代青年,身處新時代,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不僅要肯吃苦、能吃苦,更要________。
②作為一種價值認知,青年人的“自找苦吃”,既表現(xiàn)為不安于舒適的現(xiàn)狀,勇于自我突破;更表現(xiàn)為追求社會價值,在更大的舞臺上施展才華,為國家、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中國農業(yè)大學“科技小院”的學生,不滿足于課堂學習,把教室和實驗室搬到鄉(xiāng)野,把論文寫在田間地頭;黃文秀放棄大城市的安逸工作,到艱苦的農村去,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用自己的苦換來鄉(xiāng)親的甜。為了更遠大的目標,他們主動走出“舒適圈”把艱苦作為成長的階梯,在更廣闊的天地里建功立業(yè)。
③的確,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更加迫切地需要青年人的參與和擔當。我們只有積極、主動地投身到時代洪流中,才能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為社會做出貢獻。北斗衛(wèi)星團隊中的青年人不受外界誘惑,自找苦吃,勇敢面對艱苦環(huán)境,承擔重任,用靚麗的青春描繪科技強國的宏偉藍圖。
④當然,時代不同,社會發(fā)展階段不同,青年人面對的“苦”也不同。過去,人們更多地要忍受外在的艱苦,“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如今,物質條件充裕,很少有筋骨之勞、體膚之餓,但擺在我們面前的,是更加復雜多變的現(xiàn)實。在面對現(xiàn)實不確定性的焦慮中,在探索未知而遇到的孤獨中,青年人要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就要承受更多精神意志上的考驗與磨礪,這樣才能為國家的強大做出貢獻。之江實驗室智能計算研究院智能超算研究中心的成員們,立足國家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的需要,勇闖科技“無人區(qū)”,開展前沿性課題的研究,進行了上萬次數(shù)據(jù)驗證,終于找到了智能超算的最優(yōu)解,使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持續(xù)保持國際領先水平,他們也因此獲得了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的青年最高榮譽。
⑤“自找苦吃”不是做姿態(tài)、擺樣子。如果只是為吃苦而找苦,身心不修,于家國無益,這個“苦”也就吃得毫無價值。我們要結合自身實際,以突破自我、回報社會為目標,吃求知探索、深入實踐之苦,才能讓“自找苦吃”既有益身心,又具時代價值。
⑥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讓我們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多捧幾次“燙手山芋”,勇于擔苦、擔難、擔重、擔險,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一步一個臺階向上攀,以青春激蕩民族復興的浪潮,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的華彩篇章。
14.根據(jù)全文,在第①段橫線處填寫恰當?shù)膬热荨?br>15.閱讀全文,下列說法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科技小院”學生和黃文秀的事例側重闡釋“自找苦吃”的表現(xiàn)。
B.北斗衛(wèi)星團隊中的青年人的事例說明已有青年人主動投身到時代洪流中。
C.智能超算研究中心成員的事跡詮釋了“吃苦”的內涵是“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D.“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多捧幾次‘燙手山芋’”強調要勇于擔起苦、難、重、險。
16.簡要分析第⑤段畫線句是如何推進本文論證的。
【答案】14.“自找苦吃” 15.C 16.示例:文章在提出中心論點之后分兩方面進行了論證,第⑤段畫線句起到了聯(lián)結正面論證和反面認證的作用,同時論證了“‘自找苦吃’不是做姿態(tài)、擺樣子”,闡述了“為吃苦而找苦”的不利后果,使得文章的論證更加全面、嚴密。
【解析】14.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與概括。
第①段最后一句,結合上下來看,是全文的中心論點。聯(lián)系第②段“作為一種價值認知,青年人的‘自找苦吃’、第⑤段的“‘自找苦吃’不是做姿態(tài)、擺樣子”可知,全文圍繞“青年人要‘自找苦吃’”展開論述,因此第①段橫線處應填入“自找苦吃”。
15.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C.有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成員的事跡在第④段,詮釋了“吃苦”的內涵是本段中“要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就要承受更多精神意志上的考驗與磨礪”。根據(jù)本段中“過去,人們更多地要忍受外在的艱苦,‘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如今,物質條件充裕,很少有筋骨之勞、體膚之餓”可知本項說法錯誤;
故選C。
16.本題考查論證思路。
文章第①段首先提出中心論點“當代青年要‘自找苦吃’”;第②至④段具體闡述了當代青年人“自找苦吃”的具體表現(xiàn)和當代青年“吃苦”的內涵;第⑤段話鋒一轉,又補充論證了“‘自找苦吃’不是做姿態(tài)、擺樣子”,“如果只是為吃苦而找苦,身心不修,于家國無益,這個‘苦’也就吃得毫無價值”闡述了“為吃苦而找苦”的不利后果,分析青年人要結合自身實際“自找苦吃”的意義;最后向青年人發(fā)出號召,強調青年要勇于擔起苦、難、重、險。因此第⑤段畫線句起到從分析論證到得到結構的過渡作用,使得文章論證更全面、更嚴密。
(二)(2023年四川廣安市中考試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保持27℃善意
劉遠通
①新春之際,情暖人心。浙江杭州的雨夜里,男孩為一位拄杖又拎包的殘疾人撐傘,直到對方打上出租車才離開;河南鄭州的公交上,殘障小伙見義勇為,死死抱住行竊的小偷直至警察趕到;湖北襄陽調休的消防員看到餐廳火情,拉住路人看管自己的孩子,跑過去拔出消火栓的水槍;一位浙江的醫(yī)生,一把抱住忽然發(fā)狂的病人,讓他安靜下來……唯有誠懇方為善,最是真摯能動人。讓人如沐春風的,正是這些普通人沒有雜念的善意。
②這些暖心善舉中的主人公,或者認為自己做了再平常不過的事,或者直言當時沒想那么多,一切都發(fā)乎本心、源于本性、出于本能,既非刻意造作,也非別有所圖。如果不是有心人的拍攝和記錄,這些溫暖整個冬天的善行不會有人知曉。有人說,這樣自發(fā)的善心善行,超越了冷漠的寒冰,也拂去了多余的燥熱,是最讓人感到舒服的27℃。
③善意總是最自然的。記得上學時,經常到一個婆婆開的餐館吃飯,她每次都為顧客備好溫熱的素菜湯。有次問她,為啥不嫌麻煩。她說,學生們上課急,等不得,這樣的溫度不燙不冷,正好。27℃的善意,并不是因為“這個世界怎么了”,而只是面對“我該怎么做”的問題時,出乎一顆真誠之心的回答。也正是因為沒有多想,才更能在安危的考量、利益的盤算之外,呈現(xiàn)出人心中的善之端。
④現(xiàn)實中,“善意”卻往往沒有那么單純。有的人行善,浮夸高調,是為“炫善”。短期看,這樣“招搖式”的行善或許是對慈善的另類推廣,對于吸引人們關注慈善有些許助益。但長遠看,高調“粗暴”的行為,損傷著善的本意;眼花繚亂的外在形式,架空了善的實質。有的人行善,矯言偽行,是為“偽善”。借善事斂聚財富者有之,借善事博取名聲者有之,更有甚者,從行善中發(fā)現(xiàn)了升官發(fā)財?shù)摹敖K南捷徑”,于鏡頭前道貌岸然,向群眾大施恩惠,撈取政治資本,卻于鏡頭后卸下偽裝,言行相悖,前后乖離,讓人頗為不齒。
⑤在人的種種行為中,善行可能是最需要目的、過程與結果統(tǒng)一的。只有善的初衷,可能會好心辦壞事;只講善的結果,也可能讓善的價值走偏變味。這也提示我們,善心善念,需如“明鏡臺”一樣風光霽月、坦蕩無私,并且“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薄K伎忌频囊饬x,掌握善的火候,把善意帶進工作和生活中去,對每個人而言,是一種美德,也是一份責任。讓每一次善舉,動機中少些雜質、多些純粹,過程中少些想當然、多些同理心,良好的社會風氣才更為可期。
⑥那些溫暖了我們的行善之人,大都是普通人,每天面對工作生活,計算柴米油鹽。但正是他們,用最質樸的行動、最自然的選擇告訴我們:善念是每個人心底的珍藏,是每個人觸手可及的目標。涵養(yǎng)一點一滴的善念,經由漫長的精神修行,就一定能達到不一樣的人生境界。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17.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18.第①段畫線句有何作用?
19.簡要分析第③段的論證思路。
20.第④段“現(xiàn)實中,‘善意’卻往往沒有那么單純。”具體表現(xiàn)在哪兩個方面?(請用原文回答)
21.請結合選文內容,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如何保持“27℃善意”。
【答案】17.唯有誠懇方為善,最是真摯能動人。 18.引出本文的論題,并充當事實論據(jù),有力地證明了“唯有誠懇方為善,最是真摯能動人”的論點。 19.先提出分論點——善意總是最自然的,然后列舉餐館的婆婆總是每次都為顧客備好溫熱的素菜湯這個事例論證分論點,最后運用道理論證,進一步論證分論點。
20.①有的人行善,浮夸高調,是為“炫善”;②有的人行善,矯言偽行,是為“偽善”。 21.善言暖心,面對身處困境中的人,我們不妨多說一些美麗的善言,使人奮發(fā)自強。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困惑迷失的時候,一句善言,猶如一盞指路明燈,它能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從而走出人生的陰霾。
【解析】17.本題考查提煉中心論點的能力。
依據(jù)①段“唯有誠懇方為善,最是真摯能動人”;③段“善意總是最自然的”、④段“現(xiàn)實中,“善意”卻往往沒有那么單純”、⑤段“在人的種種行為中,善行可能是最需要目的、過程與結果統(tǒng)一的”可知,本文主要圍繞“善意”進行論證的,而③段“善意總是最自然的”、④段“現(xiàn)實中,“善意”卻往往沒有那么單純”、⑤段“在人的種種行為中,善行可能是最需要目的、過程與結果統(tǒng)一的”是從不同方面論證“唯有誠懇方為善,最是真摯能動人”。據(jù)此可知,“唯有誠懇方為善,最是真摯能動人”是本文的中心論點。
18.本題考查分析語句作用的能力。
依據(jù)①段“浙江杭州的雨夜里,男孩為一位拄杖又拎包的殘疾人撐傘,直到對方打上出租車才離開……一位浙江的醫(yī)生,一把抱住忽然發(fā)狂的病人,讓他安靜下來……”可知,這是列舉四個事例,屬于事實論據(jù);依據(jù)“唯有誠懇方為善,最是真摯能動人?!笨芍厦嫠膫€事例是為 本句——中心論點而服務的。所以,劃線句能有利證明本文的中心論點。
19.本題考查論證思路分析能力。
依據(jù)“善意總是最自然的。”可知,這是本段文字的中心論點;依據(jù)“記得上學時,經常到一個婆婆開的餐館吃飯,她每次都為顧客備好溫熱的素菜湯……”這是列舉一個事例來論證本段文字的中心論點;依據(jù)“27℃的善意,并不是因為“這個世界怎么了”……呈現(xiàn)出人心中的善之端”可知,這是運用道理論證的方法證明本段文字的中心論點。
20.本題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據(jù)④段“現(xiàn)實中,有的人行善,浮夸高調,是為‘炫善’。短期看,這樣‘招搖式’的行善或許是對慈善的另類推廣,對于吸引人們關注慈善有些許助益。但長遠看,高調‘粗暴’的行為,損傷著善的本意;眼花繚亂的外在形式,架空了善的實質”可概括為:有的人行善,浮夸高調,是為“炫善”。依據(jù)“有的人行善,矯言偽行,是為‘偽善’。借善事斂聚財富者有之,借善事博取名聲者有之,更有甚者,從行善中發(fā)現(xiàn)了升官發(fā)財?shù)摹K南捷徑’,于鏡頭前道貌岸然,向群眾大施恩惠,撈取政治資本,卻于鏡頭后卸下偽裝,言行相悖,前后乖離,讓人頗為不齒”可以概括為:有的人行善,矯言偽行,是為“偽善”。
21.本題考查閱讀拓展能力?!啊?7℃善意’”可以理解為生活中注意細節(jié)行為,體現(xiàn)出“善意”。
示例:善意需要表達,才能被人接收到。它不該只停留在書本上、內心里,也不見得要慷慨激昂、驚天動地,它其實可以很瑣碎、很具體,比如幾句暖心的話語,捎帶著添把手,還有力所能及的動作。而你所釋放的善意,總會讓人受益,終有一天,這些善意會以某一種方式,回饋于你。
這是一份03 小說知識(考點)梳理-2023-2024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知識(考點)梳理與能力訓練,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小說的概念,小說的分類,小說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環(huán)境描寫,小說的線索,段落在小說中的作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01《沁園春·雪》-2023-2024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知識(考點)梳理與能力訓練,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基礎知識,閱讀鑒賞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01 字音字形-2023-2024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知識(考點)梳理與能力訓練,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根據(jù)拼音寫漢字,給加點詞語注音,結合語境,給句中的拼音加上漢字,根據(jù)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指出并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錯別字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