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電容器
1.電容器:儲存電荷和電能的裝置.任何兩個彼此絕緣又相距很近的導體,都可以看成一個電容器.
2.電容器的充放電
(1)充電:把電容器的兩極板分別與電池組的兩極相連,兩個極板分別帶上等量的異種電荷的過程,充電過程中,由電源獲得的能量儲存在電容器中.
(2)放電:用導線把充電后的電容器的兩極板接通,兩極板上的電荷中和的過程,放電過程中,電容器把儲存的能量通過電流做功轉(zhuǎn)化為電路中其他形式的能量.
二、電容
1.定義:電容器所帶電荷量Q與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勢差U的比值.
2.定義式:C=eq \f(Q,U).
3.單位:電容的國際單位是法拉,符號為F,常用的單位還有微法和皮法,1 F=106 μF=1012 pF.
4.物理意義:電容器的電容是表示電容器容納電荷本領(lǐng)的物理量,在數(shù)值上等于使兩極板間的電勢差為1 V時電容器需要帶的電荷量.
5.擊穿電壓與額定電壓
(1)擊穿電壓:電介質(zhì)不被擊穿時加在電容器兩極板上的極限電壓,若電壓超過這一限度,電容器就會損壞.
(2)額定電壓:電容器外殼上標的工作電壓,也是電容器正常工作所能承受的最大電壓,額定電壓比擊穿電壓低.
三、平行板電容器
1.結(jié)構(gòu):由兩個平行且彼此絕緣的金屬板構(gòu)成.
2.電容的決定因素:電容C與兩極板間電介質(zhì)的相對介電常數(shù)εr成正比,跟極板的正對面積S成正比,跟極板間的距離d成反比.
3.電容的決定式:C=eq \f(εrS,4πkd),εr為電介質(zhì)的相對介電常數(shù),k為靜電力常量.當兩極板間是真空時,C=eq \f(S,4πkd).
四、常用電容器
1.分類:分為固定電容器和可變電容器兩類.
2.固定電容器有:聚苯乙烯電容器、電解電容器等.
3.可變電容器由兩組鋁片組成,固定的一組叫定片,可動的一組叫動片.轉(zhuǎn)動動片,兩組鋁片的正對面積發(fā)生變化,電容就隨著變化.
五、實驗:觀察電容器的充、放電現(xiàn)象
1.實驗原理
(1)電容器的充電過程
如下圖所示,當開關(guān)S接1時,電容器接通電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自由電子從正極板經(jīng)過電源向負極板移動,正極板因失去電子而帶正電,負極板因獲得電子而帶負電.正、負極板帶等量的正、負電荷.電荷在移動的過程中形成電流.在充電開始時電流比較大(填“大”或“小”),以后隨著極板上電荷的增多,電流逐漸減小(填“增大”或“減小”),當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壓等于電源電壓時電荷停止移動,電流I=0 .
(2)電容器的放電過程
如下圖所示,當開關(guān)S接2時,相當于將電容器的兩極板直接用導線連接起來,電容器正、負極板上電荷發(fā)生中和.在電子移動過程中,形成電流,放電開始電流較大(填“大”或“小”),隨著兩極板上的電荷量逐漸減小,電路中的電流逐漸減小(填“增大”或“減小”),兩極板間的電壓也逐漸減小到零.
2.實驗器材:6 V的直流電源、 單刀雙擲開關(guān) 、平行板電容器、電流表、電壓表、 小燈泡、導線若干.
3.實驗步驟
(1)按圖連接好電路.
(2)把單刀雙擲開關(guān)S打在上面,使觸點1和觸點2連通,觀察電容器的充電現(xiàn)象,并將結(jié)果記錄在表格中.
(3)將單刀雙擲開關(guān)S打在下面,使觸點3和觸點2連通,觀察電容器的放電現(xiàn)象,并將結(jié)果記錄在表格中.
(4)記錄好實驗結(jié)果,關(guān)閉電源.
4.實驗記錄和分析
5.注意事項
(1)電流表要選用小量程的靈敏電流計.
(2)要選擇大容量的電容器.
(3)實驗要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中進行.
(4)在做放電實驗時,在電路中串聯(lián)一個電阻,以免燒壞電流表.
技巧點撥
一、電容器 電容
1.電容器的充電過程,電源提供的能量轉(zhuǎn)化為電容器的電場能;電容器的放電過程,電容器的電場能轉(zhuǎn)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2.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中,電路中有充電、放電電流,電路穩(wěn)定時,電路中沒有電流.
3.C=eq \f(Q,U)是電容的定義式,由此也可得出:C=eq \f(ΔQ,ΔU).
4.電容器的電容決定于電容器本身,與電容器的電荷量Q以及電勢差U均無關(guān).
二、平行板電容器
1.C=eq \f(Q,U)與C=eq \f(εrS,4πkd)的比較
(1)C=eq \f(Q,U)是電容的定義式,對某一電容器來說,Q∝U 但C=eq \f(Q,U)不變,反映電容器容納電荷本領(lǐng)的大小;
(2)C=eq \f(εrS,4πkd)是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決定式,C∝εr,C∝S,C∝eq \f(1,d),反映了影響電容大小的因素.
2.平行板電容器動態(tài)問題的分析方法
抓住不變量,分析變化量,緊抓三個公式:
C=eq \f(Q,U)、E=eq \f(U,d)和C=eq \f(εrS,4πkd)
3.平行板電容器的兩類典型問題
(1)開關(guān)S保持閉合,兩極板間的電勢差U恒定,
Q=CU=eq \f(εrSU,4πkd)∝eq \f(εrS,d),
E=eq \f(U,d)∝eq \f(1,d).
(2)充電后斷開S,電荷量Q恒定,
U=eq \f(Q,C)=eq \f(4πkdQ,εrS)∝eq \f(d,εrS),
E=eq \f(U,d)=eq \f(4πkQ,εrS)∝eq \f(1,εrS).
三、靜電計的使用
靜電計是在驗電器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靜電計由相互絕緣的兩部分組成,靜電計與電容器的兩極板分別連接在一起,則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勢差就等于靜電計上所指示的電勢差U,U的大小可從靜電計的刻度讀出,可見,靜電計指針偏角的變化表征了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勢差的變化.
例題精練
1.(臨沂期中)LC振蕩電路中,電容器兩極板上的帶電量q隨時間t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 )
A.在t1時刻,電路中的電流為0
B.在t2時刻,電路中只有磁場能
C.在t3時刻,電感線圈兩端電壓為0
D.t3~t4時間內(nèi),電路中的電流不斷增大
【分析】在LC振蕩電路中,當電容器在放電過程:電場能在減少,磁場能在增加,回路中電流在增加,電容器上的電量在減少。從能量看:電場能在向磁場能轉(zhuǎn)化;當電容器在充電過程:電場能在增加,磁場能在減小,回路中電流在減小,電容器上電量在增加。從能量看:磁場能在向電場能轉(zhuǎn)化。
【解答】解:A、由圖可知在t1時刻,電容器極板上的電荷量為零,根據(jù)電磁振蕩的特點可知,t1時刻是電容器放電結(jié)束的時刻,電路中的電流最大,故A錯誤;
B、由圖可知,在t2時刻,電容器極板上的電荷量最大,電路中只有電場能,故B錯誤;
C、由圖可知在t3時刻,電容器極板上的電荷量為零,是電容器放電結(jié)束的時刻,電感線圈兩端電壓為零,故C正確;
D、由圖可知在t3~t4時間內(nèi),電容器極板上的電荷逐漸增加,電容器充電,電路中的電流不斷減小,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電容器充電完畢(放電開始):電場能達到最大,磁場能為零,回路中感應電流i=0.放電完畢(充電開始):電場能為零,磁場能達到最大,回路中感應電流達到最大。
2.(浙江期中)如圖為Maxwell超級電容器,其標有“3V,3000F”。它是一種新型儲能裝置,不同于傳統(tǒng)的化學電源,是一種介于傳統(tǒng)電容器與電池之間、具有特殊性能的電源,它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時間短、循環(huán)壽命長、抗振動和抗沖擊性能強的特點。關(guān)于此電容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3V電壓下才能正常工作
B.充電時把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和內(nèi)能
C.工作電壓是3V時,電容才是3000F
D.加額定電壓時所儲存的電荷量是手機鋰電池“4.2V,4000mAh”帶電量的倍
【分析】超級電容器的功能是儲存電能的一種裝置,根據(jù)它的銘牌標示“3V,3000F”,可以知道儲存的電荷量Q=CU=9000C。
【解答】解:A、由超級電容器的銘牌標示“3V,3000F”,知額定電壓為3V,表明它工作的電壓不要超過3V,故A項錯誤;
B、電容器的功能是儲存電能的一種裝置,那么對電容器充電時是把電能轉(zhuǎn)化為電場能儲存在電容器里,并沒有轉(zhuǎn)化為化學能,故B項錯誤;
C、電容是描述電容器儲存電荷本領(lǐng)大小的物理量,其大小與電壓和電荷量都沒有關(guān)系,故C項錯誤;
D、超級電容器容納的電荷量為Q=CU=3000F×3V=9000C,手機鋰電池“4.2V,4000mAh”的電荷量q=4000mAh=4A×3600s=14400C,那么,故D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以Maxwell超級電容器為素材,考查學生對描述電容器的一些物理量的了解,基礎題。
隨堂練習
1.(薛城區(qū)期中)傳感器是將能感受的物理量(如力、熱、光、聲等)轉(zhuǎn)換成便于測量的量(一般是電學量)的一類元件,在自動控制中有相當廣泛的應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是一種測定液面高度的電容式傳感器。金屬芯線與導電液體構(gòu)成一個電容器,從電容C大小的變化情況就能反映出液面高度h的高低情況,則兩者的關(guān)系是( )
①C增大表示h增大
②C增大表示h減小
③C減小表示h減小
④C減小表示h增大
A.只有①正確B.只有②正確
C.只有①、③正確D.只有②、④正確
【分析】電容式傳感器可利用電容公式來判斷,液面高度h的高低如何影響電容C大小的變化。
【解答】解:金屬芯線與導電液體相當于平行板電容器的兩個極板,根據(jù)電容公式,液面深度的變化,可等效為電容器兩極板正對面積的變化,當h增大時,相當于正對面積增大,那么電容C會增大;當h減小時,相當于正對面積減小,電容C也會減小,故C項正確,ABD項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以一種測定液面高度的電容式傳感器為素材,考查學生對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理解,基礎題。
2.(福州三模)電容式話筒含有電容式傳感器,如圖所示。導電性振動膜片與固定電極構(gòu)成一個電容器,當振動膜片在聲壓的作用下運動時,兩個電極間的電容發(fā)生變化,電路中電流隨之變化,這樣聲信號就轉(zhuǎn)變?yōu)殡娦盘枴.斦駝幽て蛴疫\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容器電容減小
B.電容器所帶電荷量增大
C.電容器兩極板間的場強減小
D.電阻R上電流方向自左向右
【分析】電容器極板間距離的變化引起了電容的變化,電容的變化引起了電量的變化,從而場強變化,R中有電流。
【解答】解:A、根據(jù)電容關(guān)系式C=,當振動膜片向右運動時,d減小,電容增大,故A錯誤;
B、電容改變后會有充電過程,最終會達到穩(wěn)態(tài),即電容兩端電壓為電源電動勢,由Q=CU,電源電動勢不變,電容增大,即電荷量增大,故B正確;
C、由場強公式E=,U不變,d減小,場強增大,故C錯誤;
D、由Q=CU,隨著電容增大,電容所帶電量也將增大,故必有一個電容充電的過程,即R上有自右向左的電流,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電容器的動態(tài)分析,方法是:從部分的變化引起電容的變化,根據(jù)電壓或電量不變判斷電量或電壓的變化。
3.(北碚區(qū)校級期末)某電容器的電量增加△Q,兩極板間的電壓就增加△U,則該電容器的電容為( )
A.等于B.小于C.大于D.無法確定
【分析】本題是基本概念的一個簡單考察,屬性電容器的電容計算的基本公式就可以
【解答】解:電容器電容的定義式,電容器的電容是電容器本身的性質(zhì),不隨兩端的電壓和兩極板所帶的電荷量的改變而改變
設原來為,則也等于C,
根據(jù)數(shù)學方法
因為
所以
故選:A。
【點評】電容器的定義式為:,此式為比值定義,注意C不隨著Q和U的改變而改變;另外需要記住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決定式為。
綜合練習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陽泉期末)下列電學元器件屬于電容器的是( )
A.B.
C.D.
【分析】由電學元件的形狀和電器表面的信息可得出電學元件的性質(zhì),并能得出屬于哪一種電學元件。
【解答】解:由圖可知,A為電容器;B為打點計時器C是滑動變阻器,D是電阻箱。
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對常見儀器的認識,要求能掌握各種電學元件的基本形狀。
2.(房山區(qū)期末)如圖是描述電容C、帶電荷量Q、電勢差U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的圖線,對于給定的電容器,下列關(guān)系不正確的是( )
A.B.
C.D.
【分析】電容是描述電容器容納電荷量的本領(lǐng);其大小只與電容器本身有關(guān),和電量及電壓無關(guān)。
【解答】解:ABC、電容器的電容與Q及U無關(guān),故在C﹣U及C﹣Q圖象中,均為水平直線;故AB正確,C錯誤;
D、由Q=UC可知,Q與U成正比,故D正確。
本題選不正確的,
故選:C。
【點評】本題要掌握電容的定義,同時要注意圖象的意義;能將公式及圖象有機的結(jié)合在一起是解題的關(guān)鍵。
3.(南開區(qū)期末)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與電動勢為E的直流電源(內(nèi)阻不計)連接,現(xiàn)將平行板電容器的上極板豎直向下移動一小段距離,則( )
A.電容器的電容減小
B.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壓增大
C.電容器所帶電荷量增大
D.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場強度不變
【分析】將平行板電容器的上極板豎直向下移動一小段距離,電容器兩板間電壓不變,根據(jù)E=分析板間場強的變化,根據(jù)C=判斷電容變化,根據(jù)Q=CU,判斷電荷量變化.
【解答】解:A、將平行板電容器的上極板豎直向下移動一小段距離,根據(jù)C=,可知電容器的電容增大,故A錯誤;
B、電容器與電源保持相連,則電容器兩板間電壓不變,故B錯誤;
C、根據(jù)Q=CU,由AB選項知電容增大,電壓不變,所以電荷量增大,故C正確;
D、根據(jù)E=,由于電容器兩板間電壓不變,得知板間電場強度增大,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電容器的動態(tài)分析,熟練應用幾個基本公式是解題關(guān)鍵。
4.(浙江學業(yè)考試)如圖所示是某種電學元件的實物照片。元件中固定不動的一組鋁片叫定片,可以轉(zhuǎn)動的一組鋁片叫動片,這種元件是( )
A.電源B.電阻C.開關(guān)D.可變電容器
【分析】正確認識各電學元件,能認識各種元器件的形狀。
【解答】解:根據(jù)實物照片可知,圖中為可變電容器,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對元器件的認識,在學習中要注意明確各元件的形狀、功能以及應用。
5.(郴州期末)如圖所示的電子元件名稱叫電容器,外殼上的“1000”字樣,是用來表示它的( )
A.電容B.電阻C.電流D.電壓
【分析】由物理單位分析物理意義。
【解答】解:圖中的1000的單位為μF,μF是電容的單位,故1000表示的物理量為電容,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電容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電容的單位是F,以此進行分析。
6.(郴州期末)關(guān)于電容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容器所帶的電量越多,電容就越大
B.電容器充電后,兩個極板帶有等量同號電荷
C.照相機閃光燈工作時發(fā)出強光是屬于電容器的放電現(xiàn)象
D.電容器只能充電,不能放電
【分析】由電容和電容器的定義進行分析;
【解答】解:A、電容器的電容大小與所帶電荷量無關(guān),故A錯誤;
B、電容器充電后,兩板帶有等量異種電荷,故B錯誤;
C、照相機的閃光是電容器瞬間放電,形成強光,故C正確;
D、電容器放在電路中可以當作電源使用,此時電容器處于放電狀態(tài),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電容器的工作狀態(tài)和電容的影響因素,解題關(guān)鍵在于電容的大小與電容器所含電荷量和電勢差無關(guān)。
7.(七模擬)用一節(jié)干電池、電阻R和平行板電容器組成如圖所示的電路,在電容器的兩極板間插入一電介質(zhì)的過程中(與極板不接觸)( )
A.電阻R中沒有電流
B.電容器的電容減小
C.電阻R中有從a流向b的電流
D.電阻R中有從b流向a的電流
【分析】根據(jù)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的決定式分析電容的變化,再根據(jù)電容的定義式明確電量的變化,從而分析電容器充放電情況,明確R中的電流方向。
【解答】解:根據(jù)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的決定式C=可知,插入電介質(zhì)時?增大,電容C增大;又由電容的定義式C=可知,極板上的電荷量增大,故電容器充電,R中有從b流向a的電流,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點評】對于電容器動態(tài)變化分析問題,要抓住不變量,知道當電容器保持與電源相連時,電壓不變;明確只有電容器充電或放電時,電路中才有電路。
8.(河東區(qū)二模)在生產(chǎn)紙張時,為監(jiān)控其厚度,要在流水線上設置一個厚度控制儀,其原理可簡化為如圖的裝置。其中A、B為平行板電容器的兩個固定極板,分別接在恒壓電源的兩極上,當通過A、B間的產(chǎn)品( )
A.厚度不變時,則電流計的示數(shù)不變且不為0
B.厚度變化時,電流計的示數(shù)也可能為0
C.厚度增大時,則電流計中的電流方向由a向b
D.厚度減小時,則電流計中的電流方向由a向b
【分析】明確電容器兩端電勢差不變,當厚度變化時相當于介電常數(shù)發(fā)生變化,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分析電容的變化,從而明確電量的變化,確定電流方向。
【解答】解:A、紙張厚度不變時,AB間的介電常數(shù)、正對面積以及板間距等均不變,故電容不變,電容器不會充放電,故電流計中沒有電流,故A錯誤;
B、厚度變化時,介電常數(shù)變化,根據(jù)C=可知電容變化,由Q=UC可知,電量會發(fā)生變化,電流計中會產(chǎn)生電流,故B錯誤;
C、當產(chǎn)品厚度增大導致ε增大時,電容器的電容C增大,再根據(jù)Q=CU可知極板帶電量Q增加,有充電電流從a向b流過,故C正確;
D、當產(chǎn)品厚度減小導致ε減小時,電容器的電容C減小,再根據(jù)Q=CU可知極板帶電量Q減小,電容器放電,有放電電流從b向a流過,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電容器的動態(tài)分析問題,要注意明確由于電容器與電源相連,因此電容器兩端的電勢差不變,紙張厚度增大時介電常數(shù)增大。
9.(南京月考)根據(jù)電容電容器的電容定義式C=可知( )
A.電容器帶的電量Q越多,它的電容C就越大,C與Q成正比
B.電容器的電容大小與其帶電情況無關(guān)
C.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U越高,它的電容C就越小,C與U成反比
D.電容器不帶電時,其電容為零
【分析】明確電容的性質(zhì)以及其定義式,知道電容表征電容器容納電荷的本領(lǐng)大小,與電量Q、電壓U無關(guān).電容器不帶電時,電容并不為零。
【解答】解:A、電容器帶電的電量Q越多,兩極之間的電壓U越高,但電容不變,故A錯誤;
B、電容表征電容器容納電荷的本領(lǐng)大小,電容大小與電容器的帶電情況無關(guān),故B正確;
C、電容表征電容器容納電荷的本領(lǐng)大小,與電壓U無關(guān),給定的電容C一定,故C錯誤;
D、電容反映電容器本身的特性,電容器不帶電時,電容并不為零,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對電容的理解能力。電容的定義式是采用比值定義法,有比值定義的共性,C與Q、U無關(guān),反映電容器本身的特性。
10.(公主嶺市期末)如圖所示,設兩極板正對面積為S,極板間的距離為d,靜電計指針偏角為θ.實驗中,極板所帶電荷量不變,若( )
A.保持S不變,增大d,則θ變大
B.保持S不變,增大d,則θ變小
C.保持d不變,減小S,則θ變小
D.保持d不變,減小S,則θ不變
【分析】靜電計指針偏角大小表示極板間電勢差的大小,抓住電量不變,根據(jù)U=,通過C的變化,從而判斷U的變化.
【解答】解:A、根據(jù)電容的定義式C=,保持S不變,增大d,電容C減小,再根據(jù)U=,知U增大,所以θ變大。故A正確,B錯誤;
C、保持d不變,減小S,電容減小,再根據(jù)U=,知U增大,所以θ變大。故CD錯誤。
故選:A。
【點評】解決電容器的動態(tài)分析問題關(guān)鍵抓住不變量.若電容器與電源斷開,電量保持不變;若電容器始終與電源相連,電容器兩端間的電勢差保持不變.
11.(房山區(qū)期末)用控制變量法,可以研究影響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因素(如圖所示)。設兩極板正對面積為S,極板間的距離為d,靜電計指針偏角為θ.實驗中,極板所帶電荷量不變,若( )
A.保持S不變,增大d,則θ變大
B.保持S不變,增大d,則θ變小
C.保持d不變,減小S,則θ變小
D.保持d不變,減小S,則θ不變
【分析】靜電計測定電容器極板間的電勢差,電勢差越大,指針的偏角越大。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C= 分析極板間距離、正對面積變化時電容的變化情況,由于極板所帶電荷量不變,再由電容的定義式C= 分析板間電勢差的變化,即可再確定靜電計指針的偏角變化情況。
【解答】解:A、B、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C= 得知,電容與極板間距離成反比,當保持S不變,增大d時,電容減小,電容器的電量Q不變,由電容的定義式C= 分析可知板間電勢差增大,則靜電計指針的偏角θ變大;反之,保持S不變,減小d,則θ減小。故A正確,B錯誤。
C、D、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C= 得知,電容與極板的正對面積成正比,當保持d不變,減小S時,電容減小,電容器極板所帶的電荷量Q不變,則由電容的定義式C= 分析可知板間電勢差增大,靜電計指針的偏角θ變大;反之,保持d不變,增大S,則θ減小,故C錯誤,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是電容動態(tài)變化分析問題,關(guān)鍵抓住兩點:一是電容器的電量不變;二是掌握電容的兩個公式:電容的決定式C= 和C=。
12.(長沙期末)如圖所示,D是一只理想二極管,電流只能從a流向b,而不能從b流向a.平行板電容器的A、B兩極板間有一電荷,在P點處于靜止狀態(tài).以E表示兩極板間的電場強度,U表示兩極板間的電壓,Ep表示電荷在P點的電勢能.若保持極板B不動,將極板A稍向上平移,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E變小B.U變大
C.Ep不變D.電荷仍保持靜止
【分析】將極板A稍向上平移,引起電容器的電容變化,電容器的電壓不變,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和定義式分析電容和電容器所帶電量如何變化,若電容器電量增加,電源可以充電,若電容器電量減小,要根據(jù)二極管單向?qū)щ娦苑治瞿芊穹烹姡鶕?jù)電荷所受電場力有無變化,判斷電荷的狀態(tài).
【解答】解:將極板A稍向上平移,板間距離d增大,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C=得知,電容C減小;若電容器的電壓不變時,則電容器所帶電量將要減小,由于二極管具有單向?qū)щ娦裕娙萜魃想姾煞挪坏?,電荷不能流回電源,所以電容器的電量保持不變,由于電容C減小,由電容的定義式C=可知,U變大。
根據(jù)推論可知,板間場強E不變,電荷所受的電場力不變,仍保持靜止狀態(tài)。
P與B板間電勢差UPB=Ed,E、d都不變,UPB保持不變,P點的電勢保持不變,則電荷在P點電勢能EP不變。故A錯誤,BCD正確。
本題選錯誤的,故選:A
【點評】本題分析電容器的電容如何變化是常規(guī)思路,要抓住二極管單向?qū)щ娦耘袛嚯娙萜鞯碾娏磕芊癜l(fā)生變化,要防止思維定勢的影響,注意條件的變化.
13.(大武口區(qū)校級期末)如圖所示為研究影響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因素的裝置圖,設兩極板正對面積為S,極板間的距離為d,靜電計指針偏角為θ,實驗中,極板所帶電荷量Q不變,若( )
A.保持S不變,增大d,則θ變小
B.保持S不變,減小d,則θ變小
C.保持d不變,減小S,則θ變小
D.保持d不變,減小S,則θ不變
【分析】靜電計測定電勢差,電容器板間電勢差越大,指針偏角越大.先根據(jù)電容器的決定式分析電容的變化情況,再由電容的定義式C=分析板間電勢差的變化情況,即可作出判斷.
【解答】解:A、保持S不變,增大d時,根據(jù)電容器的決定式可知,電容C減小,電容器的電荷量Q不變,由電容的定義式C=分析得知板間電勢差增大,θ變大。故A錯誤。
B、保持S不變,減小d時,根據(jù)電容器的決定式可知,電容C增大,電容器的電荷量Q不變,由電容的定義式C=分析得知板間電勢差減小,θ變小。故B正確。
C、D保持d不變,減小S時,根據(jù)電容器的決定式可知,電容C減小,電容器的電荷量Q不變,由電容的定義式C=分析得知板間電勢差增大,θ變大。故CD錯誤。
故選:B。
【點評】對于電容器動態(tài)分析問題,關(guān)鍵掌握電容器的決定式和電容的定義式C=,結(jié)合電荷量不變進行分析.
14.(潞州區(qū)校級期末)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的極板A與一個靈敏的靜電計相接,極板B接地,若極板B稍向上移動一點,由觀察到的指針變化做出平行板電容器電容變小的依據(jù)是( )
A.兩極板間的電壓不變,極板上的電荷量變小
B.兩極板間的電壓不變,極板上的電荷量變大
C.極板上的電荷量幾乎不變,兩極板間電壓變小
D.極板上的電荷量幾乎不變,兩極板間電壓變大
【分析】由題看出,電容器的電量幾乎不變.將極板B稍向上移動一點,極板正對面積減小,會發(fā)現(xiàn)指針張角變大,即電壓增加,由公式C=電容減?。?br>【解答】解:A極板與靜電計相連,所帶電荷電量不變,B板與A板帶等量異種電荷,電量也不變,故電容器的電量Q都不變;
若極板B稍向上移動一點,會發(fā)現(xiàn)指針張角變大,即電壓增加,由公式C=知電容C減??;
故選:D。
【點評】本題首先判斷出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是單選題,其次抓住電容器的電量幾乎不變是關(guān)鍵.
15.(河西區(qū)一模)兩個較大的平行金屬板A、B相距為d,分別接在電壓為U的電源正、負極上,這時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的油滴恰好靜止在兩板之間,如圖所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將兩板非常緩慢地水平錯開一些,那么在錯開的過程中( )
A.油滴將向上加速運動,電流計中的電流從b流向a
B.油滴將向下加速運動,電流計中的電流從a流向b
C.油滴靜止不動,電流計中的電流從b流向a
D.油滴靜止不動,電流計中的電流從a流向b
【分析】帶電油滴原來處于靜止狀態(tài),電場力與重力平衡,將兩板緩慢地錯開一些后,分析板間場強有無變化,判斷油滴是否仍保持靜止。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分析電容如何變化,由電容的定義式分析電量的變化,確定電路中電流的方向。
【解答】解:將兩板緩慢地錯開一些,兩板正對面積減小,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C=得知,電容減小,而電壓不變,則由C=知,電容器帶電量減小,電容器處于放電狀態(tài),電路中產(chǎn)生順時針方向的電流,則電流計中有a→b的電流。
由于電容器板間電壓和距離不變,則由E=,知板間場強不變,油滴所受電場力不變,仍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是電容器動態(tài)變化問題,要抓住電壓不變,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C=和電容的定義式C=結(jié)合進行分析。
16.(清江浦區(qū)校級模擬)如圖所示,給平行板電容器帶一定的電荷后,將電容器的A板與靜電計小球相連,并將B板與靜電計的外殼接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將A極板向右移動少許,靜電計指針的偏轉(zhuǎn)角將增大
B.將B極板向上移動少許,靜電計指針的偏轉(zhuǎn)角將減小
C.將一塊玻璃板插入A、B兩極板之間,靜電計指針的偏轉(zhuǎn)角將減小
D.用手觸摸一下B極板,靜電計指針的偏轉(zhuǎn)角將減小到零
【分析】解答本題關(guān)鍵應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C=分析電容的變化,抓住電容器的電量不變,由電容的定義式C=分析電壓的變化,即可判斷靜電計指針偏轉(zhuǎn)角的變化.
【解答】解:A、將A極板向右移動少許,電容器兩板間的距離減小,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C=可知,電容C增大,而電容的電量Q不變,則電容的定義式C=可知,電容器板間電勢差U減小,靜電計指針的偏轉(zhuǎn)角將減小。故A錯誤。
B、將B極板向上移動少許,兩板正對面積減小,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C=可知,電容C減小,而電容的電量Q不變,則電容的定義式C=可知,電容器板間電勢差U增大,靜電計指針的偏轉(zhuǎn)角將增大。故B錯誤。
C、將一塊玻璃板插入A、B兩極板之間,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C=可知,電容C增大,而電容的電量Q不變,則電容的定義式C=可知,電容器板間電勢差U減小,靜電計指針的偏轉(zhuǎn)角將減小。故C正確。
D、用手觸摸一下B極板,電容器帶電量沒有改變,靜電計指針的偏轉(zhuǎn)角將不變。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是電容器的動態(tài)變化分析問題,關(guān)鍵由電容的決定式C=和電容的定義式C=結(jié)合分析.
17.(呂梁期末)一個空氣平行板電容器,極板間距離為d,正對面積為S,充以電荷量為Q后,兩極板間電壓為U,為使電容器的電容加倍,可采用的辦法是( )
A.將電壓變?yōu)?br>B.將帶電荷量變?yōu)?Q
C.將極板正對面積變?yōu)?S
D.將兩極間充滿介電常數(shù)為2的電介質(zhì)
【分析】改變電容器的電壓和帶電量不會改變電容器的電容,由電容器的決定式得: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正對面積s,介電常數(shù)eγ,極板間的距離d來改變電容.
【解答】解:改變電容器的電壓和帶電量不會改變電容器的電容,由電容器的決定式?jīng)Q定的。故AB錯誤。
由電容器的決定式得:將電容器的電容加倍,我們可采取的方式是:①將極板正對面積變?yōu)?S;②將電解質(zhì)換為介電常數(shù)為原來的介電常數(shù)2倍的電解質(zhì);③將兩極板距離變?yōu)樵瓉淼囊话?。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點評】改變電容器的電壓和帶電量不會改變電容器的電容,電容器的電容是由決定式?jīng)Q定的.
18.(遼寧月考)某電容器上標有“10μF 200V”,則( )
A.該電容器加上100V電壓時,其電容為20μF
B.該電容器加的電壓不能低于200V
C.該電容器的電容總等于10μF
D.該電容器的最大電容為10μF,當其帶電荷量較少時,電容小于10μF
【分析】由電容的決定因素進行分析。
【解答】解:由電容的決定因素可得,電容器的電容由電容器本身結(jié)構(gòu)決定,與電容器所帶電荷量、電容器電壓無關(guān)分析,200V指的是電容器的耐壓值,則電容器所加電壓與不能超過200V,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電容器電容的決定因素,解題關(guān)鍵在于電容器的電容是與其是否帶電荷量和兩端電壓無關(guān),而耐壓值指的是電容器兩端電壓不能超過耐壓值。
19.(黃埔區(qū)校級期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法拉第得出了兩個點電荷之間的作用力與電荷量成正比,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B.電容的單位是法拉,用F表示,它是一個基本單位
C.富蘭克林提出了用電場線來形象描述電場
D.元電荷e的數(shù)值最早是由美國科學家密立根用實驗測得的
【分析】法拉第的主要貢獻是發(fā)現(xiàn)了電磁感應現(xiàn)象,電容的單位是法拉,是復合單位;富蘭克林的主要貢獻是提出了電荷守恒定律。
【解答】解:A.庫侖發(fā)現(xiàn)了點電荷之間作用力的規(guī)律,故A錯誤;
B.電容的單位為法拉,這是為了紀念法拉第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但是法拉不是基本單位,故B錯誤;
C.19世紀30年代,法拉第提出了電場的觀點,并提出了用電場線來形象描述電場;故C錯誤;
D.元電荷e的數(shù)值最早是由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測出的,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明確每個物理學家的主要事跡和貢獻,掌握物理量的單位是物理學習的基礎。
20.(番禺區(qū)校級月考)電源、開關(guān)、平行板電容器連成如圖電路。閉合開關(guān)S,電源對電容器充電后,電容器帶電量為Q,板間電壓力為U,板間電場強度大小為E,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閉合開關(guān),將A板下移少許,Q增大;U不變; E不變
B.若閉合開關(guān),將A板下移少許,Q不變;U減??; E減小
C.若閉合開關(guān),將A板下移少許,Q增大;U不變; E增大
D.若閉合開關(guān),將A板下移少許,Q不變;U減??; E不變
【分析】閉合開關(guān),電容器一直與電源相連,則電壓不變,再由電容器的決定式及定義式可分析各物理量的變化規(guī)律。
【解答】解:閉合開關(guān)S,則極板間電壓U不變,若將A板下移少許,即減小極板間距,由C=可知,電容器的電容增大;由Q=UC可知,Q增大,由E=可知,E變大,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點評】對于電容器的動態(tài)分析問題,要注意明確兩種情況,若充電后斷開電源,則電量不變;若充電后與電源相連,則電壓不變,然后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C=和電容的定義式C=結(jié)合進行分析即可。
二.多選題(共10小題)
21.(和平區(qū)校級一模)目前智能手機普遍采用了電容觸摸屏,電容觸摸屏是利用人體的電流感應進行工作的,它是一塊四層復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內(nèi)表面和夾層各涂一層ITO(納米銦錫金屬氧化物),夾層ITO涂層作為工作面,四個角引出四個電極,當用戶手指觸摸電容觸摸屏時,手指和工作面形成一個電容器,因為工作面上接有高頻信號,電流通過這個電容器分別從屏的四個角上的電極中流出,且理論上流經(jīng)四個電極的電流與手指到四個角的距離成比例,控制器通過對四個電流比例的精密計算來確定手指位置。對于電容觸摸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容觸摸屏只需要觸摸,不需要壓力即能產(chǎn)生位置信號
B.使用絕緣筆在電容觸摸屏上也能進行觸控操作
C.手指壓力變大時,由于手指與屏的夾層工作面距離變小,電容變小
D.手指與屏的接觸面積變大時,電容變大
【分析】根據(jù)題干信息可以判斷電容觸摸屏只需接觸就可產(chǎn)生位置信號;絕緣筆不能和工作面構(gòu)成一個電容器,根據(jù)可以判斷距離和面積發(fā)生變化時,電容的變化情況。
【解答】解:A、由題干可以看出當用戶手指觸摸電容觸摸屏時,手指和工作面形成一個電容器,因為工作面上接有高頻信號,電流通過這個電容器分別從屏的四個角上的電極中流出,且理論上流經(jīng)四個電極的電流與手指到四個角的距離成比例,控制器通過對四個電流比例的精密計算來確定手指位置,故A正確。
B、絕緣筆不能導電,不能和工作面形成一 個電容器,所以不能工作,故B錯誤。
CD、根據(jù)可知,手指壓力變大時,手指與屏的夾層工作面距離變小,電容變大,手指與屏的接觸面積變大時,電容變大,故C錯誤,D正確。
故選:AD。
【點評】對本題一個是讀懂題目,一個是要知道電容器的構(gòu)造,再一個就是要對電容器的決定式有正確的理解才能正確的解答。
22.(江蘇模擬)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原理如圖所示,質(zhì)量塊左、右側(cè)連接電介質(zhì)、輕質(zhì)彈簧,彈簧與電容器固定在外框上,質(zhì)量塊可帶動電介質(zhì)移動,改變電容.則( )
A.電介質(zhì)插入極板間越深,電容器電容越小
B.當傳感器以恒定加速度運動時,電路中有恒定電流
C.若傳感器原來向右勻速運動,突然減速時彈簧會壓縮
D.當傳感器由靜止突然向右加速時,電路中有順時針方向的電流
【分析】A、根據(jù)電容器的電容公式C=?,從而電容的大小變化;
B、由牛頓第二定律,確定彈力是否變化,再確定電容器是否處于充放電狀態(tài);
C、由慣性可知,彈簧處于什么狀態(tài);
D、先確定電介質(zhì)向什么方向運動,再來確定電容器處于充電,還是放電,從而確定電路中的電流方向.
【解答】解:A、根據(jù)電容器的電容公式C=?,當電介質(zhì)插入極板間越深,即電介質(zhì)增大,則電容器電容越大,故A錯誤;
B、當傳感器以恒定加速度運動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彈力大小不變,則電容器的電容不變,因兩極的電壓不變,則電容器的電量不變,因此電路中沒有電流,故B錯誤;
C、若傳感器原來向右勻速運動,突然減速時,因慣性,則繼續(xù)向右運動,從而壓縮彈簧,故C正確;
D、當傳感器由靜止突然向右加速瞬間,質(zhì)量塊要向左運動,導致插入極板間電介質(zhì)加深,因此電容會增大,由于電壓不變,根據(jù)Q=CU,可知,極板間的電量增大,電容器處于充電狀態(tài),因此電路中有順時針方向電流,故D正確;
故選:CD。
【點評】考查影響電容器電容大小的因素,掌握Q=CU公式,理解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注意電容器是充電還放電,是確定電流的依據(jù).
23.(文峰區(qū)校級期末)如圖所示,兩板間距為d的平行板電容器與一電源連接,電鍵K閉合.電容器兩板間有一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的微粒靜止不動,下列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微粒帶的是正電
B.電源電動勢的大小等于
C.斷開電鍵K,微粒將向下做加速運動
D.保持電鍵K閉合,把電容器兩極板距離增大,微粒將向下做加速運動
【分析】帶電荷量為q的微粒靜止不動,所受的電場力與重力平衡,由平衡條件分析微粒的電性.由公式E=和平衡條件結(jié)合,可求解電源電動勢.斷開電鍵s,根據(jù)微粒的電場力有無變化,分析微粒的運動情況.
【解答】解:
A、由題,帶電荷量為q的微粒靜止不動,所受的電場力與重力平衡,則微粒受到向上的電場力,而平行板電容器板間的場強方向豎直向下,則微粒帶負電。故A錯誤。
B、由平衡條件得:mg=q得,電源的電動勢為E=U=.故B正確。
C、斷開電鍵s,電容器所帶電量不變,場強不變,微粒所受的電場力不變,則微粒仍靜止不動。故C錯誤。
D、保持電鍵s閉合,把電容器兩極板距離增大,由公式E=知板間場強減小,微粒所受電場力減小,則微粒將向下做加速運動。故D正確。
故選:BD。
【點評】本題整合了微粒的力平衡、電容器動態(tài)分析,由平衡條件判斷微粒的電性,由E=分析板間場強如何變化,判斷微粒是否運動.
24.(銅仁市三模)研究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裝置如圖所示。設電容器所帶電荷量為Q(幾乎保持不變),極板間電場強度為E,靜電計指針偏角為θ,在極板間電勢為φ的P點固定一負電荷,其電勢能為Ep?,F(xiàn)僅將左極板向左平移,則( )
A.θ變大,E不變B.θ變小,E變小
C.φ升高,Ep變小D.φ降低,Ep變大
【分析】電容器充電后斷開電源,極板上的電量不變;根據(jù)電容器決定式分析電容的變化,再根據(jù)電容器的定義式分析電壓的變化,從而分析靜電計指針夾角的變化;根據(jù)U=Ed分析電場強度的變化;根據(jù)電勢與電勢差之間的關(guān)系可分析P點電勢;由EP=qφP可得P的點電荷電勢能的變化情況。
【解答】解:電容器所帶電荷量不變,將左極板向左平移,即板間距離增大,由公式可知,電容變小,由公式可知,板間電勢差增大,說明靜電計指針偏角θ變大;由公式、和得,則板間場強不變,由于左極板接地即電勢為0,P點與左板間的電勢差為Up0=Edp0=φp,由于P點與左板間距離增大,則P點電勢升高,負電荷在P點的電勢能減小,故AC正確,BD錯誤。
故選:AC。
【點評】本題考查電容器的動態(tài)分析問題,解題的關(guān)鍵在于正確掌握電容的決定式和定義式;同時注意要掌握相關(guān)結(jié)論的應用,如本題中可以直接應用結(jié)論:當充電后斷開電源時,如果只改變兩板間距離,則兩板間的電場強度不變。
25.(海珠區(qū)校級月考)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與直流電源連接,下極板接地。一帶電油滴位于容器中的P點且處于靜止狀態(tài)?,F(xiàn)將上極板豎直向下移動一小段距離,則( )
A.帶電油滴將沿豎直方向向上運動
B.P點的電勢將降低
C.電容器的電容增大,極板電荷量增加
D.兩板間場強保持不變
【分析】將平行板電容器的上極板豎直向上移動一小段距離,電容器兩板間電壓不變,根據(jù)E=分析板間場強的變化,判斷電場力變化,確定油滴運動情況.由U=Ed分析P點與下極板間電勢差如何變化;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確定電容的變化,再根據(jù)Q=UC分析電量的變化。
【解答】解:AD、油滴在重力和電場力作用下保持靜止,故電場力與重力等大反向,將平行板電容器的上極板豎直向下移動一小段距離,由于電容器兩板間電壓不變,根據(jù)E=得知板間場強增大,油滴所受的電場力變大,合外力向上,則油滴將向上運動,故A正確,D錯誤;
B、場強E增大,而P點與下極板間的距離不變,則由公式U=Ed分析可知,P點與下極板間電勢差將減增大,而P點的電勢高于下極板的電勢,則知P點的電勢將升高,故B錯誤;
C、根據(jù)C=可知,板間距d減小,則電容增大,由Q=UC可知,極板電荷量將增加,故C正確。
故選:AC。
【點評】本題關(guān)鍵在于明確電壓U不變,d減小運用E=分析板間場強的變化,判斷油滴如何運動,同時明確電容的決定式和定義式的準確應用。
26.(太原期中)關(guān)于以下四幅圖中各元器件的功能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圖所示的可變電容器,動片旋出時可以使其與定片正對面積變小,電容會變小
B.乙圖所示裝置的“萊頓瓶”,可以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有電荷
C.丙圖中電容器與電源相連,此時電容器正處于放電過程
D.丁圖所示的電容器,它表面所標1000μF表示電容器電容的大小
【分析】甲圖中的可變電容器是靠改變正對面積來改變電容大小的;乙圖是萊頓瓶,是用來儲存電荷的;丙圖中的電容器是正處于充電過程;丁圖電容器上面所標的表示電容的大小以及額定電壓的多少。
【解答】解:A、甲圖所示的就是可變電容器,是通過改變正對面積改變電容大小的,電容器的正對面積減小,電容變小,故A正確;
B、乙圖所示的“萊頓瓶”,可以用來儲存電荷,故B錯誤;
C、丙圖中電容器與電源相連,此時電容器處于充電過程,故C錯誤;
D、丁圖所示的電容器,上面所標的電容表示電容的大小,電壓表示額定電壓。所以表面所標的1000μF表示電容器電容的大小為1000μF,電壓80V表示額定電壓,故D正確。
故選:AD。
【點評】正確認識各個用電器,掌握它們的特點,算是理論與實踐的結(jié)合。
27.(普寧市期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電荷在電場中某點受到的電場力大,則該點的電場強度就大
B.負電荷受到的電場力的方向跟電場強度的方向相同
C.當導體處于靜電平衡狀態(tài)時,其內(nèi)部的場強處處為零
D.由公式C=可知電容器裝的電荷越多,電容器的電容就越大
【分析】根據(jù)電場強度的定義可以判斷場強的大??;負電荷受到電場力的方向與電場強度的方向相反;根據(jù)處于靜電平衡狀態(tài)下導體的特點可以判斷內(nèi)部場強處處為零;電容器電容的大小由電容器自身結(jié)構(gòu)決定的,與電容器所帶電荷量無關(guān)。
【解答】解:A、根據(jù)可知,電荷在電場中某點受到的電場力越大,說明該點的場強就越大,故A正確;
B、負電荷受到的電場力方向跟電場強度的方向相反,故B錯誤;
C、處于靜電平衡狀態(tài)的導體,其內(nèi)部場強處處為零,故C正確;
D、電容器電容的大小是由電容器本身構(gòu)造決定的,與電容器所帶電荷量多少無關(guān),故D錯誤。
故選:AC。
【點評】放在電場中某點的電荷受到的電場力F與該電荷所帶電荷量的比值叫做該點的電場強度,電荷在電場中某點受到的電場力越大,說明該點的場強就越大。
28.(太原期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E=可知,電場強度E與F、q無關(guān),由電場本身決定
B.由C=可知,電容C與Q成正比、與U成反比
C.由R=ρ可知,導體的電阻R與其長度L成正比,與S成反比
D.由E=可知,電動勢E在數(shù)值上等于在電源內(nèi)部移動1C的正電荷從電源負極到正極靜電力所做的功
【分析】電場強度大小是由電場本身性質(zhì)所決定的;電容的大小是由電容器自身結(jié)構(gòu)所決定的;根據(jù)電阻定律可以判斷決定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電動勢在數(shù)值上等于在電源內(nèi)部移動1C正電荷從電源負極移到正極時非經(jīng)典了所做的功,
【解答】解:A、電場強度的大小是由電場本身性質(zhì)所決定的,與檢驗電荷所帶電荷量及所受電場力都無關(guān),故A正確;
B、電容器的電容大小是由電容器自身構(gòu)造所決定的,與電容器所帶電荷量多少以及兩板間的電壓均無關(guān),故B錯誤;
C、根據(jù)電阻定律可知,導體電阻的大小與導體的長度L成正比,與導體的橫截面積S成反比,故C正確;
D、電源電動勢在數(shù)值上等于在電源內(nèi)部移動1C的正電荷從電源負極移到正極時非靜電力所做的功,故D錯誤。
故選:AC。
【點評】在物理中有很多物理量都是用比值法來定義的,所以有很多物理量既有定義式也有決定式,物理量的具體大小一般與定義式中的物理量無關(guān),其大小是由決定式里面的物理量所決定的。
29.(浙江月考)關(guān)于下列四幅圖片的物理知識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賽車安裝強勁的發(fā)動機,是為了獲得很大的慣性
B.圖(乙)中,電解電容器外殼上標有的“10V”,是指擊穿電壓,不是額定電壓
C.圖(丙)中,用帶正電荷的物體C靠近導體A,導體A帶負電,導體B帶正電
D.圖(丁)是磁流體發(fā)電機的原理示意圖,上極板A將聚集負電荷
【分析】物體的慣性只和質(zhì)量有關(guān);
電容器上的10V指的是額定電壓,不是擊穿電壓;
根據(jù)靜電感應可以判斷金屬導體的感應的電荷的情況,從而可以判斷導體帶電的情況;
依據(jù)左手定則可判定洛倫茲力方向,從而即可求解。
【解答】解:A、物體的慣性只和質(zhì)量有關(guān)系,與力無關(guān),故A錯誤;
B、電解電容器外殼上標有的“10V”,指的額定電壓,故B錯誤;
C、用帶正電荷的物體C靠近導體A,靜電感應,導體A帶負電,導體B帶正電,故C正確;
D、根據(jù)左手定則可判斷正離子受到向下的洛倫茲力,聚集在B極板,負離子聚集在A極板,故D正確;
故選:CD。
【點評】考查擊穿電壓與額定電壓的區(qū)別,掌握靜電感應現(xiàn)象中,電荷重新分布,但總量不變,理解左手定則的應用,注意與右手定則的區(qū)別。
30.(汕尾期末)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由C=可知,若電容器兩極板所帶電量為0,則此電容器的電容為0
B.由B=可知,若一小段通電導體在某處所受磁場力大小為0,說明此處磁感應強度大小一定為0
C.由E=可知,若檢驗電荷在某處受電場力大小為0,說明此處場強大小一定為0
D.由E=n可知,若通過回路的磁通量大小為0,感應電動勢的大小可能不為0
【分析】電容是表示電容器本身容納電荷本領(lǐng)大小的物理量,由電容器自身構(gòu)造所決定;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所受的安培力大小與其放置方式有關(guān);電荷在電場中所受電場力為零,說明該點的場強為零;感應電動勢大小與磁通量的變化率成正比。
【解答】解:A、電容是電容器本身的性質(zhì),與所帶電荷量無關(guān),故A錯誤;
B、當電流與磁場垂直放置時,磁場力為0,才有磁感應強度為0,故B錯誤;
C、檢驗電荷在電場中某處所受電場力為0時,電場強度一定為0,故C正確;
D、磁通量為0時,磁通量的變化率可以不為零,則感應電動勢可以不為0,故D正確。
故選:CD。
【點評】感應電動勢大小與磁通量的變化率成正比,與磁通量的大小無關(guān)。
三.填空題(共10小題)
31.(廈門一模)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電容器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各種電器中.有一平行板電容器,它的極板上帶有6×10﹣4C的電荷量,現(xiàn)只改變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使其兩板間的電壓變?yōu)?.5V,此時極板上所帶的電荷量比原來減少了4.5×10﹣4C,則此電容器的電容為 300 μF,電容器原來兩板間的電壓為 2 V。
【分析】先求出電容器極板上的帶電量,然后由電容的定義式即可求出電容;由電容的公式即可求出開始時兩板間的電壓。
【解答】解:電容器極板上的電荷量減少后,剩余的電荷量:Q=Q1﹣△Q=6×10﹣4C﹣4.5×10﹣4C=1.5×10﹣4C
電容器的電容:C=F=3×10﹣4F=300μF
電容器原來兩板間的電壓:V=2V
故答案為:300,2
【點評】對于電容器的電容,表征電容器容納電荷的本領(lǐng)大小,與其電量、電壓無關(guān)。求電容也可用C=計算。
32.(合肥期末)某電容器上標有“220V 300μF”,300μF= 3×10﹣4 F= 3×108 pF。若將其直接接入有效值為220V的交流電源兩端, 可以 正常工作(填“可以”或“不可以”)。
【分析】根據(jù)電容的單位之間的換算值進行分析解答,明確電容各單位間的關(guān)系是:1F=106μF=1012pF;電容器上標的220為其正常工作時的額定電壓。
【解答】解:根據(jù)電容各單位間的關(guān)系可知,300μF=3×10﹣4F=3×108PF,電容器上標有“220V”,其為電容器的額定工作電壓,對應交流電的有效值,額定電壓低于擊穿電壓,將其直接接入有效值為220V的交流電源兩端時電容器可以正常工作。
故答案為:3×10﹣4;3×108;可以
【點評】本題考查了電容器電容單位的換算關(guān)系,知道用電器上的數(shù)值為正常工作時的額定值。
33.(天津期末)如圖所示,心臟除顫器是一種治療心臟房顫的應急設備,主要原理是利用充電的電容器對人體放電,假設除顫器上的電容器電容為20μF,一次的放電量為8×10﹣2C,如果一次放電后電容器上的電荷量為零,則電容器放電之前兩極間的電壓為 4000 V。
【分析】根據(jù)C=求放電前該電容器兩極間的電壓。
【解答】解:根據(jù)電容的定義式C=,得電容器放電之前兩極間的電壓U==V=4000V;
故答案為:4000
【點評】本題考查了電容器與電容,電容是反映了電容器儲存電荷能力的物理量,根據(jù)C=求電容器兩極間的電壓。
34.(徽縣校級期末)如圖所示,A和B兩平行金屬板相距10mm,M點距A板及N點距B板均為2mm,則板間場強為 400 N/C.A板電勢為 ﹣4 V,N點電勢為 ﹣0.8 V.
【分析】根據(jù)公式E=,由電容器板間電壓和距離求出板間場強.由U=Ed求出N點與下板的電勢差,確定N點的電勢.
【解答】解;板間場強為:E==N/C=400N/C.板間電場方向向上,A點的電勢低于B板的電勢,B板電勢為零,則A板電勢為﹣4V.B與N間電勢差UBN=EdBN=400×2×10﹣3V=0.8V,則N點電勢為﹣0.8V.
故答案為:400,﹣4,﹣0.8
【點評】求電勢時,一般先求出該點與零電勢點間的電勢差,根據(jù)電勢的高低再求該點的電勢.
35.(和平區(qū)校級期中)如圖所示,A、B是平行板電容器的兩個極板,B板接地,A板帶有電荷量+Q,板間電場中有一固定點P,若將B板固定,A板下移一些,則P點的電場強度 不變 (選填“變大”“變小”或者“不變”),P點電勢 不變 (選填“升高”“降低”或者“不變”)。
【分析】電容器兩板所帶電量不變,改變板間距離時,根據(jù)推論可知場強不變;由U=Ed分析P點與下板間的電勢差如何變化,結(jié)合電勢的高低關(guān)系,判斷P點電勢的變化。
【解答】解: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C=、電容的定義式C=和E=聯(lián)立解得:板間場強為 E=,因電容器兩板所帶電量不變,正對面積不變,A板下移時,d減小,根據(jù)E=可知,P點的電場強度E不變;因P點與下板的距離不變,根據(jù)公式U=Ed,P點與下板間的電勢差不變,則P點的電勢不變。
故答案為:不變;不變。
【點評】本題是電容器的動態(tài)變化分析問題,電量不變只改變板間距離時,板間的場強E=要在理解并會推導的基礎上記住,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結(jié)論。
36.(朝陽區(qū)校級月考)電容器的電容反映了電容器容納電荷的本領(lǐng),電容的單位是法拉,100F= 108 μF= 1014 pF。
【分析】在國際單位制中,電容的單位是法拉,符號為F;常用單位還有微法和皮法,它們的關(guān)系為:1F=106μF=1012PF。
【解答】解:電容的單位為法拉,符號為F;但由于F單位太大;故我們引入了微法和皮法;其關(guān)系為:1F=106μF=1012PF,
故100F=108μF=1014pF。
故答案為:108;1014。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知道電容的單位,以及知道F、μF、pF之間的關(guān)系。
37.(朝陽區(qū)校級期末)電容的單位是F,10F= 105 μF= 1011 pF。
【分析】μF、pF、F都是電容的單位,換算關(guān)系為:1μF=10﹣6F,1pF=10﹣12F。
【解答】解:由電容單位的換算關(guān)系1μF=10﹣6F,1pF=10﹣12F可知:
故10F=105μF=1011pF
故答案為:105;1011。
【點評】本題要知道電容器的三個單位,掌握它們之間的換算關(guān)系即可。
38.(巴楚縣校級期末)電容器所帶的 電荷量 與電容器兩極板的 電勢差 的比值叫做電容器的電容,表達式為 C= 。
【分析】電容器的電容由電容器本身決定,與電壓及兩板間的電荷量無關(guān);與兩板間的距離、正對面積以及中間介質(zhì)有關(guān)。
【解答】解:電容器的電容在數(shù)值上等于電容器的電荷量跟它兩極間電勢差的比值。表達式為C=。
故答案為:電荷量、電勢差、C=。
【點評】此題考查電容的定義,知道電容器的電容是描述電容器容納電荷本領(lǐng)的物理量,電容的定義式為比值定義式:C=。
39.(巴楚縣校級期末)電容器的電容跟所帶的電荷量成正比,跟兩極間的電勢差成反比。 × (判斷對錯)
【分析】電容是表征電容器容納電荷本領(lǐng)的物理量,電容越大,則說明容納電荷本領(lǐng)越強;電容的大小與電容器兩端的電壓及電容器所帶的電量無關(guān)。
【解答】解:電容器的定義為C=,它是一個比值定義法定義的物理量,電容器的電容與電容器所帶電荷量Q、兩極間的電勢差U都無關(guān),與電容器的形狀、大小、絕緣物質(zhì)有關(guān)。
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考查電容的意義及性質(zhì),要注意明確電容的定義采用的是比值定義法,其大小與電量和電壓無關(guān)。
40.(巴楚縣校級期末)電容器的作用:電容器就是 儲存電荷 的容器。
【分析】兩個相互靠近又彼此絕緣的導體就構(gòu)成了電容器;由于電荷間的相互吸引,而可以容納電荷量。
【解答】解:電容器是能夠儲存電荷的裝置。
故答案為:儲存電荷
【點評】電容器是利用正負電荷的相互吸引而容納電荷的,要明確電容器的定義及工作原理。
四.實驗題(共10小題)
41.(秦淮區(qū)校級期中)電流傳感器可以捕捉到瞬間的電流變化,它與計算機相連,可以顯示出電流隨時間變化的I﹣t圖像。如圖甲連接電路。直流電源電動勢9V,內(nèi)阻可忽略,電容器選用電容較大的電解電容器。先使開關(guān)S與1端相連,電源向電容器充電。然后把開關(guān)S擲向2端,電容器通過電阻R放電,傳感器將電流信息傳入計算機。屏幕上顯示出電流隨時間變化的I﹣t圖像如圖乙所示。
(1)將開關(guān)S接通1,電容器的 左 (填“左”或“右”)極板帶正電,再將S接通2,通過R的電流方向向 右 (填“左”或“右”)。
(2)如果不改變電路其他參數(shù),只減小電阻R,充電時I﹣t曲線與橫軸所圍成的面積將 不變 (填“增大”“不變”或“變小”),充電時間將 變短 (填“變長”“不變”或“變短”)。
【分析】(1)根據(jù)電源的極性結(jié)合電容器充、放電情況進行分析;
(2)電容器儲存的電荷量與電阻R無關(guān),由Q=CU決定,根據(jù)電流強度的定義式進行分析。
【解答】解:(1)將開關(guān)S接通1,電容器的左極板與電源的正極相連,所以電容器的左極板帶正電;
再將S接通2,電容器通過電阻R放電,所以通過R的電流方向向右;
(2)由電容器的計算公式,可得電荷量Q=CU,電容器儲存的電荷量Q與電阻R無關(guān),如果不改變電路其他參數(shù),只減小電阻R,充電時I﹣t曲線與橫軸所圍成的面積將不變;
如果不改變電路其他參數(shù),只減小電阻R,由于電阻對電流的阻礙作用減小,充電電流增大,所以充電時間將變短。
故答案為:(1)左;右;(2)不變;變短。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掌握電容的定義式,以及知道I﹣t圖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表示通過的電荷量。
42.(袁州區(qū)校級月考)如圖所示是某實驗小組為了定性探究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與其結(jié)構(gòu)之間的關(guān)系裝置圖。充電后與電源斷開的平行板電容器的A板與靜電計相連,B板和靜電計金屬殼都接地,A板通過絕緣柄固定在鐵架臺上,人手通過絕緣柄控制B板的移動。請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C 。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在該實驗中,靜電計的作用是 。
A.測定該電容器的電荷量
B.測定該電容器兩極的電勢差
C.測定該電容器的電容
D.測定A、B兩板之間的電場強度
(3)在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A 。
A.甲圖中的手水平向左移動時,靜電計指針的張角變大
B.甲圖中的手水平向左移動時,靜電計指針的張角不變
C.乙圖中的手豎直向上移動時,靜電計指針的張角變小
D.丙圖中的手不動,而向兩板間插入陶瓷片時,靜電計指針的張角變大
【分析】根據(jù)探究電容大小決定因素的實驗原理,由電容器的決定式可明確對應的電容變化;明確電電容器帶電量不變,根據(jù)電容的變化,判斷電勢差的變化,即靜電計指針偏轉(zhuǎn)角度的變化.
【解答】解:(1)影響電容大小的因素是板距、正對面積等,探究電容跟這些因素的具體關(guān)系,要采用控制變量法。
(2)靜電計的作用是測電容器兩端的電勢差U,故選B。
(3)AB、甲圖中的手水平向左移動時,由電容大小C=公式知,電容增小,據(jù)U=,靜電計指針的張角大,故A正確、B錯誤;
C、乙圖中的手豎直向上移動時,正對面積減小,則電容變小,所以靜電計指針的張角變大,故C錯誤;
D、丙圖中的手不動,而向兩板間插入陶瓷片時,由電容大小公式知電容變大,靜電計指針的張角變小,故D錯誤。
故選:A
故答案為:(1)C;(2)B;(3)A
【點評】處理電容器動態(tài)分析時關(guān)鍵抓住不變量.若電容器與電源斷開,電量保持不變;若電容器始終與電源相連,電容器兩端間的電勢差保持不變.再由C=和C=結(jié)合進行分析。
43.(田家庵區(qū)校級期中)研究與平行板電容器電容有關(guān)因素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實驗前,只用帶電玻璃棒與電容器 a 板接觸,能使電容器帶電。
(2)實驗中保持極板電荷量Q不變、靜電計張角變小,說明平行板電容器電容 增加 (填“變大”或“變小”)。
(3)下列能使靜電計指針張角變小的實驗操作是 AC 。
A.只將b板靠近a板
B.只將電容器b板向上平移
C.只在極板間插入有機玻璃板
D.只增加極板帶電量
【分析】(1)明確電容器原理,知道只需要使一個極板帶電,由于靜電感應即可使別一極板帶上等量異種電荷;
(2)靜電計張角變小說明電壓減小,根據(jù)電容的定義式即可明確電容的變化;
(3)根據(jù)電容器的決定式和定義式進行分析,從而明確使電壓減小的方法。
【解答】解:(1)當用帶電玻璃棒與電容器a板接觸,由于靜電感應,從而在b板感應出等量的異種電荷,從而使電容器帶電;
(2)指針張角減小,說明兩極板間的電勢差U減小,由Q=CU可知,保持Q不變,C必然在增加;
(3)AC、根據(jù)電容器的決定式:,將電容器b板靠近a板、插入玻璃板能使C變大,根據(jù)可知,電量Q不變,則電壓U咸小,靜電計指針的張角變小,故A、C正確;
B、只將b板向上平移,能使C減小,電荷量Q不變,指針張角增大,故B錯誤;
D、只增加極板帶電量,極板間電勢差增加,指針張角增大,故D錯誤。
故選:AC。
故答案為:(1)a;(2)增加;(3)AC。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掌握電容器的動態(tài)分析,電容器與電源斷開,電量保持不變,電容器始終與電源相連,電容器兩端間的電勢差不變,同時理解電容器帶電量的含義。
44.(漢陽區(qū)校級月考)如圖甲所示為研究平行板電容器的放電電流隨時間變化關(guān)系的電路,將單刀雙擲開關(guān)自接線柱1移至2后,計算機顯示的電流I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已知該電容器的電容為7×10﹣4F,則放電前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勢差約為 3.0 ,放電過程中通過電阻R的電流方向 向左 。(填向左或向右)
【分析】通過橫軸與縱軸的數(shù)據(jù),求出一個格子對應的電量,再結(jié)合圖象所包含的面積,算出多少個格子,從而求得電量;再根據(jù)電容器的電容C=可知,結(jié)合電容與電量,即可求解電勢差。電容器上級板帶正電,放電過程中通過電阻R的電流方向向左。
【解答】解:根據(jù)圖象的含義,因Q=It,所以圖線與坐標所圍成的面積表示電容器的放電量;
根據(jù)橫軸與縱軸的數(shù)據(jù)可知,一個格子的電量為0.1×10﹣3C,由大于半格算一個,小于半格舍去,因此圖象所包含的格子個數(shù)為21,
所以釋放的電荷量是q=0.1×10﹣3C×21C=2.1×10﹣3C;
根據(jù)電容公式C=,則極板間的電勢差U==V=3V,電容器上級板帶正電,放電過程中通過電阻R的電流方向向左。
故答案為:3.0V,向左。
【點評】本題考查電容的性質(zhì)以及圖象的含義,知道如何通過圖象求電量,掌握電容器的電容公式,理解其比值定義法。
45.(城廂區(qū)校級月考)電容器作為儲能器件,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對給定電容值為C的電容器充電,無論采用何種充電方式,其兩極間的電勢差u隨電荷量q的變化圖象都相同。請在圖中畫出上述u﹣q圖象。類比直線運動中由v﹣t圖象求位移的方法,求兩極間電壓為U時電容器所儲存的電場能Ep= 。
【分析】明確圖象的性質(zhì)以及電容的定義,知道電容器充電所獲得的電荷量等于i﹣t圖線和橫、縱軸所圍的面積,從而求出所儲存的電場能Ep。
【解答】解:根據(jù)電容的定義Q=UC可知,U=,故電壓U與電量為正比例關(guān)系,故圖象如圖所示;
根據(jù)圖象的性質(zhì)可知并類比v﹣t圖象中面積表示位移可知,圖象與q軸所圍成的面積表示電能,故有:EP==
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考查對電容器電容的定義式的掌握,同時考查了相關(guān)的數(shù)學規(guī)律應用,所有圖象均可類比于v﹣t圖象進行分析面積所對應的結(jié)論。
46.(保定月考)某實驗小組利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所影響平行板電容器電容大小因素,保持Q和d不變,若使兩極板的正對面積S變小,則靜電計指針偏轉(zhuǎn)的角度 變大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然后保持Q和S不變,改變兩極板間距d;再保持Q、S、d不變,插入電介質(zhì)等,通過靜電計指針偏轉(zhuǎn)角度的變化,從而判斷電容的變化。
【分析】先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利用正對面積的變化判斷C的變化;再利用C的定義式判斷兩板間電勢差的變化,進而判斷靜電計指針的偏轉(zhuǎn)角度的變化。
【解答】解:保持Q和d不變,若使兩極板的正對面積S變小,
根據(jù)C=,可知C變??;再利用C=,可以判斷U變大;
靜電計指針偏轉(zhuǎn)的角度反映兩板間電勢差的大小,故U變大,靜電計指針偏轉(zhuǎn)的角度變大。
答:變大。
【點評】本題考查平行板電容器問題,要注意在電容器動態(tài)分析時電容的決定式和定義式的應用。
47.(西夏區(qū)校級月考)一個電容器,當它的兩個極板間的電壓超過10V時,其間的電介質(zhì)就可能被破壞而不再絕緣,這個現(xiàn)象叫做電介質(zhì)的擊穿,這個電壓叫做這個電容器的耐壓值。(能或不能) 不能 把這個電容器接在交流電壓是10V的電路兩端。
【分析】明確交流電的電壓值如果不加說明為有效值,根據(jù)有效值可求得最大值;再比較最大值和耐壓值即可明確能否正常工作。
【解答】解:交流電壓為10V,是指其有效值為10V;則其最大值為V,超過了電容器的耐壓值,故該電容器不能使用;
故答案為:不能。
【點評】本題考查電容器的耐壓值以及交流電的有效值,要注意明確交流電的最大值為有效值的倍。
48.(會寧縣校級期中)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可用來探究影響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因素,其中電容器左側(cè)極板和靜電計外殼接地,電容器右側(cè)極板與靜電計金屬球相連。
(1)本實驗過程使用的實驗方法是
A.等效替代法B.控制變量法C.轉(zhuǎn)換法D.比較法
(2)實驗過程中進行如下操作:使電容器帶電后與電源斷開。如果要研究電容C和兩板間間距d的關(guān)系,應保持 不變,改變 A 。(將正確選項填在空格處)
A.兩板間間距dB.兩板板間正對面積S和電介質(zhì)
(3)電容器充電后與電源斷開,下列實驗現(xiàn)象中正確的是
A.若只將A板水平向左移動,可觀察到靜電計指針偏角變小
B.若只將A板豎直向上移動,可觀察到靜電計指針偏角變大
C.若將一塊有機玻璃插到兩板之間,可觀察到靜電計指針偏角變大
【分析】(1)根據(jù)實驗的要求與原理分析實驗的方法;
(2)根據(jù)實驗的原理分析即可;
(3)電容器與外電路斷開,電量保持不變,靜電計測量的是電容器兩端間的電勢差。
【解答】解:(1)電容器的電容與極板的正對面積、極板之間的距離以及極板之間的電介質(zhì)都有關(guān),所以在實驗的過程中要使用控制變量法。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2)使電容器帶電后與電源斷開則極板上的帶電量不變,如果要研究電容C和兩板間間距d的關(guān)系,應保持兩板板間正對面積S和電介質(zhì)不變(B),改變極板之間的距離(A)。
(3)靜電計測量電容器兩端的電勢差,通過電勢差的變化說明電容的變化;
A、該電容與外電路斷開,電量不變,則極板之間的電場強度不變,若只將A板水平向左移動,由U=Ed,則極板之間的電勢差增大,所以可觀察到靜電計指針偏角增大。故A錯誤;
B、該電容與外電路斷開,電量不變,將A板豎直向上移動,極板之間的正對面積減小,電荷集中到正對面積的一部分上,導致極板之間的電場強度增大,由U=Ed可知極板之間的電勢差將增大,所以可觀察到靜電計指針偏角變大。故B正確;
C.若將一塊有機玻璃插到兩板之間,根據(jù)C=可知電容器的電容將增大,由:C=可知,極板之間的電勢差將減小,所以可觀察到靜電計指針偏角變小。故C錯誤。
故選:B
故答案為:(1)B;(2)B,A;(3)B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知道靜電計是測量電勢差大小的儀器,知道它與電壓表的區(qū)別。
49.(七星區(qū)校級期中)如圖是某實驗小組為了定性探究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與其結(jié)構(gòu)之間的關(guān)系裝置圖.充電后與電源斷開的平行板電容器的A板與靜電計相連,B板和靜電計金屬殼都接地,A板通過絕緣柄固定在鐵架臺上,人手通過絕緣柄控制B板的移動.請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C
(2)在該實驗中,靜電計的作用是
(3)在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A
A.甲圖中的手水平向左移動時,靜電計指針的張角變大
B.乙圖中的手豎直向上移動時,靜電計指針的張角變小
C.丙圖中的手不動,而向兩板間插入陶瓷片時,靜電計指針的張角變大
D.丙圖中的手不動,而向兩板間插入金屬板時,靜電計指針的張角不變.
【分析】明確實驗原理,根據(jù)電容器的決定式可明確對應的電容變化;明確電電容器帶電量不變,根據(jù)電容的變化,判斷電勢差的變化,即靜電計指針偏轉(zhuǎn)角度的變化.
【解答】解:(1)本實驗中要控制一些量不變,然后再得出C的決定因素;故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故選:C;
(2)靜電計的作用是測定電容器兩極之間的電勢差;故選:B;
(3)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A、手水平向左移動時,板間距離增大時,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C=,可知電容減小,而電容器帶電量不變,由電容的定義式C=知板間電壓增大,所以靜電計指針的偏轉(zhuǎn)變大.故A正確;
B、當手豎直上移時,正對面積減小;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C=,可知電容減小,而電容器帶電量不變,由電容的定義式C=知板間電壓增大,所以靜電計指針的偏轉(zhuǎn)變大.故B錯誤;
C、插入電介質(zhì)時,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C=,可知電容增大,而電容器帶電量不變,由電容的定義式C=知板間電壓減小,所以靜電計指針的偏轉(zhuǎn)變小.故C錯誤;
D、而向兩板間插入金屬板時,板間距離減小,據(jù)電容的決定式C=,可知電容增大,而電容器帶電量不變,由電容的定義式C=知板間電壓減小,所以靜電計指針的偏轉(zhuǎn)變?。蔇錯誤;
故答案為:(1)C;(2)B;(3)A.
【點評】處理電容器動態(tài)分析時關(guān)鍵抓住不變量.若電容器與電源斷開,電量保持不變;若電容器始終與電源相連,電容器兩端間的電勢差保持不變.再由C=和C=結(jié)合進行分析.
50.(碑林區(qū)校級月考)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可用來探究影響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因素,其中電容器左側(cè)極板帶負電,并和靜電計外殼均接地,電容器右側(cè)極板帶正電,并和靜電計外殼均接地,電容器右側(cè)極板帶正電,并與靜電計金屬球相連。電容器帶電后與電源斷開。
(1)本實驗研究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變化,實驗原理中使用了一個近似,該近似是 認為電容器的帶電量不變 。
(2)略微上移左極板,可觀察到靜電計指針偏角 變大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略微左移左極板,電容器兩極板間某一個固定點的電勢 升高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分析】靜電計可測量電勢差,根據(jù)指針張角的大小,觀察電容器電壓的變化情況。靜電計與電壓表、電流表的原理不同,不能替代。靜電計是一個電容器,電容量基本不變,其電荷量與電勢差成正比。
抓住電容器的電荷量不變,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 C= 判斷電容的變化,結(jié)合U= 判斷電勢差的變化,從而得出電勢高低。
【解答】解:(1)本實驗利用C= 研究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變化,實驗原理中使用了一個近似,該近似是認為電容器的帶電量不變。
(2)由,上移左極板,s減小,則C減小。
由U=,Q不變,則U增大,偏角變大。
左移左極板,d增大,根據(jù)E==,則有E不變,那么兩極板間某一個固定點離零電勢點間距增大,因此電勢差增大,則兩極板間某一個固定點的電勢升高。
故答案為:(1)認為電容器的帶電量不變;(2)變大,升高。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知道靜電計測量的是電容器兩端的電勢差,處理電容器動態(tài)分析時,關(guān)鍵抓住不變量,與電源斷開,電荷量保持不變,結(jié)合電容的決定式和定義式進行分析。
實驗項目
實驗現(xiàn)象
電容器充電
燈泡
燈泡的亮度由明到暗最后熄滅(選填“明”“暗”或“熄滅”)
電流表1
電流表1的讀數(shù)由大到小最后為零(選填“大”“小”或“零”)
電壓表
電壓表的讀數(shù)由小(選填“大”或“小”)到大(選填“大”或“小”)最后為6 V
電容器放電
燈泡
燈泡的亮度由明到暗最后熄滅(選填“明”“暗”或“熄滅”)
電流表2
電流表2的讀數(shù)由大到小最后為零(選填“大”“小”或“零”)
電壓表
電壓表的讀數(shù)由大(選填“大”或“小”)到小(選填“大”或“小”)最后為0 V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A.測定該電容器的電荷量
B.測定該電容器兩極的電勢差
C.測定該電容器的電容
D.測定A、B兩板之間的電場強度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3 原子的核式結(jié)構(gòu)模型課時作業(yè),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電子的發(fā)現(xiàn),原子的核式結(jié)構(gòu),玻爾原子模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 第三冊3 原子的核式結(jié)構(gòu)模型課時練習,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電子的發(fā)現(xiàn),原子的核式結(jié)構(gòu),玻爾原子模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三冊4 電容器的電容精品課后作業(yè)題,共6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電容器,電容,平行板電容器,常用電容器,實驗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