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圖熟悉我國主要的河流及分布,知道內流河、外流河的劃分。
學會分析我國河流的水文特征,并對比秦嶺——淮河兩側河流水文特征的差異。
教學重點:
內、外流河的劃分,內、外流區(qū)的分布,認識我國主要的內流河和外流河。
學會如何分析河流的水量、水位、流量、流速、含沙量、汛期和枯水期、結冰期等水文特征。
學會對比秦嶺——淮河兩側的河流水文特征的差異。
教學難點:
熟記我國主要的河流,學會判斷內、外流河。
判斷內、外流河的水源補給方式、從而分析內、外流河的水量、水位、汛期河和枯水期等水文特征。
理解東北地區(qū)的河流為什么會有兩個汛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工具:課件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給同學們觀看一段新聞的視頻,分析為什么視頻中的京杭運河淮安段會出現(xiàn)5000多艘船舶滯留的現(xiàn)象。(學生回答:因為河流水位太低了)同學回答地很對,那為什么一條河的水位會發(fā)生變化呢,什么時候水位高,什么時候水位低呢?這就是今天我們會學習到的內容:2.3 河流。從而導入新課。
以外流河為主。
內流河和外流河
內、外流河是以是否能夠注入海洋來劃分的。能注入海洋的是外流河,不能注入海洋的,即注入內陸湖泊,沿途蒸發(fā)、滲漏,最終消失在海洋中的河流是內流河。
(活動題)
活動1:找出黑龍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額爾齊斯河、塔里木河。
活動2:在這些河流中,哪些是外流河,各自注入哪個大洋?哪些是內流河?有些河段用虛線表示,為什么?
學生完成活動后,在課件上依次展示出主要的河流,請學生代表回答,我國的外流河各自注入哪個大洋?哪些是內流河?虛線的涵義?然后老師小結:
注入太平洋:黑龍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
瀾滄江
外流河 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魯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額爾齊斯河
內流河:塔里木河
內流區(qū)和外流區(qū):
內流區(qū)——內流河的流域稱為內流區(qū),占全國總面積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區(qū)。
外流區(qū)——外流河的流域稱為外流區(qū),占全國總面積三分之二,主要分布在東南的濕潤、半濕潤區(qū)。
外流區(qū)河流的水量超過全國95%,內流區(qū)河流水量不足全國的5%,因此我國是以外流河為主。
河流的水文特征
1、水文特征:
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和枯水期、含沙量、結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統(tǒng)稱為河流的水文特征。
(小組討論)
請同學們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分析下河流的這些水文特征一般受什么影響?
請小組代表回答后,教師總結:
水量
水位 外流河:取決于降水
流量 內流河:取決于氣溫
河流水文特征 汛期和枯水期
流速:卻決于地勢的落差
含沙量:取決于流經地區(qū)的植被覆蓋率
結冰期:取決于氣溫
解釋:內外流河的水源補給
外流河:水源補給的主要形式是降水,因此夏季降水多,外流河的水量多、水位高、流量大,進入汛期;冬季降水少,外流河的水量少、水位低、流量小,進入枯水期。
內流河:水源補給的主要形式是高山的冰雪融水,因此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多,內流河水量大、水位高、流量大、進入汛期;冬季氣溫低,冰雪融水少,內流河的水量小、水位低、流量小、進入枯水期,甚至會出現(xiàn)斷流,稱為季節(jié)性河流。
思考題:請同學們觀察課本43頁松花江、黃河、長江、西江四條河的流量圖,分析流量的時間變化規(guī)律?分析松花江為什么會有兩個汛期?
教師總結:大多數(shù)河流都是夏季進入汛期,有一個夏訊;而東北地區(qū)的河流會有兩個汛期,除了夏汛,還有個春汛。因為春天的冰雪消融,河流也會進入汛期。
對比秦嶺—淮河兩側河流的水文特征
秦嶺—淮河以北
秦嶺—淮河以南
水量
小
大
汛期
短
長
含沙量
大
小
有無結冰期
有
無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晉教版八年級上冊2.3眾多的河流教案設計,共5頁。
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節(jié) 中國的河流教案及反思,共5頁。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第三節(jié) 河流教學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學習,學生活動,合作探究,材料討論,學生自學:京杭運河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