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養(yǎng)要求
1.了解物質的量及其單位、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摩爾質量的含義與應用,利用物質的量將宏觀的物理量與微觀粒子的個數(shù)聯(lián)系起來,并能從宏觀和微觀結合的視角分析解決問題。
2.能從物質的量的角度認識物質的組成及變化,建立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和微觀粒子數(shù)之間計算的思維模型。
分點突破一 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1.物質的量
國際單位制中規(guī)定的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1)物質的量是表示含有________的集合體的物理量,用符號n表示。
(2)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單位之一
(3)表示方法及含義
表述微觀粒子的物質的量時,必須指明微觀粒子的符號、化學式或具體名稱,而不能直接用元素名稱表示,一般用“數(shù)量+單位+粒子”來表示,如1 ml H指________,1 ml H2指________,而不能指1 ml氫。
2.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特別提醒 1 ml不同物質的“同”與“不同”
“同”是粒子數(shù)相同,如1 ml H2O和1 ml Al所含的粒子數(shù)都約是6.02×1023(或1NA)。
“不同”是不同粒子質量不同而導致1 ml物質質量不同,如1 ml H2O的質量是18 g,1 ml Al的質量是27 g。
[即學即練]
1.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物質的量可以理解為物質的數(shù)量。( )
(2)物質的量描述的對象是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 )
(3)摩爾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
(4)1 ml氧氣中約含有6.02×1023個原子。( )
(5)1 ml任何粒子所含有的粒子數(shù)相等。( )
(6)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就是6.02×1023。( )
(7)在使用摩爾表示物質的量的單位時,應用化學式指明粒子的種類。( )
2.“物質的量”是指( )
A.物質的質量
B.物質的微觀粒子數(shù)
C.物質的質量與微觀粒子數(shù)
D.把物質的質量同微觀粒子數(shù)聯(lián)系起來的一個基本物理量
3.1 ml MgCl2中含有( )
A.3.01×1023個Mg2+ B.1.204×1024個Cl22-
C.1 ml Mg2+ D.1 ml Cl2
4.1個CO2分子中有1個C原子、2個O原子。則1 ml CO2中有________ ml C和________ ml O,0.5 ml CO2中有________ ml C和________ ml O。含有0.5 ml O的CO2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 ml。
5.(1)1 ml Na2SO4中含有Na+的數(shù)目是________,與其含有相同Na+數(shù)目的NaCl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
(2)若測得某Na2SO4溶液中含有0.5 ml SO42-,則溶液中含有________ ml Na+。
(3)________ ml NH3與0.3 ml H2O中所含H原子數(shù)目一樣多。
(4)0.3 ml H2O中含________ ml原子,含________個電子。
分點突破二 摩爾質量
1.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號是________。
2.常用單位:________________。
3.數(shù)值:1 ml任何粒子或物質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其數(shù)值都與該粒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
4.定義式:摩爾質量(M)=物質的質量m物質的量n,即M=mn。
5.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粒子數(shù)目之間的計算關系
特別提醒 通過計算,準確理解“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把微觀物理量和宏觀物理量聯(lián)系起來的“橋梁”作用。
[即學即練]
1.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氯化氫的摩爾質量是36.5 g。( )
(2)氮的摩爾質量是28 g·ml-1。( )
(3)CH4的摩爾質量和NA個甲烷分子的質量相等。( )
(4)2NA個CO2的摩爾質量為44 g·ml-1。( )
(5)Fe的摩爾質量為56 g·ml-1,則1個Fe原子質量為56NAg。( )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摩爾質量就是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的6.02×1023倍
B.摩爾質量就等于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
C.HNO3的摩爾質量是63 g
D.H2SO4和H3PO4的摩爾質量相等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6 g O2所含的分子數(shù)為6.02×1023個
B.0.5 ml H2SO4含有的原子數(shù)為3.5NA
C.18 g H2O中質子的物質的量為1 ml
D.22 g物質A中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3.01×1023,則A的摩爾質量為44 g
4.147 g H2SO4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_;0.5 ml H2SO4的質量是__________g,其中含有______________ml H,含有______________ml O;2 ml H2SO4中含有H2SO4分子數(shù)為______________個,含氫原子數(shù)為______________個。
5.128 g SO2氣體,摩爾質量為M,分子數(shù)目為N,質量為m,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A,m(12C)為一個12C原子的質量,試說明下列各式所表示的意義并計算出具體數(shù)值。
(1)N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2mN·m(12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摩爾起源于希臘文mle,原意為“堆量”,是在1971年10月,由41個國家參加的第14屆國際計量大會上決定增加的國際單位制(SI)的第七個基本單位。下列關于“摩爾”的理解正確的是( )
A.摩爾是國際科學界建議采用的一種物理量
B.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簡稱摩,符號為ml
C.我們把含有6.02×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的集合體計量為1摩爾
D.1 ml氧含6.02×1023個O2
2.下列有關物質的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CO的摩爾質量為28 g
B.摩爾是國際單位制中的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C.物質的量適用于分子、離子、原子等微觀粒子
D.10 g H2O的摩爾質量比1 g H2O的摩爾質量大
3.下列有關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的說法錯誤的是( )
A.32 g O2所含的原子數(shù)目為NA
B.0.5 ml H2O含有的原子數(shù)目為1.5NA
C.1 m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數(shù)目為NA
D.0.5NA個氯氣分子的物質的量是0.5 ml
4.下列關于“物質的量”“摩爾”和“摩爾質量”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物質的摩爾質量等于其相對分子(原子)質量
B.“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的一個基本單位
C.1 m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shù)為NA
D.1 ml任何物質都含有約6.02×1023個原子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 ml氫約含有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個氫
B.1 ml CaCl2含有1 ml Cl-
C.1 ml電子約含有6.02×1023個電子
D.1 ml H2O含有1 ml H2和1 ml O
6.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含NA個H的H2的物質的量為1 ml
B.NA個CO和1 ml N2所含分子數(shù)相等
C.NA個H2SO4與1 ml H3PO4所含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1∶1
D.0.1 ml C含1.2NA個質子
7.計算填空:
(1)0.5 ml的Fe含________個鐵原子(用6.02×1023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質量是________ g。
(2)2 ml CO2中含________ ml碳原子,________個氧原子(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________個質子(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質量是________ g。
(3)已知0.4 ml的CO和CO2的混合氣體共14.4 g,則
①CO的質量為________;
②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________。
第1課時 物質的量 摩爾質量
分點突破一 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1.(1)一定數(shù)目粒子 (2)ml 6.02×1023 原子 分子 離子 (3)1 ml氫原子 1 ml氫分子
2.1 m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shù) NA 約6.02×1023ml-1
即學即練
1.答案:(1)× (2)√ (3)× (4)× (5)√ (6)× (7)√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1 2 0.5 1 0.25
5.答案:(1)1.204×1024 2 ml (2)1 (3)0.2 (4)0.9 1.806×1024
分點突破二 摩爾質量
1.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 M
2.g/ml(或g·ml-1)
3.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即學即練
1.答案:(1)× (2)× (3)× (4)√ (5)√
2.答案:D
3.解析:A項,16 g O2的物質的量為0.5 ml,其分子數(shù)為3.01×1023,A錯誤;B項,1 ml H2SO4中含7 ml原子,故0.5 ml H2SO4中含有的原子數(shù)目為3.5NA,B正確;C項,n(H2O)=1 ml,其質子的物質的量為10 ml,C錯誤;D項,n(A)=3.01×10236.02×1023ml-1=0.5 ml,M(A)=mAnA=22 g0.5 ml=44 g·ml-1,其單位不是“g”,D錯誤。
答案:B
4.解析:根據(jù)n=mM,n(H2SO4)=147 g98 g·ml-1=1.5 ml;0.5 ml H2SO4的質量為49 g,其中含2×0.5 ml H、4×0.5 ml O;按N=n·NA,2 ml H2SO4中含有的H2SO4分子數(shù)為2 ml×6.02×1023 ml-1=1.204×1024,同理可得氫原子數(shù)為2.408×1024。
答案:1.5 ml 49 1 2 1.204×1024
2.408×1024
5.答案:(1)表示SO2的物質的量 2 ml
(2)表示一個SO2分子的質量 1.06×10-22 g
(3)表示SO2的物質的量 2 ml
(4)表示一個SO2分子的質量 1.06×10-22 g
(5)表示SO2的相對分子質量 64
隨堂演練全通關
1.解析:摩爾只是物質的量這一物理量的單位,不是一種物理量;含6.02×1023個粒子的集合體不一定計量為1摩爾,如含6.02×1023個氧原子的O2的物質的量是0.5 ml;1 ml氧含義不明確,應說1 ml O2含6.02×1023個氧分子。
答案:B
2.答案:C
3.解析:32 g O2為1 ml,氧原子數(shù)為2NA,A錯誤;0.5 ml H2O中原子數(shù)為0.5×3×NA,B正確;1 ml H2O中含有H2O分子數(shù)為NA,C正確;0.5NA個Cl2分子的物質的量為0.5 ml,D正確。
答案:A
4.解析:當物質的摩爾質量以g·ml-1為單位時,其數(shù)值是等于其相對分子(原子)質量,A錯誤;“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的一個基本物理量,不是單位,摩爾才是基本單位,B錯誤;1 m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shù)叫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符號為NA,C正確;1 ml任何物質都含有約6.02×1023個相應的微粒,但原子數(shù)不一定為6.02×1023,如1 ml O2含有的原子數(shù)約為2×6.02×1023個,D錯誤。
答案:C
5.解析:A項錯誤,未注明微粒的種類,氫是氫分子、氫原子還是氫離子不明確;B項錯誤,1 ml CaCl2應含有2 ml Cl-;D項錯誤,由初中化學可知H2O中無H2,正確的表述為1 ml H2O含有2 ml H和1 ml O。
答案:C
6.答案:B
7.解析:(1)0.5 ml的Fe含有Fe原子的數(shù)目N=0.5 ml×6.02×1023 ml-1=3.01×1023,其質量m=0.5 ml×56 g·ml-1=28 g。(2)每個CO2分子中含有1個C原子、2個O原子,則n(C)=n(CO2)=2 ml,n(O)=2n(CO2)=4 ml,故含有氧原子的數(shù)目為4NA,1個二氧化碳分子含有的質子數(shù)目為6+8×2=22,2 ml CO2中含有44NA個質子,質量為2 ml×44 g·ml-1=88 g。(3)設混合氣體中CO的物質的量為x ml,CO2的物質的量為y ml,則28 g·ml-1×x ml+44 g·ml-1×y ml=14.4 g,x ml+y ml=0.4 ml,解得x=0.2,y=0.2,則①m(CO)=0.2 ml×28 g·ml-1=5.6 g;②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14.4 g0.4 ml=36 g·ml-1。
答案:(1)3.01×1023 28 (2)2 4NA 44NA 88
(3)①5.6 g ②36 g·ml-1
這是一份化學第3節(jié) 化學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質的量學案,共9頁。學案主要包含了物質的量,摩爾質量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化學必修 第一冊第3節(jié) 化學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質的量導學案及答案,共1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物質的量,摩爾質量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3節(jié) 化學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質的量學案設計,共8頁。學案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注意事項,課堂練習,思考交流,計算填表,歸納總結,易錯警示,規(guī)律總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