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關和淘氣放學后一塊兒回家,兩人的家距離學校同樣遠。走了一段路后關關說:“我已走了全程的40%。”淘氣說:“我已走了全程的90%。”照這樣的速度,誰先回到家?( )
A.關關B.淘氣C.同時回到家D.無法確定
2.一個鐘表的時針長8厘米,經(jīng)過一晝夜時針的針尖走了( )厘米。
A.37.68B.75.36C.100.48D.50.24
3.電視機原價1000元,先提價,再降價,這時與原價( ).
A.一樣多B.比原價高C.比原價低D.無法確定
4.學?!跋M帧崩镉猩紭?10棵,松樹的棵數(shù)比杉樹多,學?!跋M帧崩镉猩紭浜退蓸涔玻?)棵。
A.242B.232C.132D.422
5.用若干個小正方體搭一個立體圖形(小正方體之間至少有一個面重合),從正面看到的形狀是,從右面看到的形狀是。搭成這樣的立體圖形,最多可以有( )個小正方體。
A.8B.7C.6D.5
6.一個立體圖形,從它的上面看到的形狀是,從它的左面看到的形狀是,這個立體圖形可能是( )。
A.B.C.D.
7.根據(jù)“現(xiàn)價比原價便宜10%”,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現(xiàn)價占原價的90%B.原價占現(xiàn)價的110%
C.現(xiàn)價比原價少的占現(xiàn)價的10%D.原價比現(xiàn)價多的占現(xiàn)價的10%
8.某種農(nóng)藥千克,加水稀釋后,可噴灑公頃菜地,噴灑一公頃菜地需要多少千克農(nóng)藥?下面算式正確的是哪個?( )
A.B.C.D.
二、填空題(共16分)
9.用圓規(guī)畫一個直徑是6厘米的圓,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為( )。
10.下圖中,正方形的周長是( )、正方形的面積是( )。
11.一根2米長的繩子,先用去它的,再用去米,還剩( )米。
12.比20千米多是( )千米;50千克比( )千克少。
13.笑笑和妙妙分別住在同一幢樓的8層和12層,他們看外邊景物( )比( )看的范圍大。
14.一個立體圖形,從上面看到的形狀是,從正面看到的形狀是,搭這個立體圖形最多需要( )個小正方體。
15.在0.3、0.333、33%、這四個數(shù)中,最小的數(shù)是 ,最大的數(shù)是 。
16.一種花生仁的出油率約是42%,800千克花生仁可榨油( )千克;要榨2100千克油,需要花生仁( )千克。
三、判斷題(共8分)
17.0.5%化成小數(shù)是0.005. ( )
18.兩個圓的面積不相等是因為半徑大小不同。( )
19.,利用了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 )
20.觀察物體的時候,距離越近,觀察到的物體越大,但范圍越小。 ( )
四、計算題(共12分)
21.(6分)求陰影部分的面積。
22.(6分)脫式計算。(能簡算的要簡算)
(1) (2) (3)
五、作圖題(共12分)
23.(6分)如圖所示,一只獵狗站在墻內(nèi)的A點處,一只兔子在墻外覓食,為了不讓獵狗看見兔子,請你畫出兔子可以活動的區(qū)域.
24.(6分)一個方格圖的80%如下圖,把這個方格圖補充完整。
六、解答題(共36分)
25.(6分)公園里原有一個圓形花壇,今年對花壇進行了擴建,擴建后圓形變成了正方形,如圖。擴建后增加的面積有多大?
26.(6分)生態(tài)園計劃用木料搭建一個舞臺。工人師傅測得三棵樹身周長分別是56.52厘米、50.24厘米、47.1厘米,請你根據(jù)下圖的警示牌檢驗一下,有不能被砍伐的樹嗎?
27.(6分)修路隊修一條路,第一天修了全程的多300米,第二天修了700米,正好修完。這條公路全長多少米?
28.(6分)甲、乙、丙三個工程隊合修一條水渠,甲隊先修了總長的,乙隊接著修了總長的30%,丙隊又修了450米,正好修完,這條水渠一共有多長?
29.(6分)東方紅小學四年級有180名學生,五年級人數(shù)是四年級人數(shù)的,五年級人數(shù)是六年級人數(shù)的75%,六年級有多少名學生?
30.(6分)淘氣在排隊等候公共汽車。他數(shù)了數(shù)人數(shù),排在他前面的人數(shù)是總人數(shù)的,排在他后面的人數(shù)是總人數(shù)的,這個隊伍共有多少人?
參考答案
1.B
【分析】根據(jù)題意,關關和淘氣兩人的家距離學校同樣遠,把全程看作單位“1”,兩人同時放學回家,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關關走了全程的40%,淘氣走了全程的90%,比較兩人走的全程的百分比,哪個百分比大,說明走的路程多,就先到家。
【詳解】90%>40%
淘氣走的比關關多,所以淘氣先回到家。
故答案為:B
【點睛】本題考查百分數(shù)的意義及應用。
2.C
【分析】一晝夜是24小時,時針針尖走了兩圈,時針長8厘米,可看作圓的半徑,將數(shù)據(jù)代入圓的周長公式即可求出一圈的長度,乘2即可得解。
【詳解】2×3.14×8×2
=6.28×8×2
=100.48(厘米)
即經(jīng)過一晝夜時針的針尖走了100.48厘米。
故答案為:C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圓的周長公式的應用,關鍵是熟悉公式。
3.C
【詳解】略
4.A
【分析】根據(jù)題意,把杉樹的棵數(shù)看作單位“1”,已知“松樹的棵數(shù)比杉樹多”,則松樹的棵數(shù)相當于杉樹的(1+),根據(jù)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用110棵乘(1+)即可求得松樹的棵數(shù),再用松樹的棵數(shù)加上杉樹的棵數(shù),即可求得學校“希望林”里杉樹和松樹的總棵數(shù)。
【詳解】由分析得:
110×(1+)+110
=110×+110
=132+110
=242(棵)
學?!跋M帧崩镉猩紭浜退蓸涔?42棵。
故答案為:A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分數(shù)乘法的實際應用,關鍵是確定單位“1”。
5.B
【分析】綜合正面和右面看到的形狀,可以知道這個立體圖形分為前后兩排,上下兩層,如果要最多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則最下面一層有:2×3=6個;最上層有1個,在前排的位置,由此即可知道最多一共有多少個。
【詳解】由分析可知:下層最多有:2×3=6個
上層1個
6+1=7(個)
故答案為:B。
【點睛】本題要注意,題目中說的最多用多少個小正方體,同時考查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6.D
【分析】根據(jù)從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圖形,逐項分析即可解答問題。
【詳解】A.從上面看到的是兩層,上層是3個,下層是1個靠右,不符合題意;
B.從上面看是兩層,上層1個靠右,下層3個,從左側看是兩層,上層一個靠右,下層兩個,不符合題意;
C.從上面看到的是兩層,上層3個,下層1個靠左,不符合題意;
D.從上面看到的是兩層,上層1個靠右,下層3個;從左面看到的是兩層,上層1個靠左,下層2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睛】是考查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和幾何體,意在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
7.A
【分析】將原價看作單位“1”,那么現(xiàn)價是原價的(1-10%)。據(jù)此解題。
【詳解】A.1-10%=90%,所以現(xiàn)價占原價的90%,原說法正確;
B.1÷90%≈111%,所以原價約占現(xiàn)價的111%,原說法錯誤;
C.10%÷90%≈11%,所以現(xiàn)價比原價少的約占現(xiàn)價的11%,原說法錯誤;
D.10%÷90%≈11%,所以原價比現(xiàn)價多的約占現(xiàn)價的11%,原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A
【點睛】本題考查了含百分數(shù)的運算,有一定計算能力是解題的關鍵。
8.C
【分析】用噴灑的農(nóng)藥量作為被除數(shù),噴灑的公頃數(shù)作為除數(shù),商就是每公頃噴灑農(nóng)藥的量;據(jù)此解答。
【詳解】÷=(千克)
即噴灑一公頃菜地需要千克農(nóng)藥。
故答案為:C
【點睛】本題是一道易錯題,解題時要明確:哪種量化為“1”,哪種量就作為除數(shù)。
9.3厘米
【分析】在同圓或等圓中,直徑是半徑的2倍,圓規(guī)兩腳之間的距離即為圓的半徑。
【詳解】6÷2=3(厘米)
【點睛】掌握圓的半徑和直徑的關系是解答題目的關鍵。
10.
【分析】由圖可知,圓的直徑等于正方形的邊長,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據(jù)此解答。
【詳解】正方形的邊長:
正方形的周長:
正方形的面積: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弄清圖中正方形的邊長等于圓的直徑。
11.
【分析】由于先用去它的,還剩下它的1-=單位“1”已知,用乘法,即2×=(米),又用去米,則用第一次剩下的減去第二次用的長度即可求解。
【詳解】2×(1-)-
=2×-
=-
=(米)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這個數(shù)×幾分之幾,同時要注意,分數(shù)后面加單位,表示具體的數(shù)。
12. 24 75
【分析】求比20千米多是多少千米 ,把20千米看作單位“1”,求它的(1+)是多少,用20×(1+),即可解答;
求50千克比多少千克少,把要求的數(shù)看作單位“1”,它的(1-)是50千克,求單位“1”,用50÷(1-),即可解答。
【詳解】20×(1+)
=20×
=24(千米)
50÷(1-)
=50÷
=50×
=75(千克)
【點睛】熟練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已知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用除法。
13. 妙妙 笑笑
【分析】觀察點的位置越高,觀察到的范圍就越大。
【詳解】根據(jù)分析可知,12層的妙妙肯定要比8層的笑笑看的范圍大。
【點睛】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觀察范圍的理解與認識。
14.6
【分析】根據(jù)題意可知,該幾何體下層4個小正方體,放在上層最多2個靠右側小正方形的上面,據(jù)此解答。
【詳解】一個立體圖形,從上面看到的形狀是,從正面看到的形狀是,搭這個立體圖形最多需要6個小正方體。
【點睛】本題是考查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和幾何圖形,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15. 0.3
【分析】比較小數(shù)、分數(shù)和百分數(shù)的大小,可以把分數(shù)和百分數(shù)都化成小數(shù)再進行比較。
分數(shù)化小數(shù),用分子除以分母;百分數(shù)化小數(shù),先去掉百分號,再把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兩位。
【詳解】33%=0.33,≈0.3333,
因此,0.3<33%<0.333<,最小的數(shù)是0.3,最大的數(shù)是。
【點睛】比較小數(shù)、分數(shù)和百分數(shù)的大小,把分數(shù)和百分數(shù)都化成小數(shù)比較簡便。
16. 336 5000
【分析】出油率=榨出油的重量÷花生仁總重量×100%,求800千克花生仁可榨油多少千克用800乘出油率即可;求榨2100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花生油用2100除以出油率即可。
【詳解】800×42%=336(千克)
2100÷42%=5000(千克)
即800千克花生仁可榨油336千克;要榨2100千克油,需要花生仁5000千克。
【點睛】本題先重點理解出油率=榨出油的重量÷花生仁總重量×100%。
17.
【解析】略
18.√
【分析】根據(jù)圓的面積公式:S=πr2,即圓的半徑?jīng)Q定圓的大小。據(jù)此判斷即可。
【詳解】由分析可知:
兩個圓的面積不相等是因為半徑大小不同。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
【點睛】本題考查圓的面積,明確圓的半徑?jīng)Q定圓的大小是解題的關鍵。
19.√
【分析】是先交換了和的位置,然后再把前兩個數(shù)相結合,同時運用了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由此判斷。
【詳解】
=÷×(乘法交換律)
(乘法結合律)
同時運用了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原題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
【點睛】本題考查了學生對于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理解與運用。
20.√
【分析】觀察到的物體的大小根觀察的范圍有關,距離物體越近,觀察到的物體越大,觀察范圍越小。
【詳解】解:觀察物體時,距離越近,觀察到的物體越大,但范圍越小。原題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
21.3.72平方厘米;5.13平方米
【分析】第一個圖形陰影部分面積=上底是(2×2)cm,下底是6cm,高是2cm的梯形面積-半徑是2cm圓的面積的一半;根據(jù)梯形面積公式:面積=(上底+下底)×高÷2,圓的面積公式:面積=π×半徑2,代入數(shù)據(jù),即可解答;
第二個陰影部分面積:連線如圖,陰影部分分成兩個相等的部分,一部分面積等于半徑是3m的圓的面積的-底是3m,高是3m的三角形面積,根據(jù)圓的面積公式:面積=π×半徑2,三角形面積公式:面積=底×高÷2,代入數(shù)據(jù),求出一部分陰影面積,再乘2,即可解答。
【詳解】第一個圖形:(2×2+6)×2÷2-3.14×22÷2
=(4+6)×2÷2-3.14×4÷2
=10×2÷2-3.14×4÷2
=20÷2-12.56÷2
=10-6.28
=3.72(平方厘米)
第二個圖形:(3.14×32×-3×3÷2)×2
=(3.14×9×-9÷2)×2
=(28.26×-4.5)×2
=(7.065-4.5)×2
=2.565×2
=5.13(平方米)
22.(1)64;(2)1;(3)
【分析】(1)根據(jù)運算順序,從左往右進行計算即可;
(2)根據(jù)除以一個數(shù)等于乘它的倒數(shù),把式子轉化為,再根據(jù)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即可;
(3)根據(jù)運算順序,先計算括號里的減法和加法,再計算括號外的除法。
【詳解】(1)


=64
(2)


=21-20
=1
(3)



23.兔子可以活動的區(qū)域:圖中陰影部分.
【詳解】以獵狗的眼睛為端點,過墻兩邊作射線,在兩射線之間的區(qū)域,為獵狗的盲區(qū),看不見兔子.
【點睛】視線如同光線,是沿直線方向傳播的
24.見詳解
【分析】根據(jù)圖可知,一個方格圖的80%有16個小正方形,由于這個方格圖里的小正方形個數(shù)是單位“1”,單位“1”未知,用除法,即16÷80%求出方格圖里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之后即可畫完。
【詳解】16÷80%=20(個)
即這個方格圖如下所示:
(答案不唯一)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已知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這個數(shù)÷百分之幾即可。
25.86平方米
【分析】由圖可知:正方形的邊長為圓的直徑,擴大后增加的面積等于正方形的面積-圓的面積,將數(shù)據(jù)代入正方形面積公式:S=a2及圓的面積公式:S=πr2計算即可。
【詳解】正方形邊長:10×2=20(米)
20×20-3.14×102
=400-3.14×100
=400-314
=86(平方米)
答:擴建后增加的面積有86平方米。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含圓的陰影部分的面積,明確正方形的邊長等于圓的直徑是解題的關鍵。
26.有不能砍的樹
【分析】根據(jù)圓的周長公式:周長=π×半徑×2,半徑=周長÷π÷2,代入數(shù)據(jù),分別求出三棵樹的半徑,再進行比較,如果半徑都大于8厘米,就都能被砍伐,如果有半徑小于8厘米,就有不能被砍伐的樹,據(jù)此解答。
【詳解】56.52÷3.14÷2
=18÷2
=9(厘米)
9厘米>8厘米,能被砍伐;
50.24÷3.14÷2
=16÷2
=8(厘米)
8厘米=8厘米,能被砍伐;
47.1÷3.14÷2
=15÷2
=7.5(厘米)
7.5厘米<8厘米,不能被砍伐。
答:有不能被砍伐的樹。
【點睛】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圓的周長公式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27.1250米
【分析】設這條公路全長x米,第一天修了全程的多300米,第二天修了700米,正好修完,即第一天修(x+300)米,用這條公路的全長-第一天修的長度,等于第二天修的長度,列方程:x-(x+300)=700,解方程,即可解答。
【詳解】解:設這條公路的全長x米。
x-(x+300)=700
x-x-300=700
x=700+300
x=100
x=1000÷
x=1000×
x=1250
答:這條公路的全長1250千米。
【點睛】本題考查方程的實際應用,利用第一天修公路的長度、第二天修公路的長度與公路的總長度之間的關系,設出未知數(shù),找出相關的量,列方程,解方程。
28.900米
【分析】把這條水渠的總長度看作單位“1”,丙隊又修了450米,占總長的(1--30%),用除法計算,即可得解。
【詳解】450÷(1--30%)
=450÷50%
=900(米)
答:這條水渠一共有900米長。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分數(shù)、百分數(shù)應用題,已知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用除法計算。
29.200名
【分析】把四年級人數(shù)看作單位“1”,根據(jù)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用180×即可求出五年級人數(shù);再把六年級人數(shù)看作單位“1”,根據(jù)百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用五年級人數(shù)除以75%即可求出六年級人數(shù)。
【詳解】180×÷75%
=150÷75%
=200(名)
答:六年級有200名學生。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分數(shù)、百分數(shù)的應用,明確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以及已知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用除法計算。
30.20人
【分析】排在他前面的人數(shù)是總人數(shù)的,排在他后面的人數(shù)是總人數(shù)的,正好沒有把淘氣數(shù)到,淘氣也是隊伍中的1個。以總人數(shù)為單位“1”,1--得出1個人所對應的分率。用1除以對應的分率可求出單位“1”的量,即總人數(shù)。
【詳解】
(人)
答:這個隊伍共有20人。
【點睛】單位“1”不知道的應該用除法計算,漏數(shù)的淘氣這1個人,除以他對應的分率,可得單位“1”的量,即總人數(shù)。

相關試卷

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中重難點高頻易錯題綜合檢測卷三:

這是一份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中重難點高頻易錯題綜合檢測卷三,共4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計算題,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作圖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中重難點高頻易錯題綜合檢測卷六:

這是一份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中重難點高頻易錯題綜合檢測卷六,共4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計算題,作圖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中重難點高頻易錯題綜合檢測卷二:

這是一份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中重難點高頻易錯題綜合檢測卷二,共4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計算題,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作圖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中重難點高頻易錯題綜合檢測卷一

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中重難點高頻易錯題綜合檢測卷一

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中重難點高頻易錯題綜合檢測卷五

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中重難點高頻易錯題綜合檢測卷五

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中重難點高頻易錯題綜合檢測卷四

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中重難點高頻易錯題綜合檢測卷四

人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中重難點高頻易錯題綜合檢測卷一

人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中重難點高頻易錯題綜合檢測卷一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中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