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B-11 C-12 N-14 Na-23 Al-27 O-16 S-32 Cr-52 Ni-59 Cu-64
第Ⅰ卷(選擇題,共45分)
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 下列有關(guān)物質(zhì)分類或歸納的說法中,正確的一組
①蔗糖和麥芽糖的化學式都可用C12H22O11表示,它們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
②聚乙烯、聚氯乙烯、纖維素都屬于合成高分子
③明礬、石膏、冰醋酸、水都是電解質(zhì)
④鹽酸、漂白粉、水玻璃都是混合物
⑤分餾、干餾、裂化都是化學變化
⑥植物油、直餾汽油都可與溴水反應
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①③④D. ②④⑤
【答案】C
【解析】
【詳解】①蔗糖和麥芽糖的化學式都可用C12H22O11表示,它們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故①正確;
②聚乙烯、聚氯乙烯屬于合成高分子,纖維素屬于天然高分子,故②錯誤;
③明礬是鹽、石膏是鹽、冰醋酸是酸、水是弱電解質(zhì),所以都是電解質(zhì),故③正確;
④鹽酸是氯化氫的水溶液、漂白粉是氯化鈣和次氯酸鈣的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鈉的水溶液,都是混合物,故④正確;
⑤分餾、干餾是混合物根據(jù)沸點不同分離的方法,是物理變化,裂化是烷烴分解是化學變化,故⑤錯誤;
⑥植物油烴基中含有不飽和碳碳鍵可以和溴單質(zhì)加成使溴水褪色、直餾汽油主要是飽和烴不能使溴水褪色.故⑥錯誤;
綜上所述:①③④正確;故選C。
2. 反應8NH3+3Cl2=6NH4Cl+N2可用于氯氣管道的檢漏。下列表示相關(guān)微粒的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A. 中子數(shù)為9的氮原子:N
B. Na2O2的電子式:
C. 乙炔的結(jié)構(gòu)式:HC≡CH
D. 丙烷球棍模型:
【答案】D
【解析】
【詳解】A.中子數(shù)為9的氮原子,質(zhì)量數(shù)應為16,可表示為:N,故A錯誤;
B.Na2O2為離子化合物,電子式:,故B錯誤;
C.HC≡CH表示乙炔的結(jié)構(gòu)簡式,乙炔的結(jié)構(gòu)式應為:H-C≡C-H,故C錯誤;
D.丙烷的化學式為C3H8,球棍模型為:,故D正確;
故選D。
3. “白墻黑瓦青石板,煙雨小巷油紙傘”是著名詩人戴望舒的著名詩句,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中錯誤的是
A. “白墻”的白色源于墻體表層的CaCO3
B. “青石板”與“黑瓦”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鹽
C. 紙和傘骨架的竹子主要成分是纖維素
D. 傘面上的熟桐油是天然植物油,具有防水作用
【答案】B
【解析】
【詳解】A.“白墻”的白色源于墻體表層粉刷的石灰水氫氧化鈣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CaCO3為白色固體,故A正確;
B.“青石板”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黑瓦”屬于傳統(tǒng)的硅酸鹽產(chǎn)品,主要成分都是硅酸鹽,故B錯誤;
C.造紙用的原材料和制作傘骨架的竹子的主要成分都是纖維素,故C正確;
D.植物油屬于油脂,油脂不溶于水,刷傘面上形成一層保護膜能防水,故D正確;
答案選B。
4. 下圖為某燃煤電廠處理廢氣的裝置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使用此裝置可以減少導致酸雨的氣體的排放
B. 該裝置內(nèi)既發(fā)生了化合反應,也發(fā)生了分解反應
C. 總反應可表示為:2SO2+ 2CaCO3 + O2=2CaSO4+ 2CO2
D. 若排放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該氣體中含SO2
【答案】D
【解析】
【詳解】A.SO2能形成硫酸型酸雨,根據(jù)示意圖,SO2與CaCO3、O2反應最終生成了CaSO4,減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A正確;
B.二氧化硫和氧化鈣生成亞硫酸鈣的反應、亞硫酸鈣與O2生成硫酸鈣的反應是化合反應,碳酸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鈣的反應是分解反應,B正確;
C.根據(jù)以上分析,總反應可表示為:2SO2+ 2CaCO3 + O2=2CaSO4+ 2CO2,C正確;
D.排放的氣體中一定含有CO2,CO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若排放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不能說明氣體中含SO2,D錯誤;
答案選D。
5. 下列是一些裝置氣密性檢查的方法,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詳解】A、此裝置兩導管都與外界空氣相通不是密閉裝置,無法檢查出裝置的氣密性,A不正確;
B、用彈簧夾夾住右邊導管,向長頸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變,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故能檢查裝置氣密性,B正確;
C、裝置長頸漏斗與外界空氣相通不是密閉裝置,無法檢查出裝置的氣密性,C不正確;
D、此裝置兩導管都與外界空氣相通不是密閉裝置,無法檢查出裝置的氣密性,D不正確;答案選B。
【點晴】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有多種方法,原理都是根據(jù)裝置內(nèi)外的壓強差形成水柱或氣泡,據(jù)此分析各種檢查方法。做題時應注意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是不是在密閉裝置中。有些裝置比較復雜或者學生平時比較少見,造成不會分析而出錯,答題時注意靈活應用。
6.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17g-OH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10NA
B. 銅電解精煉時,當陽極質(zhì)量減少64g時,電路中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2NA
C. 標準狀況下22.4LCl2完全溶于水時,所得溶液中含氯微粒總數(shù)為2NA
D. 2 g由H218O和2H2O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質(zhì)子數(shù)為NA
【答案】D
【解析】
【詳解】A. 1個—OH所含電子數(shù)為8+1=9個,17g羥基的物質(zhì)的量為=1ml,所含電子為9ml,即9NA,選項A錯誤;
B. 電解精煉銅時,陽極除了銅被氧化,還有比銅活潑的Zn、Fe等雜質(zhì)也被氧化,所以當電路中通過的電子數(shù)為NA時,不能確定陽極減少的質(zhì)量,則當陽極質(zhì)量減少64g時,電路中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不一定為2NA,選項B錯誤;
C. 標準狀況下22.4 L Cl2物質(zhì)的量為1ml完全溶于水時,所得溶液中含氯微粒有Cl2、HClO、Cl-、ClO-,根據(jù)氯原子守恒可知:2n(Cl2)+n(HClO)+n(Cl-)+n(ClO-)=2ml, 則含氯微??倲?shù)小于2NA,選項C錯誤;
D. H218O和2H2O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均為20,2 g由H218O和2H2O組成的混合物的物質(zhì)的量為,且所含有質(zhì)子數(shù)均為10個,所以含有的質(zhì)子數(shù)為NA,選項D正確;
答案選D。
7.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現(xiàn)需480 mL 0.1 ml·L-1硫酸銅溶液,則需要稱量7.68 g硫酸銅固體
B. 100 g硫酸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8.4 ml·L-1,用水稀釋到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9.2 ml·L-1,需要水100 g
C. 將10 g CuSO4溶解在90 g水中,配制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CuSO4溶液
D. 使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濃硫酸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稀硫酸,將濃硫酸轉(zhuǎn)移至燒杯后須用蒸餾水洗滌量筒,并將洗滌液一并轉(zhuǎn)移至燒杯
【答案】C
【解析】
【詳解】A.實驗室無480mL容量瓶,所以應選擇500mL容量瓶來配置,則,故A錯;
B.由,且可知,,故B錯;
C.,故C正確;
D.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濃硫酸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稀硫酸,將濃硫酸完全轉(zhuǎn)移至燒杯后無須用蒸餾水洗滌量筒,故D錯;
答案選C。
8. 在指定條件下,下列各組離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滴加甲基橙試劑顯紅色的溶液中:Na+、Fe2+、Cl-、NO
B. 滴入KSCN溶液顯血紅色的溶液中:NH、Mg2+、SO、Cl-
C. =1012的溶液中:NH、Al3+、NO、CO
D. 由水電離的c(H+)=1.0×10-13 ml·L-1的溶液中:K+、NH、AlO、HCO
【答案】B
【解析】
【詳解】A.滴加甲基橙試劑顯紅色的溶液顯酸性,在酸性溶液中,F(xiàn)e2+、NO能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選;
B.滴入KSCN溶液顯血紅色的溶液中含有Fe3+,F(xiàn)e3+、NH、Mg2+、SO、Cl-離子間不發(fā)生反應,能夠大量共存,故B選;
C.=1012的溶液顯強堿性,在強堿性溶液中,NH、Al3+不能與OH-大量共存,故C不選;
D.由水電離的c(H+)=1.0×10-13 ml·L-1的溶液顯強酸性或強堿性,在強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AlO、HCO,在強堿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NH、HCO,故D不選;
故選B。
9. 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KI溶液久置空氣中變黃色:4I-+O2+2H2O=2I2 +4OH-
B. 0.1ml/L NH4Al(SO4)2溶液與0.2ml/L Ba(OH)2溶液等體積混合:Al3+ +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C. 向硫酸銅溶液中加入NaHS溶液生成黑色沉淀:Cu2+ +S2-=CuS↓
D. 向Fe(NO3)2和KI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稀鹽酸:3Fe2+ +4H+ +NO3-=3Fe3+ +2H2O+NO↑
【答案】A
【解析】
【詳解】A.I-具有還原性,空氣中的氧氣具有強氧化性,能氧化碘離子生成碘單質(zhì),離子反應方程式為:4I-+O2+2H2O=2I2 +4OH-,選項A正確;
B.0.1ml/L NH4Al(SO4)2溶液與0.2ml/L Ba(OH)2溶液等體積混合的離子反應為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選項B錯誤;
C.向硫酸銅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HS溶液反應生成黑色沉淀CuS、硫化氫和硫酸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2+ +2HS-=CuS↓+ H2S↑;若只加入少量的NaHS,則離子方程式為Cu2+ +HS-=CuS↓+ H+,選項C錯誤;
D.向Fe(NO3)2和KI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稀鹽酸,只有碘離子被氧化,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6I-+8H++2NO3-=2NO↑+4H2O+3I2,選項D錯誤;
答案選A。
10.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W、Y同主族,W的簡單氫化物與Z的單質(zhì)混合在光照下反應,氣體顏色不斷變淺,瓶壁上有油狀液滴,X的簡單氫化物與Z的氫化物相遇會產(chǎn)生白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白煙”晶體中含有離子鍵和共價鍵
B. 四種元素中,Z的原子半徑最大
C. Y的簡單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比X的強
D. W的含氧酸的酸性一定比Z的弱
【答案】A
【解析】
【分析】X的簡單氫化物與Z的氫化物相遇會產(chǎn)生白煙,X的原子序數(shù)小于Z,則X應為N元素,Z為Cl元素,兩種氫化物分別為NH3、HCl;W的簡單氫化物與Z的單質(zhì),即氯氣,混合在光照下反應,氣體顏色不斷變淺,瓶壁上有油狀液滴,則W為C元素,其簡單氫化物為CH4,W、Y同主族,所以Y為Si元素。
【詳解】A.“白煙”晶體為HCl和氨氣反應生成的氯化銨,含有銨根和氯離子形成的離子鍵,同時銨根中含有氮原子和氫原子形成的共價鍵,A正確;
B.電子層數(shù)越多,原子半徑越大,電子層數(shù)相同時,核電荷數(shù)越小半徑越大,所以原子半徑最大的是Si,B錯誤;
C.Si元素的非金屬性弱于N元素,所以Y的簡單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比X的弱,C錯誤;
D.Cl元素有多種含氧酸,例如次氯酸的酸性就比碳酸弱,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A。
11.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a、b、c、d、e、f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化合物,m為單質(zhì),d是淡黃色粉末,b是生活中常見的液態(tài)化合物。上述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化合物a中只含有C、H兩種元素
B. 幾種元素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順序為Z>Y>X>W(wǎng)
C. d是離子化合物,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為1∶1
D. Y與W形成的簡單化合物是同主族元素同類型化合物中沸點最高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a、b、c、d、e、f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化合物,d是淡黃色粉末,b是生活中常見的液態(tài)化合物,二者反應生成單質(zhì)m,則d為Na2O2,b為H2O,m為O2,e為NaOH,而c也能與d反應生成m,故c為CO2,則f為Na2CO3,故a為烴或烴的含氧衍生物,結(jié)合原子序數(shù)可知,W為H,X為C,Y為O,Z為Na,據(jù)此分析解答。
【詳解】A.a(chǎn)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能為烴或烴的含氧衍生物,故A錯誤;
B.同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同主族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所有元素中氫原子半徑最小,故原子半徑:Z(Na)>X(C)>Y(O)>W(wǎng)(H),故B錯誤;
C.d是Na2O2,由鈉離子和過氧根離子構(gòu)成,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為1:2,故C錯誤;
D.Y與W形成的簡單化合物是H2O,水分子之間存在氫鍵,是同主族元素同類型化合物中沸點最高的,故D正確;
答案選D。
12. NH3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備一系列物質(zhì)(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B. NH4Cl、HNO3和Na2CO3受熱時都易分解
C. NH3和NO2在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D. 圖中所涉及的O2都要用純氧
【答案】C
【解析】
【詳解】A.不是常用的化肥,故A錯誤;
B.受熱不易分解,故B錯誤;
C.和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氮氣和水,故C正確;
D.氨的催化氧化用空氣就可以,不一定要用純氧,故D錯誤;
答案為C。
13. 某學習小組設計實驗探究H2S的性質(zhì),裝置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F中產(chǎn)生黑色沉淀,則說明H2SO4的酸性比H2S強
B. 若G中產(chǎn)生淺黃色沉淀,則說明H2S的還原性比Fe2+強
C. 若H中溶液變紅色,則說明H2S是二元弱酸
D. 若E中FeS換成Na2S,該裝置也可達到相同的目的
【答案】B
【解析】
【詳解】A. 硫化氫和硫酸銅反應生成黑色沉淀硫化銅和硫酸,不能說明H2SO4的酸性比H2S強(當然也不能說明氫硫酸的酸性比硫酸強),只能說明硫化銅不溶于硫酸,A不正確;B. 若G中產(chǎn)生淺黃色沉淀,證明硫化氫可以被Fe3+氧化,則說明H2S的還原性比Fe2+強,B正確;C. 若H中溶液變紅色,則說明H2S的水溶液呈酸性,但是不能說明氫硫酸是幾元酸,C不正確;D. 若E中FeS換成Na2S,由于硫化鈉可溶于水,無法達到該裝置隨開隨用、隨關(guān)隨停的目的,D不正確。本題選B。
點睛:在復分解反應中,通常都是強酸制弱酸,但是不能因此而誤認為弱酸不能制強酸。本題中氫硫酸與硫酸銅反應,就是一個典型的弱酸制強酸的例子,該反應之所以能發(fā)生,是因為硫化銅的溶解度特別小,難溶于水、難溶于酸。
14. 向含a ml Ba(OH)2的溶液中加入b ml NaHSO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當a≥b時,發(fā)生的離子反應為Ba2+++H++OH-=BaSO4↓+H2O
B. 當2a≤b時,發(fā)生的離子反應為Ba2+++2H++2OH-=BaSO4↓+2H2O
C. 當3a=2b時,發(fā)生的離子反應為2Ba2++2+3H++3OH-=2BaSO4↓+3H2O
D. 當a<b<2a時,溶液中與OH-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b-a)∶(2b-a)
【答案】D
【解析】
【詳解】A.當a≥b時,氫氧化鋇過量,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水和氫氧化鈉,發(fā)生的離子反應為Ba2+++H++OH-=BaSO4↓+H2O,A正確;
B.當2a≤b時,硫酸氫鈉過量,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水和硫酸鈉,發(fā)生的離子反應為Ba2+++2H++2OH-=BaSO4↓+2H2O,B正確;
C.當3a=2b時,硫酸根和氫氧根過量,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水、氫氧化鈉和硫酸鈉,發(fā)生的離子反應為2Ba2++2+3H++3OH-=2BaSO4↓+3H2O,C正確;
D.當a<b<2a時,溶液中與OH-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b-a)∶(2a-b),D錯誤;
答案選D。
15. 某無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K+、NH、Mg2+、Cu2+、SO、SO、Cl-、Br-、CO中的若干種,離子濃度均為0.1 ml·L-1,往溶液中加入過量的BaCl2和鹽酸的混合溶液,無白色沉淀生成。某同學另取少量原溶液,設計并完成如下實驗:
則關(guān)于原溶液的判斷正確的是
A. 無法確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B. 肯定存在的離子是SO、Br-,是否存在Na+、K+需要通過焰色反應來確定
C. 若把Ba(NO3)2和HNO3溶液改為BaCl2和鹽酸的混合溶液,則對溶液中離子的判斷無影響
D. 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是Mg2+、Cu2+、SO、CO,是否含NH另需實驗驗證
【答案】C
【解析】
【分析】無色溶液中一定不含Cu2+,往該溶液中加入過量的BaCl2和鹽酸的混合溶液,無白色沉淀生成,無SO,加足量氯水,無氣體,則無CO,溶液加四氯化碳分液,下層橙色,則有Br-,上層加硝酸鋇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有SO,無Mg2+,溶液中一定含陽離子,且離子濃度都為0.1ml·L-1,根據(jù)電荷守恒,一定含有NH、Na+、K+,一定不存在Cl-,濾液中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有白色沉淀,是過程中加氯水時引入的氯離子,以此解答該題。
【詳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一定不存在Cl-,故A錯誤;
B.肯定存在的離子為:SO、Br-,離子濃度都為0.1ml·L-1,根據(jù)溶液電中性可知原溶液中有Na+、K+,無需用焰色反應檢驗,故B錯誤;
C.加入Ba(NO3)2和HNO3溶液目的是檢驗硫酸根離子,若改用BaCl2和鹽酸的混合溶液,對溶液中離子的判斷無影響,故C正確;
D.分析可知,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是Mg2+、Cu2+、SO、CO,一定含NH,故D錯誤;
故選C。
第Ⅱ卷(選擇題,共55分)
二、填空題(本大題含5小題,共55分)
16. 查資料得:HNO2是一種弱酸且不穩(wěn)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它能被常見的強氧化劑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種氧化劑,如能把Fe2+氧化成Fe3+,AgNO2是一種難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來區(qū)分NaNO2和NaCl的是______(填字母)。
A.測定這兩種溶液的pH
B.分別在兩種溶液中滴加甲基橙
C.在酸性條件下加入KI-淀粉溶液來區(qū)別
D.用AgNO3和HNO3兩種試劑來區(qū)別
(2)人體正常的血紅蛋白含有Fe2+,若誤食亞硝酸鹽(如NaNO2),則導致血紅蛋白中的Fe2+轉(zhuǎn)化為Fe3+而中毒,服用維生素C可解毒,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
A.亞硝酸鹽被還原
B.維生素C是還原劑
C.維生素C將Fe3+還原為Fe2+
D.亞硝酸鹽是還原劑
(3)Fe與過量稀硫酸反應可以制取FeSO4,若用反應所得的酸性溶液,將Fe2+轉(zhuǎn)化為Fe3+,要求產(chǎn)物純凈,可選用的最佳試劑是________(填字母)。
A.Cl2 B.Fe
C.H2O2 D.HNO3
(4)某同學把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滴入NaNO2溶液中,觀察到紫色褪去,同時生成NO3-和Mn2+,請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5)已知FeSO4在一定條件下可轉(zhuǎn)變?yōu)楦哞F酸鉀(K2FeO4),高鐵酸鉀是一種新型、高效的綠色水處理劑,在水中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鐵膠體,高鐵酸鉀作為水處理劑發(fā)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B ②. D ③. C ④. 6H++5NO2-+2MnO4-=5NO3-+2Mn2++3H2O ⑤. 凈水、消毒
【解析】
【分析】(1)A.亞硝酸鈉是強堿弱酸鹽其水溶液呈堿性,氯化鈉是強酸強堿鹽其水溶液呈中性;
B.甲基橙的變色范圍是3.1-4.4;
C.酸性條件下,亞硝酸根離子能被碘離子還原生成一氧化氮,同時生成碘單質(zhì);
D.亞硝酸根離子不和銀離子反應,氯離子和銀離子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2)由題給信息可知Fe2+轉(zhuǎn)化為Fe3+而中毒,服用維生素C可以解毒,說明在維生素C作用下Fe3+又轉(zhuǎn)化為Fe2+;
(3)Cl2、HNO3都能氧化亞鐵離子,但能引入新的雜質(zhì),鐵不能氧化亞鐵離子,雙氧水的還原產(chǎn)物是水,不引入雜質(zhì);
(4)把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滴入到NaNO2溶液中,觀察到紫色褪色,同時生成NO3-和Mn2+,二者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5)高鐵酸鉀具有氧化性可以消毒殺菌,在水中被還原為三價鐵離子,三價鐵離子水解生成氫氧化鐵膠體具有吸附懸浮雜質(zhì)的作用。
【詳解】(1)A.NaNO2是強堿弱酸鹽其水溶液呈堿性,NaCl是強酸強堿鹽其水溶液呈中性,相同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兩種溶液的pH不同,所以可以用測定這兩種溶液的pH鑒別,A不符合題意;
B.甲基橙的變色范圍是3.1~4.4,所以NaNO2和NaCl溶液加入甲基橙后溶液都呈黃色,現(xiàn)象相同,所以不能用甲基橙鑒別,B符合題意;
C.在酸性條件下,NaNO2和I-反應方程式為2NO2-+2I-+4H+=2NO↑+I2+2H2O,碘遇淀粉變藍色,Cl-和I-不反應,現(xiàn)象不同,所以可以用酸性條件下的KI-淀粉溶液來區(qū)別,C不符合題意;
D.在H+條件下,NO2-不與Ag+反應,Cl-和Ag+反應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現(xiàn)象不同,所以可以用AgNO3和HNO3兩種試劑來區(qū)別,D不符合題意;
故合理選項是B。
(2)服用維生素C可以解毒,說明在維生素C作用下Fe3+又轉(zhuǎn)化為Fe2+,F(xiàn)e元素化合價降低,被還原,則維生素具有還原性,而亞硝酸鹽會導致Fe2+轉(zhuǎn)化為Fe3+,說明亞硝酸鹽具有氧化性,在反應中為氧化劑,維生素C是還原劑。故合理選項是D。
(3)由于Cl2、HNO3都能氧化Fe2+,但能引入新的雜質(zhì),鐵不能氧化Fe2+,H2O2的還原產(chǎn)物是H2O,不引入雜質(zhì),所以最佳試劑為H2O2,故合理選項是C。
(4)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滴入到NaNO2溶液中,觀察到紫色褪色,同時生成NO3-和Mn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6H++5NO2-+2MnO4-=5NO3-+2Mn2++3H2O。
(5)高鐵酸鉀(K2FeO4)中Fe化合價是+6價,具有強氧化性,能殺菌消毒,其還原產(chǎn)物Fe3+水解生成氫氧化鐵膠體,能吸附水中雜質(zhì),所以高鐵酸鉀作為水處理劑發(fā)揮的作用是凈水、消毒。
【點睛】本題考查了氧化還原反應的有關(guān)概念、配平、物質(zhì)的作用、物質(zhì)的鑒別、鹽的水解等。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物質(zhì)的作用與元素化合價關(guān)系密切,元素處于最高化合價,物質(zhì)具有氧化性,元素處于最低價態(tài),物質(zhì)具有還原性,元素處于中間價態(tài),則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17. 鎢是我國豐產(chǎn)元素,自然界中鎢主要以鎢(+6)酸鹽的形式存在。黑鎢礦的主要成分是鐵和錳的鎢酸鹽(FeWO4、MnWO4),黑鎢礦傳統(tǒng)冶煉工藝流程圖如下:
(1)已知上述轉(zhuǎn)化中,除最后一步外,W的化合價未發(fā)生變化,則產(chǎn)品C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如何將其冶煉成單質(zhì)(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根據(jù)金屬的活動性不同,金屬的冶煉方法一般有___________三種。
(2)寫出第一步轉(zhuǎn)化中“Mn2+→MnO2”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我國鎢化學研究的奠基人顧翼東先生采用另外的反應制得了一種藍色的、非整比的鎢的氧化物WO(3-x),這種藍色氧化鎢具有比表面大、易還原的優(yōu)點。一般認為,藍色氧化鎢的顏色和非整比暗示了在化合物中存在正五價和正六價兩種價態(tài)的鎢,已知x的值為0.1,則藍色氧化鎢中正五價和正六價這兩種價態(tài)的鎢原子數(shù)之比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WO3 ②. WO3+3H2W+3H2O ③. 熱分解法、熱還原法、電解法
(2)2Mn2++O2+4OH-2MnO2+2H2O
(3)1∶4
【解析】
【分析】鐵和錳的鎢酸鹽(FeWO4、MnWO4)在空氣中與NaOH熔融反應生成二氧化錳、氧化鐵、Na2WO4,過濾后,濾渣為氧化鐵和二氧化錳,向濾液中加入濃鹽酸生成HCl和H2WO4沉淀,將H2WO4,沉淀灼燒生成WO3,WO3和氫氣高溫下反應生成W。
【小問1詳解】
已知上述轉(zhuǎn)化中,除最后一步外,W的化合價未發(fā)生變化,溶液A為H2WO4,H2WO4加熱得到產(chǎn)品C,則產(chǎn)品C的化學式為WO3;利用WO3和H2在高溫下反應冶煉成單質(zhì)W,其反應方程式為:WO3+3H2W+3H2O。根據(jù)金屬的活動性不同,金屬的冶煉方法一般有熱分解法、熱還原法、電解法三種;故答案為:WO3;WO3+3H2W+3H2O;熱分解法、熱還原法、電解法。
【小問2詳解】
第一步轉(zhuǎn)化中“Mn2+→MnO2”是利用氧氣將錳離子在堿性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錳,其離子方程式2Mn2++O2+4OH-2MnO2+2H2O;故答案為:2Mn2++O2+4OH-2MnO2+2H2O。
【小問3詳解】
根據(jù)題意設化合物中存在正五價和正六價兩種價態(tài)的鎢分別為x和y,已知x的值為0.1,則WO(3-x)為WO2.9,根據(jù)價態(tài)分析,x+y=1,5x+6y=5.8,y=0.8,x=0.2,則藍色氧化鎢中正五價和正六價這兩種價態(tài)的鎢原子數(shù)之比為0.2∶0.8=1∶4;故答案為:1∶4。
18. 堿式碳酸鎳[Nix(OH)y(CO3)z·nH2O]是一種綠色粉末晶體,常用作催化劑和陶瓷著色劑,300℃以上時分解生成3種氧化物。為確定其組成,某同學在實驗室中進行了有關(guān)的實驗探究?;卮鹣铝袉栴}:
(1)甲、乙兩裝置可分別選取下列裝置______、_______(填字母,裝置可重復選取)。
(2)稱取一定量的堿式碳酸鎳樣品,放入硬質(zhì)玻璃管內(nèi);安裝好實驗儀器,檢查裝置氣密性;加熱硬質(zhì)玻璃管,當裝置C中______ (填實驗現(xiàn)象)時,停止加熱;打開活塞K,緩緩通入空氣,其目的是______。
(3)裝置A的作用是____,若沒有裝置E,則會使x/z_____(填寫“偏大”或“偏小”或“無影響”)。
(4)實驗前后測得下表所示數(shù)據(jù):
已知堿式碳酸鎳中Ni化合價為+2價,則該堿式碳酸鎳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5)采取上述實驗裝置進行該實驗時,必須小心操作,且保證裝置氣密性良好,否則濃硫酸倒吸,可導致加熱的硬質(zhì)玻璃管炸裂。為防止?jié)饬蛩岬刮胗操|(zhì)玻璃管中,提出你的改進措施: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c ②. c ③. 不再有氣泡產(chǎn)生 ④. 將裝置中殘留的氣體產(chǎn)物吹入吸收裝置中 ⑤. 吸收空氣中的CO2和水蒸氣 ⑥. 偏小 ⑦. Ni3(OH)4CO3·4H2O=3NiO+6H2O+CO2 ⑧. 在裝置B、C之間連接一個安全瓶(或其它合理答案均可給分)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1)本題實驗目的是測定堿式碳酸鎳的組成,根據(jù)信息,300℃以上時分解生成3種氧化物,這三種氧化物分別是NiO、CO2、H2O,需要測CO2和H2O的質(zhì)量,因此必須讓其全部被吸收,根據(jù)(2),甲裝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CO2和H2O,甲裝置應是c,B裝置應是加熱堿式碳酸鎳,C裝置應是吸收產(chǎn)生H2O,D裝置應是吸收產(chǎn)生CO2,防止外界中CO2和H2O進入裝置D,對測量產(chǎn)生影響,因此E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CO2和H2O進入D裝置,故乙裝置選c;(2)根據(jù)上述分析,當裝置C中不再有氣泡產(chǎn)生,說明反應完全,打開活塞K,緩慢通入空氣的目的是讓裝置中殘留的氣體產(chǎn)物被C和D裝置全部吸收;(3)根據(jù)(1)的分析,裝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CO2和水蒸氣;裝置E的作用是防止外界中CO2和H2O進入裝置D,如果沒有此裝置,D裝置吸收空氣中CO2和水,造成CO2的質(zhì)量增大,根據(jù)元素守恒,x/z偏大;(4)裝置C質(zhì)量增重(133.08-132.00)g=1.08g,產(chǎn)生水的質(zhì)量為1.08g,合0.06ml,裝置D增重的質(zhì)量是CO2的質(zhì)量,即為(41.44-41.00)g=0.44g,合0.01ml,裝置B中反應后的物質(zhì)是NiO,其質(zhì)量為2.25g,合0.03ml,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0,因此推出OH-物質(zhì)的量為0.04ml,根據(jù)H原子守恒推出H2O的物質(zhì)的量為0.04ml,因此x:y:z:n=0.03:0.04:0.01:0.04=3:4:1:4,即堿式碳酸鎳的化學式為Ni3(OH)4CO3·4H2O,堿式碳酸鎳受熱分解化學方程式為:Ni3(OH)4CO3·4H2O 3NiO+6H2O+CO2;(5)根據(jù)信息,應在裝置B、C之間連接一個安全瓶。
19. NaH、NaAlH4都是有機合成中的重要還原劑。某課題組設計實驗制備NaAlH4,過程如下:
已知:①NaAlH4、NaH遇水都劇烈反應,并產(chǎn)生同一種氣體。
②共價化合物易溶于乙醚,大部分離子化合物難溶于乙醚。
Ⅰ.制備NaH
選擇圖中的裝置制備NaH(可重復使用):
(1)裝置的連接順序(從左到右)為A→___________。
(2)裝置D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檢驗好裝置的氣密性,點燃酒精燈前需先通一段時間H2,其理由是___________。
Ⅱ.制備 NaAlH4
步驟Ⅰ:在N2保護下將塊狀的NaH粉碎成細小顆粒。
步驟Ⅱ:在三口燒瓶中加入NaH和無水乙醚制成的懸濁液,邊攪拌邊滴入含AlCl3的乙醚溶液,加入催化劑三乙基鋁,繼續(xù)攪拌直至反應終止,靜置。
步驟Ⅲ:用N2將燒瓶中的物質(zhì)壓出,抽濾,將澄清的濾液蒸發(fā)至黏稠狀,減壓蒸餾得NaAlH4。
(4)AlCl3與NaH反應時,若將AlCl3的乙醚溶液直接滴加到NaH粉末上,NaH的轉(zhuǎn)化率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步驟Ⅱ合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6)在化學上,含氫還原劑的還原能力用“有效氫”表示,“有效氫”的含義是單位質(zhì)量的含氫還原劑的還原能力相當于多少克氫氣(含氫還原劑的氫被氧化為H2O),則NaAlH4的“有效氫”為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答案】(1)D→B→C→B→E
(2)除去H2中混有的H2S
(3)排盡空氣,防止Na與空氣反應引入雜質(zhì)
(4)反應生成的NaCl覆蓋在NaH表面上,阻止反應進行(NaH為離子化合物,難溶于有機溶劑,使反應物難以接觸)
(5)4NaH+AlCl3NaAlH4+3NaCl
(6)0.15
【解析】
【分析】A裝置制取氫氣,在制取氫氣同時有硫化氫氣體生成,先將硫化氫用氫氧化鈉溶液除掉,再用濃硫酸干燥氫氣,再用鈉和氫氣反應生成氫化鈉,再用濃硫酸隔絕E中的水蒸氣,防止水蒸氣進入到C中。
【小問1詳解】
整個流程是先用A制取氫氣,再用D裝置除掉氫氣中硫化氫,再用B裝置干燥,再用C裝置發(fā)生反應,再用B裝置防止E中水蒸氣進入C中,再用E裝置收集氣體,裝置的連接順序(從左到右)為A→D→B→C→B→E;故答案為:D→B→C→B→E。
【小問2詳解】
根據(jù)前面分析得到裝置D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H2中混有的H2S;故答案為:除去H2中混有的H2S。
【小問3詳解】
氫氣和空氣加熱時會發(fā)生爆炸,鈉與空氣中氧氣也要反應,因此檢驗好裝置的氣密性,點燃酒精燈前需先通一段時間H2,其理由是排盡空氣,防止Na與空氣反應引入雜質(zhì);故答案為:排盡空氣,防止Na與空氣反應引入雜質(zhì)。
【小問4詳解】
AlCl3是共價化合物,NaH是離子化合物,根據(jù)信息共價化合物易溶于乙醚,大部分離子化合物難溶于乙醚,AlCl3與NaH反應時,若將AlCl3的乙醚溶液直接滴加到NaH粉末上,NaH的轉(zhuǎn)化率較低的原因是反應生成的NaCl覆蓋在NaH表面上,阻止反應進行(NaH為離子化合物,難溶于有機溶劑,使反應物難以接觸);故答案為:反應生成的NaCl覆蓋在NaH表面上,阻止反應進行(NaH為離子化合物,難溶于有機溶劑,使反應物難以接觸)。
【小問5詳解】
步驟Ⅱ合成反應是NaH和AlCl3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NaAlH4和NaCl,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aH+AlCl3NaAlH4+3NaCl;故答案為:4NaH+AlCl3NaAlH4+3NaCl。
【小問6詳解】
根據(jù)題意1g NaAlH4失去電子數(shù)目,相當于氫氣失去電子的能力;故答案為:0.15。
20. 鉻是不銹鋼中一種重要的元素,鉻的毒性與其存在的價態(tài)有關(guān),低價鉻對人體基本無害,六價鉻比三價鉻毒性高100倍,并易被人體吸收且在體內(nèi)蓄積,有關(guān)含鉻化合物的相互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圖甲。
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甲中信息判斷,Cr(OH)3是___________氫氧化物(填“酸性”、“堿性”或“兩性”),相關(guān)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
(2)圖甲中所示轉(zhuǎn)化過程中需要加入氧化劑的是___________(填寫表示轉(zhuǎn)化過程的小寫字母)。
(3)在水溶液中橙色的與黃色的有下列平衡關(guān)系:+H2O2+2H+。向K2Cr2O7稀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溶液顏色的變化是___________。
(4)CrO3具有強氧化性,熱穩(wěn)定性較差,加熱時逐步分解,其固體殘留率()隨溫度的變化如圖乙所示。
①三氧化鉻在稀硫酸環(huán)境中氧化乙醇,CrO3變?yōu)榫G色的Cr2(SO4)3,乙醇被完全氧化為CO2,則其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圖乙中B點所示固體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兩性 ②. Cr(OH)3+3H+=Cr3++3H2O、Cr(OH)3+OH-= +2H2O
(2)dg (3)由橙色變?yōu)辄S色
(4) ①. 4CrO3+C2H5OH+6H2SO4=2Cr2(SO4)3+2CO2↑+9H2O ②. Cr2O3
【解析】
【小問1詳解】
由圖轉(zhuǎn)化關(guān)系可知Cr(OH)3可與酸反應生成Cr3+,離子方程式為Cr(OH)3+3H+=Cr3++3H2O。與堿反應生成,離子方程式為Cr(OH)3+OH﹣=+2H2O,因此具有兩性;
【小問2詳解】
Cr3+轉(zhuǎn)化,轉(zhuǎn)化為,Cr元素化合價升高,需加入氧化劑,因此答案選dg;
【小問3詳解】
向K2Cr2O7稀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平衡正向移動,顏色由橙色變?yōu)辄S色;
【小問4詳解】裝置B中樣品質(zhì)量/g
裝置C 質(zhì)量/g
裝置D質(zhì)量/g
實驗前
3.77
132.00
41.00
實驗后
2.25
133.08
41.44
這是一份重慶市南開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化學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20頁。
這是一份【期中真題】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題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原卷版docx、期中真題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化學上學期月考卷(一)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5 K~39 Mn~55,5,通入氯氣把溴置換出來;,5 AC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